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

>>>  小城故事吳儂軟語溫婉人心的力量  >>> 簡體     傳統

 
     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

 

   [譯文 抽出刀來想要斬斷流水,沒想到水流得更快了;拿起酒杯來打算借酒澆愁,沒想到愁得更深。

   [出典]   李白   《 宣州謝脁樓餞別校書叔云》

    注:

    1、 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云 李白

      棄我 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
 
      
長風萬里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
 
      
蓬萊文章建安骨,中間小謝又清發。
 
      
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
 
      
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

     2、注釋: 

     宣州,今安徽宣城。謝脁樓,又名北樓或謝公樓。相傳為南朝齊詩人謝脁任宣城太守時所建,唐時重建,改名為疊嶂樓。校書叔云,或謂即李云,官秘書省校書郎。此詩題一作《陪侍御叔華登樓歌》,則此詩餞別的對象當是文學家李華。

    高樓:即題“謝朓樓”,南齊詩人謝朓官宣城(即宣州,今屬安徽)太守時所建。

    蓬萊:指秘書省。李白族叔李云官秘書校書郎。

    清發:清新秀麗。

    逸興:超逸的意興。

    散發:不戴冠簪子。指散漫無拘束。

    扁舟:小船。弄扁舟,指歸隱江湖。

 

    3、譯文1 

       棄我而去的昨天已不可挽留,擾亂我心緒的今天使我極為煩憂。萬里長風吹送南歸的鴻雁,面對此景,正可以登上高樓開懷暢飲。你的文章就像蓬萊宮中儲藏的仙文一樣高深淵博,同時還兼具建安文學的風骨。而我的詩風,也像謝朓那樣清新秀麗、飄逸豪放。我們都滿懷豪情逸興,飛躍的神思像要騰空而上高高的青天,去摘取那皎潔的明月。然而每當想起人生的際遇,就憂從中來。好像抽出寶刀去砍流水一樣,水不但沒有被斬斷,反而流得更猛了。我舉起酒杯痛飲,本想借酒排遣煩憂,結果反倒愁上加愁。啊!人生在世竟然如此不稱心如意,還不如明天就披散了頭發,乘一只小舟在江湖之上自在地漂流。 

      譯文2:

        拋棄我而離去的,是那無可挽留的昨日時光;擾亂我不得安寧的,是眼前諸多的煩惱和憂愁。萬里長風送走一群群的秋雁,面對此景,正好在此高樓上盡情暢飲。我由衷地贊美您的文章具有建安似的風骨,我也喜愛小謝清新秀發的詩風。我們都懷有無限的雅興心欲高飛,要到那九天之上將明月摘取。抽刀斷水水仍流,用酒消愁更添愁。人生坎坷總是不能稱意呀,倒不如披頭散發去江湖中自由放舟

      譯文3:

       棄我逝去的昨日已不可挽留,

  亂我心緒的今日多叫人煩憂.

  長風萬里吹送秋雁南來時候,

  對此情景正可開懷酣飲高樓

  你校書蓬萊宮,文有建安風骨

  我好比謝朓,詩歌亦清發雋秀

  我倆都懷逸興豪情,壯志凌云

  想攀登九天,把明月摘攬在手

  抽刀砍斷江水,江水更猛奔流

  想要舉杯消愁,卻是愁上加愁

  人生在世,不能活得稱心如意

  不如明朝散發,駕舟江湖漂流

 

    4 這首詩與將進酒抒發的情緒相近。它是天寶十三年李白游宣城時作。天寶十一年,詩人北游鄴郡、邯鄲、廣平,并到達安祿山統治下的幽州,親眼見到安祿山的驕橫跋扈以及為發動叛亂積極備戰的情景。顧念國家命運,詩人心中無限憂慮。正在這時,于宣城担任長史的本家兄弟李昭,邀請李白南游。李白于天寶十二年初秋到達了宣城。詩人在宣城的生活,表面上雖然顯得悠閑,但郁積在內心深處的痛苦,卻時時襲上心頭。他想到自己被玄宗賜金放還,仕途失意,報國無門,一種懷才不遇、憤恨不平之情油然而生。正當此時,他的叔父李云去往江南,路過宣州。詩人于是借在謝脁樓餞別李云之機,盡情地發泄胸中的苦悶。

