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百年(四):北洋割據時期(19)——北伐軍三線告捷

>>>  緬懷先烈—追憶民國歷史  >>> 簡體     傳統

8月7日

1926年7月,廣州國民政府分三路進行北伐。東路由何應欽指揮,進攻福建、浙江,主要攻擊之敵為直系孫傳芳部;中路由蔣介石指揮,進攻江西、安徽、江蘇,這些地區也是孫傳芳的地盤;西路由新加入國民軍的唐生智指揮,主攻直系吳佩孚所盤踞的湖南和湖北。當時,國民革命軍總兵力不過十萬余人,和北方各派軍閥相比,可謂敵眾我寡,于是蔣介石決定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擊破,將西路對吳佩孚的作戰放在了首當其沖的位置,計劃先解決吳佩孚,占領長江中游,然后再揮戈東南,消滅孫傳芳,占領長江下游,最后伺機翦除奉系張作霖和其它軍閥勢力。

民國百年

因唐生智加入國民革命軍,西線的戰斗早在1926年6月就已經提前打響。當時,吳佩孚在兩湖駐有10萬大軍,他本人因經歷過南方政府以往的數次北伐,故始終視南方軍隊為烏合之眾,對于這次國民革命軍的北伐,他也十分藐視,認為不足為懼,所以戰爭之初,吳佩孚仍然把軍隊主力用于猛攻南口的國民軍,不肯回師南向。北伐軍方面,一邊聯絡、安撫孫傳芳,使其坐山觀虎斗,不支援吳佩孚,一邊加緊軍事行動,于1926年7月攻占了長沙;8月,蔣介石親臨長沙部署進攻武漢,北伐軍隨即又拿下岳陽,由湘入鄂之大門洞開。直到這時,吳佩孚才感到了事情的嚴重性,急忙率軍隊主力南下,于8月底到達武漢,召開軍事會議,部署湖北防御。

1926年8月底,國民革命軍進入湖北,與吳佩孚大軍激戰于粵漢鐵路要隘汀泗橋一帶。吳佩孚親臨前線指揮,部署重兵于汀泗橋,打算死守,待直軍主力全部到達后再與北伐軍決戰,同時還要求孫傳芳從江西出兵夾擊北伐軍。汀泗橋戰斗是國民革命軍討吳戰役中最激烈的一場,吳佩孚的死守戰術本來十分得當,應該有很大勝算,但是北伐軍卻是出乎意料的英勇難當。戰斗中,雙方都付出了巨大的傷亡,汀泗橋四度易手,最后被北伐軍攻占。本來還打算調兵支援的吳佩孚在聽說汀泗橋失守后,又在賀勝橋附近重新集結,打算固守;很快,北伐軍殺到,雙方又在賀勝橋展開激戰,其激烈程度不下于汀泗橋之戰,吳佩孚乘火車在前線督戰,下令后退者死,但最終賀勝橋仍被北伐軍所攻占。

汀泗橋、賀勝橋兩戰的勝利,使武漢門戶大開,同時,北伐軍將一代梟雄吳佩孚打得一點脾氣都沒有,從此聲威大振,被譽為鐵軍。而吳佩孚則退回武漢,部署防御,打算借長江天險死守這一戰略要地。1926年9月,北伐軍向武漢發起進攻,三路齊出分攻武昌、漢陽和漢口。武漢三鎮中首先被拿下的是漢陽,隨后北伐軍又以慘重的傷亡代價攻占了漢口,同時,北伐軍還出兵掃平武漢周邊各戰略要地,吳佩孚大軍被壓制到河南信陽,武昌已是孤城一座。這時,直系孫傳芳率主力從江西沿長江逆流而上,欲解武昌之圍,北伐軍總司令部因此派出中路軍,開辟了江西戰場。9月底,北伐軍李宗仁部成功阻擊孫傳芳援軍,直系武昌守軍又多次突圍失敗,城內彈盡糧絕,北伐軍趁機發起總攻,于10月10日占領了武昌。至此,吳佩孚軍隊主力大部被殲滅,北伐軍消滅吳佩孚的計劃基本實現。

