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哲學基本問題的認識和思考

>>>  古風悠悠—傳統政治與精神文明  >>> 簡體     傳統


  分類號:B0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ISSN 1000—5218(1999)—02—0095—0101
  恩格斯總結了古代、近代哲學發展的成果,明確提出了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是哲學的基本問題。但這并不意味著,恩格斯提出的思維與存在的關系問題便成為永恒的哲學基本問題。而應該把哲學的基本問題看作是不斷變化的。縱觀哲學的發展,從歷史的角度來看思維與存在的關系問題只能看作是哲學基本問題發展的一個階段,是古代、近代哲學的基本問題,而在現代哲學當中,思維與存在的關系問題已經作為主客體關系的一個重要方面,其哲學基本問題的地位已經被主體與客體的辯證關系所取代。
      一
  恩格斯在《路德維希·費爾巴哈和德國古典哲學的終結》一文中提出了“全部哲學、特別是近代哲學的重大基本問題,是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注:《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四卷,第219頁。)。 這一問題所指的是古代、近代哲學的基本問題,恩格斯所特別強調的是近代。因為在古代這個問題僅僅是包含在哲學家對人與自然的關系的探討當中,只有到了近代,思維與存在的關系問題才真正被提出來成為哲學的基本問題。所以說,恩格斯提出的哲學基本問題是對哲學史上這一問題的科學概括,并不是提出普遍性的規定,把近代哲學的這一基本問題固定下來作為哲學的普遍模式,看成是古代、近代、現代以至將來的哲學基本問題。
  在最初的古代哲學中,從一開始就遵循著一種模式,那就是從紛繁復雜的現象中尋找統一的本質,即從多中探一,從動中尋靜,從存在中找本質,這種對世界本原,存在本質思考的哲學也就是古代本體論學說。這種本體論的特點就是以客體為中心。因而,這時思維和存在的關系還沒有被自覺提出來,還只是潛在于存在和本質,一般和個別這些關系之中。在這里存在著兩種不同的認識路線,一派堅持從物到思想的認識路線,以感性實體為認識起點。另一派則相反,以本質一般為出發點,堅持的是從思想到物的認識路線。在前者具有唯物主義的萌芽,后者具有唯心主義的萌芽。或者是說前者具有唯物主義傾向,后者具有唯心主義傾向。但總的說來,這時的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根本不是規范的現在所指的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因為,那時思維與存在還沒有被明確地區分出來,人們對這一問題的回答還是無意識的,被包含在對于其它問題的解決當中。
  在哲學發展的第一階段是樸素的、直觀的哲學。這時人們的實踐水平還是比較低的,與此相適應的科學是作為實踐的需要,首先是作為生產實踐需要的直接回答而產生的,集中到思維與存在的關系問題上,當時的哲學家繼笛卡爾之后對這個問題作了各種各樣的回答。但是,囿于當時思維方式的機械性和形而上學性,哲學家們把人類認識活動及其它活動割裂開來,孤立地加以考察,把認識的兩個方向抽象化,在思維與存在的抽象對立中尋求認識的突破,這樣勢必會造成要么單純地強調思維,要么強調存在,形成了兩種截然不同的認識路線,造成了機械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對立。但最終無論哪一種哲學都沒能夠科學地解決這一問題,而陷入不可自拔的困境。
  到了18世紀末——19世紀初,德國古典哲學產生,對哲學基本問題的研究發生了一系列引人注目的變化,有了重大突破。康德哲學實現了所謂的“哥白尼式的革命”,對從前的事物的認識尚屬整體考察階段,故沒有分門別類的科學。因此,他們對于聯系和運動的統一整體的認識也就是籠統的、模糊的。這時哲學家考察的對象主要是自然界,把自然界作為對象表現著人同自然界的區分以及人的主體地位的確定。即認識還處于感性具體思維階段。因此,這時主體與客體的區分還是非本質方面的,主體與自然界彼此是同一的。表現在哲學問題上,思維與存在的關系也只能潛在包含在哲學家對自然界的解釋當中而沒有獨立地成為哲學的基本問題。
