現代國際貿易理論綜述

>>>  名人論史——近當代作家的史學觀點  >>> 簡體     傳統


  70年代以來,各種新的貿易理論紛紛被提出來對國際貿易新現象加以解釋。本文擬將這些對最新解釋加以介紹。
   一、規模經濟貿易理論
  傳統理論在解釋貿易產生的原因時形成了一個完備有力的邏輯體系。對傳統貿易理論最強有力的挑戰就是對其兩個關鍵假設“完全競爭”和“規模報酬不變”的質疑,事實也的確如此,現實生活中大量存在的是“不完全競爭”和“規模經濟”,而不是相反。正是在這兩個全新的假設上產生了規模經濟貿易理論。對這一理論做出貢獻的是美國經濟學家保羅·克魯格曼(Paul P·Krugman)和默瑞·坎姆(Murray C·Kemp)。
  不完全競爭在國際貿易上的意義是:(1)在不完全競爭情況下,商品價格大于它的邊際成本和平均成本,因此不能如實地反映一個國家的比較優勢。同時,在不完全競爭的情況下,由于壟斷利潤的存在,國際貿易量不會達到應有的發展水平;(2)由于超額利潤和壟斷利潤的存在,壟斷和寡頭廠商就有條件進行技術創新,擴大生產規模,實現規模節約,降低單位產品成本,從而降低價格,從而形成規模經濟的根源。
  所以不完全競爭一方面掩蓋了由比較優勢決定的國際貿易基因,另一方面又以規模經濟的形式開辟了國際貿易利益的另一源泉,即所謂“規模經濟”或“規模報酬遞增”。“規模經濟”是指隨著規模的擴大,一些限制,如因規模太小所引起的勞動分工、生產管理的限制會減少,每單位的產出會增加,產品的平均成本會下降。
  在“規模經濟”和“壟斷競爭”的假設下工業產品之間互相競爭又不能完全替代,企業的長期平均成本隨著產量的增加而下降,企業的市場需求隨著價格的下跌而擴大。壟斷貿易和規模經濟條件下國際貿易的利潤主要來源于:
  (1)國際貿易使產業內企業數目增多,競爭加劇,需求曲線向左回移,直至壟斷利潤消失;(2)企業生產的產品數量和特色產品種類增多,即消費者可選擇的替代品的數量和種類不斷增加,這就使每一種差異產品的需求更富價格彈性。可供選擇的異質產品越多,任一替代品價格變化時就越容易轉移消費者的需求,因此,需求曲線在向左回移時變得愈加平坦。從而在規模經濟條件下出現了產品成本,從而產品價格的下降;(3)多余廠商的退出。如兩國分別有10個廠商開展國際貿易后,各退出3家,此時還剩14家。這也比封閉狀態下各國廠商數目要多,且能使規模更趨合理化,企業行為更富有競爭性,而且多余廠商的退出還釋放了那些投在固定成本中的資源,使生產可能性曲線外移。
   二、壟斷競爭的貿易模型
  80年代后期,克魯格曼提出了壟斷競爭模型,這一模型不僅導入了規模經濟和產品差異因素,符合壟斷競爭假設的標準條件,而且兼容了比較優勢和要素稟賦論,成為一個更通用的,解釋力更強的國際貿易理論框架。這一模型是2×2×2模型,即假定世界經濟僅由兩國組成,即本國和外國;每個國家都有兩種生產要素:資本與勞動力,本國屬資本富裕國家,外國屬于勞動力富裕國家;只有制造業和農業兩類產業,分屬資本密集型產業和勞動力密集型產業。在完全競爭條件下,本國出口制造業產品,進口農業產品。兩者在價值上相等。但假設農業部門仍為完全競爭部門,生產同質產品,而國內外制造業部門為壟斷競爭部門,生產異質產品。同時,在規模經濟因素制約下,無論哪一個國家都無法生產所有種類的產品。開展貿易后,本國仍是制成品的凈出品國和農產品的進口國。但是,由于外國企業生產的制成品與本國生產的制成品存在差異,一些國內消費者更喜歡外國制成品,從而本國在生產制成品的同時,也必須進口一部分制成品。壟斷競爭的貿易模型說明了產業間貿易是建立在比較優勢和要素稟賦基礎上的,產業內貿易則是建立在產品差異和規模經濟基礎上的,從而這一模型既區分了產業間貿易和產業內貿易各自賴以發生的客觀依據,也表明了以比較優勢為基礎的貿易和以規模經濟為基礎的貿易是可以并存的。
   三、競爭優勢理論
