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馬依北風,越鳥巢南枝。

>>>  小城故事吳儂軟語溫婉人心的力量  >>> 簡體     傳統

          胡馬依北風,越鳥巢南枝。

  [譯文]   北方的馬南來后仍依戀于北風,南方的鳥北飛后仍筑巢在向南的樹枝。

 [出典]  無名氏  《古詩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注:

  1、    古詩十九首

  行行重行行,   與君生別離。

  相去萬余里,   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長,   會面安可知?

  胡馬依北風,   越鳥巢南枝。

  相去日已遠,   衣帶日已緩;

  浮云蔽白日,   游子不顧返。

  思君令人老,   歲月忽已晚。

  棄捐勿復道,   努力加餐飯。

  2、注釋:

    重(chóng崇):又。這句是說行而不止。

  生別離:是“生離死別”的意思。屈原《九歌·少司命》:“悲莫悲兮生別離。” 

  相去:相距,相離。 

  涯:方。 

  阻:艱險。 

  胡馬:北方所產的馬。 

  越鳥:南方所產的鳥。“胡馬依北風,越鳥巢南枝”,是當時習用的比喻,借喻眷戀故鄉的意思。 

  已:同“以”。遠:久。 

  緩:寬松。這句意思是說,人因相思而軀體一天天消瘦。 

  顧反:還返,回家。顧,返也。反,同返。

  “老”,并非實指年齡,而指消瘦的體貌和憂傷的心情,是說心身憔悴,有似衰老而已。

  “晚”,指行人未歸,歲月已晚,表明春秋忽代謝,相思又一年,暗喻青春易逝。

  棄捐:拋棄。 

  棄捐勿復道,努力加餐飯:這兩句是說這些都丟開不必再說了,只希望你在外保重。


   3、譯文1:

     你走啊走啊老是不停的走,就這樣活生生分開了你我。

  從此你我之間相距千萬里,我在天這頭你就在天那頭。

  路途那樣艱險又那樣遙遠,要見面可知道是什么時候?

  北馬南來仍然依戀著北風,南鳥北飛筑巢還在南枝頭。

  彼此分離的時間越長越久,衣服越發寬大人越發消瘦。

  飄蕩游云遮住了太陽,他鄉的游子不想回還。

  只因為想你使我都變老了,又是一年很快地到了年關。

  還有許多心里話都不說了,只愿你多保重切莫受饑寒。

   譯文2:

   走啊走啊越走越遠,就這樣活活與夫君分離。相隔萬水千山。各處天涯海角。道路險阻又漫長,誰知何時再見面?北方的馬依戀北風,南國的鳥棲息于南方。分別的日子太久了,人一天天消瘦。難道像白云遮日一樣,你也受到別的女子蒙蔽,而不想回家。相思讓人變老,青春悄悄消逝。我的思念和担心都不必說了,只盼你注意溫飽,保重身體。


   4、《古詩十九首》,組詩名,是樂府古詩文人化的顯著標志。為南朝蕭統從傳世無名氏《古詩》中選錄十九首編入《昭明文選》而成。《古詩十九首》深刻地再現了文人在漢末社會思想大轉變時期,追求的幻滅與沉淪,心靈的覺醒與痛苦。藝術上語言樸素自然,描寫生動真切,具有天然渾成的藝術風格。同時,《古詩十九首》所抒發的,是人生最基本、最普遍的幾種情感和思緒,令古往今來的讀者常讀常新。

    今人綜合考察《古詩十九首》所表現的情感傾向、所折射的社會生活情狀以及它純熟的藝術技巧,一般認為它并不是一時一人之作,它所產生的年代應當在東漢順帝末到獻帝前,即公元140-190年之間。

    《古詩十九首》是樂府古詩文人化的顯著標志。漢末文人對個體生存價值的關注,使他們與自己生活的社會環境、自然環境,建立起更為廣泛而深刻的情感聯系。過去與外在事功相關聯的,諸如帝王、諸侯的宗廟祭祀、文治武功、畋獵游樂乃至都城官室等,曾一度霸踞文學的題材領域,現在讓位于與詩人的現實生活、精神生活息息相關的進退出處、友誼愛情乃至街衢田疇、物候節氣,文學的題材、風格、技巧,因之發生巨大的變化。

