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意志意識形態》辨析

>>>  文章華國詩禮傳家—精彩書評選  >>> 簡體     傳統


  《德意志意識形態》是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完成的一部重要著作。這部著作批判了“德意志意識形態”,第一次系統論述了唯物史觀的基本原理。馬克思和恩格斯創建唯物史觀的過程中為什么沒有忽視對“德意志意識形態”的批判?“德意志意識形態”的涵義、性質、特征是什么?“德意志意識形態”同“一般意識形態”的關系怎樣?弄清這些問題,不但對理解《德意志意識形態》的思想是很有意義的,同時也具有現實的意識形態批判的價值。鑒于此,本文試圖從回答這些問題出發,對“德意志意識形態”概念作一初步辨析。
   一
  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是緊密結合理論和社會生活的現實往前發展的。《德意志意識形態》一書寫作的時期,正是德國思想界,由于黑格爾哲學體系的解體,絕對精神的瓦解,民族精神受到打擊,各種學說和思想競相宣揚達到頂峰的時期。這種混亂狀況表明,德國哲學家們在他們的黑格爾的思想世界中迷失了方向。在這種情況下,以“現代德國哲學”面目出現的青年黑格爾派的一些代表人物“投合沉溺于幻想的精神萎靡的德國人民的口味”,以哲學的形式重復德國市民的觀念。他們不滿意現實、批判現實、但又絲毫不敢觸動現實,只是停留在純粹思想的領域中,編造種種虛假觀念,不是同現實而是同現實的影子進行斗爭,并對過去的一切思想文化成果進行毫無道理的“清洗”。馬克思認為,這樣一股思潮一度演化成為席卷“一切過去的力量”的世界性騷動,特別是在1842年至1845年的三年中,在德國進行的清洗比過去三個世紀都要徹底得多。
  青年黑格爾派這些不同代表之間的觀念對立和哲學斗爭以及他們所編造的種種虛假觀念,本來是一種十分有害的思潮,反而“被吹噓和構想成一種具有世界歷史意義的變革”(《馬克思恩格斯選集》中文第2版第1卷第63頁)。這在當時產生了很惡劣的影響。它不是引導群眾,而是迎合群眾、欺騙群眾,并從黑格爾哲學身上全面倒退,“使陳舊的思辨的胡說死灰復燃”。(《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第244頁)然而,在德國貧乏的現實面前,在精神方向迷失的情況下,不少人做了這股思潮的俘虜。他們不但懷著畏懼和虔敬的心情接受了這種哲學叫賣和夸夸其談,甚至還在德國市民心中“喚起怡然自得的民族感情”(《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2版第1卷第63頁)
  面對這樣一股有害思潮,馬克思不可能不給以關注和重視。聽任其肆虐,只能帶來更嚴重的危害。正如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識形態》一書中所談到的:本書的寫作目的在于揭穿德意志意識形態家們同現實的影子所作的哲學斗爭,以使這種斗爭得不到任何信任。在他們看來,要達到這一目的,需要從一般意識形態學說的高度,揭露與批判這股思潮的本來面目及其危害。也正是在對“德意志意識形態”的批判中,馬克思、恩格斯建立了自己的意識形態學說。關于這一問題,只能留待另文辨析了。
   二
  “德意志意識形態”(die deutsche Ideologie)一詞在《德意志意識形態》一書中是一個有特定涵義的概念。誠如本書副標題所說的,它主要是指費爾巴哈、布·鮑威爾和麥·施蒂納等所代表的“現代德國哲學”思潮,是這些代表們的唯心主義思想體系。在《德意志意識形態》中,馬克思用了個專門術語——“意識形態家們”(Ideologen )※來指稱當時德國社會中這些唯心主義思想體系的臆造者們,在馬克思看來,這些意識形態家們既包括法學家、政治家、實際國務活動家,也包括篤信宗教者、倫理學家等,(參見《馬克思恩格斯選集》中文第2 版第1卷第102頁第134頁)盡管在本書中,馬克思、 恩格斯也將黑格爾歸諸“德意志意識形態”之中(參見《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第1 版第3卷第536頁。