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居月諸,胡迭而微?

>>>  小城故事吳儂軟語溫婉人心的力量  >>> 簡體     傳統

           日居月諸,胡迭而微? 

  [譯文]  白晝有日夜有月,為何明暗相交迭?

  [出典]  春秋  《詩經·國風·邶風·柏舟》

  注:

  1、《詩經·國風·邶風·柏舟》   

  泛彼柏舟,亦泛其流。耿耿不寐,如有隱憂。微我無酒,以敖以游。

  我心匪鑒,不可以茹。亦有兄弟,不可以據。薄言往訴,逢彼之怒。

  我心匪石,不可轉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威儀棣棣,不可選也。

  憂心悄悄,慍于群小。覯閔既多,受侮不少。靜言思之,寤辟有摽。

  日居月諸,胡迭而微?心之憂矣,如匪浣衣。靜言思之,不能奮飛。

  2、注釋:

    泛(Fan):泛,漂浮,漂流,隨水沖走。

    流:中流,水中間。

    耿耿:有心事的樣子;形容心中不安。魯詩作"炯炯",指眼睛明亮。

    隱憂:藏在心底的憂愁,深憂。隱:痛。

    微:非,不是。

    鑒:銅鏡。

    茹(rú如):吃,包容。

    據:依靠。

    薄言:語助詞。愬(sù訴):同"訴",告訴。

    匪:在此處通“非”。

    棣棣:上下尊卑次序井然,雍容嫻雅貌;一說豐富盛多得樣子。

    選:同"巽",屈撓退讓貌。

    悄悄:憂愁的樣子。

    慍(yùn運):惱怒,怨恨。

    覯(ɡòu夠):同"遘",遭逢。閔(mǐn敏):痛,指患難。

    寤:交互。辟(pì屁):通"擗",捶胸。摽(biào鰾):捶,打。

    居、諸:語助詞。胡:何。

    迭:更動。微:指隱微無光。

    澣(huàn浣):洗滌。 

 

   3、譯文1:

     柏木船兒蕩悠悠,河中水波漫漫流。圓睜雙眼難入睡,深深憂愁在心頭。不是想喝沒好酒,姑且散心去邀游。  
    我心并非青銅鏡,不能一照都留影。也有長兄與小弟,不料兄弟難依憑。前去訴苦求安慰,竟遇發怒壞性情。  
    我心并非卵石圓,不能隨便來滾轉;我心并非草席軟,不能任意來翻卷。雍容嫻雅有威儀,不能荏弱被欺瞞。  
    憂愁重重難排除,小人恨我真可惡。碰到患難已很多,遭受凌辱更無數。靜下心來仔細想,撫心拍胸猛醒悟。  
    白晝有日夜有月,為何明暗相交迭? 不盡憂愁在心中,好似臟衣未洗潔。靜下心來仔細想,不能奮起高飛越。

    譯文2:

    漂浮柏木舟,漂流在河中。輾轉更難眠,心底有憂愁。不是沒有酒,四處茫茫游。
  我心非明鏡,凡事可包容。雖然有兄弟,不能冒然依。莽撞去訴說,恐怕遭怒斥。
  我心非石頭,不能任意移。我心非草席,可以自由卷。長幼尊卑在,豈敢廢禮儀。
  憂心愁亂深,恨被小人嫉。讒言遇得多,欺侮也不少。靜心細思量,夢醒痛斷腸。
  日月的光輝,為何變昏黃。心中的憂愁,像未洗衣裳。靜心來思量,恨飛去遠方。

    譯文3:

     柏舟飄搖在水中,聽它隨水自漂流。滿懷愁緒難入睡,蓋因心中藏憂愁。豈是欲飲無好酒,姑且散心任遨游。
  我心不是青銅鏡,難以包容不潔影。也有兄弟非孤身,無奈手足難依憑。有心上門訴衷腸,適逢其怒心悲傷。
  我的心兒非滾石,不可隨意任人轉。良心也非草席軟,不能隨意來翻卷。正人君子重威儀,豈可恣意被責剔。
  內心煩亂無法平,忠貞卻招小人忌。際遇艱難已很多,復受凌辱更不少。靜心思索煩惱事,臥床不眠猶捶胸。
  日照白晝月照夜,為何交替少光輝?心中憂愁難派遣,恰如尚未洗浣衣。平心靜氣思諸事,但恨不能插翅飛。
 

 
  

   4、孔子曰:“不學詩,無以言。”放到現在來說,詩經在交際應用方面雖然沒有那么重要了,但對于一個人的文化修養卻依然有著不可低估的影響。

    這首詩反映了《詩經》時代民間婚戀的現實狀況:一方面,人們在政令許可的范圍內仍享有一定的性愛自由,原始婚俗亦有傳承;另一方面普遍的情況已是“取妻如之何?必告父母”、“取妻如之何?非媒不得”(《齊風·南山》),禮教已通過婚俗和輿論干預生活。所以詩中女子既自行擇歡,卻又受到母親的制約。而哪里有壓迫哪里就有反抗,詩中也就表現了青年男女為了爭取婚戀自由而產生的反抗意識,這是一個很新很有價值的信息。  