  《古詩十九首》在五言詩的發展上有重要地位,在中國詩史上也有相當重要的意義,它的題材內容和表現手法為后人師法,幾至形成模式。它的藝術風格,也影響到后世詩歌的創作與批評。就古代詩歌發展的實際情況而言,劉勰的《文心雕龍》稱它為“五言之冠冕”,鐘嶸的《詩品》贊頌它“天衣無縫,一字千金”。“千古五言之祖”是并不過分的。詩史上認為《古詩十九首》為五言古詩之權輿的評論例如,明王世貞稱“(十九首)談理不如《三百篇》,而微詞婉旨,碎足并駕,是千古五言之祖”。陸時庸則云“(十九首)謂之風余,謂之詩母”。

   《古詩十九首》語言淺近自然,卻又極為精煉準確。不做艱澀之語,不用冷僻之詞,而是用最明白淺顯的語言道出真情至理。傳神達意,意味雋永。遣詞用語非常淺近明白,“平平道出,且無用功字面,若秀才對朋友說家常話”,卻涵詠不盡,意味無窮;《古詩十九首》的語言如山間甘泉,如千年陳釀,既清新又醇厚,既平淡又有韻味。

  此外,《古詩十九首》還較多使用疊字,或描繪景物,或刻畫形象,或敘述情境,無不生動傳神,也增加了詩歌的節奏美和韻律美。


    5、 這是一首在東漢末年動蕩歲月中的相思亂離之歌。盡管在流傳過程中失去了作者的名字,但“情真、景真、事真、意真”(陳繹《詩譜》),讀之使人悲感無端,反復低徊,為女主人公真摯痛苦的愛情呼喚所感動。

  首句五字,連疊四個“行”字,僅以一“重”字綰結。“行行”言其遠,“重行行”極言其遠,兼有久遠之意,翻進一層,不僅指空間,也指時間。于是,復沓的聲調,遲緩的節奏,疲憊的步伐,給人以沉重的壓抑感,痛苦傷感的氛圍,立即籠罩全詩。“與君生別離”,這是思婦“送君南浦,傷如之何”的回憶,更是相思之情再也壓抑不住發出的直白的呼喊。詩中的“君”,當指女主人公的丈夫,即遠行未歸的游子。

  與君一別,音訊茫然:“相去萬余里”。相隔萬里,思婦以君行處為天涯;游子離家萬里,以故鄉與思婦為天涯,所謂“各在天一涯”也。“道路阻且長”承上句而來,“阻”承“天一涯”,指路途坎坷曲折;“長”承“萬余里”,指路途遙遠,關山迢遞。因此,“會面安可知”!當時戰爭頻仍,社會動亂,加上交通不便,生離猶如死別,當然也就相見無期。

  然而,別離愈久,會面愈難。詩人在極度思念中展開了豐富的聯想:凡物都有眷戀鄉土的本性:“胡馬依北風,越鳥巢南枝。”飛禽走獸尚且如此,何況人。這兩句用比興手法,突如其來,效果遠比直說更強烈感人。表面上喻遠行君子,說明物尚有情,人豈無思的道理,同時兼暗喻思婦對遠行君子深婉的戀情和熱烈的相思:胡馬在北風中嘶鳴了,越鳥在朝南的枝頭上筑巢了,游子啊,你還不歸來啊!“相去日已遠,衣帶日已緩”,思婦說:自別后,我容顏憔悴,首如飛蓬,自別后,我日漸消瘦,衣帶寬松,游子啊,你還不歸來啊!正是這種心靈上無聲的呼喚,才越過千百年,贏得了人們的曠世同情和深深的惋嘆。

  如果稍稍留意,至此,詩中已出現了兩次“相去”。第一次與“萬余里”組合,指兩地相距之遠;第二次與“日已遠”組合,指夫妻別離時間之長。相隔萬里,日復一日,是忘記了當初旦旦誓約,還是為他鄉女子所迷惑,正如浮云遮住了白日,使明凈的心靈蒙上了一片云翳。“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顧反”,這使女主人公忽然陷入深深的苦痛和彷惶之中。詩人通過由思念引起的猜測疑慮心理“反言之”,思婦的相思之情才愈顯刻骨,愈顯深婉、含蓄,意味不盡。

  猜測、懷疑,當然毫無結果;極度相思,只能使形容枯槁。這就是“思君令人老,歲月忽已晚。”“老”,并非實指年齡,而指消瘦的體貌和憂傷的心情,是說心身憔悴,有似衰老而已。“晚”,指行人未歸,歲月已晚,表明春秋忽代謝,相思又一年,暗喻女主人公青春易逝,坐愁紅顏老的遲暮之感。