    宣州治所在今安徽宣城。謝脁樓是南朝著名詩人謝脁做宣城太守時所建,也稱謝公樓,或北樓。校書叔云指李白叔父秘書省校書郎李云。不過這首詩詩題一作陪侍御叔華登樓歌》,則是陪李白的叔父監察御史李華登樓抒懷之作。從詩的內容看,后一題更為切合,詩中并無餞別之意,只是放歌抒懷。

    詩的一開始,作者就將積郁在心中的苦悶盡情傾瀉出來。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昨日之日已經棄我而去,不可挽留。這感情奔放的詩句里,不知含有多少珍時惜逝之意和年華虛度之慨。詩人從天寶三年被排擠出長安,至此已經十載,十年三千六百日,每一日都是作為昨日之日在浮游中無謂地打發掉的。那么今日之日又如何呢?情況仍然沒有變化,還將會像昨日之日一樣被無謂地送掉,所以煩憂亂心。這四句詩使用對稱句,昨日之日今日之日對照鮮明,給人感受十分強烈。對稱句而用兩個四、七句式,整齊中有參差,所以活脫奔騰,而不死板拘滯。

     接下去寫遠眺所感。雖然因年華無謂流逝而心煩意亂,然而今天在謝脁樓上,縱目遠觀,只見長風萬里送秋雁,雁群排著整齊的行列,乘著颯颯秋風,飛越萬里青空,多么清明開闊的境界,郁懷不禁為之一層,確實對此可以酣高樓了,把酒開懷,將亂心的煩憂暫且推開。

    情緒由憂郁陡然轉為開朗。因為是登謝脁樓,由樓而及人,想到文學的事業:蓬萊文章建安骨,中間小謝又清發蓬萊是海中仙山名,傳說仙家典籍都藏在這里。漢代藏書處東觀,被東漢學者稱為道家蓬萊山,所以蓬萊文章即指漢代文章。建安骨指漢末建安時期,三曹七子等有風骨的作品。小謝即謝脁,對大謝謝靈運而言。謝脁的詩以清麗見長,所以說清發。這兩句既表現了詩人對文學歷史的品評,又巧妙關合李華和詩人自己。李華是散文家,唐代古文運動前驅者之一,所以用蓬萊文章夸贊其文章成就。李白自己是詩人,又一向傾倒謝脁,如曾經說:解道澄江凈如練,令人長憶謝玄暉。玄暉是謝脁的字。所以以謝脁自許。

    詩人也許想到叔侄二人就是優秀文學傳統的繼承者與發揚者吧,不禁逸興勃起,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覽明月。”“逸興指飛騰的興致。壯思猶如說壯懷,高遠的志趣。,持取的意思。胸滿逸興,壯思飛騰,高情遠意竟使詩人發生天真的狂想,要登上青天將月亮摘下來。這兩句由開朗又轉為昂奮了。

    然而詩人畢竟志在濟世,不滿足以文學終其一生,所以不能不從昂揚逸興中又回到報國無路的殘酷現實中來,深深的愁緒又襲上心頭,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澆愁愁更愁愁懷是如此深重,借酒澆愁,而愁緒更深。前一句抽刀斷水的比喻,不僅用以表現消不除的愁懷十分貼切,而且意象上還能顯示出作者情緒激昂的色彩。所以轉成詩末兩句: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散發猶如說脫冠,指隱居不仕。詩情由昂奮又變為憂憤決絕。全詩一任感情的奔騰,完全以情緒為轉移,變化莫測,自成波瀾。

 

