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映斜陽天接水,芳草無情,更在斜陽外。

>>>  小城故事吳儂軟語溫婉人心的力量  >>> 簡體     傳統

 

 
    山映斜陽天接水,芳草無情,更在斜陽外。

[譯文]  斜陽映照著群山,藍天與白水連在一起,色彩渾然如一。碧綠的春草無情無意,向遠處延伸著,延伸著,直到斜陽之外的天際。

  [出典]   北宋 范仲淹  《蘇幕遮》

  注:

  1、 《蘇幕遮》 范仲淹

     碧云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山映斜陽天接水,芳草無情,更在斜陽外。

     黯鄉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夢留人睡。明月樓高休獨倚,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

  2、注釋:

    黯鄉魂:黯,沮喪愁苦;黯鄉魂指思鄉之苦另人黯然銷魂。黯鄉魂,化用江淹《別賦》“黯然銷魂者,惟別而已矣”。

   追旅思:追,追纏不休。旅思,羈旅的愁思。

   夜夜除非,即“除非夜夜”的倒裝。按本文意應作“除非夜夜好夢留人睡”。這里是節拍上的停頓。

 

 

  3、譯文1:

    白云滿天,黃葉遍地。秋天的景色映進江上的碧波,水波上籠罩著寒煙一片蒼翠。遠山沐浴著夕陽天空連接江水。岸邊的芳草似是無情,又在西斜的太陽之外。

    黯然感傷的他鄉之魂,追逐旅居異地的愁思,每天夜里除非是美夢才能留人入睡。當明月照射高樓時不要獨自依倚。端起酒來洗滌愁腸,可是都化作相思淚。

   譯文2:

   天上,漂浮著青碧瓦藍的流云;地下,鋪滿金黃的落葉.濃重的秋色同遠處的江水碧波相連接,碧波上寒冷的煙霧漂浮,一片滄溟青翠多光潔.斜陽映照著遠山,秋波連天,天水相接;斜陽照不到遠在山那邊的故園芳草,使人枉自嘆

   思念家鄉,黯然神傷,羈旅愁思,追逐而來.怎么度過一個個漫漫長夜呢?除非是每夜都做一個回鄉的好夢。明月朗照,樓閣高聳,不要一個人憑欄獨倚上樓臺。還是喝上一杯酒吧,酒入愁腸都化作思鄉的熱淚。

   譯文3:

   白云滿天,黃葉遍地。秋天的景色映進江上的碧波,水波上籠罩著寒煙一片蒼翠。遠山沐浴著夕陽天空連接江水。岸邊的芳草似是無情,又在西斜的太陽之外。

   黯然感傷的他鄉之魂,追逐旅居異地的愁思,每天夜里除非是美夢才能留人入睡。當明月照射高樓時不要獨自依倚,端起酒來洗滌愁腸,可是都化作相思的眼淚。

   譯文4:

   藍天白云,黃葉遮地,秋色連著水波,水波上寒煙凄迷。斜陽映照著群山,藍天與白水連在一起,色彩渾然如一。碧綠的春草無情無意,向遠處延伸著,延伸著,直到斜陽之外的天際。

   思鄉的情懷令我慘慘戚戚,旅居塞外更加深我的愁思。日日夜夜都寂寞難耐,只有在美好的夢境中苦挨著時日。明月映照之時,千萬不要到高樓憑欄獨立,因為徒自望鄉而又回歸無計。悶酒進入愁腸,全都化作了相思的眼淚,真是徒增憂愁。

 

 

   4、范仲淹(公元989-1052年),字希文,謚號“文正”,北宋偉大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他不到三歲時,父親就因病去世。十多歲時,他只身前往著名的應天府書院拜師求學。應天書院是宋代四大書院之一,在書院讀書期間,范仲淹生活非常艱苦,他“劃粥割齏”,早上把米粥煮好,待粥凝固后,劃成三塊,再把咸菜切成碎末,當作一日三餐的飯菜。有人問起范仲淹的志向,他說;“我的志向,要么當個好醫生,要么當個好宰相。好醫生為人治病,好宰相治理國家”。

    公元1015年,范仲淹中了進士,步入仕途。他胸懷遠大政治抱負,以天下為已任,為人忠貞,剛直不阿,極言敢諫。真宗去世時,仁宗年幼,由劉太后垂簾聽政。可在仁宗可以親政時,劉太后仍獨攬朝綱,不肯放權,群臣都認為不妥,但敢怒不敢言,只有范仲淹挺身而出,上疏直諫,力請太后卷簾撤班,還政于仁宗,結果被貶出京城。

    劉太后去世,范仲淹回京,此時仁宗正準備廢黜郭皇后。郭皇后很得劉太后歡心,但不被仁宗寵幸,劉太后去世后,她便沒有了庇護,再加上把持朝綱的呂夷簡曾經因為郭皇后的不信任而被罷官,對她一直懷恨在心,嗅出仁宗的心思后,便不斷在旁煽風點火,惡意中傷,慫恿仁宗廢后。這時,又是范仲淹向仁宗進言直諫,極論此事不可,并與呂夷簡激烈爭辯。可惜的是,他不僅沒能說服仁宗,反而因惹怒皇帝而再次被貶。