    題解

  1.婦人遭受遺棄,又為群小所欺,堅持真理,不甘屈服的抒憤詩。

  2.亦有解釋,此詩是一個不遇明主、抱負難展的臣子在傾訴自己心中的憂憤。

  《柏舟》,言仁而不遇也——《詩序》

    一種解:

    《柏舟》寫的是莊公長期不和莊姜一起生活,《柏舟》即作者自況,柏木之舟質量是堅實細密的,比喻作者人才出眾,但卻是飄蕩水中的一只空船。莊姜的隱憂無法排解,耿耿不寐“我心匪鑒,不可以茹,”“我心匪石,不可以轉”,“我心匪席,不可卷也”是寫她憂愁的情緒,擺脫不掉的苦悶。意象聯想十分貼切。

作者也有主觀努力,想主動地槁好和莊公的關系“薄言往訴,逢彼之怒”通過作者提煉成的這一細節,將作者的痛苦表述得如此清晰。而“憂心悄悄,恫于群小,”丈夫既對她不好,身邊那些小人也一齊落井下石,作者只能憂心悄悄,只能是“靜言思之,不能奮飛”只能仰望天空,希望象小鳥那樣白由飛翔。

 

   5、“泛彼柏舟,亦泛其流。”《詩經·國風·邶風·二子乘舟》有“二子乘舟,泛泛其景。”古人乘船用“泛”字,給人一種舒緩貌,很能引起不盡的遐思。我讀到此句的時候,眼前不由自主地浮現出這樣的畫面:一對情竇初開的青年男女,泛著小舟,在夕陽下,于荷花深處,談情說愛,海誓山盟。但如果結合全詩,我們發現,此處只是一個人在“泛”舟。此時,“泛”字的舒緩貌所流露出的不再是情意綿綿,而變成了精神恍惚。我仿佛看到,徐徐前行著的小舟上正坐著一位心不在焉的詩人。我很自然地想到了李清照的“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 詩人是在發愁嗎?如果是的,詩人又為何發愁呢?我又想到了《越女歌》:“今夕何夕兮,藆洲中流。今日何日兮,得與王子同舟。蒙羞被好兮,不誓詬恥。心幾煩而不絕兮,得知王子。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悅君兮君不知。”同樣是乘舟,《柏舟》表達的是不是同樣的情思主題呢?我借助于其他作品來揣摩這兩句的含義,其實主要是受了中國傳統的象征體系的影響。這種象征體系在很大程度上是從詩經開始建立起來的,今天我們重讀詩經,正可以把這種象征體系反過來運用,由后人的作品來體味最原始的詩經的象征系統。以上對詩人形象的種種猜測,僅僅是由“泛彼柏舟,亦泛其流”一句發散開去,我正是帶著這些疑問迫不及待地讀下去的。

    “耿耿不寐,如有隱憂。”此句交代了詩人確有“隱憂”,證實了我剛才的猜測。“耿耿”二字的含義正可以由“耿耿于懷”來類推,“耿耿于懷”這個成語是不是由此而來呢?這個我們不妨存疑,也并不影響我們的閱讀和理解。“微我無酒,以敖以游。”詩人說他(她)不是不能攜酒以游。先秦時代,生產力低下,只有貴族才有可能喝酒,此句暗中交代了詩人的身份。攜酒以游,這似乎是男人的事,但我們并不能由此就認定詩人是男子。這是因為貴族女子未必不會飲酒,后世女詞人李清照不就是貴族女性飲酒的代表嗎?所以詩人的性別問題還要存疑,還需要繼續讀下去。

    “我心匪鑒,不可以茹。”這句話是說:鏡子可以不分美丑善惡將一切東西的影象都照進去,我的心則不能像鏡子那樣不分美丑善惡都加以容納。這樣的比喻令人耳目一新。我們一般地將鏡子比喻成美好的事物,比如說“心如明鏡”“以銅為鑒”等等。我們正可以從這樣的比喻中受到啟發,有意識地運用這樣的比喻,進一步擴大鏡子在現代漢語中的象征意向。在內容上,此句表達了作者明辨是非的性格特點。“亦有兄弟,不可以據。薄言往訴,逢彼之怒。”這兩句話讓我想到了《孔雀東南飛》中的劉蘭芝。劉蘭芝“逼迫兼兄弟”,詩人的形象是不是和劉蘭芝類似呢?通觀《柏舟》的前兩節,似乎說得通,詩人由此也很可能是一位女性。但我們不能由此就敲定詩人和劉蘭芝是同樣的遭遇。凡此種種猜測,我們只有繼續往下讀,以求答案。