    5、宋人評論李白和杜甫的詩說杜詩思苦而語奇,李詩思疾而語豪這首詩幾乎每一句都是流傳千古的名句。詩歌的跳躍性也是極強的,往往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在開闔動蕩中坦露變幻無常的感情活動。貫穿在這些飛躍之中的,不是生活的邏輯,而是情感的蹤跡。詩雖極寫煩憂苦悶,卻并不陰郁低沉。只有像李白那樣,既有闊大的胸襟抱負、豪放坦率的性格,又有高度駕馭語言的能力,才能達到豪放與自然和諧統一的境界。

 

    6、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一句,語言豪放自然,音律和諧統一,是詩中最于精彩的一句,深刻地表現了詩人理想與現實之間不可調和矛盾的心情,也是千百年來描繪愁緒的名言希望灑脫的抽刀斷水,但是過往的日子就像流水般的糾纏無法擺脫。所以詩人只能舉杯銷愁,在日漸增長的愁意中不能自拔。最貼切的形容了詩人當時不得志的郁結之深,憂憤之烈,心緒之亂。

 

    7、詩中“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如此形象地把人的情緒表達出來,古往今來引人共鳴。以至流行歌曲云昨日向那東流水,離我遠去不可留。今日亂我心,多煩憂。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明朝清風四海流……”簡直全文照搬

    8、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有著一個理想,想截斷,而就像那抽刀斷水一樣,無法斷了我的這個念頭。舉杯暢飲,而無法消去心中堆積的憂愁,和了就想起現在,想起以前,一切盡是朦朧。只有舉著酒杯對著天空長嘆一聲,卻越想越愁,人生只有短短的幾天呀!  
  借酒消愁,越喝越愁,無法消除的憂愁,只有拿著酒杯誦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人活在世不那么舒服,沒有享受,只有憂愁,沒有幸福,只有憂傷。  

  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憂傷隨著李白的酒杯散發出來,而他心中的卻無法散發、消失

 

    9、抽刀斷水,是最無奈的神話;舉杯消愁,是最動情的悲歌。

      無可奈何花落去,相識舊人待到事過境遷的重逢之時又是否能夠南燕歸來?撫讀滄桑,惜風流人物總被風吹雨打,那時的她們是否還會有“看亭前花開花落,望天上云卷云舒”的灑脫?

    佳人在,何去留,幾人愁?

   逝去的是歷史,留下的是風景。

   落水流紅,閑愁萬種,幾度榮辱,夢一場……

 

   10、酒的一大功能是銷愁。盡管以詩酒擅名的李白曾在宣州的謝朓樓上說過“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似乎對此項功能有些懷疑,但他此前還曾說過:“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合理的解釋是美酒才能銷愁,李白在宣州時生活潦倒,所飲的只是當地所產的無名土酒,當然難以銷愁了

    王維詩中的游俠少年所飲的是“新豐美酒斗十千”,故而“相逢意氣為君飲”,絲毫不見愁的蹤影。李商隱想用美酒澆愁卻囊中羞澀,遂惴惴地自言自語:“心斷新豐酒,銷愁斗幾千?”杜甫的經歷也能說明這一點。遍檢杜詩,只見“更有澄江銷客愁”之類的句子,卻從未寫到過酒能銷愁。理由很簡單,杜甫在長安時與畢曜等窮朋友聚飲的情形是:“宜速相就飲一斗,恰有三百青銅錢。”三百銅錢就能買一斗的必是劣酒,與李白所飲的金樽清酒斗十千”不可同日而語。杜甫在羌村所飲的酒更是村中父老“手中各有攜,傾復清”的混雜村釀。他在成都草堂時曾應邀到一位老農的家中痛飲一番,老農“盆中為吾取”的也只是自家所釀的村酒而已。杜甫自己用來招待客人的也是“樽酒家貧只舊醅”。李商隱模擬杜詩說什么“美酒成都堪送老”,那真是想入非非。杜甫詩中的酒大多用“濁醪”來指代,酒清方為美,濁醪必是劣酒無疑。幸好杜甫沒有像李白那樣經歷過“御手調羹”的大富大貴,過慣了窮日子,有“濁醪”喝喝,也就像陶淵明所說的“弱女雖非男,慰情良勝無”了。有時他甚至認為劣酒也能短暫地解憂:“濁醪誰造汝,一酌散千愁!”

