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歷史教學與傳統美德教育

>>>  民初教育及人才培養  >>> 簡體     傳統


  中華民族素以勤勞勇敢著稱于世。在五千年文明史中,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傳萬世而鑄人品,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深深扎根于神州大地。傳統美德教育是中學歷史教學中的一個重要內容。因為學生是祖國的未來、社會的棟梁,肩負著實現現代化的重任。現代化社會的建設需要具有現代素質的人來完成,而現代化的素質需要從小培養熏陶,在這方面歷史學科有其得天獨厚的優勢。我們應該充分重視歷史學科的功能,寓傳統美德教育于歷史教學之中,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導之以行,使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得到繼承并發揚光大,為培養適應時代需要的“四有”新人做出應有貢獻。
  根據歷史學科教材中的有關內容,結合學生實際,傳統美德教育的內容大致可分為以下幾個方面。
      一、愛國主義的精神教育
  列寧說:“愛國主義就是千百年來鞏固起來的對自己的祖國的一種最深厚的感情。”只有知之深,才能愛之切。孟子提出的“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可以說是集中地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尊嚴。古往今來,多少仁人志士為了維護祖國的榮譽和尊嚴,給后人留下了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跡。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幾千年來,在國家興衰民族存亡的緊要關頭,無數仁人志士所向無敵挺身而出,甚至不惜以身報國。翻開中華民族歷史長卷,諸如屈原自沉汨羅、以身“死國”,岳飛“仰天長嘯”、屈死風波亭,“開眼看世界”的林則徐,血染吳淞口的陳化成,圖維新成仁的譚嗣同,憂國憂民舍身蹈海的陳天華,橫眉冷對千夫指的魯迅,誓死抗日、壯烈獻身的楊靖宇,以及無數為國捐軀的共產黨人,都體現了民族精神和愛國精神,是我們中華民族之魂!
  忠心報國,威武不屈,是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經久不衰的執著追求的完美的民族精神。漢朝的蘇武牧羊,威武不屈服,時窮節乃在,丁年奉使,皓首而歸,歷代為之傳誦。南宋文天祥的述志詩《正志歌》,以其浩然正氣與南宋朝廷荀且偷安的“邪氣”斗,與元朝統治者的威脅利誘“邪氣”斗,留取丹心照汗青。共產主義者李大釗要“以青春之我,創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國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類,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為了“青春中華之創造”,大義凜然,犧牲在張作霖的屠刀下。著名詩人朱自清為了“建紅色的天國于地上”,為“理想的完美的中國”的到來而執著地追求,臨終前雖貧病交加,餓死不領美國糧,體現了中華民族的英雄氣概和愛國的硬骨頭精神。
  “科學沒有國家,科學家是有自己的祖國的”,這是每一位愛國科學家的心聲。新中國剛成立時,一批留學國外的科學家紛紛回歸祖國,要為新中國貢獻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彭桓武教授毅然放棄在英國的豐厚待遇,第一個投入祖國懷抱,當有人問他為什么回國時,他答道:“回國是不需要理由的,不回國倒需要理由!”錢學森面對美國方面的關押、軟禁、監視,毫不動搖;華羅庚放棄在美國被重金聘用的工作,“‘梁園雖好,非久居之鄉’歸去來兮!”表達了海外中華赤子的心情;李四光謝絕英國教師讓他攻下博士學位再回國的勸告,錢三強更是冒著生命危險,輾轉回到祖國懷抱,投身于祖國的建設。