  這一理論是由美國經濟學家邁克爾·E·波特(Michael E·Port)提出的。波特認為以下四個因素或特征形成了一國公司的競爭環境,從而影響其國際競爭力,即:(1)要素稟賦。他把俄林的要素稟賦進一步分解為基本要素,如自然資源、氣候、人口等;高級或先進要素,如通訊設施、技術勞工、研究設備、技術知識等。高級要素對競爭優勢更為重要,而高級要素具有可變性,往往是國家和公司投資的結果;(2)需求情況。國內需求是提高競爭優勢的原動力,公司對國內顧客需求更為敏感,因此國內要求的特征在形成國內產品的屬性與促進發明以及提高質量方面的壓力特別重要;(3)相關工業的支持。投資于高級要素的供應工業,所取得的利益往往滲透到優勢工業本身助其發展,也加強了其國際競爭力。同時,一國的優勢工業與其相關工業往往形成一個工業集群;(4)一國公司的組織結構、經理才能,都涉及競爭情況,不同的國家往往具有不同的“經理哲學”,從而有助于或有損于其競爭優勢的形成。
  波特同時又指出國內競爭狀況與某些工業競爭優勢的創立和持久性有很大的關系,因為國內競爭的激烈程度與企業提高質量,降低成本,投資于先進設備,提高效率,促進發明創造等方面的欲望成正比,從而也影響了該國的國際競爭力。因此波特認為,如果要提高某一工業的國際競爭能力,必須將上述四個特征有機地聯系起來形成一個鉆石圈表(見圖1)。即有名的“鉆石理論”。這一鉆石聯合因素會積極影響國際競爭能力,而政府可能影響鉆石圈中的任何因素,如政府補貼可以影響工業競爭力,投資于教育則可以影響高級要素稟賦,通過產業政策可以影響與優勢工業相關的前向產業等。這一理論主要強調企業的最高利益在于投資于高級要素,如加強研究開發、員工的繼續教育等,以促進生產率的提高,政府應采取積極措施支持鉆石圈中的四因素,特別是教育的普及與提高,支持科研活動,促進國內競爭等,這些都有助于加強本國產品的國際競爭力。
  (附圖 f527j04.JPG
  (圖1)
   四、貿易政策的新“政治經濟學”
  所有貿易理論中最易于發展中國家所接受的就是“新生產業”保護論,但至今為止,許多發展中國家應用這一理論的結果不是造就了一批“永遠長不大”的產業,就是導致行賄受賄、貪污腐化。為回答這些問題,一些經濟學家將公共選擇理論與貿易理論結合起來,形成了貿易政策的新“政治經濟學”。在這一貿易政策理論中,與發展中國家有關的論點如下:
  1.利益集團與貿易保護。在自由貿易的條件下,發達國家的紡織業及其相關行業,面對來自發展中國家物美價廉的紡織品的競爭,其國內市場占有率急劇下降。從而,這些行業的資本家為保護自己的利益,轉而求助于“民主”型的政府,他們結成一個團體,游說議會,使議會通過提高關稅或實行進口配額的議案。所以,削減其貿易壁壘的唯一可能性就是發展中國家花費一些資金和人力,參與該國的“政治市場”決策過程,組織所有反貿易保護的力量,達到削減貿易壁壘的目的。
  2.“尋租”活動。經濟機制,尤其是價格體系的扭曲,市場運行不正常會形成所謂的“經濟租”,從而誘發“尋租”活動。“尋租”理論在貿易保護中的應用分析也許是其最精彩的一幕了,貿易保護不僅造成資源配置的低效率,而且在保護之下誘發大量的“直接非生產性謀利活動(DUP),占用生產資源,減少了對正常生產部門的投入。
  3.無限期的貿易保護。發展中國家常見的是長期保護、長期落后的現象。托內爾(Tornell,1987)認為,若企業將關稅保護視為政府對企業的“價格補貼”,那么企業維持這種轉移收入的動機就不可避免了,這一動機不僅導致了企業缺乏創新動力,而且會誘發企業直接加入DUP活動中去。
   五、戰略性貿易政策
  一方面,新貿易理論賦予了貿易產生利益這一定理以新的證明,強化了自由貿易優于閉關自守的傳統規范結論,另一方面,對完全競爭市場結構和常數規模經濟的背離,使市場本身的運行結果處于一個“次優”境地,適當的政策干預有可能改進市場運行的結果,從而使自由貿易政策失去其最優地位,最新的和最具有代表性的理論是戰略性貿易政策。
  敘述這一理論時常用美國波音公司與歐洲的空中客車公司作為例子,并含有以下假定條件:(1)兩家公司生產技術和能力相近,都有能力生產一種可乘坐500人的大客機;(2)客機生產具有規模經濟;(3)在一定的市場需求量下,若兩家公司都生產,那么各虧5萬元,只有在一家生產而另一家不生產時,生產者才有可能獲得100萬元的利潤,現在假設歐洲政府采取戰略性貿易措施,補貼空中客車公司25萬元以支持其生產這種客機,則空中客車公司的盈虧狀況馬上發生了變化。當兩家均生產時,其利潤為20萬元;當只有空中客車公司生產時,其利潤為125萬元。而波音公司則不然,生產則虧損5萬元;不生產利潤為零,所以其出路只有一條,為避免虧損而停業生產。而空中客車公司則不然,只要生產就有利潤,所以最終空中客車公司將獨占市場。這一簡單例子的驚人結果是歐洲政府以25萬元的補貼給空中客車公司帶來了125萬元的利潤,包括25萬元的政府補貼和由波音公司轉移過來的超額利潤。
