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高中英語教材里的人文思想及教育

>>>  民初教育及人才培養  >>> 簡體     傳統


  當今中學教師在教學任務緊、高考壓力大的形勢下,如何做到既教書,又育人,盡可能提升學生的文化知識及人文素質,筆者想談談自己的一點體會。
  人文教育關乎民族興衰和社會進退,關乎人格高下和創造力的高低。作為英語教師,一方面要傳授語言知識,創造語言環境,想方設法提高學生的實際運用語言的能力;另一方面更要抓住教學過程中的各種機會,充分利用課本里的點點滴滴對學生進行人文教育,實現“教人做人”的教學初衷。
  一、“尊重”教育
  1.尊重勞動及普通勞動者
  勞動為全人類創造了財富,人人都應該尊重勞動及普通勞動者。英語有一個詞“tip”(施小費),中國學生大多不能理解其深義。淺表的理解好像是對“the tipped”(接受施與者)的不尊重甚至可憐,其實不然,“tip”的過程,正是培養人尊重勞動,尊重普通勞動者的過程。我們經常教育孩子要尊重勞動,要尊重我們身邊的普通勞動者,勞動并沒有高低貴賤之分等等,可是沒有具體細微的行動,一切都似紙上談兵。而當你“tip”時,你會想到社會是由無數勞動者組成,每一個組成部分都同樣重要,缺一不可,尊敬之情油然而生。
  2.尊重大自然
  大自然是生命的源泉、人類的母親。當今社會人們愈來愈意識到人類與大自然的關系是相依相存的,由于人們長期對大自然的無休止的掠奪,大自然正“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高一英語下冊unit17有一篇讀物“Animal Experiments”(動物實驗),談到科學家及動物權益保護主義者對“Animal Experiments”的不同態度。動物作為大自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人們應該用什么方式、態度來對待它們呢?朋友?敵人?掠奪對象?本文第一句話“In Britain, every year 2.5 million animals die in experi ments to develop and test new medicines.”(在英國,每年有250萬只動物死于人類的藥品研究實驗)。讀到這里,我的心情很沉重,禁不住問學生“Is this the right attitude towards animals(這是對動物的正確態度嗎)?”學生的反映非常的激烈,態度當然不盡相同,但是都一致認為,人類應該在保護人利益的同時,盡可能地少傷害,盡可能地尊重我們周圍的萬種生靈,花草樹木。須知“sustainable development(可持續發展)”是和諧社會的重中之重,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是和諧社會的基本要素。學生通過反思人類的行為,會覺得尊重大自然其實就是尊重人類本身。
  二、“平等”教育
  1.種族“平等”
  這個世界之所以五彩繽紛,趣味盎然,是因為我們有多種民族的多種文化。人類歷史其實就是各民族爭取平等權力的斗爭史——從奴隸社會到封建社會到資本主義社會是如此,有色人種的民族獨立運動,爭取平等權力的運動也是如此。高二英語下冊unit 14的讀物“No voice, Not Heard……”第一句話說“Freedom fighters can be found everywhere, and they are of all times(人類歷史上時時處處都有為平等權力而斗爭的自由戰士)。”確實人類為爭取自由平等權力的斗爭一天也未曾停止。當讀到就在上世紀上半葉,美國南部各州的黑人仍然住在隔離區,仍然在公園、學校、車站等地,不能與白人平起平坐時,學生不禁憤怒。當聽到Martin Luther King說“I have a dream that my four little children will one day live in a nation where they will not be judged by the color of their skin but by the content of their character(我有一個夢想,將來有一天我的四個孩子能夠生活在一個國度里,在這個國度里人們不再以膚色,而是以他們的道德品質去評價一個人)”時,學生們非常激動——這么簡單的愿望在當時的南方黑人看來竟是如此遙不可及。當學生知道Martin竟由于為黑人爭取平等權益被謀殺,Nelson Mandela由于為同胞爭取平等權益入獄達27年之久時,他們內心是何等的難以平靜,他們難以想象的是——平等,對于有些人,竟會是如此的“近在咫尺,遠在天涯”。
  2.男女“平等”
