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生心理素質教育的理論思考與實驗探索

>>>  民初教育及人才培養  >>> 簡體     傳統


      一、開展心理素質教育的重要意義
  心理素質指個體在遺傳的基礎上,通過后天教育和環境影響形成的較為穩定的基本的心理品質。對中學生來說,在認知、情感、意志、需要、興趣方面表現出來的自知、自尊、自信、自立、自制、自強以及樂觀、豁達、進取、堅強、果斷等品質就是良好心理素質的具體表現。世界教育發達的國家、地區十分重視學生輔導(含心理輔導)工作,學校設立學生輔導室、輔導委員會、輔導推委會等專門機構,聘任輔導主任,配備專職的“輔導教師”,以預防或克服學生在學習、生活以及日后職業方面的問題, 提升學生的心理發展水平〔1〕。一些教育專家認為“輔導”與“教學”、“管理”是現代學校教育的三大支柱。
  在80年代以后,我國中小學出現了各種形式的心理教育活動〔2 〕,但對于學生進行集體心理教育缺乏操作性(內容、方法均需深入探索),個別心理教育(如心理咨詢)難以為學生所普遍接受,主動前往接受咨詢的學生數遠遠少于實際需要接受幫助的人數。而且已有的心理教育多集中于解決已出現的“問題”,即為個別學習有困難、行為有偏差的學生提供特別的幫助,屬補救性的工作,得益者為少數學生〔3〕。我國香港和臺灣中小學近二三十年來普遍開展輔導活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其經驗值得內地學校借鑒〔4〕。
    (一)推動教育科學化進程
  1.時代對教育的挑戰。幾十年來我國教育歷經多次改革,學生能掌握扎實的基礎知識,也具備較高的自獲知識的能力,但改革過程中在很大程度上忽視了學生心理健康發展的需要。隨著社會的復雜化、民主化,思想的多元化,校外各種影響因素增多,學生的內心世界也更為繁雜。他們要求外界更加尊重自己的情感、思想與個性,有時還有固執己見的傾向。如不遵循學生的心理發展規律,教育就難以取得預期的成效,有時甚至會適得其反并出現心理問題。我國當今的學校教育革新已到了這樣的時代:提倡教學民主,重視教學過程中的情感作用。應采取專門措施預防、克服學生的心理偏差,促進心理健康發展。
  2.素質教育的核心。學生素質發展有多方面的內容,心理素質不僅是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對其它素質的發展有著很大的制約作用。它既是素質教育的出發點,又是全面素質教育的歸宿〔5〕。首先, 從心理素質和思想道德素質關系看,盡管發展這兩種素質的教育理論、目的任務、方式方法均有差異,但心理素質教育對于改進德育工作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在心理素質教育中了解學生的心理特點,有利于教育提高德育工作的針對性。其次,它強調尊重、理解、信任學生,有益于為德育工作創設和諧、融洽、相互理解的人際心理環境。再次,學生的一些不良品德、行為問題往往是在不健康的心態下形成、趨于嚴重,其中有不良行為本身就具有心理問題。我國有識之士提出,心理教育可作為新時期德育工作的一個重要途徑。
  增強心理素質,可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從而提高學生的文化科學素質。測驗表明〔6〕, 一部分學生學業成績低下(文化科學素質欠佳)是由于心理素質問題造成的。1995年1 月采用我國較為常用的《中小學生氣質量表》、《中小學生12種性格因素量表》、《SCL-90自評量表》、《瑞文聯合型智力測驗》等測試工具對浙江省武義縣實驗中學初中四個實驗班和控制班進行心理測試發現〔7〕, 學業成績與智力有一定的關系,與心理健康中人際敏感、焦慮因素程度相關顯著;在性格特性中,與獨立性、自制力、堅持性、果斷性、思維水平、求知欲、靈活性、權衡性相關聯,這些特征高學業成績好。要取得學業成功,熱情、責任感、自信、毅力不可缺少,而這些品質可籍助心理素質教育形成和發展。就身心關系,穩定的情緒、堅強的意志、健全的人格,有利于生理功能的正常發揮,在學校教育中還可增強體育鍛煉效果。