    “我心匪石,不可轉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這兩句比喻確實精彩,但不能給我以新鮮感,原因是《孔雀東南飛》中有如出一轍的句子:“盤石方且厚,可以卒千年。蒲葦一時韌,便作旦夕間。”但毫無疑問,《孔雀東南飛》明顯化用了《柏舟》中的這兩句。讀古文的時候,我們總有類似的發現,就是一個詩人的詩句其實是化用了前人的詩句,有時候這個前人還是化用了比他更早的人的詩句。這也是學習古代文學,對作品追根溯源的樂趣之一,特別是讀詩經,這樣的發現并不新鮮。這兩句話用比喻的形式,進一步申明了詩人的抗爭。“威儀棣棣,不可選也。”此句明確表示了詩人的威武不能屈。“威儀棣棣”這樣的形容似乎只適合男性,這讓我對之前的認為詩人是女子的猜測產生了懷疑。但我也不能肯定“威儀棣棣”就不能形容女子,也許古代描述男女的詞語與現代的詞語不盡相同。這其中就存在一些訓詁的學問了。

    “憂心悄悄,慍于群小”這里的“群小”是誰呢?是“兄弟”?我們不得而知。“覯閔既多,受侮不少。”詩人的命運似乎和劉蘭芝差不多。“靜言思之,寤辟有摽。”《詩經·國風·衛風·氓》有“靜言思之,躬自悼矣。” 邶和衛這兩個諸侯國后來合并成了衛,因此《邶風》《衛風》語言上有很多的相似之處,《氓》是一位被遺棄的女子所作,《邶》是不是也同樣如此呢?也許是的。“摽”字,《詩經·國風·召南·摽有梅》也有,但解釋仁者見仁,只可以確定“摽”是一個動詞。有人把“寤辟有摽”解釋為氣得錘胸頓足,似也可取。

    “日居月諸,胡迭而微?”這句話是說日月的光輝有時也會被浮云遮住而暗淡。這樣的比喻也夠新穎。我看這樣的比喻除了可以表示遭受壓迫之外,還可以形容生不逢時、懷才不遇。不過古人卻鮮有此意義的引用。“心之憂矣,如匪浣衣。”這樣的比喻很有生活氣息,但是我不禁懷疑,沒洗衣服有這么憂嗎?可能古人的生活和現在差別太大吧。“靜言思之,不能奮飛。”這一句和“靜言思之,寤辟有摽”復沓,這也是詩經常用的修辭手法,再言詩人的不肯屈從命運。

    縱觀全詩,詩人運用各種各樣的比喻來完成對詩人自我形象的塑造,在表達詩人不屈的性格方面是清晰有力的。雖然對詩歌描寫的故事緣由我們不能作出明確的判斷,但我們也不妨把詩人當作一個被遺棄的女子或守志不嫁的寡婦來處理。雖然這樣會狹隘我們的視野,但這樣有利于形成記憶,有利于我們有方向地對詩經的原句進行引用和創作。閱讀詩經,能夠引起我們豐富的聯想,有時能夠串聯我們所學的其他知識,這是一件令人樂此不疲的事情。學習詩經,能夠了解我國燦爛文化的源頭,能夠廣博一個人的古文化知識。孔子曰:“不學詩,無以言。”放到現在來說,詩經在交際應用方面雖然沒有那么重要了,但對于一個人的文化修養卻依然有著不可低估的影響。

 

    6、新解釋:“日居諸月”?‘日居之于月’?這個漓江出版社圖文本《詩經》已經說到了,即是日食。但不是日月交替‘虧蝕’。古人由于沒有現在人們的天文學知識,不知道日食是日、月與地球相互運動規律的結果,也不明白月亮本來是不發光,而只是借助日光反射才發光而已,當三者在接近一條直線排列時,月亮在中間遮擋,自然就有‘日食’,‘迭而微’即從‘初食’、‘偏食’再到‘全食’的過程。由于缺乏這常識,他們當然地認為日也發光、月也發光,合在一起——即‘日居之于月’,如此應該是‘明’才是,怎么反而依次、逐漸地‘微’、‘虧’、‘昏暗’下去呢?正因此極不理解,才‘怪而問之’!這類似屈原《天問》:何以天柱絕于西北,而地東南傾?今天看來不成問題的問題,但是古人由于時代所限,很是嚴肅地思考,卻百思不得其解。同時,此種反常而令人不解的‘兇兆’照臨下土、下土是冒,自然就不是什么“光輝普照”。

 