    公元1035年,范仲淹因政績突出,再次調回汴京。此時,朝政仍由呂夷簡把持,他飛揚跋扈,任人唯親,排除異己,朝中腐敗不堪。范仲淹多次上奏仁宗,痛斥呂夷簡以權謀私,批評朝廷的用人制度。可呂夷簡老謀深算,他反誣范仲淹離間君臣,圖謀結黨營私。于是,范仲淹第三次被貶。歐陽修、尹洙等人,也因替范仲淹鳴不平,而受牽聯。

    公元1038年,西夏趙元昊稱帝,經過一段時間準備后,大舉發兵攻打宋朝的延州(今陜西延安)等地。面對西夏的突然挑釁,宋朝軍隊節節敗退,西北防線幾乎崩潰。仁宗手足無措,在大臣的建議下,急召范仲淹率兵趕赴延州,抵御西夏侵擾。

    西北邊塞,寒風蕭瑟,滿目蒼痍,連大雁都毫無留戀之意。將士們連年征戰,久戍邊關,早已歸心似箭。作為主帥,范仲淹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在一個濃霜遍地的夜晚,范仲淹久久不能入眠,遠處幽怨哀綿的羌笛聲讓他內心更加凄苦,他聯想到東漢時大將竇憲大破北匈奴,在燕然山勒石記功而回,可現在北宋國勢日衰,自己何時才能帶領將士們“勒燕然”?滿頭白發的詞人陷入了深深的悲慨之中,他情不能已,以“塞下秋來”為首句,揮筆寫下了一組《漁家傲》,但流傳至今的只有下面這首:

    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

    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發征夫淚。

    --漁家傲

   為了早日帶領將士們“勒燕然”,滿頭白發的范仲淹親臨前線視察,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大大提高了宋軍的戰斗力,鞏固了西北邊防。當地流傳起一句民謠:“軍中有一范,西賊聞之驚破膽。”,西夏軍士也稱范仲淹“腹中有數萬甲兵”。

    公元1043年,因戰功顯赫,仁宗詔范仲淹回朝任樞密副使、參知政事。雖然幾經貶黜放逐,但范仲淹仍風骨錚錚,壯心不已,他向仁宗提出改革政治的十項主張,主張建立嚴密的仕官制度,注意農桑,整頓武備,推行法制,減輕傜役等。宋仁宗采納了他的建議,陸續將這些措施推出,這就是我們所說的“慶歷新政”。

    可惜這些措施實施不久,就遭到了保守勢力的強烈抵制,范仲淹第四次被貶,新政宣告失敗。此后,范仲淹又輾轉鄧州、杭州、青州等地任職,就是在貶官鄧州期間,他寫下了名垂千秋的《岳陽樓記》。

   范仲淹的文章語言清麗,氣度豁達,除了《岳陽樓記》外,《嚴先生祠堂記》、《天竺山日觀大師塔記》和詩《江上漁者》(江上往來人,但愛鱸魚美。君看一葉舟,出沒風波里。)等都是留傳千古的經典作品。范仲淹的存詞很少,但在藝術上頗見功力,既有《漁家傲》那樣的慷慨雄放之作,也留下了《蘇幕遮》這樣的低沉婉轉之調,讓人讀來不忍釋手。

   范仲淹,仗義執言的楷模,先憂后樂的典范。他一生為官清正,出將入相,文能安邦,武能定國,卻履遭貶謫。他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寧鳴而死,不默而生。他的人格,讓高山仰止,他的操守,與日月爭輝。

 

 

   5、此詞抒寫鄉思旅愁,以鐵石心腸人作黯然銷魂語,尤見深摯。“碧云天,黃葉地”二句,一高一低,一俯一仰,展現了際天極地的蒼莽秋景,為元代王實甫《西廂記》“長亭送別”一折所本。“秋色連波”二句,落筆于高天厚地之間的濃郁的秋色和綿邈秋波:秋色與秋波相連于天邊,而依偎著秋波的則是空翠而略帶寒意的秋煙。這里,碧云,黃葉,綠波,翠煙,構成一幅色彩斑斕的畫面。“山映斜陽”句復將青山攝入畫面,并使天、地、山、水融為一體,交相輝映。同時,“斜陽”又點出所狀者乃是薄幕時分的秋景。“芳草無情”二句,由眼中實景轉為意中虛景,而離情別緒則隱寓其中。“芳草”歷來也是別離主題賴以生發的意象之一,如傳為蔡邕所作的《飲馬長城窟行》:“青青河畔草,綿綿思遠道”;李煜的《清平樂》:“離恨恰如草,更行更遠還生”。埋怨“芳草”無情,正見出作者多情、重情。下片“黯鄉魂”二句,徑直托出作者心頭縈繞不去、糾纏不已的懷鄉之情和羈旅之思。“夜夜除非”二句是說只有在美好夢境中才能暫時泯卻鄉愁。“除非”說明舍此別無可能。但天涯孤旅,“好夢”難得,鄉愁也就暫時無計可消了。“明月樓高”句順承上文:夜間為鄉愁所擾而好夢難成,便想登樓遠眺,以遣愁懷;但明月團團,反使他倍感孤獨與悵惘,于是發出“休獨倚”之嘆。歇拍二句,寫作者試圖借飲酒來消釋胸中塊壘,但這一遣愁的努力也歸于失敗:“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全詞低徊婉轉,而又不失沉雄清剛之氣,是真情流溢、大筆振迅之作。

