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戲曲---絲弦

>>>  探索博大精妙的傳統文明  >>> 簡體     傳統

絲弦又名河西調、弦子腔、弦腔、小鼓腔、女兒腔、羅羅腔等。流行于河北省大部分地區和山西省的晉中地區東部以及雁北地區,其起源不詳,一般認為早期的絲弦戲是在元人小令、明清俗曲的基礎上衍變而成的。

  清初,絲弦在河北已普遍流行,并深受群眾的歡迎。康熙十年(1671)纂修的《保定府祁州束鹿縣志》卷八,已有俗喜俳優。正八日后,高搭戲場,遍于閭里,以多為勝。弦腔、板腔、魁鑼桀鼓,恒聲聞十里外,或至漏下三鼓,男女雜旮,猶擁之不去的記載。又據乾隆九年(1744)成書的《夢中緣傳奇-序》和李聲振于乾隆三十一年成書的《百戲竹枝詞》的有關記述,說明此時絲弦不僅盛行于河北農村,在京城也已流行。

  同治七年(1868),井陘白花村出現了絲弦班社;光緒七年(1881)廊坊地區文安縣太保莊創辦了絲弦老調同樂會;光緒十六年霸縣出現了韓大倉老調絲弦班。同、光時期,絲弦再度興起,韓大倉等率班進入北京演出。光緒初年,東路絲弦老調藝人呂洛脆,張洛棟,穆壞旦等,到井陘白花班搭班,遂將老調劇目、音樂、表演等傳入絲弦班,開絲弦與老調同臺合演先例。自此,石家莊地區的絲弦主要伴奏樂器由弦索(土琵琶,狀小)、三弦等彈撥樂器改為板胡、曲笛、笙。

  清末民初,絲初不僅與老調同臺演出,還曾與河北梆子組成過三合班,有的甚至還兼唱京劇、亂彈成為五腔班。絲弦的打擊樂器,此時也由南到北,一改原來使用的高腔鑼鼓(俗稱廣家伙),而采用京、梆劇種所用的蘇家伙。

  民初至1937年七七事變,絲弦有了較迅速的發展,涌出現許多班社和知名藝人,特別是出現了李鳳仙、張小刁、張小綿等絲弦第一代女藝人;張桂良、張連甲等于民國七年(1918)在北京演出《馮茂變狗》、《十八扯》,受到觀眾賞識,擴大了絲弦戲的影響;農村子弟會、同樂會等業余演出團體遍及各地,民國十年高陽縣楊佐莊出現了戴面具演唱絲弦戲,豐富了絲弦的演出形式;絲弦與老調、梆子長期同臺演出,互相影響,豐富了絲弦的劇目,以及表演、音樂、舞臺美術等。

  絲弦劇目共五百多出,大部分為本劇種的傳統劇目,也有相當一部分是從老調、西調、懷調、晉劇、昆曲、京劇、河北梆子等劇種移植來的。

  絲弦的行當分生、旦、凈、丑諸行。
  絲弦的表演泥土氣息濃厚,熱烈火熾,粗獷豪放,動作夸張幅度較大,刻畫人物細膩,并崇尚特技。以花臉、花旦、老旦等行當表演更具特色。
  絲弦的音樂屬弦索聲腔,分官腔、越調兩大部分。

 

網載 2013-09-10 20:54:57

[新一篇] 嚴重動搖了西周奴隸主的統治---國人暴動

[舊一篇] 中華戲曲---二人轉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