不過,這里將“德意志的”(deutsche)譯為“德國的”),但他們在這里所批判的“德意志意識形態家們”主要是屬于青年黑格爾派的一些成員。這些人“以哲學為業,一直以經營絕對精神為生。使一切本末倒置。他們以真正的批判者自居,但他們的批判完全局限于觀念領域中。他們不是現實的群體,而是觀念的群體,是孤立的個人的集合。他們制造的種種虛假觀念,即被馬克思、恩格斯稱之為“德意志意識形態”的東西,只不過是“孤立的個人的一種唯心的、思辨的、精神的表現,只是他的觀念,即關于真正經驗的束縛和界限的觀念。”(《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2版第1卷第83頁)
  德意志意識形態家們的喧囂吵嚷在1842——1845年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潮。這不是偶然的,它同從施特勞斯開始的黑格爾體系的解體過程密切相關。
  1835年出版的大衛·弗·施特勞斯(1808——1874)的《耶穌傳》,“是第一部超出了正統黑格爾學說的著作。”(《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第1版第1卷第589 頁)它開始了黑格爾體系的解體和青年黑格爾派興起過程。1841——1842年,布·鮑威樂(1809——1882)出版了三卷本《復類福音作者的福音史批判》,批判了施特勞斯所闡述的福音神話發生說及其觀點。施特勞斯從源于斯賓諾莎的“實體”觀點出發,認為福音故事不過是披上歷史外衣并被作為無意識的敘述傳說創造出來的早期基督教觀念,也就是說,他把圣經故事的來源歸結為“實體”范疇,即歸結為一種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本質。鮑威爾從源于費希特的“自我意識”觀點出發,不同意施特勞斯的觀點。他認為,福音書以及福音書中所包含的神話是由信仰基督教的作者有意虛構的。其實,這一在“自我意識”和“實體”哲學斗爭外衣下所進行的爭論,不過是黑格爾思辨土壤上的一場家庭紛爭,本身并沒有什么實質的意義,至多是加快青年黑格爾派形成的一種推動力。倒是鮑威爾自己在以后的日子里,徹底變成了“唯靈論”,特別是當他1843年底開始出版《文學總匯報》月刊,開始對哲學、宗教、藝術和政治進行脫離生活、毫無內容而又自命不凡的探討時,就在發展方向上,使青年黑格爾派逆轉了。鮑威爾曾宣稱:“批判既不與社會共患難,也不與社會共歡樂……他獨自高踞于寶座之上,只是偶爾從他的口中發出奧林帕斯神對世上的謬誤的嘲笑”(同上書,第27卷第452頁)。很顯然, 他把“批判”變成了某種超驗的存在物。“因此這種批判就成了灰心喪氣但又妄自尊大的唯靈論。”(同上)這還不夠,當鮑威爾一伙自命不凡的批判理論和實踐沒能激起廣大群眾的熱情,引起群眾的響應時,他又氣急敗壞地咒罵群眾“怠惰”“冥頑不靈”和“不知足”。他十分輕蔑地對待群眾,認為群眾缺少精神,是“精神的真正敵人”。這樣,鮑威爾一伙的批判就失去了青年黑格爾派一開始所具有的政治進步性,變得墜落了。如馬克思所說,同其他德意志意識形態家一樣,鮑威爾照樣沒能擺脫“對立的片面性”(同上書,第27卷第451頁)。他不但敵視群眾, 還“攻擊存在于人之外的自然,也攻擊作為自然存在物的人本身。”(同上書,第2卷第180頁)
  在這一時期,路·費爾巴哈(1804——1872)連續發表了《基督教的本質》(1841)、《未來哲學原理》(1843 )、 《宗教的本質》(1845)等著作。在這些著作中,他一方面對人本主義的唯物主義作了嚴整論證,批判了宗教神學,但另一方面,由于他不了解“革命的”,“實踐批判的”活動的意義,所以他只能把社會一切矛盾的發生和解決都歸結于“類”(Gatung)——“一種內在的、無聲的、把許多個人純粹自然地聯系起來的普遍性。”費爾巴哈宣稱:“跟類之本質相一致的,就是真的,跟類之本質相矛盾的,就是假的。真理就只有這樣一條法則,除此以外便沒有了。”(《費爾巴哈哲學著作選集》下卷第194頁。1984年商務印書館)
