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一夜雨,樹杪百重泉。

>>>  小城故事吳儂軟語溫婉人心的力量  >>> 簡體     傳統

 

 
         山中一夜雨,樹杪百重泉。

  [譯文]  山中下了一夜的雨,第二天一大早,只見森林里每一棵樹的樹梢上,都流瀉下千百道的水泉。

  [出典]  王維  《送梓州李使君》

  注:

  1、《送梓州李使君》王維

    萬壑樹參天,千山響杜鵑。

    山中一夜雨,樹杪百重泉。

    漢女輸幢布,巴人訟芋田。

    文翁翻教授,不敢倚先賢。

   2、注釋:

     梓州:唐代州名,治所在今四川三臺。

     壑:山谷。響:啼鳴。

     杜鵑:布谷鳥。

   一夜雨:一作“一半雨”。

   樹杪(miǎo):樹梢。

   橦(tóng)布:橦木花織成的布,為梓州特產。 輸布:蜀地婦女以橦布向官府繳稅。

   巴:古國名,故都在今四川重慶。

     芋田:蜀中產芋,當時為主糧之一。這句指巴人常為農田事發生訟案。

   文翁:漢景時為郡太守,政尚寬宏,見蜀地僻陋,乃建造學宮,誘育人才,使巴蜀日漸開化。

     翻:翻然改變,通“反”。

  先賢:已經去世的有才德的人。這里指漢景帝時蜀郡守。最后兩句,紀昀說是“不可解”。趙殿成說是“不敢,當是敢不之誤”。高眇瀛云:“末二句言文翁教化至今已衰,當更翻新以振起之,不敢倚先賢成績而泰然無為也。此相勉之意,而昔人以為此二句不可解,何邪?”趙、高二說中,趙說似可采。

 

 

    3、譯文1:

     梓州一帶千山萬壑盡是大樹參天,   山連著山到處可聽到悲鳴的杜鵑。

  山里昨晚不停地下了透夜的春雨,    樹梢淅淅瀝瀝活象瀉著百道清泉。

  蜀漢婦女以橦花織成的布來納稅,    巴郡農民常為農田之事發生訟案。

  但愿你重振文翁的精神辦學教化,    不可倚仗先賢的遺澤清靜與偷閑。

    譯文2:

    梓州一帶千山萬壑,綿延的山谷中古木參天,漫山遍野,到處可以聽到杜鵑的啼鳴聲。深山中一夜大雨過后,遠遠望去,一道道的流泉飛瀑,滔滔汩汩地仿佛掛在樹梢上一般。蜀地婦女,以木棉的纖維織成的布來交納賦稅,巴山農民,常為農田之事打官司。我想您必定會發揚文翁的精神,發展教育,振興蜀地,絕不會倚仗先賢的遺澤而圖清靜悠閑。

   譯文3:

   千山萬壑,樹木參天,蒼翠碧青。雨后新晴,群鳥歡騰,鳴聲嚶嚶。昨天夜里山間下了場透雨,到處是飛泉瀑布,高高的樹梢上仿佛掛著一道道閃閃發光的白綾。漢中的婦女按照規定向官府交納橦布,巴地的漢子為了芋田產生糾紛而爭訟。這些都需這位地方官去處理疏通。您一定會像漢代的文翁以教化治蜀那樣取得成績,使后人將不敢再去頌美先賢,因為您必定要超越前人而建不世之功。

 

   4、王維生平見孰知不向邊庭苦,縱死猶聞俠骨香。 

   5、贈別之作,多從眼前景物寫起,即景生情,抒發惜別之意。王維此詩,立意則不在惜別,而在勸勉,因而一上來就從懸想著筆,遙寫李使君赴任之地梓州(州治在今四川三臺縣)的自然風光,形象逼真,氣韻生動,令人神往。

  開頭兩句互文見義,起得極有氣勢:萬壑千山,到處是參天的大樹,到處是杜鵑的啼聲。既有視覺形象,又有聽覺感受,讀來使人恍如置身其間,大有耳目應接不暇之感。這兩句氣象闊大,神韻俊邁,被后世詩評家引為律詩工于發端的范例。“萬壑樹參天,千山響杜鵑”,以如椽大筆,淋漓潑墨,勾勒出巴蜀層巒疊嶂的群山、無數險峻深邃的巖壑、高聳云天的林木,同時還有一片杜鵑熱鬧如沸的啼鳴,使萬壑千巖為之振響。如同展開一卷氣勢磅礴的山水畫,令人為之一振。緊接著的“山中一半雨,樹杪百重泉”,更扣緊蜀地山高林密、雨水充沛的特點,先描繪深山冥晦,千巖萬壑中晴雨參半的奇景,再繪出雨中山間道道飛泉,懸空而下。詩人遠遠望去,泉瀑就如同從樹梢上傾瀉下來似的。這里生動地表現出遠處景物互相重疊的錯覺。詩人以畫家的眼睛觀察景物,運用繪法入詩,將三維空間的景物疊合于平面畫幅的二維空間,若將最遠處、高處的泉瀑畫在稍近、稍低的樹梢上。

