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愁夢酒醒時,斜陽卻照深深院。

>>>  小城故事吳儂軟語溫婉人心的力量  >>> 簡體     傳統

 
      一場愁夢酒醒時,斜陽卻照深深院。

  [譯文]   酒入愁腸,一覺睡醒,日暮的陽光已經斜照在深深的庭院。

  [出典]  晏殊   《踏莎行》

  注:

  1、 《踏莎行》  晏殊

    小徑紅稀,芳郊綠遍,高臺樹色陰陰見。春風不解禁楊花,蒙蒙亂撲行人面。

  翠葉藏鶯,朱簾隔燕,爐香靜逐游絲轉。一場愁夢酒醒時,斜陽卻照深深院。

  2、注釋:

    紅稀:花兒稀少。紅,指花。

    芳郊:清香彌漫的郊外。

  陰陰見:暗暗顯露。

    蒙蒙:形容柳絮飄飛,令人滿眼迷蒙。

    游絲:指蜘蛛等昆蟲吐出的絲,因其多在空中飄蕩,故稱。此處用來形容香煙飄飛。

    爐香靜逐游絲轉:香爐中冒出的裊裊香煙旋轉著向上飄升。

  翠葉藏鶯,珠簾隔燕:意謂鶯燕都深藏不見。這里的鶯燕暗喻“伊人”。

    卻:正。

 

  3、譯文:

    小路兩旁的鮮花多已凋殘,清香四溢的郊野已經被翠綠染遍。高樓臺榭邊,綠樹已成蔭,遮擋得樓臺若陰若現。春風不懂得管束柳絮,迷迷蒙蒙地撲打著行人的臉面。

    翠綠的樹葉里有黃鶯藏身,大紅的籬笆墻把燕子阻隔在外邊。香爐中煙霧繚繞,恰似那游絲般向上盤旋。酒入愁腸,一覺睡醒,日暮的陽光已經斜照在深深的庭院。

  4、晏殊的生平見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和  池上碧苔三四點,葉底黃酈一兩聲,日長飛絮輕。

    最能體現晏殊詞深婉精致的或許應該是:“一場愁夢酒醒時,斜陽卻照深深院。”

 

  5、此詞描繪暮春景色,上片寫郊外景,下片寫院內景,最后以“斜陽卻照深深院”作結,流露出淡淡的哀愁。

  起首三句描繪一幅具有典型特征的芳郊春暮圖:小路兩旁,花兒已經稀疏,只間或看到星星點點的幾瓣殘紅;放眼一望只見綠色已經漫山遍野;高臺附近,樹木繁茂成蔭,一片幽深。“紅稀”、“綠遍”、“樹色陰陰”,標志著春天已經消逝,暮春氣息很濃。三句所寫雖系眼前靜景,但“稀”、“遍”、“見”這幾個詞卻顯示了事物發展的進程和動態。從“小徑”、“芳郊”、“高臺”的順序看,也有移步換形之感。“春風不解禁楊花,蒙蒙亂撲行人面。”所寫的楊花撲面,也是暮春典型景色。但詞人描繪這一景象時,卻注入了自己的主觀感情,寫成春風不懂得約束楊花,以致讓它漫天飛舞,亂撲行人之面。這一方面暗示已經無計留春,只好聽任楊花飄舞送春歸去;另一方面又突出了楊花的無拘無束和活躍的生命力。這里雖寫暮春景色,卻無衰頹情調,富有生趣。“蒙蒙”、“亂撲”,極富動態感。“行人”二字,點醒以上所寫,都是詞人郊行所見。

  過片“翠葉藏鶯,珠簾隔燕”兩句,分寫室外與室內,一承上,一啟下,轉接自然。上句說翠綠的樹葉已經長得很茂密,藏得住黃鶯的身影,與上片“樹色陰陰”相應;下句說燕子為朱簾所隔,不得進入室內,引出下面對室內景象的描寫。著“藏”、“隔”二字,生動地寫出了初夏嘉樹繁陰之景與永晝閑靜之狀。

