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生態需要與生態產業

>>>  史地研究雜志方面文獻收集  >>> 簡體     傳統


      一、生態需要是人的最重要的需要
  生態需要,是人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消費需要。我曾經提出:“人們的消費需要,不僅包括物質需要和精神文化需要,還應包括生態需要在內”,“生態需要對人的生存和發展,對滿足人的消費需要,具有極端重要性”①。人是社會的主體,不僅要處理好人與人之間的關系,還必須處理好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才能經常受到自然界的賜與,避免自然界對人類的懲罚。恩格斯早就提出警告:“我們不要過分陶醉于我們對自然界的勝利。對于每一次這樣的勝利,自然界都報復了我們。”并舉了米索不達米亞、希臘、小亞細亞以及阿爾卑斯山的意大利人,亂砍森林而受到自然界懲罚的事例,提出要“學會更加正確地理解自然規律”,“認識到自身和自然界的一致”,反對“那種把精神和物質、人類和自然、靈魂和肉體對立起來的荒謬的、反自然的觀點”②。生態需要反映人與自然的關系,反映人與自然的協調發展。但是,隨著工業社會的發展,環境污染、生態平衡遭受破壞的情況,愈益嚴重,生態需要遭受嚴重的威脅,影響人們的身體健康,危及人的生存。這正說明了生態需要的極端重要性。
  還應該看到,人們的消費需要是由低層次向高層次不斷發展的。不僅要求滿足生存需要,而且要滿足享受和發展需要。享受資料、發展資料在消費結構中的比重不斷提高,這才是社會生產的目的。生態需要,不僅是最基本、最重要的生存需要,也是很重要的享受需要和發展需要。優美的生態環境,不僅使人享受大自然的豐厚賜予,能開拓人的胸懷,陶冶人的情操,而且能啟迪人的思維,發展人的智力、體力,大大有利于人的身心健康和全面發展。馬克思在談到未來社會時指出:“……通過人并且為了人而對人的本質的真正占有;因此,它是人向自身、向社會的(即人的)人的復歸……它是人和自然之間、人和人之間矛盾的真正解決……”③又說:“社會化的人,聯合起來的生產者,將合理地調節他們和自然之間的物質變換,把它置于他們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讓它作為盲目的力量來統治自己,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無愧于和最適合于他們的人類本性的條件下進行這種物質變換。”④人們能“合理調節他們和自然之間的物質變換”,使生態需要得到較好的滿足,正反映了“人類本性”,反映“對人的本質的真正占有”,反映“人的復歸”。不僅反映消費層次、消費質量的提高,也反映社會文明和社會的全面進步。
  長期以來,在經濟學中不研究生態問題,不研究人的生態需要,認為這是自然科學的問題,這是有失偏頗的。我們認為,經濟學應該研究人的生存和發展,應該研究人的消費需要、特別是生態需要。應該研究如何利用生態規律,協調人與自然的關系,研究如何發展生態產業,以便在更大空間提高滿足消費需要的水平與能力,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促進社會經濟發展,促進社會文明和社會全面進步。這是我們當前一項重要的任務。
      二、當代生態需要的危機
  工業社會,實質上是高熵社會。丹尼爾·貝爾在《后工業社會的來臨》一書中早就指出:“清潔的空氣和水已越來越成為稀缺的物品。”在工業社會,人們采取不可持續的生產方式和消費方式,環境遭受嚴重污染,生態平衡遭受嚴重破壞。根據聯合國在維也納召開的第五屆預防犯罪和刑事司法大會提供的信息:全世界每年生產的垃圾約1000多億噸。其中美國一年就產出生活垃圾2億多噸,工業垃圾22億多噸,每人平均生產800公斤垃圾,美國每年向外傾銷危險廢料200萬噸以上。大氣污染加劇、酸雨范圍擴大,歐洲、北美和我國已成為世界三大酸雨區。不僅空氣污染,水污染也很嚴重:據有人估計,全世界每年約有4200億立方米的污水排入江河湖海,使55000億立方米淡水資源受到污染,造成飲水出現很大危機。據聯合國統計:全世界有100多個國家存在著不同程度的缺水問題,嚴重缺水的國家達43個,約占全球陸地面積的一半。全世界有20多億人缺乏清潔水,發展中國家有3/4的農村人口和1/5的城市人口“常年不能獲得安全衛生的飲用水”。噪音污染也很嚴重。城市噪音不僅使人的精神受到干擾,而且破壞人的心血管系統、胃腸系統、內分泌系統,影響人的身體健康。