  由此,就表現出山中景物的層次、縱深、高遠,使畫面富于立體感,把人帶入一個雄奇、壯闊而又幽深、秀麗的境界。這一聯的“山中”承首聯的“山”,“樹杪”承應首聯的“樹”,連接緊湊,天然工巧。無怪乎清代詩人王士禛擊節稱贊這四句詩,“興來神來,天然入妙,不可湊泊。”(《帶經堂詩話》卷十八)

  作者以欣羨的筆調描繪蜀地山水景物之后,詩的后半首轉寫蜀中民情和使君政事。梓州是少數民族聚居之地,那里的婦女,按時向官府交納用橦木花織成的布匹;蜀地產芋,那里的人們又常常會為芋田發生訴訟。“漢女”、“巴人”、“橦布”、“芋田”,處處緊扣蜀地特點,而征收賦稅,處理訟案,又都是李使君就任梓州刺史以后所掌管的職事,寫在詩里,非常貼切。最后兩句,運用有關治蜀的典故。“文翁”是漢景帝時的蜀郡太守,他曾興辦學校,教育人才,使蜀郡“由是大化”(《漢書·循吏傳》。王維以此勉勵李使君,希望他效法文翁,翻新教化,而不要倚仗文翁等先賢原有的政績,泰然無為。聯系上文來看,既然蜀地環境如此之美,民情風土又如此之淳,到那里去當刺史,自然更應當克盡職事,有所作為。寓勸勉于用典之中,寄厚望于送別之時,委婉而得體。

  《送梓州李使君》作為一首送別詩來看,它的藝術構思新穎奇特。詩中沒有一句涉及送別之時、之地、之情、之事,全篇都是描繪巴蜀的山水、風情和民事。然而讀后深思,就會發覺此詩緊緊圍繞李氏即將赴任的梓州步步展開,層層深入,全詩融注著詩人對李氏欣羨、期望、勸勉的一腔真情,前后融會貫通,結構謹嚴縝密。前兩聯描繪巴蜀雄秀山川風光,景因情生,流露出詩人對梓州風光的熱烈向往,對李氏即將前往赴任的無限欣羨。第三聯有極強的概括力,既表現了蜀地的物產、民風,也說明蜀地僻遠經濟落后,人民窮困而且缺乏教化,這就含蓄地提醒李使君,治蜀并非易事,而是任重道遠。這一聯還為尾聯埋下伏筆,使詩人勸勉李使君的話更顯得切實而不空洞。尾聯則順勢而下,勉勵李使君以漢代蜀郡太守文翁為榜樣,在梓州重施教化,翻新吏治,大展宏圖。詩人以文翁來比李使君,用典貼切,切人,切事,切地,又能借以傳達出自己真誠、殷切的期望之意,可謂用典妙筆。

  詩寫送別,不寫離愁別恨,不作浮泛客套之語,卻有對于國家大事、民生疾苦、友人前途的深切關心。在唐人送別詩中,堪稱是一首構思別開生面,思想境界高遠,讀后令人振奮的佳作。

 

 

   6、“山中一夜雨,樹杪百重泉”的大意是:一夜透雨過后,山間飛泉百道,遠遠望去,白色飛瀑好似懸掛在綠樹梢上一般。

    王維善以畫理入詩,他運用繪畫上的透視學原理和色彩的搭配寫景,不僅表現出山勢的高峻,山泉的奇麗,而且寫出了景物的遠近、高低,具有立體感、層次感。王士禎評曰:“興來神來,天然入妙”。可化用以描寫山嶺雨后多流泉飛瀑的可愛風景。

 

 

   7、這里的山色非常蒼翠,因為雨水多,山中一夜雨,樹杪百重泉。看看這些樹頂上的瀑布,這樣的風景,叫不叫山明水秀?

 

 

   8、選修課的開設,對教師提出了新的要求、新的挑戰,同時也為教師的專業發展、工作品質和教學質量的提升提供更多的機遇。它改變了教師的傳統角色和固定不變的職能分工,要求教師更新課程意識、教學觀念,掌握課程開發所必備的知識、技術和能力,吸收當代知識研究的新成果。正是在參與課程開發,進行課程設計、實施與評價的過程中,教師不斷地反思自己的教育實踐,最大限度地發揮自己的專業自主性和創造潛能,發揮自己的優勢和特長,獲得專業的自主成長和持續發展。  
  
  這真是“山中一夜雨,樹抄百重泉”。踏遍青山人未老,風景這邊獨好。

 

 