  以上愛國愛民、憂國憂民思想之實例,滲透著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她是中華民族的精神所在。所以在歷史教學中突出愛國主義精神的教育,能使學生認識到無論在何時、何地、何種情況下作為一名中國人始終要以祖國和人民的利益為重,尤其要從小立志,使自己的價值觀、人生觀與祖國最高利益緊緊相連。
      二、堅韌不拔、奮發向上的精神教育
  中國古代文明,名揚四海。在我國歷史的長河中,堅韌不拔,奮發向上,艱苦奮斗,為人類造福的實例舉不勝舉。
  孟子說:“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勸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凡是具有作為的人,必會遇到大困難,必先艱苦磨煉自己,培養百折不撓的精神和堅韌不拔的意志。明代戚繼光年僅17歲就承文職,當上了登州衛指揮僉事。他對父親表示,要做一個“身先士卒,臨敵忘身”之人,還寫下了“小筑慚高枕,憂時舊有盟;呼樽來揖客,揮zhǔ@①坐談兵。云護牙簽滿,星含寶劍橫;封侯非我愿,但愿海波平”的詩句,表達了他進取的雄心和宏偉的抱負,日后為蕩平東南沿海倭寇和防止北方異族的入侵,可謂“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橫戈馬上行”,為國家立下了不朽的功績,成為名垂史冊的民族英雄。心憂天下的范仲淹,青年時期就有高尚情操,雖家境貧寒,但立志成才,刻苦好學,有“斷一劃粥”的佳話,刻苦磨礪自己的意志情操。范仲淹為官后,憂國憂民,忠于職守,在朝廷當官,敢于直諫權貴;派到西北,為鞏固邊關費心盡力;回到朝廷,為改革朝政,嘔心瀝血。“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是范仲淹一生的總結,也是后人學習的精華所在。李時珍為祖國醫學專業歷盡艱辛,尋遍千山覓草藥,在27年中,走遍大江南北,終于寫下近200萬字的《本草綱目》,被譽為“東方醫學巨匠”。張衡、僧一行勤于學習,博學多才,刻苦鉆研,不信邪,認定目標,決不回頭,對工作精益求精,鍥而不舍,終于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張衡創制了地動儀,僧一行在世界上第一次測定子午線長度,成為古代著名科學家。史學家司馬遷在《史記》中寫到:“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巨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兵法》修列;不韋遷蜀,世傳《呂覽》;韓非囚秦,《說難》、《孤憤》。大抵圣賢發憤之所為也。”作為有志者應該敢于面對千難萬險,具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的浩然正氣和頑強精神。
  以上這些都是為了民族、為了國家、為了事業,敢于面對困難和挫折,堅韌不拔,奮發努力,最后成就了大業的光輝典范。在歷史教學中應注入時代的血液,使學生不斷樹立起為國家民族利益而獻身的精神。
      三、革故鼎新、開拓進取的精神教育
  中華民族雖也遭受外族入侵和列強蹂躪,但她卻是四大文明古國中唯一能使自己民族立于不敗之地的偉大民族。原因很多,但卻總是與中華民族和一批優秀人物跟隨時代的潮流,銳意進取,勇于革故鼎新無法分開。
  秦國商鞅,立木城門,以表改革之志,慘遭車裂,犧牲生命,卻使秦國后來居上超出東方六國,成為兵革強大,諸侯畏懼的天下雄國,為秦始皇“滅諸侯成帝業”的統一中國大業奠定了基礎。商鞅的“治世不一道,便國不法古”的變法理論根據“極身無二慮,盡公不顧私”的可貴品質,顯示了一代新風。被列寧譽為“中國11世紀的改革家”的宋代王安石,面對北宋中期以來積貧積弱的現狀,大膽提出“天變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與中國封建社會儒家正統思想的“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是何等的針鋒相對。王安石這種反對守舊、勇于進取的思想及大膽變法、勇往直前的精神,使他大大領先于時代,為后人推崇和尊敬。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中華民族具有不斷吸取其他民族、國家的先進文化和新科學技術,勇于創新的優秀品質。唐朝玄奘,戰勝千難萬險,五日滴水未沾,經新疆,越蔥嶺,千里迢迢到天竺,拜師學佛,寫下《大唐西域記》,成為一部世界名著。