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兒童智力需要把握時機  ——談兒童的素質教育(5)

>>>  民初教育及人才培養  >>> 簡體     傳統


  必須承認,我們在發展兒童的智力方面有時并沒按照兒童自身發展的特點施加影響。人們過多重視某些結果,有人甚至將自己的意愿強加于兒童,或把昔日未實現的理想在孩子身上尋找回來。于是讓孩子早早地背兒歌、識字、學外語、學數學、學鋼琴、繪畫、表演等,只要能提供給孩子的條件,一律想辦法做到,而孩子最喜歡的游戲卻越來越少,越來越遠離孩子。結果又怎樣呢?早期背下來的兒歌可能忘掉了不少;學習識字,雖能念下來,卻不太理解;有人為此早早送孩子上學,可孩子自理能力又極差,不久又返回幼兒園。孩子應有的與人交往的能力、自控能力、勞動意識、自我服務能力等都嚴重地缺乏,有的家長這時開始懷疑孩子的能力。難道孩子有問題嗎?
  回答當然是否定的,關鍵是我們教育者要了解兒童智力發展的特點,把握智力發展的關鍵期,不失時機地提供環境和條件,同時注意培養中可能出現的偏差。那么兒童就會在輕松、有趣、有序的日常生活、游戲中進行學習、探索,變得越來越聰明。
  我們所指的關鍵期,就是兒童獲得某些動作、技能等的最佳時期或最佳年齡段,也就是指兒童的潛在能力在提供特定的刺激下獲得發揮的時期。據專家研究結果表明,兒童智力發展的某些最佳時期是:2—3歲是計數能力發展的關鍵期,也是口語的第一關,3—5歲是音樂能力發展的關鍵期;3歲是獨立性發展的關鍵期;3—4歲是形象視覺的關鍵期;4—5歲是書面語言發展的關鍵期;5歲是口語發展的第二關;5—6 歲是詞匯發展的關鍵時期;5歲是數概念形成的關鍵期,在這些關鍵時期,有意識地提供兒童活動的條件,就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那么在兒童智力發展中,除抓住其關健期外,還應注意:
  把握兒童認知特點,是進行智力開發的前提。0—6歲的兒童,思維特點是直覺行動思維向具體形象思維發展,最終出現抽象思維的萌芽,其中形象思維占主導,因此在促進兒童智力發展過程中,就應為兒童提供動手的機會,提供他能感知的直觀形象的東西,而不要死記硬背,逐步構建其系統的非學科的形象的知識體系,達到提高智力水平的目的。
  兒童記憶數量的多少、難易只是衡量兒童智力發展的一個側面。在智力培養的過程中,不要盲目地追求兒童記憶的數量和學習的難度,而應更多考慮兒童的思維水平和方式以及他的觀察力是否敏銳、迅速,想象力是否豐富,注意力是否集中,語言表達能力是否有進展,對外界事物是否感興趣,是否有提不完的問題等等。
  順其自然,促進兒童全面發展。在兒童發展過程中,體、智、德、美全面發展才能成為一個人格健全的人,因此,兒童智力的發展并不是教育者追求的唯一目的,同時智力發展與其它方面是相互制約、相互促進的。如果一個高智力的人,沒有堅強的意志,沒有持之以恒的精神,沒有良好的自信心和精神狀態,沒有與人交往的技能,或沒有一個強健的身體,那將注定他難以成為一個成功的人。
  家庭和幼兒園經常取得聯系,是兒童智力發展的有利保證。兒童形成的認知能力,需要有一個不斷鞏固不斷練習的過程,這種鞏固練習不是機械的,需要多種豐富有趣的形式做為媒體,因此家長配合教育機構,教育機構也要指導家長利用兒童在日常生活、游戲、講故事、看讀物、動手操作、提問等多種形式中發展其智力。
  兒童的智力就象一扇未開啟的大門,如果教育者手拿一把合適的鑰匙,有針對性地進行教育,這扇大門就會被打開。
  
  
  
《獨生子女健康》沈陽38G51幼兒教育秦旭芳19981998 作者:《獨生子女健康》沈陽38G51幼兒教育秦旭芳19981998

網載 2013-09-10 20:50:30

[新一篇] 反思中學語文教學改革中的不良傾向

[舊一篇] 另一種課程資源:歷史教學的交互合作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