    (二)滿足學生發展的需要
  1.學生心理發展迅速。中學是學生心理素質發展的關鍵時期,也為心理發展的危險期。中學生成人感、自主意識不斷增強,特別是青春期的出現會帶來不少心理矛盾,有的問題還具有不可彌補性。從效果看,預防優于治療。
  2.克服心理問題傾向。我國的中學教育長期以來存在重智育輕德育、體育,重身體健康輕心理健康的傾向。學生學習競爭激烈,負担沉重,加之社會中的不良因素以及家庭教育中的不當做法的影響,輕重不一的心理問題普遍存在。國內近年的眾多調查發現〔8〕, 存在明顯心理問題的學生,小學占10%,初中占15%,高中占20%。本研究1995 年1月采用《SCL-90 自評量表》進行的心理測試發現〔9〕, 在心理健康方面存在問題的學生的比率在10%以上的項目,初二有強迫、人際敏感、抑郁、敵對、恐怖、偏執等6項,初一除上述6項外還有“焦慮”1 項。初一、初二年級學生軀體化、強迫、人際敏感、抑郁、焦慮、敵對、恐怖、偏執、精神癥狀等9個項目存在問題的學生比率平均為11.11%。這些心理問題,一部分可隨學生年齡的增長、主觀努力而逐步消失,但另一部分則要通過接受專門的教育、訓練,掌握心理調整方法才能較快而有效地克服。
  3.適應未來社會。隨時代的發展,未來社會將給人們帶來更大的心理負荷,從而對未來人才的心理素質提出更高的要求。如具有執著的追求科學和創新精神,有高度的適應發展變化的能力,有較高的責任心和毅力,有顯著的個性特征等等,在這些要求中心理素質居重要的地位。
    (三)奠定提高民族素質的基礎
  中華民族有許多必須繼承和發揚的心理品質,但同時也存在一些與現代社會不相適應的心理傾向,如較因循守規,過分求穩而怕冒險,易受暗示,人際關系敏感,愛用二分法等。這些特點影響人們的智力、創造力的激發和運用。中學開展心理素質教育,克服這些不良的心理傾向,有利于逐步提高我國的民族素質。
  基于以上認識,我們確定了中學生心理素質教育的研究課題,力圖通過三年的理論探討和實驗探索,提出心理素質教育的目標、內容,探索心理素質教育的途徑、方法,嘗試開設心理素質課程,建立學校、家庭、社會的立體教育網絡。在學校教育上,專門開展心理教育與學科滲透、在活動課程中訓練相結合,對學生直接教育和改進學校物理、心理環境進行潛在教育相結合。其中“專門開展心理教育”采用班級授課、分組心理輔導、個別心理教育等多種方式進行。在教育人員上全體教職員工共同關心、參與學生的心理素質教育,實驗教師全面落實心理教育措施,引入學生骨干的積極影響作用。同時建立引導家庭進行科學教育、引用社會力量進行積極教育的機制。為此,從1994年9月開始, 我們分別從武義縣實驗中學1994年9月和1993年9月入學的班級中各選取2 個班級(974、977、962、967班)作為實驗班(計247名學生), 同時確定相應年級的各2個班級作為控制班(972、976、961、965 班)開展心理素質教育實驗。心理始測表明〔10〕,實驗班與控制班智商、氣質、心理健康、性格均無顯著的差異,心理發展基礎相近。迄至1997年7月,為期三年的第一輪教育實驗已順利完成。
      二、心理素質教育的目標與措施
    (一)教育目標的確立
  實驗的總目標是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并且更新教師的教學觀念,積極改革創新,推動素質教育的深入發展,提高教學效率。根據《中國教育改革與發展綱要》的精神,借鑒國內外學生心理教育的經驗〔11〕,結合心理測驗、教師日常觀察中發現的學生心理特點,確定學生心理素質教育目標:學會主動學習,學會交往,發揮心智潛能;掌握心理調整的知識、方法,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克服發展中的問題,促進心理健康地發展。
