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老相會及其歷史意義

>>>  史地研究雜志方面文獻收集  >>> 簡體     傳統


  在春秋末期的歷史文化背景下,發生了一件對中國思想文化史的發展產生了巨大而深遠影響的事件,那就是老子與孔子兩位文化巨人的相會。
      一
  關于孔老相會最可靠的材料,是《史記》中的記載。《史記·老子韓非列傳》言道:
  “孔子適周,將問禮于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與骨皆已朽矣,獨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時則駕,不得其時則蓬累而行。吾聞之,良賈深藏若虛,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驕氣與多欲,態色與淫志,是皆無益于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孔子去,謂弟子曰:‘鳥,吾知其能飛;魚,吾知其能游;獸,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為罔,游者可以為綸,飛者可以為@①。至于龍吾不能知,其乘風云而上天。吾今日見老子,其猶龍邪?’”
  《史記·孔子世家》亦載:
  孔子“適周問禮,蓋見老子云。辭去,而老子送之曰:‘吾聞富貴者送人以財,仁人者送人以言。吾不能富貴,竊仁人之號,送子以言曰:聰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議人者也。博辯廣大危其身者,發人之惡者也。為人子者毋以有己,為人臣者無以有己。’孔子自周反于魯,弟子稍益進焉。”
  《史記》的記載基本上是可信的,這里的老子對孔子所說的“深藏若虛”、“容貌若愚”、“去子之驕氣與多欲,態色與淫志”、“毋以有己”等,與《老子》書中的一貫思想是一致的。
  記載孔老相會的不僅有《史記》這樣的正宗史書,諸子書中記載更多。道家作品《莊子》中有八條關于老子與孔子的交往與對話的材料;雜家的《呂氏春秋》中的《當染》篇也記載了孔子曾向老子問禮;儒家的《禮記·曾子問》中有四則材料記述了孔老交往;與《禮記》同為漢代儒家作品的《韓詩外傳》、《孔子家語》中也有這樣的記載。以上這些材料中值得重視的有兩點。其一,記載孔子問禮于老子的不僅有道家作品和雜家作品,更多的是儒家自己的作品,這表明這一傳說在戰國乃至秦漢十分流行,是眾人皆知的常識,儒家不僅認可這樣的說法,而且對此并不介意。其二,《禮記》、《韓詩外傳》、《孔子家語》等儒家作品均成書于儒學獨尊、排斥別家的學術氛圍下,儒道兩家的對峙已甚為明顯,這表明孔子曾問禮于老子并非道家的杜撰,而是自孔子以來儒家代代相傳的事實,以致儒家即便在獲得獨尊的地位后仍不能否認。所有這些古代典籍的記載都證明,孔老相會,孔子曾問學于老子,這是一個不容懷疑的歷史事實。
  現在讓我們進一步來討論孔子向老子問禮的時間、地點和內容。
  關于孔子問禮于老子的時間,有四種說法:
  第一,孔子十七歲時問禮于老子。邊韶《老子銘》和酈道元《水經注·渭水》均言“孔子年十七而問禮于老子”,此外《禮記·曾子問》中記載孔子從老子助葬于巷黨時曾“日有食之”,而《左傳·昭公七年》有日食的記載。高亨先生據此而持此說。
  第二,孔子三十四歲時問禮于老子。清人閻若璩據《禮記·曾子問》中關于孔子從老子助葬時發生日食的記載以及《左傳·昭公二十四年》有日食的記載,推算出當時孔子的年齡是三十四歲。
  第三,孔子五十一歲問禮于老子。《莊子·天運》篇記載:“孔子行年五十有而不聞道,乃南之沛見老聃。”黃方剛先生據此認為:“老子居沛,莊子屢言之。沛為宋地,孔子是年適至宋,因復見老子,頗合情理。”(注:黃方剛:“老子年代之考證”,《古史辨》第4冊,第381頁。)
