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于生活 重視基礎 培養能力——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歷史與社會》(七年級上)教材特色

>>>  民初教育及人才培養  >>> 簡體     傳統


    《歷史與社會》課程是這次課程改革的亮點和難點,如何在課程實施中體現《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基本精神和素質教育的要求,整合人文社會科學相關知識,促進學生整體地、歷史地認識社會,有效地進行公民教育,教材編寫至關重要。我們教材編寫組在結構設計、內容表述、呈現方式等方面進行了初步探討嘗試,具體內容如下。
      一、教材編寫的思路和結構
    《我們生活的世界(上)》是按照教育部制訂的《全日制義務教育歷史與社會課程標準(二)》所闡述的整合理念,以學生的生活邏輯為主導,以地理和歷史學科為基礎,以相關學科知識為背景和支撐的新型的、綜合教材。它在融合了相關知識的基礎上,側重于對學生進行人文地理和歷史的核心概念、基本觀點和技能方法的教育。
    為此,本冊教材設計的基本思路:生活是主題,包括人們生活的環境、生活的異同、生活的問題,它們是我們生活的社會中的現實存在。
    時空是框架,即不同地域人們的生活(空間軸)和不同時代社會的發展(時間軸),它們是我們認識社會的兩個重要維度。
    附圖G32O205.JPG
      二、教材內容表述的特色
    《歷史與社會》是一門開放的課程,它基于學科又超越學科,面向現實世界;始于課堂又不局限于課堂,融入社會生活。為有效地實現課程目標,我們確定了表述課文內容的四個原則:基于案例、基于生活、基于情境、基于問題。
    (一)基于案例的思路
    教材采取范例性的敘述方式,選用大量的、富有情節的實例或案例呈現問題,營造解決問題的情境,幫助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活用知識,變呆板的知識為處理實際問題的手段。在本冊教材第四單元中體現得尤為充分。
    教材在“各具特色的區域生活”的每一課中都選取了代表一類同質但特點截然不同的地區,如:《家住平原》中有精耕細作、以手工勞動為主的湄南河平原和集約化大機器生產的代表——美國大平原;《與山為鄰》中有以游牧為生的天山牧民、以梯田開墾為業的元陽哈尼人和利用山區資源發展旅游業的盧卡索居民;《傍水而居》中的臨湖的江南水鄉、臨海的山東漁村和臨水的意大利威尼斯;《草原人家》中有澳大利亞現代化牧場和內蒙古熱情奔放的草原文化;《干旱的寶地》中有利用坎兒井灌溉的新疆綠洲農業和蘊藏豐富石油的波斯灣沿岸國家的石油工業;《文明中心——城市》中側重于經濟中心、城市布局和文化之都等角度,分別選擇了上海、筑波和巴黎。不難發現,教材在各個點位的確定上頗費心思。每課選取內容的角度都不相同,而且中外兼顧,以中國為主,最大的突破在于沒有按照原有地理學科按地域或區域劃分的方式和選擇首都或重要城市進行介紹的做法,而代之以能夠反映不同區域(如平原、沿海、山地、草原、沙漠、城市或鄉村)人們的生活的典型材料。有的點位可能很小,但只要能反映一類區域人們的生活或某個值得關注的問題,就可以把它作為一個案例進行解剖。像法國盧卡索這樣的小山村,即使對地理專業工作者都是一個鮮為人知之地。它原是一個貧瘠的小村莊,經過十幾年的開發成為一個著名的度假城市,但在經濟快速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得到提高的同時,如何治理和保護環境的問題也隨之而來。是看重眼前利益過度利用還是放眼未來善加保護,是擺在那里居民面前的難題,也是當前很多地區都面臨的一個兩難處境。教材實寫盧卡索,暗含著對學生進行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可持續發展教育。從這個意義上說,盧卡索雖小,卻有很強的代表性。
    這種案例式教學以點代面,一方面避免了教學內容的面面俱到,掛一漏萬;另一方面降低了知識記憶要求,減輕了教學負担,節省了時間,有助于學生學得透徹、領會深入、掌握牢固,學以致用。在通過學習某個具體的區域的過程中,掌握了解區域特色的方法、分析區域生活和解決區域問題的方法,并形成一定的概念與看法。既可以達到知識傳授的目的,又可以使學生舉一反三,觸類旁通,將實踐能力培養落到實處的同時,進行了調查和學習方法的滲透。