  到了近代,認識由總體進入了細節。在哲學上思維與存在的關系問題的提出條件已經成熟,這一關系已經深入到了認識的各領域成為哲學的基本問題,這時哲學的基本特征是它的形而上學性和機械性。認識進入了細節,細節卻被靜止地對待,被凝固化,其結果必然是造成對事物認識的片面化、抽象化。至此,古代哲學完全轉向了它的反面。
  在經過了以自然為主的世界本體認識之后,哲學重點轉向了對主觀世界的探究,主體——人的地位和價值的日漸提高,于是開始了哲學的新的方向,使它逐漸側重于從主體方面研究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只有這時,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才被十分清楚地提了出來,才獲得了它的完全的意義”。
  第一個明確提出這個問題的是笛卡爾,他分析了3 種實體的存在:自我、上帝和物體,實際上就是主觀的精神實體,客觀的精神實體與物質實體,論述了心物關系。思維與存在的關系問題便成了近代哲學家們爭論的中心問題。此時,無論是認識論,還是本體論都從客體中心轉變為主體中心,第一次自覺地否定了對象是直接呈現在思維面前的舊哲學本體論的觀念,試圖尋找觀念和對象,思維和存在之間的真正橋梁,打開了形而上學思維方式的缺口。經過費希特、謝林,到了黑格爾那里,形而上學的思維方式成為批判的對象,從而使辯證法得到了發展,這種思維方式大大促進了思維與存在關系問題及世界的統一性問題的解決,但是在其唯心主義的基礎上也不會真正科學地回答這一問題。費爾巴哈批判了黑格爾的唯心主義錯誤,把極端抽象的思辯哲學從天上拉回到了人間,試圖在唯物主義的基礎上,通過肉體和精神的關系解決思維與存在的問題,但他把人只看作是自然的人,沒有上升到實踐的高度,把實踐作為認識的基礎,又排斥了黑格爾的辯證法,最終在繞了一個大圈子之后又返回到了舊哲學的出發點,最終沒能解決這一問題。但是對這一問題哲學家們從各個側面的探討都有其合理的成份。為馬克思、恩格斯正確解決這一問題產生了極其重要的影響,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恩格斯正是在吸取了前人的經驗,總結了前人教訓的基礎上最終解決了這一問題。馬克思總結了舊哲學的不足提出:“從前的一切唯物主義——包括費爾巴哈的唯物主義的主要缺點是,對事物、現實、感性,只是從客體的或直觀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們當作是人的感性活動,當作實踐去理解,不是從主觀方面去理解。所以,結果竟是這樣,和唯物主義相反,唯心主義卻發展了能動的方面,但只是抽象地發展了,因為唯心主義當然是不知道真正現實的、感性的活動本身的。”(注:《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四卷,第220頁。 )(注:《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5月第1版,第16頁。)
  這一科學總結也為恩格斯解決思維與存在的關系問題提供了科學方法,在實踐的基礎上,首先肯定存在的第一性,同時也肯定了思維的能動作用,運用辯證方法,正確地解決了思維與存在的關系。
  恩格斯把哲學的基本問題劃分為兩個方面:思維和存在何者為本原的問題,以及思維和存在的同一性問題。思維和存在何者為第一性的問題作為哲學上劃分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兩大基本派別的唯一標準。同一性問題回答:“我們關于我們周圍世界的思想對這個世界本身的關系是怎樣的?我們的思維能不能認識現實世界?”(注:《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四卷,第22頁。)我們能不能在我們先于世界的表象和概念中正確地反映現實?(注:《費爾巴哈著作選集》上卷,1986年5月第1版,第181頁。)這就是世界的可知或不可知問題。 唯物主義的可知論堅持了一條“從物到感覺和思想”的認識路線。唯心主義可知論堅持了一條“從感覺和思想到物”的唯心主義認識路線;不可知論從表現上看是動搖于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之間,但從本質上說,它與唯心主義相聯系并最終倒向了唯心主義。