  具體目標為:1.開發心智潛能。促進注意力、觀察力、想象力、記憶力和思維力、創造力的發展,形成較強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2.促進心理健康。既防止各種異常心理及相應行為的發生,又促進學生形成初步完善的人格。(1)正確的自知。客觀地了解自己、評價自己, 對自己的能力和心理特點有全面的認識;正確對待自己的長處和短處,悅納自己;認識執著的追求才能導向成功。(2)堅強的意志。 有較強的自覺性、自制力、堅持性;果斷沉著,當機立斷;堅毅,剛強,不畏艱難,不怕挫折。(3)穩定的情緒。自我調節情緒, 用理智控制各種場境中的情緒波動,基本做到穩定而樂觀。(4)良好的品格。 有健全的社會認知,接受社會規則;遵守行為規范,有自律習慣;和群樂人,心胸開闊,有利他和集體觀念。(5)積極的心態。樂觀, 有積極的生活態度;自信,自強,樹立正確的理想;不斷追求,競爭求勝,立志成才。3.建立合理人際關系。認識交往的意義,樂于與人交往;掌握正常的交往準則和技巧,建立相互理解、信任、關心的人際關系;在交往中求得進步,并讓對方了解或接受自己的影響。4.促使高效學習(以較高的心理素質為基礎)。在認識自己的基礎上,確立學習目標;認識學習的價值,形成合適的動機水平;掌握學法,學會學習;合理競爭,正確對待成功與挫折;科學應試,減輕緊張、焦慮程度。
    (二)心理素質教育的實驗探索
  全面而高效地了解學生的心理發展特點,是有效地開展心理素質教育的前提。為此,在實驗之初我們在心理測驗的基礎上建立學生心理檔案〔12〕,進而采取以下一系列實驗措施。
  1.多方人員參與教育。建立以校長為組長、學校教科室和政教處成員和班主任為基礎、教育心理理論工作者參與指導的實驗小組,形成多方人員參與的教育網絡,在各種教學、場境中對學生進行有意識的教育。
  (1)全校教師共同關心學生心理素質的發展。1994年經反復論證,確定了分層次、有重點,深入開展實驗的教育改革思路。把心理素質的培養作為實驗學校教育改革的突破口——心理素質教育確立為核心研究課題,組織實驗教師重點開展研究,并以此帶動全校的教育改革和科研工作。
  (2)課題組成員全力以赴。 實驗教師建立定期的學習討論和有關制度,不斷學習素質教育理論及實驗方法,經常交換學習、實驗心得,討論解決問題的方法,在發現、解決問題中把實驗引向深入。在實驗過程中,重視協調與任課教師、班主任的關系,嚴格落實實驗措施。
  (3)學生骨干的科學引入。學生骨干來自城鄉不同類型家庭, 具有心胸開闊、樂觀向上、以身作則、組織能力強、有處理突發事件能力的特點。學校要求他們處事公正,完成為同學作榜樣、同學互助、為教師提供信息等任務。對于學生骨干出現的驕傲、不敢堅持原則等問題,教師及時予以解決。
  2.開展專門的心理素質教育。每個班的學生有一些共同的心理發展特點,因此可以班級為單位開設課程。同時學生之間的心理又有明顯的差異,而且還具有隱蔽、保密的特點,因此有些心理問題宜采用更具針對性的小組輔導、個別心理教育的方式解決。
  (1)專設心理素質課程。1995年在實驗班開設了每周1課時的“心理素質課”,為期1學年。課程有系統教育、 及時指導兩個方面的內容,“系統教育”重在傳授心理知識、心理調整方法,并進行專門的心理訓練,使學生能夠正確地認識學習、交往中的心理問題并學會自己合理解決。其內容依照心理素質教育目標,按照適應教育改革與時代發展的需要、符合學生心理發展規律、知情意行協同發展、防治心理問題與促進心理發展相結合、科學性與趣味性相統一、學以致用等原則確定,具體內容包括認識心理素質、成才與心理素質、自我完善心理素質、開發心智潛能、提高活動效率、促進心理健康、克服心理問題等七個方面。課程主要由任實驗教師的班主任承担,其它實驗教師協助。教學以班級為單位,教學模式為“教師講解—學生提出問題或調查、訪問等—學生討論與實踐—教師總結提高”。教學方法除教師講授外,包括輔導式、活動式、討論式和實踐式教學。“及時指導”針對學生的階段性心理問題(如消費攀比、非健康競爭、考試緊張等),課程暫時中止“系統教育”,而進行及時的問題指導。這種應景性的教育,首先向學生概括性地介紹心理問題,然后師生共同討論問題產生原因、危害及克服方法,達到共識后師生制訂契約付諸實踐,以點帶面地解決問題。