明清時期中國雖說已走到封建社會盡頭,八股盛行,思想沒落,但仍出現像徐光啟這樣溝通中外文化的先行者。他眼界開闊,敢于破除民族偏見,排斥自大的思想,向意大利傳教士利瑪竇等人學習,翻譯《幾何原本》,彌補了中國教學的不足,學習西方水利機械,寫進了《農政全書》,在修歷時既重視觀察儀器,又注意“會通”并且不盲目崇拜,表現出求實創新的博大胸襟。無獨有偶,在清朝閉關鎖國下,林則徐可謂是中國近代“開眼看世界第一人”。他從中國反侵略戰爭和國際交往的需要出發,組織翻譯整理成《四洲志》,成為我國近代第一部比較系統的世界地理書籍。這對打破長期以來中國人對外部世界封閉的愚味狀態,為中國人認識世界和學習西方長技,邁出了堅實的一步,啟蒙了思想,開創了新風。之后,魏源的《海國圖志》,嚴復翻譯的《天演論》等都為啟迪中華民族智慧加快歷史的進程作出了貢獻。之后,陳獨秀開創的新文化運動,提倡學習西方“民主”和“科學”;李大釗宣傳介紹俄國十月革命和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把馬列主義原理同中國革命實踐相結合,開創了農村包圍城市,最后奪取全國勝利之路。這一切,都體現了中華民族善于學習,革故鼎新的優良傳統。
      四、勤學好問的精神教育
  中華民族之所以能以不屈不撓、拼搏進取的形象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這與我國勞動人民的勤學是分不開的。“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累土”。欲成大事業,須下苦功夫,一年之計在于春,一生之計在于勤。勤勞、勤學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說的是大詩人李白,少時浪蕩,無所用心,戲游河邊,巧遇老太婆鐵杵磨針,而得到的啟示,他從此發憤苦讀勤學,終于功成名就。“錐刺股”是先秦縱橫家蘇秦好學的故事。蘇秦為吸取廣博知識,夜以繼日發憤苦讀,當困乏時,以錐子刺腿,用來振奮精神,堅持學習。司馬光的“警枕”說的是他為了從睡眠中擠出更多的時間讀書,自己設計了一個用木頭削成圓形的枕頭,只要一翻身,枕頭就會滾開,頭就會撞到床板上,人就會驚醒。他一生勤奮好學,編纂了我國最重要的歷史典籍之一的《資治通鑒》,這本書包容了1300余年的史實,價值非凡。“三上”是北宋大文學家歐陽修充分利用時間的一種學習方法,乃馬上、枕上、廁上,爭分奪秒,積少成多,終于在文學方面作出了重大建樹。杜甫的“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蘇軾的“退筆如山未足珍,讀書萬卷始通神”,都說明勤學的道理。
  “謙受益,滿招損”。一生有涯而學海無涯,一個人不管怎樣聰明博學,他的知識與人類整體的知識相比只不過是滄海之一粟。“海納百川有容乃大”。“毋以己長而形人之短,毋以己短而忌人之能”,“三人行,必有我師”,“須知五岳外,別有他山尊”,勤學是基礎,好問是前提。孔子從小入太廟“每事問”。他主張“疑思問”,“不恥下問”。荀子把“不知則問”和“不能則問”相提并論。王充更是“智能之上,不學不行,不問不知”。他們都把學和問聯在一起。不學不問怎能成為學問家,學貴在問,這樣才能有所提高,有所超越。
  古人這些勤學好問的實例在歷史教材中比比皆是。教學中,注意運用,循循善誘,進行教育,能使學生從中受到啟迪,逐步形成勤學好問的良好品德。
      五、尊敬師長、文明禮貌的精神教育
  尊敬師長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連封建帝王也不例外。“而伯善養老”指的是周文王在施行“仁政”時帶頭敬長。他上孝父母,下懷平民百姓,并設立“三老五更”制度來尊奉老人。“安車薄輪”講的是漢武帝劉徹自小佩服著名文學家枚秉的賦文,后來他當了皇帝,這時枚秉已年老了,為了表示對枚秉的敬重,漢武帝專門設了一種規格高、坐著平穩舒適的車子,以最隆重的儀式把他接到京城。無產階級革命家更是尊敬師長的典范。李大釗曾說:“我不主張兒子對自己行孝,可是我疼愛自己的老人,因為他們撫養了我,教育了我,為我付出很大的心血,疼愛自己的老人這是人之常情。”朱德自1909年離開家鄉以后僅見過他的母親一次,抗日戰爭時期,朱德總司令工作繁忙,生活艱苦,但仍節省下一部分錢寄給母親。母親過世了,朱德非常悲痛地說:“我用什么方法報答母親的深恩呢?我將繼續盡忠于我的民族和人民的希望——中國共產黨,使和母親同樣生活著的人能過快樂的生活。”朱德把熱愛母親,熱愛人民,熱愛黨緊緊聯系在一起。今天尊老愛幼的傳統不僅不能丟,更應提倡和發揚,這是現代社會文明應有的風范。