  恩格斯對哲學基本問題的回答既是對哲學發展史的科學總結,也是對人類實踐經驗的高度概括,因而不論是在當時還是在現代都有極其重要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對恩格斯的這一回答應給予充分的肯定,肯定其在當時歷史條件下的作用,也肯定其對后世的影響。在這樣理解的同時我們也不得不認識,如果說在馬克思主義哲學當中,對思維和存在關系問題的理解達到了盡善盡美的程度。那么也就意味著思維與存在的關系問題作為哲學的基本問題已經完成了它的歷史使命,而應該由更為適合的問題來取代。實際上在馬克思、恩格斯科學地解決了思維與存在關系問題的同時,也就確立了主體與客體的關系為自己哲學的基本問題。
  從近代到現代哲學的研究對象、范圍、課題以及哲學家們的觀點來看,已經發生了重大變化,思維與存在的關系已經不再是哲學研究的重要對象了,也失去了它對于各種哲學問題的制約性。從近代以后,本體論的地位一再下降,已經成為哲學的次要內容,而認識論問題卻日益重要。同時,哲學研究已經由客體中心轉向主體中心,認識論的地位突出,而認識論的研究越來越多地滲入了社會歷史觀的內容,這種內容使認識主體從單純的思維載體變成了現實的具有多方向屬性和功能的人,他不僅具有理性而且具有情感、意志,特別是具有能動地改造世界和改造自身的能力。把對人的研究作為出發點和歸宿,僅研究人的思維和存在的關系,把人看作是思維的載體,這對現代哲學的研究是很不夠的,不足以說明主體以及社會生活過程本身的內在結構以及人類改造世界使自然服務于人等一系列問題。因此說,哲學研究重點的轉變引起了哲學基本問題的相應的變化,如果固守思維與存在關系的基本問題就會阻礙哲學的發展。
  在現代哲學的發展當中,如果還以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劃分來作為衡量現代哲學進步與否的標準是非常不妥的。這種單純的劃分根本不能適應現代哲學發展的多方向性和多層次性,顯得非常單薄。但對于現代西方哲學來說單純地斷定其為唯心主義并不能否定其價值和存在的意義及其作用,僅這一點是遠遠不夠的,說明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的劃分已經失去了像近代哲學那樣的作用。這在現在看來有些過分抬高了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劃分在哲學發展中的地位。
  無論什么哲學都冠之以唯物主義或唯心主義的稱號,而缺少慎重深入的剖析不能不說是一個很大的缺陷。解決思維與存在的關系問題對于說明人與世界的關系,對于提供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理論基礎,雖然必要卻遠遠不夠。現代哲學的研究注重人、注重主體的研究,而人并不是單純的思維的載體、精神實體,也并不僅僅以思維理性面對世界。因此,把思維與存在的關系作為各種哲學的共同的理論出發點,仍然起到制約性的作用,(實際上有些太狹窄)也根本承担不了這個任務,而應該為更寬泛更普遍的問題所代替,哲學基本問題僅僅停滯于對思維與存在關系的探討上已根本不適應現代哲學的要求了。實際上也是這樣,思維與存在的關系問題已經被整合到了更重大的哲學問題之中了,成為主體與客體關系的一部分。而主體與客體的關系問題也正適應了哲學的邏輯的發展成為現代哲學的基本問題。
      二