    然而憂愁本來有如流水,是抽刀難斷的,將它驅散開去只是權宜之計罷了。況且杜甫酒量頗大,更難以進入醉而忘憂的境界,有杜詩為證:“卻憶年年人醉時,只今未醉已先悲。數莖白發那拋得,百罚深杯亦不辭。……此身飲罷無歸處,獨立蒼茫自詠詩。”

宋代的黃山谷看到的杜甫畫像是醉里眉攢萬國愁”模樣,醉后仍在發愁,那是一幅多么逼真的杜甫寫真!莫礪鋒詩話之二十七:飲酒

 

11、昨日的悠閑時光真的離我越來越遠了,悄然而至的便是今日擾人心緒的繁忙。忙碌的日子里,沒有了休息和娛樂,更得舍棄業余愛好。怎不讓偏愛清靜的我心生愁煩?喜歡清靜,偏偏又處在一片熱鬧中,整日不得安寧;忙碌了一天,需要好好休息,偏逢加班……

現實中的許多事情總是與理想背道而馳,讓人徒增煩惱和嘆息。于是默念“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心里不覺舒暢了許多,想起“長風萬里送秋雁”的美景,便對明天產生了美好的憧憬。

一切都會過去,一切都是瞬息。面對生活中的不如意,你要用積極的心態去應對。就不會自尋煩惱。所以我喜歡該詩的前三句。前兩句發發牢騷,第三句用來化解煩惱。效果還真不錯 

 

12、人生何處無“閑愁”?辛棄疾總結:“閑愁最苦,斜陽正在,煙柳斷腸處。”沒有深切感受,怎么會領略到這種“愁腸百結,柔腸寸斷”之愁,無人可解,無人可訴。賀鑄,《青玉案》里有:“試問閑愁都幾許?一川煙草,滿城飛絮,梅子黃時雨。”此愁可謂多矣!

 最早讀到寫愁的詩是李白的:“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李白也曾在《將進酒》里寫道“呼兒將出喚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李白的愁里總拌著酒。借酒裝瘋,借酒澆愁,壯志難酬。誰能與他的愁相比?“愁”如水,怎么可以用刀去斷呢?

秦觀也曾寫下:“飛絮落花時候一登樓,便做春江都是淚,流不盡,許多愁。”他的愁多得流也流不盡。李清照的愁倒是很沉很多:“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周紫芝的愁讓人的些担心:“如今已是愁無數,明朝且做莫思量,如何過得今宵去。”他愁的活不成了,前提已是“情似游絲,人如飛絮。”有點“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的感傷,可能他就是過不了今宵,便“長相思,摧心肝”的去了。

古詩詞中以水喻愁的佳句不少,其中尤以李煜《虞美人》詞中的“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最負盛名。此外,李煜又有以春草喻恨的名句“離恨恰似春草,更行更遠還生。”歐陽修也有“離愁漸遠漸無窮,迢迢不斷如春水。”

“愁”是一種抽象的感情,可以用“一江春水”喻其綿綿不斷,喻其無窮無盡,但它如何能流得?眼中的淚,心中的愁,近乎難以言傳,唯有神會了。還是辛棄疾說的好“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如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此時的愁乃是報國無門,壯志難酬,欲說無處說的深愁。

愁啊愁,讀別人的愁,解自己的愁。而今只有“無邊絲雨細如愁,丁香空結雨中愁。”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悠悠蒼天,誰知我愁。

 

 

 

 


莊燦煌的博客 2013-09-10 21:07:45

[新一篇] 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

[舊一篇] 拚今生、對花對酒,為伊淚落。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