   9、“萬壑樹參天,千山響杜鵑。”王維用詩意的筆調勾勒出一片美麗的樹林。“山中一夜雨,樹杪百重泉。”樹,構成了自然界最為清新的風景。然而,人類與樹之間的關系在今天似乎稍顯冷漠。森林,成了城市的點綴,卻不被人類所關注。

    先人在與樹的對話中閃爍的哲學之光如一陣輕煙吹過,只留下寂寞孤獨的樹,樹,沐浴在對話的渴求中。   

    時光飛逝,歷史的腳步終于走向現代。當一切變得現實,王維與托爾斯泰似乎化作輕煙一縷,被人遺忘。那慷慨的大樹向人類貢獻著自己的樹干、樹枝,卻遭到了任意的砍伐,無情的大火時而肆虐,工業廢氣籠罩天空,土壤變酸……,人類將曾經蔥蘢的樹林折騰得奄奄一息!

    更為深刻的課題同時被討論著,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心也愈加浮躁,這個世界還剩下多少與樹的對話?我看到的只是孩子在稀疏的小樹林里嬉戲,看到的只是孤獨的人們把心底的痛苦深深埋進樹洞……那些《詩經》中記錄的純樸嘹亮的號子不再,阮籍、王維“人樹合一”的境界不再,托爾斯泰在樹中傾注的和平與美好的夢想不再———樹兒,你寂寞嗎?

 

 

    10、中國的古人,更多的是住在樹下,山路原無雨,空翠濕人衣———晴好的天色而自生雨意,實則都源于大大小小樹木的吐納,種種天籟淋漓地潑灑而來,宛如在云層中過濾一樣,也無非是因為樹木氣息的融合。

    古人更看重的似乎是林木混生而形成的山林氤氳,王維送梓州李使君,那友誼都好像是這種山林混合氣息派生出來的,他有詩為證:萬壑樹參天,千山響杜鵑;山中一夜雨,樹杪百重泉……端的是重彩加水彩,水意盎然。松風吹解帶,山月照彈琴,那是很放松的心態,近乎茫無思緒的放松;古木無人徑,深山何處鐘———那則是尋幽的極至。而“雨中黃葉樹,燈下白頭人”,“雨中山果落,燈下草蟲鳴”則在禪思中頗加入了人生溟溟漠漠的憂患哀痛。樹和人相似,既有對陽光、空氣的渴求,也有自身努力歸于清寂,能量消磨的傷懷。

    總之,那富于多樣性,到了豪奢地步的大自然,它不服從于任何人為的規則,卻能給人心開啟鑒賞之源。

 

   11、秋雨后的山林,雖寂靜,卻未知有“心”,更不見“性”,如何如禪?

  那么,美就如詩嗎?

  不錯,眼下林中:“山中一夜雨,樹杪百重泉”、“泉聲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谷靜唯松響,山深無鳥聲”、“落葉滿空山,何處尋痕跡”……這些的確都很美。然而,這些美,不都是因人感悟而產生的嗎?否則,為何同樣的秋風秋雨,在曹操筆下就成了“秋風蕭瑟,洪波涌起”, 一片凄荒?在秋瑾筆下則成了“秋風秋雨愁殺人”, 滿懷憂傷?不錯,鴉翻楓葉、鷺立葭葦,“湖平無際之浮光,山媚可餐之秀色。寓目一行白鷺,醉顏幾陣丹楓”,這些都很詩意。但這些詩意,皆“境由心生”、“心有所感”,來自于人的感受而已。設想一下,假如此刻不是我,而是一個伐木工人,他會覺得這樣的遍地濕漉美得如詩嗎?

  禪言:“我梵一如”:“心”與自然相融匯,方有種種境界。想來這所謂的“詩意”、“美感”,也是如此吧。

 

   12、山上茂密的植被中滲出來的。“山中一夜雨,樹杪百重泉”。每逢雨天,山林中的每一棵樹都攤開它發達的根系,喝足了雨水,以后的日子里再一點一滴地從根須滲出來,千滴萬滴匯成一線細流,千線萬線匯成一條小溪,千溪萬溪匯成一潭深水。

    我突然悟到———這多么類似于人在生命長河中的吐納更新,總有心靈尖上的水滴悄然躍起,凝結于透明的心扉,滴落在心弦上,最終匯成文字的泉水。泉水亮了起來,月泉如鏡,映著晴空,映著沙丘,映著蘆葦,映著水邊的男人與女人。傾訴的笛聲,灌入蕓蕓眾生的耳鼓。

    此時,設若讓似太湖源頭“一線細流”一樣的蕓蕓眾生———還一味沉湎于寂靜,就莫過于死寂了。因為,塵世中的每個人都需要去感受這一種特殊的親切,然后隨大地與生命的律動一同起伏、延伸。

 

 
 
 
*


莊燦煌的博客 2013-09-10 21:06:20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

    © 2022 - 民初思韻 - 清末民初傳奇時代的發現   探討傳統簡明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