  (2)開展分組心理輔導。道德調查學生的心理問題, 把具有相近心理問題的學生歸為一組。根據實際情況,思想方面主要針對志向不明、無上進心、價值觀模糊甚至錯誤、缺乏集體榮譽感、不辯是非、意志薄弱等問題設立“志向與上進心”、“價值觀”、“集體榮譽感”、“明辯是非”、“堅強意志”小組;學習方面針對學習能力弱、興趣低、習慣差、態度不端正等問題設立“學習能力”、“學習興趣”、“學習習慣”、“學習態度”小組;生活方面針對缺乏愛心、依賴性強、怕吃苦、浪費、不善交際等問題設立“對人有愛心”、“生活自理”、“勤儉節約吃苦耐勞”、“適應團體生活”小組。心理素質課后利用學校、社會上的有利條件在課外對各小組分別開展心理座談、經驗介紹、討論等,把問題逐類解決。把具有相似問題的學生集中在一起輔導,可消除學生的自卑心理,并可收相互激勵之功效。
  (3)加強個別心理教育。 目的是通過教師與學生的交談或教師作個案輔導,使學生認識自身的心理問題,糾正心理偏差。個別心理教育的途徑為個案心理教育和個別心理咨詢。實驗中嘗試糾正的心理問題的類型主要有缺乏自知(占36%)、意志薄弱(8%)、 情緒欠樂觀(10%)、品格不端(20%)、心態消極(8%)、交往不佳(10 %)等幾類。“個案心理教育”由實驗教師主動找出存在典型心理問題的學生,然后實驗教師共同討論、設計方案,對學生進行教育。“個別心理咨詢”首先宣傳心理咨詢的意義,解釋心理咨詢與傳統教育之不同,改變在學生中存在的心理咨詢即治療心理疾病的不當認識,鼓勵學生接受個別咨詢;其次,設置心理信箱,成立心理咨詢室,配備心理咨詢教師,設熱線電話。咨詢活動通過明暗兩條線進行,明線是學生與咨詢教師直接見面,在咨詢過程中學生充分傾訴,教師遵守尊重、通情、保密的原則,理解、接納、疏導、啟發學生。暗線是通過心理信箱讓學生匿名反映不便啟齒的問題,教師則通過講座、黑板報、墻報等手段解決其中的典型問題。
  3.現行課程的心理素質教育。 當前,我國把課程分為學科課程和活動課程兩類,因此本研究也從這兩個方面挖掘現行課程中潛在的心理素質教育因素。
  (1)文化學科協同教育。 心理素質教育滲透在各門學科教育中進行,可擴大教育領域,并可提高可行性,從而取得實效。在學科教學中,推行分層次教學,重視引導學生學會學習,激發學習興趣,發展智力,減輕學習負担,并且對貫徹這些策略均有專門的要求。
  (2)活動課程協同訓練。開展生動活潑的活動, 可促進人際交往,建立團結合作、友愛互助的人際關系,體驗集體生活的樂趣,顯示才能與愛好,促進身心和諧發展。活動遵循趣味性、可行性、發展性和序列性的原則,采取制訂計劃(規定活動目的、內容、過程)、保證時間、保證人員、保證場地、積極宣傳、及時指導和認真總結的操作策略。1995年2月—1997年2月開展了長跑、男女籃球賽、知識智力競爭、秋游、小組登山、雨中接力、課前演講、交友聯歡會、“我有一個夢想”懇談會、希望工程等系列活動。
  4.潛在的心理素質教育。 學校物質環境和心理環境對學生的心理發展有著很大作用,健康的校園文化可使學生在潛移默化、從眾行為中逐步形成健康的心理。在活潑、上進的氣氛中,學生能保持較高的學習熱情,敢于發表見解,樂與人處。合理的競爭,可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欲,激發上進心,正確對待挫折,主動調節情緒。