  第四,孔子五十七歲時問禮于老子。黃方剛又據《曾子問》中“日有食之”的記載以及《左傳·定公十五年》有日食的記載,認為:“孔子兩見老子,第一次孔子五十一歲,第二次孔子五十七歲。”(注:黃方剛:“老子年代之考證”,《古史辨》第4冊,第381頁。)
  關于孔子問禮于老子的地點,也有四種說法:
  第一,據《史記》的記載,《老子韓非列傳》、《仲尼弟子列傳》、《孔子世家》都說孔子問禮于老子于周,即今河南洛陽。
  第二,《禮記·曾子問》說孔子從老子“助葬于巷黨”,高亨認為,巷黨可能是魯地。(注:高亨:“〈史記·老子傳〉箋證”,《古史辨》第6冊,第452頁。)
  第三,《莊子·天運》篇記載孔子“南之沛見老聃”,而沛是宋地(今江蘇沛縣),與老子故鄉相隔不遠。
  第四,《史記·孔子世家》說孔子“居陳三歲”,而老子是陳人(苦縣原屬陳),因此,孔、老也有在陳相遇的可能性,詹劍峰先生即持此說。(注:詹劍峰:《老子其人其書及其道論》,湖北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52頁。)
  事實上,孔老相會,在時間上可能不止一次,在地點上也可能不止一處。我們認為,《禮記·曾子問》中所記載的是年輕時的孔子與中年時的老子相遇時的情況:孔子十七歲時,老子由于政治上的某種緣故流放到魯國,(注:高亨認為,老子約在三十七歲時,“于晉昭公十二年以前,因受甘憚公或甘簡公的迫害而逃往魯國。魯昭公七年他正在魯國,所以孔丘得以向他問禮。”說見“關于老子的幾個問題”,載《社會科學戰線》1979年第1期。)是以孔子在魯求教于老子并“從老聃助葬于巷黨”。而《史記》中所記載的“孔子適周”、“孔子居陳三歲”和《莊子》中所記載的“孔子南之沛”,這些可能的相遇,是中年以后的孔子周游列國時與晚年的老子相遇的情況。當時交通不便,信息不通,因此各家學派所記載的,只是各家所分別熟聞的地方的事情。例如,曾子學派所記載的,只限于魯國的情況;莊子學派所記載的,只限于沛地的情況;而司馬遷所記載的,則著重于周地的情況,等等。
  至于孔子問禮于老子的內容,在不同的時期、不同的地方,所問也有所不同。所謂“禮”,有廣義的與狹義的之分:廣義的是指典章制度方面的“禮”,狹義的是指婚喪朝聘方面的“禮”。年輕時的孔子向老子問禮的內容,主要是狹義的禮,例如:行軍的時候國王的牌位應該放在何處,出喪的時候遇到日食應如何處理,小孩死了以后應該埋葬在近處還是遠處,居喪的時候應該從軍還是應該退役等等。《禮記·曾子問》中所記載的孔子與老子談話的內容大抵如此。而中年以后的孔子向老子請教的內容,就不限于上述方面的“禮”了。《史記》中所記老子同孔子談話的內容,就都是些人生的哲理。據其他古書記載,孔子及其弟子還向老子請教了“持盈之道”,老子還向孔子談到萬物的生成化育等問題。(注:見《淮南子·道應訓》和《孔子家語》中《三恕》、《王帝》、《執轡》等篇。)最值得我們注意的是,孔子與老子還十分可能談到《詩》、《書》、《易》等古代典籍。《左傳》昭公二年載韓宣子訪魯時看到《易》、《象》、與《春秋》,曾說“周禮盡在此矣”,這說明“禮”的內容是十分廣泛的,《易》也是包括在“禮”之中的。(注:劉先枚教授亦持此說。劉文“論南方之學和北方之學的辯證發展”,載唐明邦、羅熾等編:《周易縱橫錄》,湖北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又《莊子·天運》篇說:“孔子五十有一,南之沛而問道于老子,求之于度數,求之于陰陽。”這里的度數、陰陽便是《易經》的基本內容。因此我們認為,孔子“晚年喜《易》”,十分可能是受到了老子的啟發和影響。
