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閱讀 |
>>> 小城故事吳儂軟語溫婉人心的力量 >>> | 簡體 傳統 |
橫看成嶺側成峰, 遠近高低各不同。
[譯文] 從正面看廬山,它是一道橫長的山嶺;從側面看廬山,它是一座高聳的山峰。你再從不同距離、不同角度去看吧,呈現在你眼前的廬山,都是各不相同的形象。
[出典] 北宋 蘇軾 《題西林壁》
注:
1、《題西林壁》 蘇軾
橫看成嶺側成峰, 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 只緣身在此山中。
2、注釋:
題西林壁:寫在西林寺的墻壁上。西林寺在廬北麓。
西林:即廬山西林寺。
緣:因為。
此山:這座山,指廬山。
橫看:從正面看。廬山總是南北走向,橫看就是從東面西面看。
各不同:不相同。
題:書寫;題寫。
登:攀登。
側:從側面看。
識:看清楚。
面目:指廬山的景色。
3、譯文1:
從正面看廬山山嶺連綿起伏,從其他面看廬山山峰聳立,從遠處、近處、高處、低處看廬山,廬山呈現各種不同的樣子。認不清廬山本來的面目,因為自己在廬山中。
譯文2:
從正面看廬山,它是一道橫長的山嶺;從側面看廬山,它是一座高聳的山峰。你再從不同距離、不同角度去看吧,呈現在你眼前的廬山,都是各不相同的形象。我們為什么不能確切完整地把握廬山的真實面貌呢?只因為人在山里面,眼界受到局限的緣故啊。
4、蘇軾 生平見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5、這是一首詩中有畫的寫景詩,又是一首哲理詩,哲理蘊含在對廬山景色的描繪之中。元豐七年(1084)春末夏初,蘇軾暢游廬山十余日,被廬山雄奇秀麗的景色所吸引。因此,他揮毫寫下十余首贊美廬山的詩,這是其中的一首。前兩句描述了廬山不同的形態變化。廬山橫看綿延逶迤,崇山峻嶺郁郁蔥蔥連環不絕;側看則峰巒起伏,奇峰突起,聳入云端。從遠處和近處不同的方位看廬山,所看到的山色和氣勢又中不相同。后兩句寫出了作者深思后的感悟:之所以從不同的方位看廬山,會有不同的印象,原來是因為“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也就是說,只有遠離廬山,跳出廬山的遮蔽,才能全面把握廬山的真正儀態。這兩句充滿了意味深長的哲理,并成為人們廣為傳誦的警句。
位于江西省北部,聳立于長江南岸、鄱陽湖之濱的廬山,自古有“匡廬奇秀甲天下 ”的美稱。這里不僅岡巒環列,山峰多達九十余座,而且長年云霧繚繞,煙雨彌漫。她那瞬息萬變、瑰麗奇迷的山色,為歷代文人騷客謳歌不已。唐朝詩人錢起這樣寫道:
咫尺愁風雨,匡廬不可登。
只疑云霧里,猶有六朝僧。
廬山的風雨云霧使詩人感到驚異駭怪。廬山如此神奇莫測,似乎在于云煙霧靄的作用。然而北宋大詩人蘇軾卻以他獨特的感受,翻出新的意境,這便是膾炙人口的《題西林壁》。這首詩,是蘇軾在元豐七年(1084年)四月,與友人參寥同游廬山的西林寺時的作品。其實,十幾天前他剛入廬山的時候,曾寫過一首五言小詩:“青山若無素,偃蹇不相親。要識廬山面,他年是故人。”他很風趣地說,第一次見到廬山,好象遇到一位高傲的陌生人;要想和他混熟,今后就得常來常往。于是他 “往來山南北十余日”最后寫出這篇歌詠廬山的名篇。
在這里,詩人透過云霧的迷紗打算直接體認廬山本體。你看,他從橫里看觀察,所得到的印象是道道山嶺;再從側面端詳,則是座座奇峰。無論是從遠處望,近處看,還是高處俯視,低處仰觀,所見景象全然不同。然而蘇軾并沒有象其他詩人那樣僅僅止于驚嘆和迷惘,而是進一步地思索:人們所看到的萬千異態畢竟是局部景致,而并非廬山的本來面目。原因就在于游人未能超然廬山之外統觀全貌,一味山間留戀,“見木不見林”,自然難見其本像。
結尾二句,奇思妙發,整個意境渾然托出,為讀者提供了一個回味經驗、馳騁想象的空間。難道僅僅是游歷山水才有這種理性認識嗎?小而言之,我們研討某個問題時,不是也有因為鉆牛角尖而陷入困境的嗎?我們從事某項工作時,不是有時也由于糾纏一些枝節而難以自拔嗎?大而言之,人們在認識客觀世界時,不是常常也有限于某一局部或某一方面的偏見而未能著眼于全局,把握不住客觀單單是詩人歌詠廬山的奇景偉觀,同時也是蘇軾以哲人的眼光從中得出的真理性的認識。由于這種認識是深刻的,是符合客觀規律的,所以詩中除了有谷峰的奇秀形象給人以美感之外,又有深永的哲理啟人心智。因此,這首小詩格外來得含蓄蘊藉,思致渺遠,使人百讀不厭。
這首詩寓意十分深刻,但所用的語言卻異常淺顯。深入淺出,這正是蘇軾的一種語言特色。蘇軾寫詩,全無雕琢習氣。詩人所追求的是用一種質樸無華、條暢流利的語言表現一種清新的、前人未曾道的意境;而這意境又是不時閃爍著熒熒的哲理之光。從這首詩來看,語言的表述是簡明的,而其內涵卻是豐富的。也就是說,詩語的本身是形象性和邏輯性的高度統一。詩人在四句詩中,概括地描繪了廬山的形象的特征,同時又準確地指出看山不得要領的道理。鮮明的感性與明晰的理性交織一起,互為因果,詩的形象因此升華為理性王國里的典型,這就是人們為什么千百次的把后兩句當作哲理的警句的原因。