  “爐香靜逐游絲轉”寫如此閑靜的室內,香爐里的香煙,裊裊上升,和飄蕩的游絲糾結、繚繞,逐漸融合一起,分不清孰為香煙,孰為游絲了。“逐”、“轉”二字,表面上是寫動態,實際上卻反托出整個室內的寂靜。“逐”上著一“靜”字,境界頓出。

  結拍“一場愁夢酒醒時,斜陽卻照深深院。”跳開一筆,寫到日暮酒醒夢覺之時,原來詞人午間小飲,酒困入睡,等到一覺醒來,已是日暮時分,西斜的夕陽正照著這深深的朱門院落。這里點明“愁夢”,說明夢境與春愁有關。夢醒后斜陽仍照深院,遂生初夏日長難以消遣之意。

  暮春傍晚,酒醒夢回,只見斜陽深院而不見伊人。悵惘之情,通過景物描寫隱約地表露出來。全詞除“一場愁夢酒醒時”句外,都是寫景。委婉細致,景中寓情,達到不露痕跡的程度。這首詞溫柔細膩,纏綿含蓄,很少用直寫的方法。

  前人評此詞寫景流麗。沈際飛在《草堂詩余正集》中說:“結‘深深’妙,著不得實字。”沈謙在《填詞雜說》中進一步指出結句“更自神到”,道出了晏殊詞寫景的特點,即重其精神,不重其形跡。

 

    6、 這首詞描寫了暮春的美景,借以抒發時序流逝的淡淡愁緒。上片寫郊行所見,前三句“紅稀”、“綠遍”、“樹色陰陰見”,雖是靜景,卻隱含移步換形,顯示了事物發展的動態,標志著春天已經消逝,夏天正悄悄來臨。四、五兩句寫楊花撲面,在暗示無計留春的同時也突出了楊花的活躍,雖是典型的暮春景色,卻無衰頹情調,而是顯得富有生趣。

   過片兩句,承上啟下,轉接自然,不著痕跡地描寫了室內室外的景色。上句描寫樹葉已經很密,黃鶯可以在枝間藏身了,照應上句的“樹色陰陰”。下句寫燕子被朱簾所隔,不得進入室內,自然引出下面對室內景物的描寫。“爐香靜逐游絲轉。”在靜靜的房間里,爐香裊裊上升,和飄蕩的游絲糾纏著,繚繞融合在一起,分不出彼此。“逐”上著一“靜”字,境界頓出。裊裊的爐香和飄蕩的游絲,讓人很容易聯想到作者百無聊賴的閑情和淡淡愁緒。最后兩句寫午間小酌,酒醉酣睡,一覺醒來,斜陽正照著深深的院落。真是日長難遣啊!

 

   7、“小徑紅稀,芳郊綠遍,高臺樹色陰陰見。 春風不解禁楊花, 蒙蒙亂撲行人面。 翠葉藏鶯,朱簾隔燕, 爐香靜逐游絲轉。 一場愁夢酒醒時, 斜陽卻照深深院”。讀到心里便感覺到它的極致,這是一首描寫春末初夏的情景。
   微風吹過,小徑兩旁已是稀疏的幾片殘紅。郊野也是綠成一片,高臺旁樹木綠葉成蔭,可你看春風卻不解人意,偏偏讓那細細的楊花,猶如濛濛煙雨迎面而來。茂盛的翠葉已可藏鶯,垂下的簾子把燕兒隔在外面。室內爐香的輕煙,裊裊縈回,靜靜地追逐忽不定的游絲。可見室內寂靜無聲,初夏日長無緒,詩人不免生出淡淡的愁意。午間小飲后便隨著酒意進入夢鄉,待到夢醒酒散,卻已是一抹夕陽照著這深深的庭院。想必此時詩人的心境也如庭院周圍一般恬靜淡然。
   詞的魅力總是能夠把人帶到一種意境中去,每每讀完一首詞,內心便會沉靜斂收。細細品味,欣欣念之,樂樂釋然!平時的煩憂,急躁,不快慢慢沉淀著。不要再去計較別人對自己怎么樣,得與失永遠都是平衡的。只是盡力做好自己,便覺快樂了!