  沙漠化和森林銳減現象日益嚴重。據聯合國環境署的材料:全世界受沙漠化影響和危害的土地已達36億公頃,占全球陸地總面積的1/4,而且還在不斷蔓延;迄今遭受沙漠化危害的人數,已占世界總人口的1/6左右。多年來,還出現綠色危機,致使森林銳減。全球曾有76億公頃森林,到19世紀降為55億公頃,而目前全世界僅有森林28億公頃。全球每年造林量只相當于毀林量的1/10左右。這不僅造成水土流失,也大大影響生態環境。
  我國環境污染也很嚴重:每年排放廢水350多億噸,排放廢氣59500多億立方米,排放工業固體廢棄物4760多萬噸,垃圾圍城現象嚴重,“白色污染”問題突出。水土流失面積達15000萬公頃,受沙漠化威脅的土地3300萬公頃,草原退化面積每年達130萬公頃,每年減少耕地500萬畝。我國水污染也很嚴重,很多河流、湖泊的水已變質。全國430多個“建制市”,缺水城市達188個,其中嚴重缺水的城市有40多個。
  綜觀全球,隨著工業的大發展,環境污染越來越嚴重。正如1991年8月《中國環境報》發表的一首小詩中所描述的:“煙囪擎天而立,大樹倒地而泣,高樓沖天而起,綠地凄然而逝。刀斧的痕跡日深一日,地球的表面斑駁陸離。”
  由于環境污染嚴重,人們的身心健康受到嚴重威脅,甚至奪去一些人的生命。如1930年比利時的“馬斯河谷事件”、1948年美國的“多洛拉煙霧事件”、美國40年代的“洛杉磯光化學煙霧事件”、英國50年代的“倫敦煙霧事件”、1961年日本的“四日市哮喘事件”等,奪去了成千上萬人的生命。70年代以來,全球每年有900多萬人,因飲用污水引起疾病或因缺水而死亡。據生態保護組織材料,意大利每年死于癌癥的人中,有250~500人的死因與環境污染有關。環境污染還會導致人種退化:1993年丹麥學者指出,懷孕期間生活在受有害化學物質嚴重污染的環境里的婦女,生下來的男孩將來產生的精子很少;1985年美國報道男子產生正常精子數量越來越少的消息;1996年法國報紙報道,環境污染降低了婦女生育能力,不育婦女的數量在不斷增加;1996年俄羅斯《勞動報》說:人類在退化,出生的嬰兒中完全健康的不到20%,能生育完全健康的后代的婦女也不到20%⑤。
  要滿足生態需要,除大力治理環境污染、保持生態平衡外,還必須大力發展生態產業,開拓生態消費品。前不久,我在一篇文章中提出:“發展生態消費,開拓生態消費品,這就要發展生態產業,發展生態農業、生態工業和其他生態產業,形成生態化產業體系”,“建立全國性的綠色產品開發體系和銷售網絡,發展綠色市場,更好地滿足生態需要”。⑥下面就這些問題作些探索。
      三、從可持續發展的戰略高度來發展生態產業,滿足生態需要
  江澤民在十四屆五中全會上強調指出:“在現代化建設中,必須把實現可持續發展作為一個重要戰略。要把控制人口、節約資源、保持環境放到首要位置,使人口增長與社會生產力的發展相適應,使經濟建設與資源、環境相協調,實現良性循環。”前不久,江澤民在第四次全國環保會議的講話中又指出:“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必須把貫徹落實可持續發展戰略始終作為一件大事來抓。可持續發展的思想最早源于環境保護,現在已成為世界許多國家指導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戰略。”1992年6月,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通過了《關于環境與發展的里約宣言》、《21世紀議程》等重要文件。1994年我國政府也發表了《中國21世紀議程——中國21世紀人口、環境與發展白皮書》,把可持續發展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指導思想、作為一個重大的戰略。提出了努力尋求一條人口、經濟、社會、環境和資源相互協調的可持續發展道路,并落實到我國“九五”計劃和2010年遠景目標的規劃之中。
  這里有個很值得研究的問題:可持續發展的核心內容是什么?有人認為:“作為發展中的社會主義大國,經濟的持續快速健康增長,應是制定和實施我國可持續發展的核心內容,這一點在任何時候都不能動搖。”經濟的持續快速健康增長,是很必要的,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前提。但這是否成為“可持續發展的核心內容”呢?如果這樣,和傳統的單純追求經濟增長、單純追求增加國民生產總值的戰略又有什么區別呢?發展是硬道理,但發展必須是可持續的,表現為生態的可持續發展、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并使三者緊密結合,協調發展。《中國21世紀議程》把我國可持續發展的戰略目標和主要內容確定為“建立可持續發展的經濟體系、社會體系和保持與之相適應的可持續利用資源和環境基礎”。這就找到一條生態、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路子。“協調發展”才是可持續發展的核心內容,單純“經濟持續快速健康增長”,決不可能解決可持續發展的戰略任務,甚至可能回到老路上去。