    (二)基于生活的思路
    本冊教材嘗試改變單純、孤立地提供具體知識的做法,而是在敘述社會生活和社會發展常識的過程中,提供相關學科的概念和方法。教學內容力求顯現或選擇適用于日常生活中常見的情況和環境。既從學生的經驗和生活邏輯出發,又不僅以解決具體社會問題為中心,注重教學的長期效果和潛能的開發。
    在日常生活和學習經驗中,學生已經積累了一定的知識,他們對很多問題和現象都會有一些自己的看法和認識。盡管可能是零碎的、片面的,或者還沒有接觸過,但當問題呈現在面前時,他們也可以憑借相關的經驗,依靠自己的認知能力,形成對問題的解釋。學生這些已有的知識基礎和生活經歷對新知的獲得大有助益,為此,教材應充分關注并利用學生的生活經驗,增強書本知識與現實生活的聯系,幫助其在原有的基礎上成長、提高。如“綜合探究一”在介紹不同種類的地圖后,提出“你還知道哪些地圖?你會在怎樣的情況下使用它們”的問題,促使學生調動已有信息,積極動腦,主動挖掘獲取新知;再如第三單元《山川秀美》中設計了兩個學生的對話,引導他們從各自的經歷討論山區的好處與問題,加深學生對山區的了解和認識。第五單元《社會生活的變遷》中要求學生制作一個年代尺,“把從出生到現在發生的重要事件標識出來”的練習,以及“談談家鄉近幾十年發生的變化,看看其中包含的歷史”等等,這些內容或問題來自于真實的日常生活,與學生的生活經驗相吻合,能夠增強學生與書本的親近感和真實感,學生易于產生主體建構知識的愿望,為解決問題創設了良好的前提。
    生活化在本書的另一個意義表現為它力圖改變過于強調“學科本位”“學科為中心”的弊病。在不同的主題下、不同的范圍內,緊緊圍繞人們的社會生活這個中心,結合個人生活、人類的生活環境、中國人生活的環境、世界不同地區人們生活的環境和人們生活的歷史等方面,勾勒人類生活的全貌(參見結構圖)。在此過程中,始終將人、地和社會有機聯系在一起,建立人類生活與自然環境的關系,闡述因地制宜和各要素相互聯系的觀點。例如第四單元中“用機器種莊稼”和“如畫的梯田”的設計。
    附圖G32O206.JPG
    從以上兩圖可以清晰地理解自然環境對人的生產、生活的影響以及人們如何利用、適應、改造自然環境的。
    (三)基于情境的思路
    傳統的觀念認為教材是事實性知識,是普遍規律或原理,是可以獨立于現實情境之外獲得的,學習的結果也可以自然地遷移到各種真實情境中。而實際上,情境總是具體的、千變萬化的,抽象概念、規則的學習往往無法靈活適應具體情境的變化,學生常常難以用學校獲得的知識解決現實世界中的真實問題。教學應力求引導學生自主建構知識,而不是只充當知識的復制機器。教材在一定程度上是學生選擇學習和自主處理的素材。創設一定的情境,提供富于情節的、豐富的、現實的案例,除了能夠吸引學生,提高學習興趣外,還能比較準確地把握學生在不同情況下如何活用所學知識或技能處理、解決實際生活問題的能力。
    每個單元后的綜合探究是本書集中體現情境教學特點的內容。《在地圖上獲取信息》就是一個突出的例子。課文提供了五個不同的、具體的情境,在每個情境下,要求學生提出解決實際生活問題的方案。實際上,本課是在交待地理學習和社會生活的工具之一——學會使用不同種類的地圖:比例尺大小不同、功能不同(有交通圖、旅游圖、等高線圖和反映不同歷史時期變化)的地圖。如果以定義加說明的形式直接表達出來的話,不僅枯燥乏味,使知識教條化,更重要的是學生在遇到現實問題時仍可能茫然不知所措,不會將書本知識靈活運用到生活中去。而事實上,地圖的閱讀和使用是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技能的一部分,并且在未來社會中將變得日益重要。在情境式的活動設計中,把傳授和形成知識的兩個過程綜合在一起,不知不覺中達到了教學目的。課文這種處理方法,具有較大的擴展空間。
    (四)基于問題的思路
    一切思維都從問題開始。教學過程不僅僅是把知識裝進學生的腦袋,更重要的是促進學生對問題進行分析和思考,從而把知識變成他們自己的“學識”和“主見”。教學要促進學生思維就應首先培養問題意識,教學內容關注問題、引發問題,激發他們的探索欲望,圍繞問題展開敘述,針對問題進行探討。問題常常產生于具體的情景、非正常現象,本書注意在教學的重點或難點處創設問題情境。問題的編排并不是在每部分單元學習的最后,也沒有提供標準化的統一結論,而是自始至終倡導師生之間的互動,共同經歷探究過程,通過交流和討論,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案。如第二單元《自然環境》中關于世界氣候類型的活動設計。氣溫和降水是反映氣候特點的最基本要素,是學生描述某一地區氣候需要掌握的兩個最重要的概念,但教材并未直接把概念告訴學生,而是引導他們仔細讀圖。圖2-11只畫出不同氣候類型及其分布、不同地區的人們對本地氣候的描述。活動要求學生從中發現一些詞語,自己進行歸納得出結論。經過主動觀察、發現、理解、記憶下來的知識,學生可以日后隨時提取并加以應用。