  (1)發展健康的校園文化。從校園物質、制度、精神、 行為四個方面開展校園文化建設。把校園物質文化建設列入學校工作計劃,逐年配備了閱覽室、電腦室、書畫室、練功房等活動用房,建設“四季有花香,常年綠滿園”的校園,布置干凈整潔、陽光充足、空氣通暢、賞心悅目的課室。遵循政策性、科學性、民主性等原則,根據學校特點制定師生值周、升旗、出操退操、課外活動、黑板報特刊評比等制度。確立“管理科學化,設施標準化,環境公園化,爭創省文明單位”的奮斗目標,制定“團結進取,從嚴求實”的校訓。注重培養和訓練學生文明、互助、競爭良好的行為習慣,形成和諧、融洽、友好、合作的人際環境。每年12月辦好文化藝術節,開展豐富多彩的藝術、文化、體育、智力活動。
  (2)創建良好的班級氣氛。教師的一些傳統做法, 如低估學生自主、自治、自理能力,事無巨細包辦代替,憑個人意志制訂班級措施、計劃,以命令、訓話、指示等方式布置工作,忽視學生的個性差異,偏愛優生歧視差生等直接影響良好班級氣氛的形成。在實驗中,教師以“愛護”治班,即象對待自己孩子般關照學生,做學生“忘年交”,真誠交往;以“民主”治班,師生平等交往,教師組織學生參與班級管理,尊重學生興趣愛好,創造寬松的班級氛圍;以輿論“治班”,利用晨會、班會、上課等機會引導集體輿論向正確方向發展,通過團隊活動、墻報、黑板報、專題討論、主題班會等途徑維護、促進健康輿論的發展;以“活動”治班,在適當的時候帶領學生登山、野炊,溝通師生心靈,在輕松的氣氛中拉近師生的心理距離。
  (3)形成合理的競爭意識。 競爭意識是指對外界活動所作出的一切積極、奮發、不甘落后的心理反應。針對學生在競爭中取勝的動機過強或過弱、采取不當手段等問題,通過班會、參觀、訪問及平時的思想工作向學生宣傳各行各業優勝劣汰、競爭上崗的典型事例,激發競爭意識,培養頑強拼搏、積極向上的精神。針對學生的心理問題組織班級競賽活動,如普通話比賽、朗誦比賽、辯論賽、英語競賽及聽寫默寫競賽、數學速算競賽等。對于全校性的競賽活動,每個班級不放棄任何一個參賽名額。為每個學生創造成功的機會,增強參與競爭的興趣和信心。競賽后既要讓獲勝者受到贊揚,也要讓一時失利者得到鼓勵。
  5.家庭、社會協同心理素質教育。傳統教育由于渠道單一,學校教育效果容易被家庭、社會的負面作用抵消。變學校“孤軍奮戰”為學校、家長、社會的“大合唱”,為素質教育必須探討的問題。
  (1)引導家長協同教育。部分家長忙于自己的事務, 對子女疏于關心和指引。有的家長對子女溺愛有加,但不及時解決一些心理問題。還有的無視子女本身的基礎,提出過高的分數要求并采取一些不當的獎懲措施,甚至獨斷專橫,迫使子女完全遵從自己的主觀意愿。在實驗中,我們建立學生家庭擋案(學心心理檔案的重要補充)、家校聯系制度(以家校聯系卡為渠道),密切教師與家長的聯系。成立家長學校,創辦家庭教育信息報,印發家教小冊子,介紹行之有效的解決典型問題的家教方法。定期召開家長會或不定期的家長小組會,組織本校教育子女有經驗的家長、學校領導、優秀班主任介紹家教的成功經驗。必要時把學生的主題班會、例行班會與家長會相結合,由學生介紹班級情況,敘述理想、追求和苦惱等,并組織家長發言。及時家訪,貫徹尊重、信任、幫助的原則,持熱情、誠懇、高度負責、積極合作的態度,抓住家校結合教育的最佳時機,縮短教師與家長間的心理距離。在實驗過程中,還努力使家長做到:①對子女提出合理的發展目標。學會客觀分析具體情況,及時全面地了解子女的各種需求。堅定合理目標,避免因子女的一二次受挫就喪失信心。建立學生在家反應分析表,加強工作的預見性,改變被動滯后的教育。②重視與子女情感交流,情理結合地引導,避免空洞說教。③采用民主的管理方式,對子女尊重而不遷就,理解而不溺愛,民主而不放任,嚴有度愛得法。
  (2)組織社會協同教育。受社會中的一些市儈做法、 世俗化道德觀的污染,部分學生講究功利,追求實惠,貪圖安逸。由于自我控制能力較差,部分學生主導興趣出現偏差,沉迷于社會文化娛樂活動而不能自拔,有個別學生為此不斷伸手向家長要錢甚至出現偷竊行為。本實驗采取建設德育基地、發揮社會組織的作用、組織學生參觀訪問、發動參與社區建設、引導學生專題討論等措施,讓學生正確地了解社會,變社會的消極影響為對學生的積極教育。在這些活動中,特別注意引導學生遵守社會規則,有主見地適應社會的發展變化。抵制壞人的拉拢、引誘,抵制及時行樂、追求享受等不良習氣,形成追求真理、探索科學、為社會進步作貢獻的人生觀。