 

 

    6、曉風殘陽渺炊煙,枯枝衰草笑夢殘。莫問夕陽為誰去,只恨西風吹夢成今古。人生就是一部不斷在更新的書,書寫過去,書寫未來。誰在為夢感嘆,誰在為誰纏綿,如夕陽下化作彩云的惆悵,永遠伴隨落幕的殘陽。風輕了,云也就散了。斜陽西下只剩下那個身影,徘徊在斜陽外,看夕陽離去,望殘月升起。

    望斜陽,聽風吟。喜歡風的飄逸,愛上殘陽的凄美。山映斜陽天接水,芳草無情,更在斜陽外……

 

 

  7、放眼望去,萬山紅遍、層林盡染,山中那層層綠樹、紅葉、黃葉交相輝映,展現出醉人的風姿,在深秋艷陽的照耀下,在清澈水流的映襯下,美不勝收。坐在石頭上,久久不愿起身離去。而這時詩人杜牧的“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范仲淹的“碧云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山映斜陽天接水,芳草無情,更在斜陽外。” 王勃的“落霞與孤騖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等頌揚秋季的美麗的詩句,不斷出現在偶的腦海中。

 

 

   8、碧云天,黃花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山映斜陽天接水, 芳草無情,更在斜陽外。

  ———范仲淹·《蘇幕遮》

  天空,青碧瓦藍的云緩緩流動,地上,黃色的落葉散發清香。順詩人的眼睛望去,秋景連綿不斷,一直向前伸展,同遠方的江水融和。天連水,水連天,一片滄溟空翠。天、地、原野、綠波,多么清澄明凈的秋色圖。可如今,我們從哪里還能呼吸到這樣的空氣。

  我們常常從一只地球儀去獲得概念———地球是由陸地和海洋組成的,而把最重要的部分———它周圍包的一層空氣,即大氣層忽略了。空氣絕非“取之不盡,用之不竭”。隨著人口的增長、工業的發展,有限空氣中氣體和固體污染物與日俱增,潔凈的部分越來越少。中國是個燃煤大國。煤,帶動了經濟的起飛,也傷害了我們原本藍茵茵的天。數量不斷增加的小汽車和大卡車排出的廢氣,使空氣失去了透明度。大自然被掩隱在污濁之中。山峰顯不出了巍峨,天際也不再遼闊。

  我們的生命不能承受如此之濁。王勃的“采蓮歸,綠水芙蓉衣,秋風起浪鳧雁飛”的詩意,何時歸返?

 

 

   9、三三秀水清如玉,六六奇峰翠插天。山沿水立,水隨山轉,山光水色,交相輝映,氣象萬千。武夷水九曲十八彎,輕靈若無。不是水,是透明的絲綢。水底擠擠挨挨的鵝卵石有淺灰的、淡青的、乳白的,還有淺淺的黃色,就是深山古剎中,年久無人翻閱的經卷上那古樸的黃,記錄著歲月,銘刻著年年春秋,山溪潮漲潮落。一朵朵水中跳躍的石影,略略數去,如同歷數流水的心思。

  誰說落花有意,流水無情。

  水靜得宛如霧氣。

  水面儼然有珍珠的質地,柔柔反射出深山純凈的陽光。不用手去觸摸,也知道那該是絲般潤滑,徹骨清涼,可以洗凈一切浮塵。透過溪水看見的世界不再一絲不茍,所有都流動起來,如幻境。
  水在武夷沒有丁冬噪響。只會在轉過幾重峰巒后,乍現眼前。流水扶過山巖,與你會心一笑,像是來赴一個前世發出的邀約。
  靜水深流。

   “山映斜陽天接水,芳草無情,更在斜陽外。”
    沉沉霧藹中,水徑流,山巍然。
 
 
 
   10、 "碧云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山映斜陽天接水,芳草無情,更在斜陽外。”在這樣的一首詞中,我與秋天開始了約會。這樣的季節,滿湖的心事已漾出湖面。許是我的文字長了翅膀,隨著秋風輕輕地飛到你身旁,親吻你冰涼的臉龐,輕撫你如瀑的長發,在你的耳畔淺吟細語。把綴滿相思的落葉,把八月的柔腸帶到你的夢鄉;許是秋的氣息浸染了我的心房,輕輕地打開了那扇心窗,帶著對你遙遙的祝福,緩緩步入秋的殿堂。


莊燦煌的博客 2013-09-10 21:06:25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

    © 2022 - 民初思韻 - 清末民初傳奇時代的發現   探討傳統簡明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