      三、教材內容的特點
    《我們生活的世界》這些編寫方式的轉變決不意味著對基礎知識和技能的否定、拋棄;相反,基礎知識和技能在本書的處理更加實在、實用。
    (一)注重基礎知識
    為有效地實現開設綜合課程的目的,提升教學功能和效果,同時又不削弱人文地理和歷史教育的功能,教材精選了對學生終身學習必不可少的基礎知識和技能,特別是對九年義務教育結束后無法再接受學校教育的學生,提供未來學習、生存和發展的基礎和平臺。例如:
    1.基礎知識部分
    按照學生的年齡特點、可接受程度,循序漸進,有詳有略,提煉相關學科最基本的知識,而不是均衡覆蓋所有相關學科知識的方方面面。
    ·社區和區域(一些相關的基本概念)包括:社區的功能和類型、區域差異與聯系。
    ·世界自然與人文的總體特征(可與分科地理的世界總論相對應)包括:大洲和大洋的分布、自然環境(地形和氣候)及景觀差異、人種、國家和地區。
    ·中國自然與人文的總體特征(可與分科地理中的中國總論相對應)包括:疆域、行政區劃、人口與民族;地形、氣候、河流;自然環境差異(南北差異和東西差異)對人們生產與生活的影響。
    ·不同自然環境下人們的生活(部分地涵蓋了分科地理中的分區地理內容,但更側重于人的生活)包括:居住在不同平原、山區、水域、草原、沙漠與城市等地人們的生產、生活與文化活動。
    ·社會生活的變遷(開啟歷史之門的鑰匙,是學習具體的歷史知識的基礎,有些內容是對分科歷史的有益補充)包括:表示歷史時間和紀年的詞匯、中外歷史發展的基本線索、獲取了解歷史信息的途徑。
    2.基本技能部分
    ·閱讀、選擇和使用地圖的能力。
    ·閱讀和使用地球儀的能力。
    ·搜集、辨別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掌握和運用社會調查的方法、區域研究的一般方法。
    ·閱讀和制作年代尺的能力;建立年代和時序的概念。
    ·掌握歷史研究的基本方法。
    3.基本觀念
    人地關系——自然環境對人類生活的影響、人的活動對環境的反作用——滲透可持續發展思想。
    歷史的觀念——事物都是在發展和變化的——歷史無處不在、無時不在——歷史影響著今天的生活。
    觀念的形成隱含在教學過程中,不是直白地灌輸給學生,而是經過主動加工、自然發生的,需要學生領悟、思考后逐漸形成。
    (二)突出能力培養
    1.體現在課堂活動的設計上
    改變原來以概念、原理和觀點為主,直白地表達概念、觀點、結論、事實,輔之以少量的活動設計的課文風格,代之以大量引發思考、鼓勵動腦、動口和體驗探究價值的活動設計和案例分析,在活動中注重表達形成概念、觀點、結論和事實的過程。
    作為教學內容的有機組成部分,有些原來正文結論部分(規律性或常識性知識)變成讓學生自己去探究的過程。大體說來,課堂活動有三種設計方式。
    (1)把原來教材總結歸納的內容以活動的方式呈現出來。學生通過討論、讀圖、練習或競賽等形式,體驗獲得新知識的過程,自己得出歸納性的結論。改變了原來先教給學生結論或定論,再讓學生驗證規律的做法。如以往學習中國地理基本概況時,教材一定要寫出與我國陸上相鄰和隔海相望的國家的名稱,但在我們的第三單元《國土與人民》中要求學生閱讀地圖,自己去發現答案,由于課本沒有寫出具體國家,又減少了學生死記硬背的內容,減輕了學生負担;《山川秀美》中季風氣候的影響,也是讓學生根據已學知識,分析思考、集體討論、概括總結季風的好處以及因其不穩定性導致的危害,除了要求學生具備一定的總結歸納、語言表達、與人合作能力外,還要能擴展所學知識,否則無法回答出五個方面的問題,對學生提出了較高要求,類似活動還有很多。