再看中路軍和東路軍的情況。為阻擊孫傳芳援救武昌,中路軍于1926年9月開辟江西戰場,開始實施北伐第二步計劃——消滅孫傳芳。當時,孫傳芳雖控制東南五省,但他的“五省聯軍總司令”也不過才當了一年,其軍事集團尚不穩固,各地軍閥還不是完全聽命,因此在北伐初期,孫傳芳沒有過早的與南方開戰。另外,孫傳芳本身也害怕被吳佩孚吞并,所以他一直是坐山觀虎斗,在北伐軍攻占岳陽之前,他多次婉拒吳佩孚要他出兵援助的要求,打算等吳佩孚和北伐軍兩敗俱傷之時,再從中取利。后來,北伐軍進攻武漢,吳佩孚已是危在旦夕,孫傳芳認為時機已到,便先與奉系談和,然后集中主力進入江西,意欲馳援武漢,同時還派兵從福建襲擾廣東。在這樣的情勢下,北伐軍在開辟江西戰場的同時,還派出東路軍進入福建。

1926年9月,北伐軍主力轉到江西戰場,連克贛南、贛西北重鎮,迅速形成了對南昌的圍攻,同時李宗仁所部還成功切斷了江西與湖北的聯系,何應欽也率東路軍進入福建,形成牽制。9月中下旬,北伐軍攻占南昌,但未能殲滅孫傳芳主力,南昌不久又被孫傳芳奪回,雙方進入僵持階段。期間,孫傳芳部署了三路進軍以解武昌之圍的計劃,并約吳佩孚在武勝關反攻;北伐軍也籌備再奪南昌。9月底,蔣介石親臨江西督戰,李宗仁亦成功阻擊孫傳芳西進之軍,戰事發生轉機,北伐軍很快進至南昌外圍。10月初,北伐軍在總攻南昌時受挫,傷亡慘重,被迫撤圍,在經過休整和補充后,又于11月初發動反攻,占領九江,奪取南昌,孫傳芳兵敗逃回南京。至此,江西戰場上的孫傳芳軍隊大部被殲,江西全境遂告肅清。

為策應孫傳芳在江西的作戰,福建方面的直系軍隊不斷騷擾兵力單薄的廣東,占領了不少地盤,而國民革命軍則一直采取守勢。1926年10月,何應欽率東路軍發起反擊,進攻福建,當月即攻占漳州,12月又進占福州,占領福建全省。

1926年9月,就在江西戰場形勢最膠著的時候,西北國民軍馮玉祥誓師成立國民軍聯軍司令部,與廣州國民政府的北伐遙相呼應,成功牽制了北方的奉軍,使其不敢輕易南下。11月,馮玉祥解西安之圍;12月又肅清了陜西全境,使陜甘綏三省連成一片,鞏固了國民軍的根據地,國民軍兵力也迅速增加。至1927年初,馮玉祥完成北伐準備,打算東出潼關,進擊豫鄂。

北伐軍在湖南作戰時,西南貴州軍閥也紛紛加入國民革命軍,到攻克武漢后,四川軍閥也相繼投誠,由此西南從形式上看基本為廣州國民政府所控制。

國民革命軍在南方各省勢如破竹之時,北方的北京政府卻是風雨飄搖,內閣總理杜錫珪如坐針氈,多次提出隱退,并于10月將內閣交由顧維鈞代掌。由于北伐軍占領了湖北、江西、福建,西南四川、貴州等地軍閥又相繼投誠,長江以南半壁江山已經落入廣州國民政府之手,而西北馮玉祥也已經進占潼關,因此北洋軍閥可以說是到了生死存亡的關頭。當時,在長江以北,完整的北洋軍閥勢力就只剩下了關外的奉系一派,也只有奉系張作霖才有能力和國民革命軍一戰。1926年11月,張作霖入關,抵達天津,與關內奉系直魯聯軍首腦張宗昌、直系孫傳芳召開聯合會議,決定組成安國軍,并制定了反攻計劃。12月初,張作霖在天津就任安國軍總司令,孫傳芳、張宗昌為副司令,號稱百萬。

1926年底,張作霖入京,以安國軍總司令的名義主持中樞,安國軍總部高級人員全體隨往。1927年1月,顧維鈞組建新內閣,北京政權為奉系一家所獨掌,就連孫傳芳也唯張作霖馬首是瞻。從此,北京政府內閣動蕩不已,直到一年后北伐軍進入北京,結束了奉系對北京政府的把持。 


三鑒齋 2010-07-20 14:59:40

[新一篇] 民國百年(四):北洋割據時期(18)——蔣中正當權與北伐的開始

[舊一篇] 民國百年(四):北洋割據時期(20)——北伐軍平定南方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