      三、心理素質教育實驗的總體成果
  經過三年的努力,各項教育內容、措施得以全面的落實,學生的心理素質得到提高,素質教育在心理領域得到較為深入的嘗試。在實驗過程中提出的心理素質目標、心理課程、“四結合”的教育網絡,積累的教育參考資料(30萬字,可發展為教材)、學生心理檔案、學生個別教育札記(50余個),為以后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礎,也為其他學校開展相關的實驗提供了經驗。
    (一)學生心理的健康發展
  實驗前學生對心理素質知之甚少,對心理問題諱莫如深,實驗使學生掌握了基本的心理知識及心理調整方法。在實驗進展到二年時對學生測試發現(不署名):所有學生都認為一時存在心理問題是正常的,可通過心理調整等方法解決;90%的學生認為心理素質很重要,6.6 %的學生認為一般,3.3 %的學生認為心理素質教育只對有心理問題的學生重要;課程心理知識測試,23.3%的學生在90分以上,56.7%的學生在70分以上;消除緊張心理輔導,70%的學生認為行之有效,20%的學生認為有效果但不明顯。
  1.心理測試〔13〕。 1997年4月16日, 對在讀實驗班和控制班學生進行心理后測,從一個方面了解心理素質教育的效果。(1 )采用《SCL-90自評量表》進行心理健康測驗知, 實驗班學生各因子平均得分除軀體化、人際敏感、抑郁三項上增高外(與隨年級升高學習漸感緊張、在交往方面初中生出現封閉期有關),其余幾項有不同程度降低或基本保持不變,各因子達中度的學生數實驗后較實驗前有明顯減少。一般而言,隨年齡增長各因子分數會增加,出現心理問題的可能性隨之增大。結果表明,實驗班學生較一般學生發展更好。控制班學生6 項因子平均得分有增高,其中軀體化、人際敏感、抑郁三項因子得分增長特大,其增幅比實驗班更大。控制班學生各因子達中度的人數有增有減,變化不大。比較而言,后測時實驗班學生各因子達中度的人數明顯少于控制班。T檢驗知,實驗班與控制班學生在敵對、恐怖、 精神病性三項因子上無顯著差異,其余各因子差異顯著,這說明實驗班學生的心理狀況較控制班學生更好。(2 )采用《考試焦慮測驗表》進行考試焦慮度調查,經關聯性檢驗知,考試焦慮度與班級有顯著關聯,分析知實驗班學生以鎮定和輕度焦慮為主,控制班學生以輕度焦慮和中度焦慮居多,其中1人為重度焦慮。這說明,實驗班學生能更加自如地對待考試, 更易發揮其應有的水平。(3)采用《12 種性格因素量表》進行性格特征測驗知,實驗班后測較前測性格特征高的人數明顯增多,其中以持久性、自制力、靈活性、穩定性尤為明顯。控制班學生后測時性格特征高的人數也在增多,但自制力、靈活性、權衡性的增幅明顯沒有實驗班大。通過關聯性檢驗發現,在12項性格特征中,穩定性、持久性、獨立性、自制力、堅持性、求知欲、靈活性實驗班學生明顯優于控制班,這些為學生長時高效學習所必需,可見實驗班學生有更好的學習心理基礎。強度、主導心境、果斷性、思維水平、權衡性等實驗班和控制班學生無顯著差別,這些因素與氣質相關較高,在短時間內不易收到教育效果。
  2.家長評定。 自編《實驗班學生家長對子女心理素質評定卷》,1997年4月28—30日組織兩個實驗班(974、977班)的通校學生的83 名家長,在家里對子女的心理素質進行逐項評定(不署名)。近半數或半數以上家長對學生在制定學習計劃、集中注意、長時間有效學習、想像力、學習興趣、考試心態、學習目標、自學能力、自信、自我調節、自尊、競爭意識、關心他人、孝敬父母、愛憎分明、有正義感、正確對待攀比之風等方面的表現較為滿意。其效果當然與學生三年中的“自然發展”有關(即非實驗所致)。但根據教師的實際經驗,對學生這方面的發展非實驗班家長以抱怨居多,較少有表示滿意的。相對應的,在創造性、記憶力、思維力、學習方法、學習效果以及耐心細致等方面只有不足30%的家長表示較為滿意,這可能與家長在這些方面的要求較高或訓練不易取得成效有關,值得日后進一步探討。