  和這相聯系的問題是:可持續發展的最終目標是什么?我認為,可持續發展的中心是人,落腳點在于更好地滿足人的需要(包括生態需要在內),促進人的全面發展。英國著名經濟學家P·伊金斯在其主編的《生存經濟學》一書中指出:“發展是一個整體,是一個整體的文化的過程”,“是人類整體的發展”。⑦1981年法國著名經濟家佩魯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委托,提出一份名為“新發展觀”的報告,明確提出社會發展的目標應該是社會——人,是社會——人的需要,包括社會、文化、經濟和精神的需要,它的發展應與人的智力、體力的發展相一致。1994年3月在埃及首都開羅召開的世界人口與發展大會,明確提出“可持續發展問題的中心是人”。并呼吁“各國應當減少和消除無法持續的生產和消費方式,并推進適當的政策,包括與人口有關的政策,以便滿足當代的需要而又不影響后代滿足其需要的能力”。1995年在哥本哈根舉行的世界首腦會議上,通過了《宣言》和《行動綱領》,提出社會發展“以人為中心”、“社會發展的最終目標是改善和提高全體人民的生活質量”、“人民是從事可持續發展的中心課題”(見《行動綱領》第8條、《宣言》第8條)。這里所說的“人類整體的發展”、“人的需要”、“改善和提高全體人民的生活質量”,都牽涉到人的生態需要的問題,都牽涉到如何促進生態平衡、發展生態產業,更好地滿足人的生態需要的問題。因此,我們強調指出從可持續發展的戰略高度來發展生態產業,更好地滿足生態需要,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就具有重大的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
      四、如何發展生態產業,滿足生態需要
  現在,世界各國都大力開拓生態產業,發展生態產品。從食品、服裝、用品、住宅以及汽車等,無一不有。美國現在市場上的綠色產品已占10%左右,德國已有綠色食品800多種,有統一的“綠色標志”。有些國家,以天然動植物作材料采取無污染方法進行加工,生產生態服裝;有的國家以天然材料構筑生態住宅。我國近年來,生態產業也發展較快。如1992年就成立了中國綠色食品開發中心,截至1997年10月止,全國共有綠色食品企業550個,開發出890個綠色食品產品,食物總量達400多萬噸。最近,在北京、天津、廣州、深圳、石家莊等城市已有綠色汽車上路,即用液化石油汽代替汽油作燃料,以減少大氣污染。據有關部門規劃:到本世紀末,全國將生產及改裝液化天然氣和液化石油氣汽車5000輛,10年內發展到20萬輛。⑧最近,有些企業還推出無氟冰箱、無氟空調及其他生態產品。我國已制定了《中國跨世紀綠色工程規劃》,問題是如何具體落實。
  發展生態產業,首先要樹立生態觀念。我國近年來,已有一些學者提出,“要改變觀念,首先要樹立人與自然必須持續協調發展的意識”,需要“一場全面的思想革命和觀念的更新”。⑨必須揚棄傳統的單純發展經濟、單純追求經濟效益的觀念,牢固樹立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相統一的觀念。特別是生態產業,從設計到生產、流通、銷售的全過程,都要貫串生態觀念,強調生態效益,為建立“綠色經濟”樹立良好的形象和旗幟。
  其次,要培育生態環境。人生活在生態環境之中,任何產品都是在一種生態環境之中進行生產和營銷。因此,不僅要防治污染,而且要積極培育一個良好的生態環境,建立適應可持續發展的良性生態系統。最近二三十年來,很多國家,花很大的力氣培育綠色環境。如新加坡從1967年開始從各方面培育綠色環境,實施花園城市計劃,現在新加坡已成為一座處處綠意盎然的世界著名的花園城市。培育良好的生態環境,不僅要治理已污染的環境,而且要從源頭上培育良好的生態環境。比如治理環境污染有很多措施,但綠化是培育良好的生態環境一個極其重要方面。要廣泛開展植樹造林,綠化大地,提高森林覆蓋率,從源頭上治理環境污染,這對于發展綠色產業,開拓綠色產品,是一項基礎工程。
  第三,要建立一個“清潔生產”體系。必須建立一個低耗、高效、少污染或無污染的“清潔生產”體系。這就要選準產業。要考慮該產業的資源、能源,如何進行清潔生產,減少廢棄物;要考慮廢物的處理與循環利用,建立一個良性循環體系;要開發無廢、少廢、節能、節水的新技術,提高資源、能源利用率;開展核能、太陽能、地熱能、海洋能的開發利用。這就要發展高科技,用高科技培育生態產業,建立“清潔生產”的完整體系,提高產品的科技含量。例如,發展綠色食品(生態食品),不僅要求農作物種植、飼養及食品加工全過程必須符合綠色食品的生產操作規程,而且產品的主要原料產地,也必須符合綠色食品的生態環境標準,即沒有工業的直接污染和污染源,符合綠色食品的大氣標準、土壤標準、水質標準。
