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紀之交的哲學(上)

>>>  古風悠悠—傳統政治與精神文明  >>> 簡體     傳統


  當說到哲學的時候,特別是在老一代人的頭腦中,通常就會出現著名的馬克思主義的公式——這是關于自然、社會和思維發展最普遍的規律的科學。這反映了哲學知識的極其重要的特點,但并不是全部。從整體上說,這只是一個相對正確的定義,因為很難把諸如托爾斯泰、陀斯托耶夫斯基、薩特等等思想家的哲學以及許多研究哲學的神學體系歸入這一定義。
  黑格爾有時在描述哲學知識的本質時寫道:哲學乃是銘刻在思維中的文化、時代的精髓。為了進一步弄清哲學的對象,必須確定哲學與文化相互間的關系,并揭示哲學思維在文化中起著什么樣的作用。
  近10年來,在哲學和文化學中,根據作用和符號學的觀點,曾對文化的研究做了大量的工作。它被看作為人類生命活動的超生物學的綱領的復雜的體系,提出了行動和行為的樣式,知識,規章,信念,理想,規范,世界觀定向等等。它們構成了稱之為積累起來的社會—歷史經驗的東西,人在掌握之后便實觀了社會化,形成了個性。這種經驗以各種社會代碼記錄下來。獲得符號意義的人的行為和行動、人的周圍環境的種種現象、自然的語言,以及各種人為的語言,將譯成代碼體系。譯成代碼的方法、維系行為和活動的綱領的代碼的體系,隨著新的社會歷史經驗的積累而不斷發展。
  所有這些文化現象,都是作為完整的發展著的體系發揮作用的。構成把各種文化創造的現象和領域結合起來的系統的因素,是文化的多樣性。后者是前者的基礎。
  生活經驗通過文化的多樣性獲得評價和篩選,并進入文化傳播流。
  可以對反映人與其周圍作為活動客體的現象世界的范疇進行區分。這就是“自然”、“空間”、“時間”、“物質”、“屬性”、“關系”、“因果性”、“必然性”和“偶然性”等等。然而,其他描述人與作為活動和聯系主體的人的關系的范疇構成,也很重要。它把人參與社會聯系的經驗、他們與社會和人類精神的關系積聚起來。這就是“自由”、“命運”、“我”、“他人”、“人”、“風險”、“良心”、“義務”、“榮譽”、“勞動”和“公平”等等。
  在文化中,兩個范疇構成形成一定的整體,例如善與惡、因果關系、空間與時間等等。文化多樣性的內聚力和相互聯系,造就了現實世界的總的面貌,確定了最普遍的有關自然、社會和意識的觀念體系。這種面貌稱之為相應的歷史時代的世界觀。它是社會生活獨特的基因及其基礎的文化——遺傳代碼。有鑒于此,人不僅認識和了解世界;他評價它的事件,并接受它們相應的在文化的多樣性中表現出來的價值觀體系。價值觀的差別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文化的差別。
  從根本上說,為了在某種文化中生存下去,為了掌握它固有的現實的意義,非必要研究哲學。文明和文化存在著,但它們在數世紀甚至數千年(如古埃及)期間,沒有產生任何發達形式的哲學知識。如果社會生活基本上是不變的,而是在某種世界觀的基礎上不斷簡單地再現,那么,哲學是根本不需要的。然而,在社會發展過程中,周期性的狀況的產生,傳統的現實的意義就不能回答新的歷史召喚;對新的文明發展道路的探索,需要重新審視從前的價值觀體系。
  在某個教派分裂和劇變的時代,傳統不再決定人的富有活力的目的和組織社會生活,確保社會經驗的選擇和傳播的世界觀體系被破壞,從歷代的經驗中要保存什么和挑選什么也就不很明顯。這樣,就產生了人們試圖回答的一些簡單的問題,以便認識自己和世界:良心究竟是什么?公正究竟是什么?人的勞動的價值究竟是什么?合乎道德或不合乎道德的生活究竟是什么?哲學就源于對這些問題的探索。
  為了獲得認識意義的答案,應該對文化的多樣性持特殊的立場,使它們成為研究的對象,以及思維旨在研究的獨特的客體。由于意義在任何時代都是按照文化領域占主導地位的意義不斷發展的,因此這就意味著,它要分析和評價自己本身的根據。
  從根本上說,認識自身的能力,是人的思維主要特點之一。它可以歸入他所產生的作為特殊對象的思想、方法和概念,并對它們作出分析和評價。這種關系稱之為內省。但是,這種內省可能深度不同。日常意識通常不能對自己深刻的根據作出反省。人在日常生活中認識了這樣的空間、時間、善、惡和公正等等,并根據這種認識來評價其他人的具體存在、行為和行動。但他通常并不思考這些范疇的意義。如果說到它們的定義、揭示它們的聯系和關系,那么日常思維不可能解決這些問題。哲學能解決這些問題。哲學對多樣性的文化進行反思,從理性判斷的角度對它們作深思熟慮,變為特殊的觀念客體。爾后哲學家運用這些思想觀念以及數學家的數和幾何圖形,并研究它們的屬性和關系。