  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以文明禮儀之邦聞名于世,我國人民從來就有知書達禮的傳統美德。“虛席以待”,“程門立雪”,“倒履相迎”,“三顧茅廬”等以禮相待的成語和典故,在歷史上廣為傳誦,深刻反映了中華民族是十分重視禮儀的民族。知禮、講禮、對人彬彬有禮,體現了對他人的尊重,是保持人們正常關系的準則,知禮講禮的人大多以他人為重,以社會為重。能真誠對人正是一個人高尚情操的表現,是內在優秀品質的外化。兩千多年前,孔夫子就明確提出:“不學禮,無以立。”認為人若不知禮,連立身于世都困難。禮對于人,就如酒曲對于酒一樣;酒曲厚重酒就美,酒曲輕薄酒就劣;禮義厚重就成為君子,禮義輕薄就變為小人。在當今社會,文明禮貌、文化修養對一個人一個民族來說是至關重要的。物質文明上去了,精神文明卻在衰退,與一個有“禮儀之邦”之稱的民族,與一個進行現代化建設的民族是不相容的。于是在對中學生的教育中,在中學歷史教學中,必須對學生進行文明禮貌教育,使之從小樹立起社會主義文明風尚。
      六、勤勞節儉、廉潔奉公的教育精神
  勤儉廉潔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史書上不乏勤儉廉潔的例子,如諸葛亮說:“君子之行,靜以養身,儉以養德,非澹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破由奢”。漢唐“文景之治”、“貞觀之治”時期,國力的強盛、經濟的繁榮,勤儉不能不是一個重要原因。中華民族以勤勞的雙手創造了光輝燦爛的華夏文明,以吃苦耐勞著稱于世。如張衡發明的地動儀,馬鈞發明的翻車,李春建造趙州橋,黃道婆改良紡織工具等都體現了中華民族勤勞的生動例子。墨子、隋文帝、王安石、范仲淹、明成祖、曾國藩等均是節儉的名人。而朱德、周恩來、彭德懷、陶鑄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更是節儉的模范。
  縱觀中華民族的歷史,大凡不為私利所惑,不為權勢所動,終生保持廉潔、清正情操的歷史人物都為后代所敬仰和學習。如明代的于謙,17歲就寫下了《石炭吟》表述自己的志向:“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碎骨粉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一生為后代留下了兩種清白,其一是“土木之變”后,臨危受命,力主抗戰,反對遷都,堅守北京,公忠無私,擊敗也先,取得了北京保衛戰的勝利,這是為民族為國家不計個人安危的“清白”之心;其二是嚴于操身、廉潔奉公的“清白”之心。由于北京保衛戰有功,代宗獎賜他一處官邸,還加官晉爵,都被他堅決推辭,后遭讒抄家時都是家徒四壁。于謙的一身正氣,兩袖清風,不僅贏得世人崇敬,對于今天也是深有啟迪的。革命前輩徐特立始終保持廉潔奉公的美德為世人所崇敬。在延安担任教育廳長及自然科學院院長時無任何特殊化,新中國成立后已年逾七十,衣著仍是補了又穿穿了又補,飲食仍是小米和玉米面為主,家屬醫療費及辦公用品也是自己花錢,當人大代表所得每月50元補貼如數退回,體現了一個革命者廉潔奉公的精神。
  中華民族必須樹立起自己的民族精神,弘揚自己的國魂,增強民族凝聚力,加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中華民族幾千年延續下來的愛國精神,奮發向上精神,革故鼎新精神,勤學好問精神,尊老愛幼精神,勤儉廉潔精神等傳統美德,體現了中華民族的精神和國魂。正像魯迅先生所說:“歷史上都寫著中國的靈魂,指示將來的命運。”我們在歷史教學中,要深入挖掘,去粗取精,結合中學生的心理特點,潤物細無聲般慢慢地滲透,努力把學生培養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新人。
  字庫未存字注釋:
    @①原字為鹿下加主
  
  
  
中學歷史教學參考西安16~18G32中學歷史、地理教學羅國干19981998 作者:中學歷史教學參考西安16~18G32中學歷史、地理教學羅國干19981998

網載 2013-09-10 20:49:22

[新一篇] 中學寫作教學的困境與對策

[舊一篇] 中學歷史教學中學生思維素質的培養和教師的悟性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