  現代哲學包括馬克思主義哲學和現代西方哲學的基本問題是主體與客體的關系問題。主體與客體的關系成為現代哲學的基本問題也經歷了一個歷史的發展過程。這個問題同思維與存在的關系的發展是相互包融、息息相關的。古代的本體論研究主要是從客體的高度探討的,主體與客體的區分是非本質的,把對主體的研究融于客體之中,實質上還沒有真正探討兩者的關系。對這一關系的探討是從文藝復興時期開始的,那時新興資產階級摧毀了宗教哲學,提倡人和人道精神。從哲學上看就是把主體從宗教的壓迫下解放出來,開始了以研究主體為主的歐洲近代早期哲學。費蘭西斯·培根強調主體對客體的認識方法,貝克萊的“唯我論”把主體精神抬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說明對主體的研究已經進入了一個新領域。近代對主體與客體關系的研究在德國古典哲學中達到了最高峰,但嚴格說來近代哲學包括德國古典哲學所研究的主體主要的還是指人的精神、思維,還是在思維和存在的范圍內,研究主體客體關系的一個方面,只是一個向主客體關系過渡過程。
  到了康德那里才改變了十七、十八世紀西方哲學把人僅僅作為思維的載體的傳統觀點,而企圖把人作為思維、情感和行為的統一體。在他這里,哲學的主要研究對象已經從思維與存在的關系擴展為主體的認識、情感、行為與客體(自然、社會)的關系,開始了真正意義上的主客體關系的研究。他開創的這個新方向為費希特、謝林所繼承,直接影響了黑格爾。黑格爾從徹底的唯心主義出發去解決主體與客體的關系問題,他運用辯證法把本體論、認識論、方法論、邏輯學統一起來,提出了主客體的統一性,但他把主客體的統一性歸結為“絕對精神”,因而主客體的關系是頭足倒置的,他所說的主體已經被賦于行動的功能,具有了實踐的意義,可惜的是他受唯心主義的束縛最終沒能超越思維與存在的關系的范圍。針對黑格爾,費爾巴哈提出了人本學的唯物主義,認為人是思維與存在的基礎和主體,他說:“思維與存在的統一,只有將人理解為這個統一的基礎和主體的時候,才有意義,才有真理”(注:《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5月第1版,第31頁。)。他站在唯物主義立場上論述了這個問題,但他把主體理解為只是一個生物學意義上的抽象,把人只看作是自然的人,而沒有看作是社會的人,也還沒有脫離思維與存在的關系。黑格爾和費爾巴哈在解決這一問題上都邁出了關鍵一步,為現代哲學對這一問題的更進一步研究打下了基礎。
  在馬克思、恩格斯創立實踐唯物主義時,把實踐看作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最基本概念,馬克思主義把實踐作為新世界觀的最核心、最根本的范疇,認為實踐的觀點不僅是認識論首先的和基本的觀點,而且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首先的和基本的觀點。而實踐的觀點之所以重要,就是因為實踐是聯結主體與客體的中介,實現主體與客體關系的根據,沒有實踐就沒有主體與客體關系,實踐范疇是對主客體關系的概括。馬克思主義哲學制訂了科學的實踐概念,從而正確地闡明了主體與客體的辯證關系。反過來實踐概念的制訂也正是為了正確解決主客體關系的,這一基本概念是圍繞主客體關系展開的。所以在確定實踐為馬克思主義哲學首要的基本的觀點的同時,也就確定了主客體關系為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問題。
  在恩格斯解決思維與存在關系的時候就蘊含著這一關系向主客體關系的發展。恩格斯把思維和存在的關系看作是哲學的基本問題,但他對思維與存在的理解卻和以往哲學完全不同,進行了徹底的改造。把思維看作是具體的思維,把存在看作是具體的存在。所謂“具體的思維”是指以單個方式存在的現實人的思維,具有以下特點:(1 )它以生物實體為載體;(2)它具有社會歷史性即它屬于特定的歷史條件之中;(3)由于前兩者,它是發展的,變化的。從以上的規定中可以看出, 在馬克思主義哲學中,思維不再是單純抽象的思維。正如馬克思所說的:“符合實際生活的第二種觀察方法則是從現實的,有生命的個人本身出發,把意識僅僅看作是他們的意識”(注:《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5月第1版,第18—19頁。)。把思維看作是人的思維,看作是在活生生現實的人的基礎上的思維,強調了人的現實存在,這樣思維這一范疇就被整合到了主體概念當中,成為主體這一范疇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所謂“具體的存在”是指與具體思維相對應的那個客觀存在,包括自然界和人類社會。在這里也不同于舊哲學的理解,既不是某個抽象的物質實體,也不是費爾巴哈不動的自然界,而是運動變化的自然界和人類社會。具有以下特點:(1)它是整個感性的客觀世界;(2)它是人的本質的對象化了的,而且人的本質還要繼續對象化于其中的現實世界;(3)它是變化發展的,其實是指客體意義上的存在。因此說, 對思維與存在的理解已經不是原來意義上的思維與存在,而將其擴展為主客體意義上的關系了。