如果說宋以前的詩歌傳統是以言志、言情為特點的話,那么到了宋朝尤其是蘇軾,則出現了以言理為特色的新詩風。這種詩風是宋人在唐詩之后另辟的一條蹊徑,用蘇軾的話來說,便是“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形成這類詩的特點是:語淺意深,因物寓理,寄至味于淡泊。《題西林壁》就是這樣的一首好詩。
6、 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學生,不要把學生瞧扁了。
只要細心觀察,就會發現學生有進步的地方。可能對問題的認識提高,分析問題能力增強,可能某方面科學文化知識增加,可能一次作業進步或者一次考試進步,可能在勞動或公益活動方面表現較好,可能文藝、體育取得好成績,可能有什么小發明、小制作……
另外關鍵應該要拿孩子的今天比昨天,比前天,,哪怕發現一點微小的進步,也應及時肯定。不應該由于橫著比或高標準要求而看著不起眼兒,認為不值得一提就把點滴進步漠視、忽略過去。應該想到“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優點是一步步發展的。必須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待他們,不能有成見。 教師也不能認為“好學生”就永遠好,“問題學生”就永遠差,要克服“先入為主”思想的消極影響,用發展的眼光看他們。否則就會打消他們上進的積極性,滋長“破罐子破摔”的心理,甚至產生逆反心理,同教育者消極對抗。
正是因為學生有“尺有所長,寸有所短”的特點,我們老師才應有“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的評價眼光。而這一切的基點與關鍵是教師是否學會了發現,從學生的"不行"之中發現"能行",從學生的失敗之中發現成功的希望,從學生一言一行、一舉一動之中發現他引以為榮的優點、與眾不同的長處,反之也是。讓我們把“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當作一種孜孜不倦的追求,以此來成全我們對教育事業的無愧承諾。
7、即便是同一本書,不同的人看了感受也是不同的。正所謂“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姜戎的《狼圖騰》就向我們展示了曾經美麗的蒙古大草原和草原人、草原狼艱難、豐富而又讓我們覺得新奇的生活。
在《狼圖騰》中,我們了解到了游牧民族與農耕民族之間的差異,在人與自然、人性與狼性、狼道與天道之間似乎存在著追求、關注和焦點。國家的競爭,最根本還是民族性格競爭。而民族性格的形成是“百年大計,教育為本”諸多傳統文化和現代文明的精髓濃縮歷練出來的,去偽存真,迎接挑戰,世世代代,自強不息,永不滿足。
為此,《狼圖騰》所揭示的是華夏性格角度找到了中國落后的根源。雖然作者的“理論”還值得進一步商榷與推敲,但其倡導的開拓進取的精神,呼喚偉大強悍的“狼文化”的回歸,無疑為我們民族振興多提供了一條道路。愿我們多一點“狼性”,少一點“羊性”吧!
8、 從某種意義上說,學會放棄也是一種美德(放棄那些不該屬于自己的東西)。其實人生并不一定非要走到最高點。可人們從來都是這樣認為:人活著就要有追求,要永遠追求就得成功,就要一直達到頂點,仿佛那才是唯一的目的。
其實不然,世間一切事物都有它的兩面性。 換個角度看問題和思考問題常常會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成功也是一樣,有時并不需要刻意而為。一個人執著于自己的奮斗目標苦苦追求 ,反而會為其所累,只有懂得放下,放下渴望成功的那顆心,順其自然,才能得到最大的成功。
當然,放棄的確很無奈,會讓人失去很多心愛的東西。可是現實生活就是這樣殘酷,有時就是讓我們放棄某些東西。讓我們變得真實,變得寬容,變得灑脫。換個角度想想,放棄何曾不是一件好事。
有這樣兩句詩寫到:"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詩人從不同角度看到了山的景致,并不是非得到頂峰才能看到。 也許山頂上可以一覽眾山丘,但也可能是高處不勝寒呢。 人其實學會放棄也可以是一種快樂,是一種美德。 因為放棄是另一種姿態,它不是保守,也不是退縮,而是為了得到最好的應該屬于自己的一切。
莊燦煌的博客 2013-09-10 21:10:33
稱謂: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