  坐愁相思了無益,與其憔悴自棄,不如努力加餐,保重身體,留得青春容光,以待來日相會。故詩最后說:“棄捐勿復道,努力加餐飯。至此,詩人以期待和聊以自慰的口吻,結束了她相思離亂的歌唱。

  詩中淳樸清新的民歌風格,內在節奏上重疊反復的形式,同一相思別離用或顯、或寓、或直、或曲、或托物比興的方法層層深入,“若秀才對朋友說家常話”式單純優美的語言,正是這首詩具有永恒藝術魅力的所在。而首敘初別之情——次敘路遠會難——再敘相思之苦——末以寬慰期待作結。離合奇正,現轉換變化之妙。不迫不露、句意平遠的藝術風格,表現出東方女性熱戀相思的心理特點。


    6、“胡馬依北風,越鳥巢南枝”,胡馬北馳燕南飛,一南一北,在我們眼前形成了強烈的方向反差,空間上的距離隔斷躍然紙上。


    7、明代嘉靖年間,在浙江募得4000名義烏兵之后,戚繼光率軍在東南沿海連戰連捷,以摧枯拉朽之勢蕩平了為患中國數十年的倭寇,成為一代名將。以義烏兵為骨干的戚家軍由此聲動朝野,威震四海。

     鮮為人知的是,掃除倭寇以后,義烏兵的歷史使命并沒有終結。明隆慶元年(1567),戚繼光奉調北上,任薊鎮總兵,訓練邊軍,修筑長城,為氣數將盡的大明王朝抵御北方韃靼的侵襲。與此同時,他也讓義烏兵再一次走進縱橫捭闔的歷史深處,銘刻在綿延萬里的世界七大奇跡之一、中華民族的精神象征———長城之上。

    在此后的400多年中,義烏兵與故鄉的血脈聯系早已中斷,但他們的后人在長城腳下繁衍生息,一代代口口相傳著“我們的祖先是浙江省金華府義烏縣人”,守望著祖輩們修建的城墻。那些故去的人,則留下一座座面向東南的墳塋———那是故鄉義烏的方向啊……

    “胡馬依北風,越鳥巢南枝”。400多年的風雨洗去了鄉音,模糊了面容,沖淡了記憶,但那份思鄉的真情依然深切:一段段長城見證了義烏兒女建立的不朽功勛,也在冥冥之中化為一條絲帶,把散落在北方長城沿線的義烏兵后裔們牽引回故鄉。縱然相隔千山萬水,一朝回到故土,仍是兩地一家親!

    時間的刻刀割不斷親情。2010年,長城與義烏,隔斷400多年的血脈重新續上……


    8、小時候,老師講課時如果不小心寫出幾個繁體字,大家簡直崇拜得五體投地,仿佛見識了武林高手不經意間露出的真功夫,感覺老師太有文化了。那幾個繁體字,整堂課都掛在黑板上,閃閃發光,像紅星一樣照耀著我們。不過,真要我們寫繁體字,大家伙又不樂意了,這頗有些“葉公好龍”的味道。王力先生說,學生之喜歡簡體字,如“水之就下”——誠哉斯言。因為繁體字平均16筆,簡體字平均10筆,這相差的6筆加在一起可就不少了,尤其是對于被老師罚抄的同學來說。我現在年紀漸長,每每看著讀小學的兒子抄寫詞語,更加體會簡體字的好處來。

有人認為繁體字比簡體字好看,從書法的角度看,這話不無道理;有人認為簡體字割斷了文化的歷史,老祖宗的遺產咱不能丟,從文獻的角度看,倒也持之有故。但是如果與簡體字的便利比起來,這些問題似乎又不值一哂了。好的書法家,不必拘泥字的繁簡;普羅大眾,不必整日雒誦文獻。所以,最好的辦法還是“識繁寫簡”,既可節省大量的時間,又可滿足日常的交流。至于文獻的整理和文化的傳承,自有專家們負責,老百姓樂得省心,繁簡于我何有哉?