  3.任課教師評定。 1997年4月15—22日每個班級組織4位任課教師認真學習自編的《任課教師對實驗班與控制班學生心理素質評定表》,在統一評定尺度和操作步驟以后,對由學校教務處按照學號以“隔3取1”的原則從兩個實驗班(974、977班)與兩個控制班(972、976班)分別選取15名共計60名學生進行正式評定,最后求出4 個教師給定每個班級所有學生不同評定等級的比例。結果為:每個項目的最積極的一個等級(A等),實驗班明顯高于控制班,各項平均高出13.09%。各項目比較而言,積極思考、仔細觀察、有效記憶、認識自己的特點、自尊、情緒穩定、情緒樂觀、自律習慣、階段性目標、競爭意識、交際準則、文明禮貌、理解信任、擇友、在交往中求進步、聽課自學效率、對待挫折等17項,實驗班明顯優于控制班。任課教師觀察發現,實驗班學生能正確地認識自己,確立恰當的目標,建立積極的人際環境,形成堅強的意志,保持刻苦學習的心境,全面提高學習效果。較之控制班學生,精神面貌、學習積極性、心理健康方面具有較明顯的優勢。由于掌握自我調節情緒、自我磨練意志的方法,情緒低落、意志薄弱的現象較少。
    (二)教師普遍重視心理教育
  實驗教師積極探索心理素質教育途徑、方式,掌握心理素質教育的技能,形成了一支科研型的教師骨干隊伍。由于教育措施在實驗過程中完善、發展,操作性較強,加之宣傳得力以及實驗的深入開展,使全校教師普遍重視對學生進行心理教育。據調查,全校90%以上的教師認為心理素質教育很重要,2/3以上教師認為自己已在平常教學中開始進行一些心理素質教育。教師轉變了教育觀念,認識到教育必須面向全體學生,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在教育質量觀上,改變了只抓優秀學生,忽視大多數學生的片面做法。在教育人才觀上,改變單憑分數片面評價學生的發展,形成了“不求人人升學,只求人人成才”的正確觀點。在各科教學和德育工作中滲透心理素質教育,在班級管理中自覺地加強心理素質教育。
    (三)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由于初中面臨升學壓力,所以實驗之初教師、家長無不担心實驗是否會影響教學質量。因為該研究畢竟要開設專門的課程、開展系列的心理訓練,得占用學生一定的學習時間。更何況心理素質好并不一定能保證學生有良好的考試成績。1997年5月總結發現, 實驗為學生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心理基礎:創建了良好班級氣氛,形成了良好的班風、學風;建立合理的競爭機制,學生有合理的競爭意識,形成了“你追我趕,爭創一流”的良好心理氛圍;促進學生自知,確立恰當的目標;初步養成良好的注意、觀察、思維、想像、創造的習慣;形成了堅強的意志、良好的品格和積極的心態,以及愉快、自信、自強、進取的精神面貌,從而有利于實驗班學生德智體的全面發展。1.道德品質。教師有意識地運用心理輔導的方法提高了德育工作的實際效果,尤其在差生轉化,矯正不良品德方面作起了重要作用。實驗班違紀率為1.7%, 而控制班違紀率為4.16%。四個實驗班先后被評為校文明班級、優秀中隊。2.學習效率。通過心理素質教育,轉化差生,較大幅度地提高全體學生的學業成績。實驗班學生有較高的自學能力、動手能力和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以1996年中考為例,兩個實驗班上重點高中的學生比例分別為50%和46.2%,兩個控制班則分別為30%和25%。3.體育鍛煉。體育“達標”的優、良、及格的成績比例,實驗班分別為40%、43%和17%,而控制班則分別為30%、40%、30%。在連續兩屆校運動會中,實驗班967、974、977均獲得團體總分前2名的優異成績(平行班8個)。4.文化競賽。 獲市(地)、省、國家級的獎勵,實驗班分別為21項、6項、9項,控制班則分別為9項、2項、1項。5.興趣愛好。實驗班學生興趣更廣, 專長更多。在文化藝術節和其它文體活動中,獲獎面廣,檔次高,多次被評為先進集體。