  區別于以往哲學,馬克思主義哲學最突出的貢獻是對人的貢獻。在以往的哲學當中,由于主體被當作抽象的精神載體,所以不僅主體被片面地理解了,而且它與客體的關系也被片面地理解了。馬克思主義哲學對人——主體的規定。馬克思在《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中明確指出:人的本質是勞動,之后又進一步規定為實踐。這樣主體就不再是客體刺激的消極接受器,也不再是客體的抽象創造者,即不再是抽象的片面的人,而是現實的、全面的、活生生的人。正是在這個意義上,馬克思說他所創立的哲學的立足點是:“人類社會或社會化了的人類”(注:《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四十二卷,1982年5月第1版,第167頁。 )。馬克思指出:“對象性的存在物客觀地活動著,而只要它的本質規定中不包含對象性的東西,它就不能客觀地活動,它所以能創造或設定對象,只是因為它本身是被對象所設定的,因為它本身就是自然界。”(注:《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5月第1版,第17頁。)因此,主體和客體的關系就不僅是認識和被認識的關系,也不是單向的限制和被限制關系,而是雙向的改造與被改造的關系。在實踐中主體與客體相互作用,使客體改變了面貌,主體也改變了面貌。這種雙重變化具有一致性,主體活動愈益順應客體自身的規律,客體的變化則愈益順應主體的目的。這種一致的基礎是實踐。對此,馬克思深刻指出“環境的改變和人的活動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合理地理解為革命的實踐”。這樣馬克思實際上已經把主客體的關系問題確立為新時期哲學的基本問題,從而實現了哲學史上的根本變革。
  遺憾的是馬克思主義哲學創始人的這一思想沒能得到應有的重視,在相當長的時期內將恩格斯在《路德維希·費爾巴哈和德國古典哲學的終結》一文中總結近代哲學基本問題的論述絕對化,固守近代哲學的基本問題的提法,使舊哲學的基本問題也成為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問題。對于哲學基本問題研究的停滯也就影響了其它哲學問題的發展。在西方各哲學流派紛紛轉向了主體研究的時候,對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研究卻還沒有脫離思維與存在的關系,這就使對主體、實踐的研究遠遠落后于時代,以致許多人對馬克思主義本身也發生了懷疑,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也發生了危機。要改變這種狀況,必須從對主體——人與實踐的研究出發,首先從哲學基本問題與研究對象上入手發展馬克思主義,使其適應現代的要求。事實證明:目前在許多社會主義國家和非社會主義國家的馬克思主義者中,人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中心,已經成為普遍接受的論斷。這樣,隨著哲學研究中心的這一重大轉移,主客體關系成為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問題也必然會被更多的人所接受。主體與客體的關系作為哲學的基本問題應當具有以下兩個涵義:(1 )這一矛盾是主體與客體所構成的屬人世界與自然世界之間一切矛盾關系的本質,人們所研究的人與自然的種種矛盾,其內容必然包含著主體與客體的矛盾,這一點是不變的,構成了哲學研究的主要內容;(2 )認識和解決這一矛盾是解決人與自然之間其它一切矛盾的關鍵,解決矛盾歸根結蒂就是要解決這一矛盾;反之,只有正確地認識和處理這一矛盾,才有可能正確地認識和處理其它一切矛盾。正因為如此,所以對這一問題的不同認識才形成了不同的哲學觀點。