  多樣性的文化,在變化成哲學論述的客體以后,改鑄成哲學范疇。其中強調概念——思維的方面,以及與世界的感情體驗有關的方面。因而哲學范疇就作為文化范疇的公式和簡化的形式出現。然而,正是依靠這種簡化的形式,為運用具有特殊本質的范疇提供了可能性,提出理論問題,并擬定新的范疇定義。而這些定義將超越在這個時代的文化的多樣性中反映出的那些對世界認識的界限。
  哲學并不限于植根在文化中的世界觀定向的思考和合理化,而是要完成對世界新的認識,預見未來,向人類提出他的生命活動的各種各樣的世界的模式。同時,哲學從事的這項工作,不僅是在世界觀危機的時代,而且是在不斷系統地綜合運動范圍內的新思想和新觀念。
  哲學在過去自己發展的各個階段上,已經演示了制定思想的能力,這些思想超越了在當時文化中占主導地位的意識的模式和原型。例如,古希臘哲學在爭論局部和整體、統一性和多樣性問題的同時,提出了解決這些問題的一切方案:世界分割為有一定界限的部分;世界可以無限地分割;最后,從健全的思維的觀點看,完全不能解決——世界根本不能分割。
  這種與眾不同的思想的合乎邏輯的論據,揭示的不僅是局部和整體這一范疇、而且是與它們密切相關的諸如空間、時間和運動等范疇的新思維問題。在這個過程中,提出了諸多問題,隨后的各個時代的科學思想又不止一次地重新回到這些問題。首先,這論及無限這一與眾不同的說法。正如科學史家正確地指出的,這個問題經過幾代人才成為數學中的基本問題之一。Г·坎托爾等人對這個問題所作的思考,在很大的程度上促使當代集論的研究。
  哲學往往制定超越自己時代的新的范疇涵義,這可是預先為在認識上和實踐上掌握未來世界準備世界觀的前提。哲學積極地參與人的世界觀、構成某種文化基礎的價值體系的形成過程。然而,就此而言,這種參與不能作簡單化的理解,即哲學知識等同于文化的世界觀原理,包括它們的內容。
  哲學與植根于文化的一系列世界觀方法不一致,而只是它們的理論核心。哲學中形成的新思想,將長久地在文化中傳播,與過去形成的思想彼此相互影響,而且只有在一定的條件之下,才能成為新的世界觀和新的文化傳統的前提。然而,當這樣的條件出現時,似乎抽象的哲學原理才開始具有現實意義。它們具體體現在政論作品、時評作品、審美觀、文學和藝術評論、宗教觀以及政論等等之中,并由此不斷獲得發展。哲學吸收了感情—評價的才能,變成處世態度、人感受世界的形式,并因此再改變文化的多樣性,專心致志于它的根據。
  當哲學發展世界觀的思想時,它總是要運用價值體系,以確保一定生活方式的形成和再現。它將論證這種生活方式,并證明其正確,這種職能還表現為意識形態。但是,哲學還有其他的職能。它能批判地對待任何世界觀的思想(其中包括在文化中占主導地位的世界觀多樣性的意義),并依靠理論的運動,形成可以實現的未來文化基礎的理性的簡圖,而這意味著也是可以實現的未來人類生命活動的世界的簡圖。從這第二個職能說,它屬于基本科學。眾所周知,基本科學的理論概念為最新的技術—工藝成就提供了可能性,同時在哲學的理論體系中,也可能包含旨在調節人與自然、社會和精神生活中歷史經驗的關系的人的新的世界觀定向。
  同時,應當考慮哲學作理論探索的特點。它必須以不僅在歷史發展概念(哲學范疇)的理論運動和哲學內部問題的解決為前提,而且必須以為了揭示在它們中形成的新的世界觀方法和思想而不斷研究文化的其他領域為前提。
  存在著兩種互相補充和互相聯系的研究哲學的形式。第一種形式以揭示植根于文化中世界觀意義為方向,即要廣泛地運用不僅是思考世界、而且是反映它運用人的感情體驗手段的類比和思想方法。第二種形式傾向于對哲學內部問題作嚴謹的概念分析,以及系統地研究范疇各種涵義之間的聯系,同時在這個過程中形成了“可能的世界”的范疇模式。在第一種情況之下,哲學包含許多近似于世界作藝術思考的成分;在第二種情況之下——哲學以它的理論掌握為方向。在這些方式中,無論哪種方式都不能消除、消滅哲學對世界認識的本質。通常,兩種思維形式在哲學家的創造中都是相互影響的。但是,不知到底哪種形式占優勢,而這要把哲學研究的藝術—綜合的方法與科學分析的方法區別開來。
  研究哲學的分析方法,在新歐洲的文化中,多半是以唯科學主義方向的形式實現的。必須指出的是,在這一文化中,科學和科學的理性對思維(包括哲學思維)的一切形式產生了積極的影響。毫不奇怪的是,哲學在這方面往往按照科學的方式和相似之處進行建設,并首先以科學的主要成就產生的那些世界觀的后果為分析的方向。正是在這樣的方向的軌道上,才得出以下認識:哲學是關于自然、社會和思維最普遍規律的科學。