  由于孔子從青年到中年曾數次與老子相會,他向老子請教的問題又十分的廣泛,同老子的交往是他一生中的重要事件,因而老子深邃的思想便不能不對他產生影響,這在《論語》中多有表現。例如:
  1.《述而》篇記載,孔子說:“竊比于我老彭。”認為老彭與老子有關者有兩種說法:一種認為“老”指老子,“彭”指彭祖;(注:見鄭玄:《論語釋文》;王弼;《論語注》。)另一種認為“老彭”即老子。(注:見王夫之:《四書稗疏》;鄭獻甫:《四書翼注論文》;姚鼐:《老子章文考》;馬敘倫:《老子校詁》;黃方剛:《老子年代之考證》。)這兩種說法中后者較為可能。姚鼐說:“孔子南之沛見老子,沛者宋地。彭城近沛,老聃嘗居之,故曰老彭。”馬敘倫曾對這個問題作過詳細的考證,他說:“老子之字聃,而《論語》書多作彭者。弟子以其方言記之耳。……又《論語》加我于老彭之上,前儒以為親之之詞,是也。”(注:馬敘倫:《老子校詁》,中華書局,1974年版,第56頁。)果如是,則意指《述而》篇直接記載了孔子曾受老子的影響。
  2.《衛靈公》篇記載:“子曰:無為而治者其舜也與?夫何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無為而治”是老子的學說,《論語》這樣推崇“無為而治”,可見在這個觀念上孔子所受老子的影響。(注:關于這一點,胡適、黃方剛、李泰fēn@②和張岱年等學者都持相同的觀點,參看胡適:“與馮友蘭先生論〈老子〉問題書”(《古史辨》第4冊);黃方剛:“老子年代之考證”(《古史辨》第4冊);李泰fēn@②:《老莊研究》(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張岱年:“老子哲學辨微”(《哲學研究》編輯部編:《中國哲學史論文集》,山東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3.《憲問》篇記載:“子曰:‘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而《老子》67章說:“慈,故能勇。”“慈”者,慈愛、仁慈之謂也,因此,孔子的這一句話可能來自《老子》。
  4.《泰伯》篇記載:“子曰:‘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而不與焉!’”“有天下而不與”的觀點可能來自《老子》,“為而不恃”、“功成不居”正是老子特有的思想。
  5.《述而》篇記載:“子曰:‘圣人,吾不得而見之矣;……亡而為有,虛而為盈,約而為泰。’”有的學者認為這正說的是老聃。(注:李泰fēn@②:《老莊研究》,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第12頁。)又《泰伯》篇載曾子曰:“有若無,實若虛。”曾子這一觀念當是來自孔子。這兩段話和《史記》本傳中老子對孔子說的“良賈深藏若虛,君子盛德,容貌若愚”正相一致。
  6.老子主張“功遂身退”,在他做史官時便久有退隱的念頭,《史記》記載他“見周之衰,乃遂去”,所以司馬遷才說他是“隱君子”。本傳載老子對孔子說:“君子得其時則駕,不得其時,則蓬累而行。”這種思想傾向影響了孔子,在《論語》中多有表現。如《衛靈公》篇記載孔子曰:“邦有道則仕,邦無道,則可卷而懷之。”《述而》篇載孔子對顏淵說:“用之則行,舍之則藏,唯我與爾有是夫!”《泰伯》記孔子曰:“天下有道則見,無道則隱。”《公冶長》篇中記載,孔子在慨嘆其志不得申時,曾萌發歸隱的念頭,表示“道不行,乘桴浮于海。”《先進》篇記載孔子諸弟子各言其志,曾皙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yǒng@③而歸。”曾皙是孔門弟子中無意于仕進的狂士,他這番向往歸隱生活的話語,引起了孔子心中的哄鳴與惆悵,遂“喟然嘆曰:‘吾與點也!’”