  1844年,麥·施蒂納(1806—1856)發表了轟動一時的《唯一者及其所有物》,表達了最純粹的反倫理、反理智的自我主義和社會虛無主義。施蒂納宣稱:“對我來說,我是高于一切的!”“一切其他事物對我皆無,我的一切就是我,我就是唯一者。”他認為,“個人是任何普遍性、任何約束,即任何桎梏的不可調和的敵人。”(《唯一者及其所有物》商務印書館1989年版第5、5、233頁)這種標新立異、 狂妄自大、自負有改天換地氣概的絕對個人主義思想,曾膨脹為德國人一種惡劣的民族特性。馬克思、恩格斯對此作了嚴厲批駁,指出它實際是民族局限性和民族狹隘性的一種表現。
  施特勞斯、鮑威爾、費爾巴哈、施蒂納等,是馬克思、恩格斯所批判的德意志意識形態家們的主要代表人物。他們的思想體系反映了德國軟弱資產階級的民族偏見和地方局限性,馬克思在創建唯物史觀的過程中,對之作了理論上的批判與清算。
   三
  “德意志意識形態”的出現是有著復雜的社會經濟、政治、文化傳統和主體自身的背景的,恩格斯曾指出,德國哲學是德國歷史在觀念上的繼續。一方面,德國現實的貧乏,使他們要擺脫貧窮不堪的現實,只能把主要精力放到這個世界之外的事物上去;另一方面,政治上的極端專制,使他們在社會上毫無作為;最后,對于“這些自稱為狼、別人也把他們看作是狼的綿羊”(《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第1版第3卷第15頁)來說,他們的夸夸其談,除了投合沉溺于幻想的精神萎靡的德國人的口味外,就是玩弄他自身的“矛盾”,“并且根據具體情況把這些矛盾變成出人意外的、大吹大擂的、時而丑惡、時而輝煌的怪論。”(同上書,
  馬克思從總體上批判了德意志意識形態家們的各種怪論,指出了它們具有的共同特點。
  首先,德意志意識形態家們雖然各自關注的研究領域不盡相同,具體觀點有異,但在根本上他們都只是抓住了未加改造的黑格爾體系的哲學范疇,如“實體”“自我意識”等,并試圖使這些概念世俗化。黑格爾的思辨唯心主義哲學才是德意志意識形態真正的思想基礎。這也是馬克思將黑格爾哲學歸諸“德意志意識形態”之列的根本原因。
  其次。“他們的出發點是現實的宗教和真正的神學”(《馬克思恩格斯選集》中文第2版第1卷第64頁)。沒有一個想到要研究德國哲學和德國現實之間的聯系問題、他們的批判同他們自身的物質環境間的聯系問題。雖然在理論上他們也批判基督教,但這并不意味著他們要消滅一切宗教,更不等于他們是徹底的無神論,相反,他們往往把形而上學觀念、政治觀念、法律觀念、道德觀念以及其他觀念歸結為宗教或神學觀念,把“一般的人”宣布為宗教的人。結果,世界在越來越大的規模內被神圣化了。
  第三,他們把意識的一切產物變為某種獨立的東西。認為宗教、概念、普遍的東西統治著現存世界。他們并不反對現實的統治,而反對思想的統治,把人們實際的解放歸結為從他們幻想、觀念、教條和想像的存在物中的解放。這種怪論就像有一個好漢一天忽然想到,人們之所以溺死,是因為他們被關于重力的思想迷住了,如果人們從頭腦中拋掉重力觀念,他們就會避免任何溺死的危險一樣。
  第四,德意志意識形態家們盡管滿口講的都是所謂震撼世界的詞句,卻是“最大的保守派”。他們僅僅反對這個世界的詞句,絕對不是反對現實的現存世界。鮑威爾就聲稱“批判不會提供什么”,他除了用自己整個時代所獲得的成果來譴責別人外,就是滿足于揭露矛盾,“并輕蔑地‘哼’一聲就溜掉了。 ”(參見《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7 卷第452頁)
  第五,德意志意識形態家們“是一些沒有任何前提的德國人”,在他們那里,唯物主義和歷史是完全分離的,他們從天國降到人間,從沒有為歷史提供任何世俗的基礎,始終沒能把人類的歷史同工業和交換的歷史聯系起來研究和探討。