    (2)有一定難度的重要知識,學生通過觀察、思考又不易推斷的內容,在經過學生大腦思維后,教材再展示給學生。《山川秀美》中需要學生知道我國地勢高低起伏的大致狀況,如果簡單地教給學生西高東低的概念,即時記憶可能很容易,但未必理解。在本冊教材中我們安排了讓學生“沿著北緯32°的地形剖面圖,看看我國地勢自西向東是怎樣變化的”活動,這里學生應具備基本的地圖知識,會閱讀地形剖面圖,還要經過頭腦、視覺等感官活動,體驗規律性知識的獲得過程,最后教材才給出描述。再比如《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中秦嶺——淮河分南北是一個重點內容,南方北方的氣溫、降水以及景觀的差異很大,教材是將結論直白地呈現給學生,還是讓學生主動參與建構,親歷探究過程,其教育教學效果截然不同。我們嘗試讓學生先閱讀1月中國平均氣溫分布圖及中國年降水量分布圖,分別找出經過秦嶺——淮河的(0度)等溫線和(800毫米)等降水量線,然后交待秦嶺——淮河是劃分南北的分界線及其指標。雖然教材最后還是表達了結論,但學生經歷了學習過程,閱讀使用地圖等基本技能不斷被強化,學習的興趣和滿足感可以得到大大增強。
    (3)開放性討論、辯論或技能訓練,不預設任何唯一的標準答案,而是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大膽想象,只要言之有理,論之有據,就達到了教學效果。《山川秀美》中兩位學生提出了對山區的不同看法,在此基礎上,進而啟發學生提出自己的見解,加深對山區的了解、熱愛和對問題的認識。第四單元《傍水而居》的自我測評中設置了“水對水鄉人們的生活有正面影響,也有負面影響,你是怎樣看待這個問題的?”允許學生開闊思路,自由想象、思維。《從地圖上獲取信息》中讓學生幫助設計從北京到杭州的旅游路線,時間、交通工具、經費未定,提供了非常廣闊的空間。學生只要了解交通圖的作用和用法就能夠完成路線設計,但不限制少數學生新穎、獨特的創意。這種開放式的編排是力圖將課程標準的理念落到實處的探索。
    在教學中體現教與學的過程,活動的設計就是教學的有機組成部分,承担了課文教學內容應起的作用,好的活動甚至可以收到超過文字表達的效果;改變了在課后用“想一想”“做一做”等集中總結、復習知識的方式,把學習活動安排在促進學生思維發展的各個關鍵環節上。
    2.體現在“自我測評”功能的轉變上
    “自我測評”不是教師用來檢測學生的工具,而是學生課下自我評價、反思學習成果的手段,因此不做硬性規定,習題設計具有很大的彈性,學生完全可以量力而行,因人、因地而異。它的功能不再是簡單的復習,重復記憶,而是教材內容的延伸、拓展和知識技能的綜合運用。比如第五單元《區域的故事》中選擇了“小漁村變大城市”的深圳、“逝去的繁榮”——樓蘭和美國的死城、“古老而年輕的北京”等地作為案例,其中暗含的一條主線,即區域變化的不同類型:從無到有、從有到無、古老與現代融合等,這個結論教材并未明確告訴學生,而將它放在課后自我測評中,“比較上海、筑波、巴黎、深圳和北京等城市,說出這些區域變化的特點”。學生需要梳理出區域變化的類型,再聯系前面內容,比較、分類、整理。如果缺乏必要的知識準備和必備的技能,高效地完成此類測試是不太可能的。類似的例子還有很多,似乎不需要學生牢記所謂的重點,也無需教師批閱,實際上對學生綜合素質的要求大大提高了,但又沒有做劃一的規定,不再用一把尺子衡量學生,可以根據自身實際設立切實可行目標,保證學生有所為,有所得。
    3.體現在“單元綜合探究”形式的創新上
    體現研究性、綜合性的調查、探究主題,是本課程的特點之一。將研究性學習作為基本內容的呈現方式,貫穿于教材編寫的全程,作為課文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本書的特色。在教材編寫的全程貫穿思維過程的引導,尤其注重引發學生產生問題、促進學生思考和探究的活動設計。有些本身就是教學內容,如《在地圖上獲取信息》《從地球儀上看世界》等;有些內容是在具體情境下的運用,在做中學,應用性強。
    總之,《我們生活的世界(上)》突出體現內容的整合、注重基礎知識和技能的訓練、獲取知識的方法的習得和問題解決能力的培養。
    (三)增強教材普適性
    為保證課程標準理念、教學讀物編寫和具體教學實施之間的落差,課本盡可能適應不同地區、不同類型學生的需要,以利于師生在不同的條件下、不同基礎上實施教學,大大增強了適用性、普及性和實用性。
    課文提供了完成教學任務的基本資源,使各個活動在各地學校都能開展。為減少受教學資源限制等困難,教材指示了最基本的資料來源或參考,如“查閱世界地圖、《新華字典》或其他材料,給世界上領土面積前六位的國家排排隊。”