繁簡對峙之外,我們還能看到文言和白話的拉鋸,言文脫節在中國是個老大難問題。像《鏡花緣》中的酒保:“酒要一壺乎,兩壺乎?菜要一碟乎,兩碟乎?”之乎者也酸文假醋,難怪要招來林之洋的老拳。這說明彼時人已厭倦“之乎者也”那一套。胡適先生1918年說道:“是什么時代的人,說什么時代的話。”這話今天仍未過時。

不過歷史長河在流動中,時常有沉渣泛起。2001年江蘇的高考滿分作文《赤兔之死》,以淺近的文言書寫,尚可忍受。及至去年的滿分作文《綠色生活》,就等而下之了:“佌佌之豚,日食其羓,洎其成立,未識豜豭。……”據說專家僅注釋就寫了四頁,媒體照例一頓熱捧,害得孩子們躍躍欲試,都想劍走偏鋒。“甚矣,人之好怪也!”原來掉掉書袋,炫奇耀博,就足以讓大家趨之若鶩。試想一下,讓滿分作文的孩子搖頭晃腦地去打瓶醬油,估計沒幾個人聽得懂。這真是何苦來,其實,“我手寫我口”就好了。

一般說來,普通人對于繁簡和文白的態度比較明朗,對于方言和雅言的態度就有些曖昧了。所謂“雅言”,又稱“通語”,就是現代人說的“官話”、“國語”或者“普通話”。古今言殊,四方談異,方言的使用可以使人們獲得文化認同感,所謂“胡馬依北風,越鳥巢南枝”。好比最近網上流行的“有種體”,各地網友紛紛用方言曬當地文化,出門在外,聽到鄉音自然倍感親切,露出會心的微笑。彼得·伯克說:“每種特定的語言都有自己的形象”。我們聽那南腔北調,神完氣足嘎嘣兒脆的北京話,婉轉柔媚燕語鶯聲的吳儂軟語,音域寬廣鏗鏘有力的粵語,高吼激越粗獷奔放的秦腔,方言的差異造就了戲曲的繁榮。

另一方面,因為地域阻隔,方言也造成了事實上的交流障礙。《說苑》里的子皙聽不懂《越人歌》,只好讓人翻譯成楚語,原來是“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悅君兮君不知”的愛情表白。遠的不說,我們且看近代的梁啟超。俗話說:天不怕,地不怕,只怕廣東人說官話。光緒帝向他咨詢變法事情,梁啟超一口廣東味濃郁的官話,聽得光緒帝云山霧罩,只賞給他小小的六品銜了事。這說明不通普通話有多尷尬,不但無補于愛情,還有礙于政治。

因此,我們于語言文字規范,須持通脫的態度:約定俗成,因勢利導,兼收并蓄,披沙揀金。無論是面對地域方言的混戰,粵語北伐,東北話南下,四川話東征,還是面對社會方言的流行,“給力”、“神馬”、“有木有”從網絡走到網下。我們都以平常心視之,敢于拿來,不羨慕嫉妒恨,也不敲悶棍,而用典范的現代漢語普通話加以引導。

語言文字是文化的沉淀物,語言背后屹立著一座座文化山脈。透過繁簡之別,文白之爭,方言和雅言之消長,無疑能看到文化的波動軌跡。

(博客(微博)地址:http://blog.sina.com.cn/fanglin2121


9、我從來沒有想過,原來中國人的足跡是能遍布世界的每一個角落。很幸運,因為我不是開荒者,所以沒有早出來的中國人的辛酸。

     胡馬依北風,越鳥巢南枝。

     是的,中國人本來就是戀家的,鳥飛返鄉,兔走歸窟,狐死首丘。無論是身在何方,心里面總是有一處和自己的故鄉相連。也許是街道的一處小食店,也許是童年父母經常帶自己去玩耍的公園,也許是兒時伙伴踢球的街頭,不管怎么樣,家鄉這個名詞總是會有吸引力。無論身處的地方是何等的優越,無論家鄉在外人看來是如何地不能生活,總有一天,心里總是會想家,想回去看看生育自己,養育自己的土地,想回去看看故鄉的親人。

     我不知道自己是不是會有這個“總有”的一天,因為我沒有到那個年齡。我看著身邊的中國人,有一些嘴里口口說著中國這樣不好那樣不好的話,可是經常流連的,還是中國的餐館,平時經常交往的,還是住在這里的中國人,嘴巴上千萬個不喜歡,骨子里,血液里,總是改不了中國的烙印。等到真真正正地融入了當地的社會,當他們的下一代,有著中國人的模樣,但是里面卻是澳大利亞原裝出口的子女,跟他們說自己是澳洲人的時候,他們的心里會不會隱隱約約有一些的失落和疼痛呢?這個與政治無關,只是有一種失去了家的感覺。

     恩,也許就像張明敏所唱的,我的祖先早已把我的一切,烙上中國印。為了尋找夢想,我出來了。但是也許等到我真正老的時候,所希望的,只是回到那間在百歲里里面的傳統的西關房子,每天黃昏搬凳子,坐在大大的榕樹下,跟小孩子說著我現在的故事,只是,那時的小孩子,還會喜歡聽老人說故事嗎?