  第六,德意志意識形態不過是一種神秘與思辨的思維。他們要么把哲學、神學、實體和一切廢物消融在自我意識中;要么把人和自然這一經驗的事實變成產生了“實體”和“自我意識”的一切高深莫測的創造物的問題;要么在共產主義的唯物主義者看到改造工業和社會結構的時候,不得不求助于“最高的直觀”和“觀念上的類的平等化”;要么這種歷史思辨特別熱衷于“史前歷史”。
  第七,德意志意識形態家們所臆造的思想體系不過是一些“民族偏見”。馬克思、恩格斯指出,這些唱高調、愛吹噓的思想販子,自認為無限地超越于任何民族偏見之上,“其實他們比夢想德國統一的啤酒店庸人帶有更多的民族偏見。”(《馬克思恩格斯選集》中文第2版第1卷,第96頁)他們根本不承認其他民族的業績是歷史的,他們把萊茵河頌歌變為圣歌并征服阿爾薩斯和洛林,“其辦法不是剽竊法蘭西國家,而是剽竊法蘭西哲學,不是把法蘭西省份德國化,而是把法蘭西思想德國化。”他們打著理論的世界統治的旗幟,事實上主張“德國的世界統治。”(同上書,第96頁)這是多么可怕的思想!顯然,日后法西斯主義產生于德意,而沒有產生于英美,從哲學發展史中也不難找到解答。
   四
  馬克思和恩格斯在這部著作中還提出并從多方面分析了“一般意識形態”(die Ideologie überhaupt)這一概念,目的是從理論的高度,特別是站在德國以外的立場來考察德意志意識形態家們的喧囂吵嚷,以進一步揭露其實質。那么,“德意志意識形態”同“一般意識形態”的關系又是怎樣的呢?在馬克思、恩格斯看來,二者之間并不存在根本的不同,它們是“某一民族的民族意識和普遍意識之間”的關系(參見《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2版第1卷第82—83頁)。這說明,在馬克思主義產生之前,在社會領域中,無論在德國還是在其他民族那里,從根本上都認為思想統治著世界,把思想和概念看作是決定性的原則,把一定的思想看作是物質世界的秘密。這成了占支配地位的思想體系和原則。只不過它在德意志民族那里獲得了更多的地域局限性和民族狹隘性,這一特性在“德國這樣一個具有微不足道的歷史發展的國家里”正好“彌補了歷史發展的不足。”(同上書,第75頁)從這個意義上說,“一般意識形態”概念和“德意志意識形態”概念一樣,在《德意志意識形態》一書中,馬克思恩格斯都是從“否定意義上”使用的概念。可以說,這是馬克思早期意識形態學說的重要特點之一。有關這一問題本文不可能進行系統分析。不過我們要指出的是,在馬克思主義發展史中,“意識形態”這一概念的涵義是不斷發展的,以后它獲得了比早期更為深厚和寬廣的意義。
  馬克思在總體上對德意志意識形態的批判,是“德國的民族污泥分解的標志”(《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7卷第18—19頁),這種批判以及對唯物史觀原理的闡明,不但打擊了德國資產階級,批判了各種對革命有害的言論,還“給許許多多非常愿意干但自己又干不好的一知半解的人以一個必要的支點。”(同上書,第18頁)這一點是更為重要的。馬克思、恩格斯對德意志意識形態的無情解剖體現了無產階級思想家的博大胸懷,他們明確的是非觀念體現無產階級革命家的堅定信念。在錯綜復雜的環境中無疑特別需要這種胸懷和信念。
   (作者單位:北京師范大學哲學系、華北電力大學學報編輯部)
   (責任編輯:黃華德)
  *“Ideologen”這個詞在《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第1 版中譯為“思想家們”(見該書第3卷,第19頁等等)在馬恩選集中文第2版中又譯為“玄想家們”(見該書第1卷,第62頁等等)。我們認為,既然“Ideologie”已譯為“意識形態”,“Ideologen”譯為“意識形態家們”則更易理解,也更準確。*
  
  
  
馬克思主義研究京34-38B1哲學原理楊百成/邢燕19971997 作者:馬克思主義研究京34-38B1哲學原理楊百成/邢燕19971997

網載 2013-09-10 21:17:17

[新一篇] 《德意志意識形態》中的市民社會概念(上)

[舊一篇] 《成功父母的7個秘訣》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