  7. 《憲問》篇中記載:“或曰:‘以德報怨,何如?’子曰:‘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這里所引的“以德報怨”,正出自《老子》第63章,誠如張岱年先生所說:“報怨以德一語見于《老子》63章,《論語》此條正是孔子曾評論老子思想的最明確的證據。”(注:張岱年:“老子哲學辨微”,載《哲學研究》編輯部編:《中國哲學史論文集》,山東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二
  老子和孔子這兩位文化巨人的會晤,特別是中年時期的孔子同晚年老子的會晤,是中國思想文化史上的重大事件,具有非同尋常的歷史意義。
  這兩位文化巨人,一個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也是最重要的一位哲學家,一個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也是最重要的一位教育家和倫理學家,他們都是中國古老文化傳統的繼承者,他們的思想對于中華民族的文化傳統和歷史發展都產生了無與倫比的影響。他們出現于同一個時代,這既是一種歷史的機緣,也是一種歷史的必然,是特殊的時代造就了這兩位文化巨人和他們的思想,是人類理性大覺醒的時代呼喚著一代文化托命之人的出現。
  這次歷史性的會晤,老子以閱歷豐富的長者的姿態出現,孔子則對老子充滿了敬仰之情。他們交換了對天下大亂的感受,在時代無道方面達成了共識。但是在如何對待西周以來的宗法封建制度及其禮治文化的問題上,他們產生了重大的分歧。他們都有著極強的歷史使命感,都感受到時代與文化的嚴重危機,但老子的態度更為激進,主張以抗議、批判和毀棄的方式加以暴露和解決,而孔子的態度則較為保守,他試圖以改造社會或改良舊體制的方式來解救時代的危機。孔子向老子闡述了自己對社會與人生的理解,抒發了自己的政治主張和宏大抱負,言談之中表現出了對政治和倫理的信心和濃厚興趣。老子則表達了不同的看法,婉轉而又語重心長地對孔子提出了批評。他認為,孔子所魂牽夢縈的那些古代的圣人,他們的骨頭早已腐朽,他們的言論雖然還存留,但早已過時,他們曾賴以經邦治國的禮樂制度和倫理規范也都已破壞殆盡,不僅解救不了現時的社會危機,而且還對人心和人性的自然狀態起著破壞的作用,因而應該大膽毀棄。孔子雖然對老子的睿智和哲理深為嘆服,但卻不能接受老子毀棄仁義禮樂和對周代以來的政治制度的批判態度。通過與老子的對話,孔子更加明確了自己的歷史使命,堅定了自己救世安民治國平天下的信心。而另一方面,老子對周制和禮治文化的批判態度雖然并不為孔子所接受,但他對時代的某些極為清醒的認識和振聾發聵大膽看法,卻也使孔子受到了一定的震動和啟迪,這也反映到孔子的學說中來,使他在主張維護周禮文化的同時,也主張在原有的體制內進行若干的改良和損益,從而使自己的學說獲得了更多的時代性和長久的生命力。
  老子與孔子的會晤,是歷史上儒道兩家的第一次對話,老子與孔子的分歧,是儒道兩家所分別代表的兩種文化觀念的分歧,也是中國古代知識分子的兩種價值取向和處世態度的分歧。作為中國歷史上影響最大的兩大學派的創始人,他們的思想分別代表了中國文化未來發展的兩種不同的路向,這兩種不同的路向后來發展為兩種不同的傳統,中國古代的知識分子們基本上是在這兩種不同的傳統中選擇著自己的人生道路,出老則入孔,出孔則入老,儒道兩家最終成為了中國哲學史上的兩大主干。
  老、孔二人對傳統和現實政治的不同態度也決定了儒道兩家截然不同的歷史命運,孔子所創立的儒家最終得以成為官方正統思想的代言者,而老子所創立的道家則主要是在在野的士人中和哲學思維的領域中尋找著生存和發展的空間。
  然而,老、孔之間的分歧和對立只是事情的一個方面,儒道兩家思想從一開始就存在著互補性,而二者學術宗旨上的差異正是這種互補性所必不可少的前提。正如馮友蘭先生所指出的:“中國思想的兩個主要趨勢道家和儒家的根源,它們是彼此不同的兩極,但又是同一軸軒的兩極。”(注:馮友蘭:《中國哲學簡史》,北京大學出版社,1985年版,第22頁。)從文化的深層結構來看,在之后的數千年中,儒道互補一直是中國文化歷史演進的主要內容。可以說,與中國學術文化的發展相始終的儒道互補,在他們的創始人老子和孔子會面的時候起,就已經開始了。
南京大學學報:哲學·人文·社科版22~26B5中國哲學陳鼓應/白奚19981998孔子早年曾與老子多次相會,在請教過程中,深受老子影響。隨著孔子儒學思想形成,孔老討論中儒道兩家的分歧與互補性也都顯現出來。孔老相會是中國文化史上的重大事件,具有非同尋常的歷史意義。孔子/老子/儒家/道家陳鼓應 臺灣大學哲學系教授 白奚 作者:南京大學學報:哲學·人文·社科版22~26B5中國哲學陳鼓應/白奚19981998孔子早年曾與老子多次相會,在請教過程中,深受老子影響。隨著孔子儒學思想形成,孔老討論中儒道兩家的分歧與互補性也都顯現出來。孔老相會是中國文化史上的重大事件,具有非同尋常的歷史意義。孔子/老子/儒家/道家

網載 2013-09-10 21:43:23

[新一篇] 媒體與人:數字化時代我們需要什么樣的媒介?

[舊一篇] 孔穎達的易學詮釋學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