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發生命潛能 提升生命價值——雛議對話式教學模式

>>>  民初教育及人才培養  >>> 簡體     傳統


  早在春秋時代,我國著名思想家孔子就指出“天地之性,人為貴”。生命倫理學家也告訴我們,人的生命是有價值的。生命價值的衡量取決于兩個因素:一是生命本身的質量;二是對他人對社會的意義。生命質量低者對他人和社會具有很小的甚至是負的意義。因此提升人的生命價值關鍵在提高人的生命質量。只有生命質量提高了,人類社會才可能迸發所有的潛能,取得前所未有的進步。
  通常意義的生命質量是由主體在身體、心理、智力、社會方面的狀況來判定的,而主體的精神一旦處于被動狀態就必然使其身體、心理、智力、社會方面的狀況下降,從而導致生命質量的降低。因此若想使我們的民族在新的世紀取得前所未有的進步,就必須在基礎教育階段就高度重視人的精神生命的發展,在課堂教學中把對人的未來的關注放在首位,把學生真正當作教學中的主體,激發學生的生命活力,生發學生生命活動的本質特征——主動性,讓學生成為問題的發現者,解決者;把教學目標變成自我需要,培養學生成為積極、主動、自主的。讓教師把自己的角色重新定位于學生學習的有效組織者、支持者、幫助者、激勵者,除了正式職能外,教師將越來越成為一位顧問,一位交換意見的參加者,一位幫助發現矛盾而不是拿出現成真理的人,讓課堂教學成為生命與生命之間溝通的對話的過程。
  一、對話的前提,入情入境激發潛能
  課堂對話的前提是師生真正意義上的平等,也就是說沒有日常班級生活中師與生,生與生之間真正的互相尊重與信賴,實現課堂對話就根本不會成為可能。而且只有在寬松和諧的課堂氛圍當中,對話才得以在教學中展開。例如在《高粱情》一文的教學準備階段,教師首先在低回婉轉的《人說山西好風光》的音樂背景中出示如霞似火的紅高粱畫面,繼而深情講訴作者內心所積蘊的高粱情,這樣使學生變控制為自然入境,以情激情,以情傳情,以情動情,促使作者心、教者心、學者心三心相通。學生就變得情趣盎然,興致勃發。產生了強烈的探求欲望,同時在這種探求欲望的驅動下,教學目標即可轉化為內部需求。學生思維處于活躍狀態從而激發生命潛能,這樣就容易主動發現問題,創造性地解決問題,以堅強的意志克服困難,和教師共同完成目標。又如《狼牙山五壯士》一文教學“頂峰殲敵”部分,當學生讀到“同志們,用石頭砸!”一句時,教師為指導學生體會并朗讀出五壯士對敵人的刻骨仇恨,進行了如下對話:
  師:同學們,“用石頭砸!”砸誰?!
  生:(齊)砸日本鬼子。
  師:誰知道這些狗強盜在我們的國土上都干了哪些勾當?
  生:殺光、燒光、搶光……南京大屠殺中……活體解剖……細菌實驗……
  師:那個時候日軍占領區可真是無人不戴孝,到處是狼煙哪!
  生:(自發的)狗日本,打死他們……
  師:我們舉起石頭怎么砸?!
  生:(眾說紛紜)使勁砸,狠狠砸,砸扁他們……
  師:誰再來替班長下命令?
  生:同志們,用石頭砸!
  師:我們一起替班長下命令!
  生:(群情激昂)同志們,用石頭砸!
  由此可見,自然入境能最大限度的激發學生潛能,調動學生學習自主性,煥發學生的生命活力,進而產生自然的情感交流,營造一種和諧的對話環境,加深學生對語言文字的理解,從而在根本上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鍛煉學生出色的再造想象力及言語表達能力。
  二、對話的過程,探求交流調動潛能
  對話教學是思考水平型課堂教學。認知水平將課堂教學劃分為三種類型:記憶水平型課堂教學,理解水平型課堂教學,思考水平型課堂教學。思考水平型課堂教學最受學生歡迎,其根本原因在于它能激勵學生自覺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它比理解水平的教學更進一步,它能更有效地促使學生積極思考和進行自覺地創造性活動。再如《高粱情》一課的教學中,學生經過自讀探究提出問題:1、為什么說高粱能塑造人的生命,生命與軀體有什么不同?2、高粱根怎么會給人自信和力量?學生提出問題后教師并沒有急于解答,而是通過引導學生討論探究高粱根的特點,逆向思維得出了結論,潛移默化地教會了學生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學生在小組討論的過程中關于高粱根為什么苦進行了爭論。有學生在明確了根苦是為了防蟲害的基礎上,又進一步聯系前文指出,根苦還是由于它生長在鹽堿地的環境中。立刻有學生提出問題:是否換了好的土壤高粱的根就不苦了呢?問題立刻引起了爭論,可是爭論卻沒有結果,老師首先坦率地承認了自己知識上的不足,然后讓孩子們向來聽課的專家和老師求教,問題仍得不到解決,于是老師將孩子們探求的目光引向課外,讓孩子們通過圖書館查閱,上網查尋來解決問題。
  可見,當學生的思維碰撞出火花時,教師要做點火者,將學生的思考引向縱深;當討論越燃越烈,學生焦渴難耐時,教師要善做救火者,給學生疏導出通道來。這樣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自主性,激發學生的生命潛能,使他們的精神生命獲得自由舒展的空間,進而促使學生形成積極、主動、自主的自我。讓他們將來能夠積極主動的去面對這個不斷發展變化的,生生不息的世界;讓他們能最大限度地提升自己生命的價值,將來以更高的生命質量,為民族、為社會、為人類的發展和進步做出積極貢獻。
《教育科學研究》太原G39小學各科教與學趙阿琴20012001趙阿琴 太原市東華門小學 作者:《教育科學研究》太原G39小學各科教與學趙阿琴20012001

網載 2013-09-10 20:52:31

[新一篇] 激發學生興趣,提高說明文教學的效率

[舊一篇] 激素催生的寫作——“七十年代人”小說批判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