     7、生活里瑣事繁多,卻又無處傾訴,愁緒紛雜,心里不暢快,收拾好家事,老人安睡了,小孩到鄰居家去玩了,掩上門扉,沿著青石小路,到村口河邊上,解了攬繩,劃著自家的柏木小舟,靜靜泊到一個水聲之外無人聲的所在,黑瓷碗里倒上淺淺一杯家釀米酒,擱到船舷邊上,空對清風,把多少個不寐夜晚里深藏的心事,融到紛紛雜雜的江流的亂影里。這是我讀完《柏舟》后,心里素描出的一小幅山水畫面,也算是對這首詩的一種繪畫式的解讀。一個用如此方式舒解自己內心的女子,是個哀而不怨的人。《柏舟》的詩情,在家常女子吐露細微的心事,用小舟、靜水、女子的不寐之眼勾畫出一個精致的空幽畫面,而其中裝的酒色卻是俗常生活的波紋。這樣畫面式的創作,算是詩情影響后人,源流深遠的圖譜方式。和這些四言詩里衍生出來的后世詩海里富饒多姿的五言詩和七言絕句不同,先秦的四字詩譜更加樸實率真,有著安然面對時間的原始意象。

  先秦古人的詩句,是和著當時的絲竹喑啞古鐘擊鳴一起吟唱的,來讓白日里奔波山野林莽的農耕牧民感受到勞頓之后的身心舒暢。四言歌里,韻律齊整,敘事家常,在落日草坪或宗廟祠堂里,粗布衣衫的眾人靜靜聽這些樂聲,除了祈福之外,還能獲得一點內在的共鳴和心靈的愉悅。可惜的是,吟唱的古樂到今天已經基本失傳,我們只能在文字的意境里勾畫古老先民留在時間里的斑斑痕跡,在古今流傳的歡情傷歌里,揣摩些神奇與古妙的中華語言深藏在時間里的一些幽暗通道。

  我是被《詩經》簡約、樸拙、傳神、嚴整、自然、深意潛藏的古風流韻攝住心魂,并由此在這樣一片神奇土地上,去窺探天地萬物怎樣托了人的情致翅膀——這翅膀翩然紛飛在植物世界的落葉和根莖上,生發出自然和人的無盡故事。

 

    8、那樣的一棵樹,有時繁茂有時頹敗,只有幾朵花兒,常開不敗。你知道,其中有一朵,必定是那個人。那個人,大概也是你驚艷之花吧。一絲一縷用心鏤刻的花蕾含苞待放,凝固深情幾多許,你可以肯定地告訴我嗎。

    然而日居月諸,胡迭而微。想必是光陰總也似水過,到頭來韻華亦如花荼麋。 想起來那些,日月經天,江河行地的日子。

 

    9、《詩》云:“日居月諸,胡迭而微?”感世事之無常,詩人易老;嘆流年之飛逝,丹青難留!
  秋水顧盼流轉之間,美人似乎見慣人物代謝,看盡繁華事散,依舊巧笑嫣然,千載不變。

  屈子泉下有知,復嘆“唯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遲暮”否?
  桃花亂落,山鬼幽怨:“歲既晏兮孰華予?”


  
年華老去,是誰讓我永如花艷?
  年華老去,是誰讓你永如花艷?

 

   10、愛情本身具有排他性和獨占性,女人對待愛情的態度尤甚。他是她心尖上的那個他,而她竟然不是他心尖上唯一的一個她,對一向眼高于頂自視甚高的她來說,真叫人情何以堪,與你我本來就是屈尊下貴,你卻在這里說風涼話,辱盡我臉面,真是此恨不出,實難為人,霧數得緊!可惜了這樣的霧數感情,即使經歷有多刻骨銘心,未免也同雞肋一樣,食之無味,棄之可惜,只好在心上來來回回輾轉反側,摩挲夠了折磨夠了,個中愁思滋味備嘗遍,日居月諸,胡迭而微?到了郁悶得天地無光時,靜言思之,不能奮飛,想想,這樣的感情還有維系下去的必要嗎,他是賤人賤骨到死也改不了了,自己若一味沉淪恐怕一輩子都要情海生波醋江倒騰,卿本佳人,奈何做賊,再留無益,只好走罷。

 

    11、每當看到《詩經》的這一首,不知為何,都悲從中來。有悲涼的無奈,在字句中滲出來,涼涼地漫流滿心。

  能把命運掌握在手的人,多么幸運啊!經濟環境優游的人,才有閑心經營文化和素質。而蕓蕓眾生卻只能:“憂心悄悄,慍于群小。覯閔既多,受侮不少。靜言思之,寤辟有摽。日居月諸,胡迭而微?心之憂矣,如匪浣衣。靜言思之,不能奮飛。”


莊燦煌的博客 2013-09-10 21:08:18

[新一篇] 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

[舊一篇] 日日思君不見君,共飲長江水。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