  那么主體與客體的關系在現代西方哲學各流派當中是不是也占有哲學基本問題的地位呢?下邊就幾個有代表性的流派作一簡要分析。
  從現代西方哲學的人本主義諸派來看,以存在主義為例,其哲學核心的內容就是關于人在世界上的兩重性即本真性與非本真性的理論。存在主義認為,就人作為世界上最獨特的主體而言,它的本質是自我創造的結果,具有了個性獨立性和自我選擇性,這就是人的本真性,然而,它卻不能脫離自然社會而存在,它不能不受客體的影響,這種影響就會使人失去個性和獨立性,使其混同于物,混同于他人,失掉本真性的特性和光澤,這就是非本真性。從這派把這一理論作為其根本理論可以看出,對本真性和非本真性問題的探討,正是要解決主體與客體這一關系問題的,這一問題貫穿于人本主義諸派當中,這一流派的基本問題就是主客體關系問題。
  非理性主義思潮也正是把主客體的關系作為其哲學基本問題的。他們研究非理性因素對人的作用,其重要特點是把主體的某種特性,如:意志、生命、自我意識絕對化,以之吞噬客體。他們也視主體為單子,否棄作為類的主體,他們對主體的某種特性作了細致深入的思考,從總體上來說卻無一不是從根本上曲解了主客體之間的關系。但他們對非理性因素的研究卻不失是對主體一個側面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過去只講理性因素的不足,從另一個極端去說明主客體的關系,將非理性因素作為既統治主體又統治客體的決定力量,卻也是一種解決主客體關系的方法。
  從現代西方的科學主義諸派來看:這些派別的理論差異極大,有的明顯地以主客體關系為哲學的基本問題,有的卻看似無關,但深究其理論對象就會發現也是圍繞這一問題展開的或是這一問題的具體化。例如:在語言學派那里,從表面上看,一是僅從邏輯上研究語言。然而語言作為人們交流思想的工具,它的大部分詞都是客觀事物的符號。所以語言學首先遇到的問題便是語言與事實之間的關系及語言的真偽問題,而語言與事實的關系問題就是主體如何使用有聲語言符號指謂客體的問題。語言的真偽問題卻直接與主體對客體的認識真偽問題直接有關,這兩個問題只是主客體問題的具體化。這一流派也是以主客體關系為基本問題的。
  綜上所述,主客體關系問題不僅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問題,而且也是現代西方各哲學流派的基本問題,這一問題也和思維和存在的關系一樣,只是一定哲學發展階段上的基本問題,是現代哲學的基本問題,而不會成為永恒的哲學基本問題。隨著實踐的發展會不斷地變化為更適合的問題所取代。
  收稿日期:1998—04—24
內蒙古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呼和浩特95~101B1哲學原理趙東海/于藍19991999本文在肯定恩格斯提出的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是哲學基本問題這一論斷的同時,指出不能將它凝固化和絕對化,通過對以往哲學史的考查,說明哲學基本問題隨著哲學思想的發展而不斷演變。即馬克思主義哲學產生以來的現代哲學,其基本問題已經變為主體和客體的關系問題。恩格斯/哲學/基本問題/思維/存在/主體/客體趙東海(1968— ),男,內蒙古大學人文學院哲學系助理研究員;于藍(1957— ),男,內蒙古大學學生工作部助理研究員。 作者:內蒙古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呼和浩特95~101B1哲學原理趙東海/于藍19991999本文在肯定恩格斯提出的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是哲學基本問題這一論斷的同時,指出不能將它凝固化和絕對化,通過對以往哲學史的考查,說明哲學基本問題隨著哲學思想的發展而不斷演變。即馬克思主義哲學產生以來的現代哲學,其基本問題已經變為主體和客體的關系問題。恩格斯/哲學/基本問題/思維/存在/主體/客體

網載 2013-09-10 21:19:40

[新一篇] 對減負的理性思考

[舊一篇] 對扶貧指導思想的探索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