  占人口1/2的女性未得到平等權力的社會,何談和諧?何談平等?還是在“No voice, Not Heard……”此篇讀物中,有這樣的句子“Starting at almost the same time were the international movements for the fights of women”(幾乎與有色人種民權運動同時,國際女權運動也開始了)。女權運動開展這么多年,到21世紀的今天,仍有很多國家未給婦女選舉權,更不用提廣泛意義上的平等權益。就算是西方發達國家,女性仍受到不同程度的歧視。事實上,Sex discrimination(性別歧視)就像一個幽靈,從來也未離開過這個世界。真正意義上的equal rights for women(婦女平等)離我們仍然遙遠。高一英語unit17“Great women”的“warming up”中,出現了一些杰出女人的照片(Madam Curie, Pearl S. Buck……”),講述了黑人女杰Oprah Winfrey及一個獨自闖極地的女性的故事。她們都是女性的杰出代表,她們的成功向世人表明,女人并不比男人遜色。她們的成功秘訣是由于她們擁有的Strong will(堅強意志)。要讓學生特別是女學生明白,命運不是決定于性別,而是決定于性格,爭取男女平等是整個社會的責任,更是女人自己的責任。
  三、“關愛”教育
  1.關愛殘疾人士
  愛是人類最高尚的情感。愛可以化解矛盾,消弭隔閡,撫慰靈魂,為人類帶來終極的和平。高二英語下冊unit 17“Disabilities”是一篇很好的培養愛心的材料。此單元第一部分“warming up”中,出現幾幅圖,很好地告知了人們在公共建設方面,如何體現對殘障人士的關愛。要讓學生明白,殘疾人士是我們的一部分,是我們的兄弟姐妹,公共設施屬于我們也同樣屬于他們。要讓殘疾人士感覺到他們沒有被邊緣化,要讓他們同樣有歸屬感。在此單元讀物“Disabled? Not Me!”中,有這樣的句子:“People like Xiaowen and many other disabled people in our country have taught us the importance of giving a chance to receive education(小文及許多像他一樣的殘疾人教會了我們給殘疾人接受教育機會的重要性)”。要讓學生明白,全社會的人都應該關愛我們身邊的殘疾人士,要讓他們享有同樣的入學、就業乃至組建婚姻家庭等權力。其實有時愛他們并不像我們想像的那么難,“It is simply a matter of opening door and offering guidance(只不過是簡單的開門或者是指指路而已)。”
  2.愛自己及家人
  愛自己、愛家人同樣是崇高的感情。高一英語下冊unit17“Great women”的讀物“Alone ln Antarc tica”(獨闖南極)中,有這樣的話:“I had to make a decision。Wait to get better or give up? I had to think of my family, which is very important to me, and do the right thing. I did so without regret(我得做出決定,等待或者放棄,我想到我的家人,他們對我很重要,我放棄,但我不遺憾)”。這位50歲闖北極,60歲闖南極的女英雄,最后選擇了放棄,因為她愛惜自己的生命,愛她的家人;因為她覺得生命、家人比個人成就更珍貴。長期以來,我們的文化過分渲染個人英雄主義,好似英雄應該棄生命、家人于不顧。要告訴學生,個人英雄主義固然可圈可點,可是家人、血緣、一切愛著你的人們是人一生的歸屬。“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一個人會愛自己,愛家人,在愛的沐浴中長大,才會有愛的能力,才會去愛這個世界,去愛他(她)的祖國、家鄉、朋友及家人。如果用“愛”作代價,英雄的價值將大打折扣。
  愛是一切美好情感的源泉。會愛的人,才會明白平等、尊重的內涵。事實上愛、平等、尊重是相互滲透,不可分割的整體。如果國民缺乏愛、平等、尊重這些基本人文素質,構建和諧社會是不可想象的。人人愛我,我愛人人,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和諧社會。
  人文是一個包羅萬象的概念。英語課也不能變成純粹的人文教育課。在教學的過程中,滲入一些人文思想教育,其目的是陶冶學生性情,提升他們的人文素養,讓教學過程更生動有趣,以此來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全方位提高學生綜合素質,使素質教育落到實處。

中小學教師培訓長春54~55G381中學外語教與學曹暮松20072007
曹暮松 湖南耒陽市鹿峰學校,421800
作者:中小學教師培訓長春54~55G381中學外語教與學曹暮松20072007

網載 2013-09-10 20:52:28

[新一篇] 淺談高中英語學法指導

[舊一篇] 淺談高中英語課的導入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