    開放性的問題設計,緊密聯系本地和本人自身實際,使每個人都能有的可說、有的可做。例如:“如果你家附近有山區,說說當地人是怎樣利用山區資源的。其中哪些措施值得推廣,哪些地方還值得改進。”“牧區人們的生產和生活與你所在地區的生活有什么異同?為什么?”“談談你的家鄉幾十年來發生的變化,或者找出自己所在地區的一兩個地名,看看其中包含怎樣的歷史。”“你家鄉的地形和氣候是什么樣的?這種自然條件會給人們生產、生活帶來哪些影響?”這樣的提問為學生的回答提供了很大空間,有助于加強對本地區的了解、關注,產生對家鄉的熱愛之情。
    降低難度,提出具體要求。《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中設計了兩位不同地區學生的春節問候。從他們各自的描述中,并提出問題。學生可了解到南北方氣候、景觀及人們生活的差異,盡管學生水平有高有低,但都可以對某一個方面發表感想。
    所設計的活動,適合于有關年級和不同地區學生的特點,呈現出不同的層次,有一定梯度,可操作、可把握,不論是調查研究還是課堂討論,都便于指導、富有成效。
    此外,教材充分考慮了初一學生好動、好奇、注意力短暫集中的年齡特點,設計了反映他們年齡特征、興趣特點和認知水平的活動。如“國家和地區”中給出9個國家的國旗,讓學生把國旗和相應的國家名稱聯系起來;我國省級行政區劃的拼圖游戲等,寓教于樂,于不知不覺中達到了知識教學、動手練習的目的,學生更易獲得滿足感,激發學習的內驅力。
    本書圖文并茂,采用大量照片、圖畫和表格,一目了然,減少了文字說明,增強了直觀感覺。可視性強、可讀性強,文字生動,趣味性強,這些也是本冊教中小學教材教學:中學文科京76~80G32中學歷史、地理教與學富20042004This poem was written by a terminally ill young girl in a New York hospital and was sent by a medical doctor,Dr.Dennis Shields.1.As/Since 2.because 3.for/because 4.because...because/5.Since/As/6.Because 7.because/for 8.Because 9.Since/As 10.for/because本文系江蘇省教育科學“十五”規劃課題成果,課題編號D/2001/01/023閻鳳橋劉Just Another Day
  by Charlotte"Charlie"VolnekThe quality education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keeps a educational concept and mode absolutely different from traditional education,which is full of human concern guided by "the human orientation thoughts" .In the whole process of the education, the course especially concentrates on the development, need, growth, value and personality of human.富兵 教育部課程教材研究所綜合文科課程教材研究開發中 作者:中小學教材教學:中學文科京76~80G32中學歷史、地理教與學富20042004This poem was written by a terminally ill young girl in a New York hospital and was sent by a medical doctor,Dr.Dennis Shields.1.As/Since 2.because 3.for/because 4.because...because/5.Since/As/6.Because 7.because/for 8.Because 9.Since/As 10.for/because本文系江蘇省教育科學“十五”規劃課題成果,課題編號D/2001/01/023閻鳳橋

網載 2013-09-10 20:52:30

[新一篇] 清末法學教育的多樣性特點

[舊一篇] 漫談中學歷史教師的讀書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