    (四)創建“四結合”的教育模式
  在教育實驗中漸步形成了“學校全員投入與實驗教師專門教育相結合,專門心理教育與學校現有課程教學、環境潛在教育相結合,集體心理教育、分組心理輔導與個別心理教育相結合”的心理素質教育的“四結合”模式。由于心理素質課內容新穎、學習興趣濃厚、實用性強,學生愛學、樂學、易學,因此雖然每周增加1課時的內容, 但學生學習負担并未明顯增加。對家長實際調查知(不署名):1.家長認為學校心理素質教育非常必要的占85.5%,認為必要的占8.43%,認為不必要的占6.07%(多數是認為與學習成績關系不大)。2.十分了解學校開展心理素質教育的占46.99%,基本了解的占53.01%。3.認為心理素質教育“家庭與學校、家長與教師配合”十分必要的占84.34%, 較必要的占15.66%。4.認為心理素質教育效果好的占79.52%,一般的占16.19 %,不明顯的占4.81%。由此可見,家長對心理素質教育持肯定態度,多數家長認為心理素質教育實驗卓有成效,并表示要積極與學校配合。實踐證明,“四結合”教育是有效、可行的。
  注釋:
  〔1〕Wikkiam P. Erchnl,Brian K. Kartens,Shool Consulation: Conceptual And Empirical Bases Of Prictice, 1997. Purkey,W.,& Novak,J. Inviting School Success (2nd),1984.
  〔2〕劉華山:《全國中小學心理輔導與教育學術研討會綜述》,《教育研究》,1994年第1期。
  〔3〕祝新華、 岳曉東:《大陸中小學心理輔導的發展與存在問題》,《香港心理學報》,1997年第一期。
  〔4〕游黎麗玲:《學生輔導》,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94 年修訂版。吳武典主編:《學校輔導工作》,張老師出版社,1987年版。
  〔5〕祝新華:《我國中小學心理輔導的發展策略》, 《杭州大學學報(哲學版)》,1996年第4期。
  〔6〕申繼亮:《關于小學生學習不良原因的研究》, 《教育理論與實踐》,1994第4期。
  〔7〕〔9〕〔10〕〔12〕〔13〕武義縣實驗中學、杭州大學教育系:《中學生心理素質教育實驗研究》課題總結報告,于1997年5 月通過中央教科所、全國教育科學規劃辦、浙江省教科院及省教育科學規劃辦專家的鑒定。
  〔8〕陳群等:《學生心理素質教育的實驗研究》,載祝新華、 林可夫主編《中國教育實驗研究會論文集》,浙江大學出版社,1995年。
  〔11〕同〔1〕〔2〕〔3〕〔4〕。
  * 系浙江省普教課題,由杭州大學教育系、浙江省武義縣實驗中學合作開展,課題組成員有張遠平、陳偉亮、鮑康強、張振雷、姚安娣、成蓉、傅建衛等。
教育研究京42~48,76G3中小學教育祝新華/陳群19981998祝新華系杭州大學教育系副教授,杭州 310028;  陳群系浙江省武義縣實驗中學校長,武義 321200 作者:教育研究京42~48,76G3中小學教育祝新華/陳群19981998

網載 2013-09-10 20:49:30

[新一篇] 中學生口頭表達能力的現狀與對策

[舊一篇] 中學生情緒智力的結構及其與人格五因素、友誼質量的關系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