   六、技術外溢與經濟增長
  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以來,技術開始被作為主要因素來解釋國際貿易的過程,同時將經濟增長引入這一框架,這一理論的最新進展是沿著兩條道路前進的,其一是將技術視為一個外生變量,沿著李嘉圖的模型,從動態的角度分析技術對各國福利水平和貿易模式的影響;其二把技術作為一個內生變量,研究技術變動、國際貿易、經濟增長三者之間的互動關系。顯然,前者沒有擺脫傳統的陰影,而后者則賦予了國際貿易理論研究以嶄新的內容。
  1.將技術視為外生變量的貿易與增長理論。1985年,馬庫森和斯文森(Makusen and Svensen)提出了差異條件下的貿易模式。假設兩國的資源配置比例和需求偏好相同,若兩國之間需要兩種以上要素投入的產品在生產技術上有差別,那么各國將出口其要素生產率相對較高的產出,或同一產業中若生產兩種不可完全替代的產品,則在技術差異條件下,兩國分別生產自己在生產技術上領先的產品。這一模式也說明了發達工業國之間或產業間的貿易。
  2.將技術視為內生變量的貿易與增長理論。技術變動的源泉有兩個,即:(1)通過經濟行為,從看和干中學會,這被稱為“干中學”(Learning-by-Doing);(2)技術革新(Innovation),即自己創造發明出來的,一般是研究和發展的結果。“技術外溢”(Spillover)是指在貿易或其他經濟行為中不自覺地輸出了技術和管理等方面的知識。“干中學”式的技術進步大部分是從技術外溢獲得的。技術外溢又可以分為國際技術外溢和國內技術外溢,一般而言,前者外溢的速度慢于后者,且前者作用的結果有可能改變一國的原有比較優勢,而后者在成本增長速度高于或等于勞動生產率增長速度的前提下,有可能強化原有的貿易模式。
  技術創新是投資、開發與研究的結果,主要表現在:提高要素生產率,用有限的資源生產出更多的產品,或一定的產量使用更少的資源;新產品的開發;產品質量的提高。創新可以在專業化程度提高的過程中或對新產品的研制中獲得,但不管怎樣,這一過程需要大量投資,所以技術創新的出現,必須具備兩個條件:(1)對知識產權的保護;(2)需鼓勵對科研的投資。
  國際貿易對技術的促進作用是可以改善技術創新的外部條件,如開展貿易后競爭壓力的增強可以迫使各國研制新產品,在貿易中互相啟發,以貿易所帶來的規模經濟為技術創新提供經濟上的可能性,同時使別國少走彎路,從而形成技術創新的規模經濟。另外,由于技術創新可以改變一國的資源配置情況,所以技術創新又在某種程度上決定了貿易模式。
   七、簡評
  縱觀國際貿易新理論的發展歷程,可以發現其發展有兩條明晰的主線,即回歸和動態化。這里的理論回歸并不是一種樸素的、簡單的回歸,而是一種高級化的回歸。規模經濟——壟斷競爭的出現導致了價格信號的失真,進而導致了各國比較優勢的模糊。國際貿易的引入則弱化了壟斷因素,引入了競爭因素,從而使價格無限趨近于完全競爭條件下的價格。雖然這一價格不可能真正等于完全競爭條件上的價格,但無限趨近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各國的比較優勢,何況規模經濟又開辟了新的貿易利益源泉。所以規模經濟和壟斷競爭的出現除了給經濟學家帶來無盡的煩惱之外,它們從未讓消費者和生產者感到厭倦。動態化主要表現為生產要素,尤其是高級生產要素的變數特征。生產要素的變數特征說明了比較優勢是可以改變,可能轉移的,尤其是技術的提高和創新,勞動者素質的提高對一國生產格局和貿易的改變作用給發展中國家帶來了新的希望,它們說明貧窮并不是與生俱來的,開放和學習可以改變一切。
   (作者單位:北京師范大學經濟學院)
   (責任編輯:李仁貴)*
  
  
  
經濟學動態4京65-68F52外貿經濟、國際貿易高謙/何蓉19971997 作者:經濟學動態4京65-68F52外貿經濟、國際貿易高謙/何蓉19971997

網載 2013-09-10 20:43:28

[新一篇] 現代發展中國家要進行文化創新

[舊一篇] 現代圖書館特色館藏建設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