  但是,在其他文化,例如東方的傳統文化中,就沒有這樣的認識。在那里,哲學的發展,與其說是科學知識的積累,不如說是對日常語言、道德問題、藝術和宗教的思考。而在西方哲學中,特別是從19世紀末至20世紀上半葉,至少明顯地表現了這樣一種傾向:在反映科學與其他文化領域的世界觀分析的權利方面是均等的。同時,對科學的哲學分析,在這時形成了哲學知識的獨特的、活躍發展的領域。
  科學在歷史上也是不斷發展變化的。如果把20世紀的自然科學與17~19世紀的自然科學進行比較,那么可以看到,變化的不僅是關于自然的觀念體系,而且是科學認識方法論本身。古典時代的學者認為,理論闡述客觀性的條件,乃是把任何援引認識的主體和觀察的手段排除在外,因此不采用量子—相對論物理學中證實的思想和規范。在這門學科中,對觀察手段的相對性原則,成了對現象作理論描述和闡述的根據。古典科學認為,自然對科學所提問題的回答,只有用自然本身的本質特點才是肯定的。在現代科學中,知識的客觀性思想得到另外的解釋。在提出現代物理學的方法論觀點時,海津別爾(В. Гейзенберг)寫道:自然對我們所提問題的回答,不僅取決于它的配置,而且取決于提出問題方式本身(即取決于作為宏觀存在的觀察者在自然中的地位,取決于認識在歷史上發展的手段和方法,等等)。有鑒于此,情況就成了獲得有關自然的客觀知識的條件。
  從事基本科學的科學研究的能力,取決于它們在其中獲得發展的社會文化環境。這里不僅說的是對某些計劃及其撥款的社會支持,而且說的是對科學研究的有遠見的決定。在某門基本科學發展的每個階段,可能存在一些研究計劃的競爭。它們的前途既決定于解決經驗和理論問題的能力,也決定于使它們與現存的文化傳統相一致的可能性。
  這既與自然科學有關,也與社會——人文科學有關。在后者的情況之下,某些文化傳統研究方面的淘汰是顯而易見的。哲學在這方面與其他社會科學和人文科學很少有區別。經常的情況是,為了維護超越傳統范圍的對世界全新的觀點,它不得不使用各種巧妙的手段,并證明新的思想與傳統的思想相一致。
  基本科學不斷綜合有關世界的新觀念,并認識往往只有在遙遠的未來才能成為群眾實際掌握的客體和過程。我們世界情景的變化,勢必產生有關這些客體的知識,并需要對植根于文化的世界觀的定向作一定的修正。為了把這些知識包含在文化中,它們需要與占統治地位的世界觀傳統緊密配合。由于對世界情景中所包含的新科學觀念作哲學論證,這個問題得到了解決。圍繞達爾文的理論、相對論、量子力學和不穩定宇宙等等理論展開的哲學爭論,乃是把科學思想包含在文化中這個過程的復雜性,以及它的世界觀的多樣性的涵義變化的非常突出的例證。哲學知識不僅被用來論證已經獲得的知識,而且直接參與科學地探索它的有針對性的創造性的思想和原理。
  某門具體科學在解決它的問題過程中所運用的哲學思想和原理,構成了這門學科的哲學基礎。它們并不等同于哲學創造的一切知識部分。
  哲學在對文化的原理進行反省并對它的各個不同領域進行研究時,創造在科學探索的某些階段上用得著的思想和原理。然而,它們從哲學中選擇借用,并在解決科學問題時加以運用,需要特別的工作。這樣的工作,多半是在自己的創造中,把具體研究者和哲學—方法論專家的角色結合起來的偉大學者完成的。在科學史上,可以找到許多這樣的名字:伽利略、牛頓、愛因斯坦、波爾等。他們不僅在科學的發展上,而且在哲學的發展上,作出了貢獻。
  愛因斯坦指出,20世紀的物理學,證實了康德的理論—認識思想的正確性。愛因斯坦寫道:理論可能源自經驗,但不可能從經驗資料中歸納出來。他認為這種情況是現代物理學最重要的歷史經驗。
                       (未完待續)
             摘自《俄羅斯科學院院報》1997年第5期
  
  
  
現代外國哲學社會科學文摘滬10~12,9B1哲學原理斯捷平19991999黃德興[俄]斯捷平(В.С.Степин)作者系俄羅斯科學院院士,哲學研究所所長。 作者:現代外國哲學社會科學文摘滬10~12,9B1哲學原理斯捷平19991999

網載 2013-09-10 21:18:44

[新一篇] 世碩與王充的人性論思想研究  ——兼論《孟子·告子上》公都子所述告子及兩“或曰”的人性論問題

[舊一篇] 世紀之交的哲學(下)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