  第四,要向產業化、系列化、集團化方向發展,開展基地建設,培育主導產品。有些生態產品如食品,應從初級產品向深加工、精加工方向發展,既要增加產品的花色品種,又要增加產品的附加值,提高經濟效益。此外,有些產業、有些企業,還要向集團化方向發展。只有形成規模經濟,才能更好地利用高科技。我國現在雖有“環保企業”4000余家,但90%以上是中小型鄉鎮企業,技術素質不高,總產值不到100億元。因此,要逐步采取聯合、兼并等方式,向集團化、專業化的方向發展,提高企業的整體素質。
  為了促進生態產業的發展,政府還可適當采取傾斜政策,使其優先發展。由于生態產業是以高科技為依托,投入多,資金需要量大,成本高,價格也較高。因此,政府要運用各種經濟杠桿,大力扶持。例如,增加對生態產業的投入,在財政支持上予以傾斜,在信貸方面給予優先,在稅收方面適當予以減免,等等。
  第五,要發展“綠色市場”。發展生態產業,不止于發展生產企業,而且應該包括營銷企業在內。搞產業化,要包括“綠色市場”在內。當代生態產業越來越發展,市場規模越來越宏大。早在1994年,世界生態產業市場規模達4080億美元,1995年達5000億美元,預計本世紀末可達6000億美元。在德國,綠色產品占商品的30%,日本已評定的綠色產品已達2600種。除了建立全國性的“綠色產品”開發體系外,還要建立營銷網絡,使“綠色市場”不斷擴大并使之規模化、法制化。我們有些生態產品發展了,但市場并沒有擴大,還沒有形成消費群體。以食品而言,現已有不少生產企業生產不少食品,但在食品商店中很少看到“綠色食品”,只有上海、天津、哈爾濱等幾個大城市建立了少量的“綠色食品”銷售網點。很多消費者還不知什么是“綠色食品”,不知道“綠色食品”是否真正可靠。加之,“綠色食品”的價格,比同類食品高15%~30%,很多人不愿買。因此,除了加強生態知識的宣傳、降低“綠色食品”的價格外,還必須建立營銷網絡,疏通流通渠道,包括開拓國際市場。
  最后,發展生態產業,還必須有大批掌握高科技、具有生態知識的人。生態產品的生產者,需要高科技人才;經營者也需要高科技的知識。有些發達國家,“環保產業”中專業技術人員、熟練工人多,職工素質高于經濟部門的平均水平。在加拿大,“環保產品”制造業的40%的人員和環境咨詢業的70%的人員是工程師和科學家。因此,我們也必須大力培養與生態產業有關的科技人才,包括產品生產、流通、產品檢測以及咨詢服務等各方面的人才,以提高生態產業的總體水平。
  只有發展生態產業,開拓越來越多的生態產品,才能滿足人們的生態需要,提高生活質量,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促進經濟、社會、生態環境的協調發展。馬克思說:“任何一種解放都是把人的世界和人的關系還給人自己。”⑩只有發展生態產業,促進生態平衡,滿足人們的生態需要,才能實現馬克思所說的人的“解放”,實現由必然王國向自由王國的飛躍。
湖南師范大學社會科學學報長沙1~5F10國民經濟管理與計劃尹世杰19981998生態需要是人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消費需要,人們必須處理好人和自然的關系,使生態需要得到滿足。而在后工業社會出現生態需要的危機,因此更要促進生態平衡,發展生態產業,以滿足人們的生態需要。我們要從可持續發展的戰略高度來發展生態產業,反對單純發展經濟,忽視經濟、社會、生態協調發展的觀點。要樹立生態觀念,培育生態環境,發展“綠色市場”,向產業化、系列化、集團化方向發展。生態需要/生態產業/可持續發展尹世杰 湖南師范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 教授,長沙,410081 作者:湖南師范大學社會科學學報長沙1~5F10國民經濟管理與計劃尹世杰19981998生態需要是人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消費需要,人們必須處理好人和自然的關系,使生態需要得到滿足。而在后工業社會出現生態需要的危機,因此更要促進生態平衡,發展生態產業,以滿足人們的生態需要。我們要從可持續發展的戰略高度來發展生態產業,反對單純發展經濟,忽視經濟、社會、生態協調發展的觀點。要樹立生態觀念,培育生態環境,發展“綠色市場”,向產業化、系列化、集團化方向發展。生態需要/生態產業/可持續發展

網載 2013-09-10 22:00:13

[新一篇] 論班級教育管理觀念的更新

[舊一篇] 論目的與手段的相互關系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