 

   8、一場愁夢酒醒時,斜陽卻照深深院。微拂的柳風,弱照的斜陽,隱約的花草,馨雅的微香,婉轉的鳥鳴,低低的蟲吟……這一切,來得那么的突然,一下子便呈現在你我之間;卻又那么的自然,隨著春天的深入人心,來得那么順理成章。但是呵,我仍猜不透你海底針似的心。 

 

   9、與起句一樣,詞的結尾也非常要緊,往往是全篇的點睛之筆。結句要像勒住一匹狂奔的駿馬一樣,收束有力,又能發人深思,留有余味,所以詞人們在結句上也特別下功夫,或以景結,或以情結,或以問結。

   1.以景結。
“一場愁夢酒醒時,斜陽卻照深深院”“斷腸院落,一簾風絮”“休去倚危欄,斜陽正在,煙柳腸斷處”以景結情,悠然而逝,含蓄蘊藉,最能展現詞的婉約美氣質。也有氣魄雄大的詞人,以崇高悲壯之景結束全篇,如李白《秦樓月》:“西風殘照,漢家陵闕”氣象雄渾,冠絕古今。吳文英的懷古詞《八聲甘州》結句:“連呼酒,上琴臺去,秋與云平。”大氣包舉,壯闊蒼茫。前人最推重“以景結情”的方式,如沈義父《樂府指迷》就很有代表性地說:“結句須要放開,含有余不盡之意,以景結情最好。”

    2.以情結。
“覺來知是夢,不勝悲”“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沉恨細思,不如桃杏,猶解嫁東風”“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情語結句,多以真率激切取勝,切忌情感表達的輕浮直露。“天便教人,霎時廝見何妨?”如此赤裸裸的呼叫,哪里符合儒家的溫柔敦厚詩教?許多老夫子深受刺激,當然嗤之以鼻。但現在看來,周大詞人原來癡情得如此坦率可愛!

    3.以問結。
“彬江幸自繞郴山,為誰流下瀟湘去?”“念橋邊紅藥,年年知為誰生?”問得柔情婉轉,格外曲折動人。“倩何人、喚取紅巾翠袖,揾英雄淚?”末一問,摧剛為柔,令無數英雄墮淚。

 

   9、清明時節,萬物蘇醒,春意漸濃,是人們植樹造林,栽瓜種豆的好時候。清明屬于晚春,清明一過,便是谷雨,谷雨過后,便立夏了。雖是晚春時節,但此刻北方的春天,早晚和正午的溫差還很大,陰涼地方的小草還有點睡眼惺忪,一些花樹枝頭的花骨朵還有點慵懶犯困呢。雖然氣溫還不穩定,但畢竟是季候到了,滿眼的春色,滿面的春風,還有溫暖的陽光,逼著家家戶戶的男人和女人,大人和小孩,不由自主地邁出家門,撲向春情勃發的大自然。春天去野外踏青賞花,清明可以說是正當其時。此刻綠柳才黃,花開半合,草芽初露,春風蕩漾,空氣中到處都彌漫著花的香味和春的氣息。這樣的季節,無論結伙,還是單獨,你盡管走出去。去公園,去野外,去泛舟,去登山,大口呼吸春天的氣息,靜靜聆聽花開的聲音,看山嶺背陰處殘雪的消融,觀小河溪流里浪花飛跳的情景。開心的笑,開心的玩,對著山林吟唱,向著曠野呼號。莫待“小徑紅稀,芳郊綠遍,高臺樹色陰陰見。春風不解禁楊花,濛濛亂撲行人面。”別等“翠葉藏鶯,朱簾隔燕,爐香靜逐游絲轉。一場愁夢酒醒時,斜陽卻照深深院。”