   10、現在每年都會有大批的學子踏出國門,到國外去尋找繼續深造的機會。然而洋裝雖然穿在身,可心卻依然是中國心。海外的游子就象放飛的風箏,雖然身子在外翱翔,但心卻隨著那根牽引線牢牢地系在了祖國的土地上。

     胡馬依北風,越鳥巢南枝。是的……


   11、從年齡上來說,人到了一定的年齡對生活就會有一定的感悟。人到中年,難免會遭受挫折與失敗,難免會遭受社會的不公平待遇,比如,正義受欺凌,友情被玩弄,愛心受欺騙,付出無回報,當生活中這些不得志不如意不順心撲面而來時,失意無奈中的人們難免會感慨時運不濟,命途多舛,感慨社會不公,人心不古。想想走進社會所栽的跟頭,心中難免回憶起無憂無慮的童年,還是童年好,純潔的心靈就像月亮一樣是透明的,不受一絲世俗干擾。于是,自然而然的就回憶起童年的月亮,回憶起在月亮下度過的童年;回憶“月出驚山鳥”的夜景,回憶“月上柳梢頭”的約定;回憶聽爺爺講“月明星稀,烏雀南飛”的曹操,回憶聽奶奶談“月暈而雨,礎潤而風”的征兆。那時候,農村學校從來不留家庭作業,又沒有電視,吃過晚飯,唯一的娛樂節目就是在月光下玩耍,在大街上玩耍,做迷藏,練武術,玩老鼠鉆洞,老鷹捉小雞,熱熱鬧鬧,風風火火,玩累了,玩夠了,才在大人的再三呼喚中回家睡覺。在記憶中,有趣的童年總是和明亮的月光連在一起。

人到老年,就更會產生一種懷舊心理、尋根意識。如同“胡馬依北風,越鳥巢南枝”,落葉歸根,狐死首丘。這種心理這種意識的最突出表現就是想像中返老回童:回歸童年,依戀兒時的生活;回歸故鄉,以求落葉歸根。所以很多老年人往往會坐著就發呆,其實他們是在回憶,想著想著,仿佛在意識中就一下子回到故鄉了:回到故鄉的小河邊,回到故鄉的田野上,回到故鄉的柳蔭下,回到故鄉的月光中……猛地被驚醒,回過神來,難免會流出兩眼混濁而滄桑的老淚。有生之年真的好想再回老家住住,看看家鄉的莊稼,走走故鄉的小路,聞聞家鄉的泥土,望望家鄉的月亮。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照古時人。月亮不老,人生易逝啊。


12、 路程用腳步來量,大步流星,總抵不過天南地北。胡馬依北風,越鳥巢南枝。我們在原地矗立,一任如水的思念,淌過暗夜的孤寂。一任檐前的風鈴,搖落一地詩行。

問你心有多寬?你說:“從江北,從江南。”江南,一紙油傘,紫燕雙飛;塞北,一簾風絮,伊人獨立。江南塞北,橫流滄海,橋已斷,情未殘。那把油紙傘太小,只能撐起微雨,而難抵擋花落。

舞低楊柳江心月,歌盡桃花扇底風,,會不會只是當時明月在,曾照彩云歸?這個夏天,我涉過路途上的青翠和昏黃。它們見識我的平靜你的坦然,見識我們的負負為正,痛痛為安。沉默著,你不敢說一路向南,我不會言一路向北,而我們的目光穿越千山萬水,于途中相遇,蒼涼中抽離彼此溫婉的暖,纏綿成相思的影子。


13、晉江猶如一個母親,他的子女長大成人后有的在身邊,有的遠離她去更遠的地方尋找自己的夢想,“胡馬依北風,越鳥巢南枝”,無論走到哪里跟都在清遠,哪天在外面的狂風暴雨后,也希望能回到母親的身邊,受到母親的關愛。

*


莊燦煌的博客 2013-09-10 21:13:47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

    © 2022 - 民初思韻 - 清末民初傳奇時代的發現   探討傳統簡明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