 

   10、 酒激發了中華民族的自豪感,飲酒之風,歷經數干年而不衰,早已凝聚成了雄渾的民族之酒魂。酒壯英雄膽,酒系摯友情。古往今來,每每壯士出征,忠良落魄,故人別離,都要以酒餞行。那“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的豪邁;那“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的詠嘆,那“古來圣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的情懷,無不道出了中國文人“有酒且長歌”的那種詩意吶喊!

    中國是酒的王國,正是這個王國造就了中國文人的狂放氣質。酒仙李白就是其中的代表,他的眾多詩篇,都凝聚著酒的魂魄,所以才有“會須一飲三百杯”、“醉坐雕鞍歌《落梅》”之類的仰天吟唱。翻開唐詩、宋詞,與酒有關的絕句比比皆是,如:杜甫的“何時一樽酒,重與細論文?”孟浩然的“開筵面長圃,把酒話桑麻。”蘇軾的“山城酒薄不堪飲,勸君且吸杯中月。” 晏殊的“一場愁夢酒醒時,斜陽卻照深深院。”……
 
   林語堂先生說,中國酒文化綿延二三千年而不墜,文人實在是支中堅力量。作家老舍也曾說過“文章為命酒為魂”。喝酒最妙的境界是微醺狀態,一種昏昏然、飄飄然、陶陶然的醉眼蒙眬,但心是清醒的。俞平伯在談到品酒的心得時說,辨別酒味的范疇約有兩個:一、酒力,二、酒性。前者是醉的量度,后者是醉的趣味。從第一義說,我希望你既有志于酒,切不可一杯便醉,更不可慘淡了它,尤其不可只憑瓶上的簽條,不辨嘴里的感覺。從第二義說,我希望你即使只喜歡喝一種酒,但其它酒味亦總應當遍嘗一下,方才評論它們的好歹,固定你的嗜好。這是知味之言,更是知酒之言。
    酒,煅造了一種精神,這種精神是中國文人正直、傲岸、狂放的人格力量的集中體現,酒對中國文化的貢獻是無可估量的。我們在談論酒文化的時候,不能只停留在美酒給予我們肉與靈的快感上面,而是要透過這種快感,在領悟酒的玄妙、感受酒的力量、洞悉酒的深邃、縱覽酒的博大之后,去追尋酒與文化結晶后所形成的一種偉大的人文精神!
 
 
 
    11、總覺得古代的人情感比現代人要豐富許多。一次離別,一陣感慨。生活中的每一種心情,都可以造就一段流傳千古的美詞佳句,連古代的男子,也都具有如女子那般婉約細膩的心思。
且看:晏殊的“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柳永的“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東坡的“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秦觀的“天涯舊恨,獨自凄涼人不問”,豪邁如李白,也有“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的時候。
總是在寂寞的時候讀唐詩,總是在寂寞的時候品宋詞,如果唐詩宋詞有一個主題,我想那應該是:寂寞。
曠達如東坡,悲壯如岳飛,豪邁如稼軒,他們的詞里,也都不乏悲涼的味道。稼軒的“道晚正愁予,深山聞鷓鴣”可謂是把這種寂寞悲涼之感寫到極至,而他們的悲涼,無外乎念遠,追憶,壯志難酬。才華難識,抱負難展——他們只能在深山曠野中踱步,自嘲的同時感嘆生不逢時,寂寞的同時感嘆流年易逝——人生若白駒過隙,而瞬間鬢已星星矣。
這種人生如夢的寂寞和蒼涼,誰躲得過呢?花開花落月圓月缺是人類共有的無常的悲慨,詩人們以自己敏銳,真純的心靈去體會了那種共有的慨嘆和寂寞。而將這種寂寞展示得淋漓盡致的,是唐詩宋詞。我不能不贊揚它的美。千年飛逝,早已不見亡靈墓冢,而讓我們百般品味愛不釋手的,讓我們情不自禁默念出口的,讓我們帶著滿心縈繞的慨嘆高聲朗誦的,讓我們在寂靜的夜里默默品讀,暢流出口猶如滿室生香的,是那些美麗的詞句,是千年前善感的詩人們或喜或悲或豪邁或寂寞的心情。
自古以來的詩人都是一樣的,他們都關心世間萬物,都保持著一顆敏銳善感的心靈,所以他們才能看到別人看不到的。大自然的風雨江山,花開花落,月圓月缺,夕陽殘照,都能給他們很深的感觸,使他們“悲落葉于勁秋,喜柔條于芳春”,正因為這樣,他們才能比常人更加享受寂寞的時光。
寂寞是千古命題,無論是偉人,凡人,古人,今人,還是詩人,和我們常人,但有智慧的人會在寂寞中得出詩意的感觸和深刻的見解。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像曹操這樣一代英雄,當他對酒當歌時也會說出這樣感慨悲涼的話來。還有晏殊的“一場愁夢酒醒時,斜陽卻照深深院”,試想:可能是念遠,或者傷春,待不久酒醒夢回,尋夢不得,內心的清冷正與射進深院的一抹殘陽相映,這是何等的冷寂悲涼!
自古英雄多寂寞,而自古詩詞也是寂寞的吧,它被一個寂寞的詩人在寂寞的時候吟出,寂寞地流傳千古,被后人在寂寞的時候細細品味,惟有寂寞懂詩詞,惟有詩詞懂寂寞。
念遠,傷春,追憶,相思,都離不開“寂寞”二字。
最寂寞不過英雄末路,不過美人遲暮,不過輾轉反側,不過物是人非,時過境遷……
 
 
 
    13、酒與愁相連的詩句多的是,“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鐘鼓饌玉不足貴,但愿長醉不復醒,古來圣賢皆寂寞,唯有飲者留其名。”杜甫《送六路侍御入朝》中有這樣的句子:“劍南春色還無賴,觸忤愁人到酒邊。”《登高》中有:“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杜牧《九日齊山登高》中有:“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但將酩酊酬佳節,不用登臨嘆落暉。”李商隱《風雨》中有:“心斷新豐酒,銷愁斗幾千。”
    在宋詞中這樣的句子,可以信手撿來,范仲淹是鎮守邊關的名將,酒也和著愁:“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張先《水調》:“午醉醒來愁未醒,數聲持酒聽。”晏殊:“一場愁夢酒醒時,斜陽卻照深深院。”晏幾道:“欲將沉醉換悲涼,清歌莫斷腸。”在女詩人李清照筆下,表現得更細膩纏綿,《醉花陰》中有“東籬把酒黃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聲聲慢》中有:“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酒與愁這一對孿生兄弟在每朝第代的詩詞中都沒退隱過。
 
 
 
   14、年輕的眼回望過去,到處是青寂的死灰,無有可司懷舊的片段,于是在心底暗生恨,那怎么會是我的從前?可待歲月疊加,抖落滿身的滄桑,再回首舊日時光,塵埃里處處花開,一切是無法言說的好。這都是歲月帶來的情感轉變。
 
    一個人在往事中散步,懷舊的情調里拉的都是輕音。“一場愁夢酒醒時,斜陽卻照深深院。”世事一場大夢,驚起回頭,繁華落盡,斜陽朗照,能記住的、想記住的還是當年的那個小院,那一份清澈如水的懷念。

 


莊燦煌的博客 2013-09-10 21:01:34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

    © 2022 - 民初思韻 - 清末民初傳奇時代的發現   探討傳統簡明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