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在東南,冤死獄中的抗倭名將

>>>  民初歷史變遷觀察  >>> 簡體     傳統

  從古至今,對于統治者來講,德才兼備的人才是最需要的,但是德才兼備又談何容易。如果一個人才干突出,能力非凡,但品行上不夠光明磊落,這個人值不值得肯定呢?回顧明代抗倭功臣胡宗憲的一生,這個問題就無法回避。
  南倭北虜,明朝中葉注定是個多事之秋。尤其是歷時多年的抗倭斗爭更給這段歷史打上了鮮明的印記,同時也使一些原本默默無聞的小人物走上了歷史的前臺,胡宗憲就是其中很有代表性的一個。嘉靖年間,東南倭患愈演愈烈,胡宗憲臨危受命,精心布局,賄斬徐海,誘擒王直,為保障大明王朝海疆的安寧做出了貢獻。有人將他和于謙相提并論,稱二人是明代功勛最大的臣子。于謙抵御蒙古,胡宗憲抗擊倭寇。時人比較二人,認為“于謙的功勞,是在保存宗廟;宗憲的功勞,是在安定東南。于謙的品行,白璧無瑕,于本朝是第一人物,于古可稱為社稷臣;胡宗憲的品行,瑕不掩瑜”。
  抗倭奇功與品行爭議匯集一身,儒生出身卻縱橫疆場,胡宗憲到底是個什么樣的人物呢?
  胡宗憲(1512―1565),字汝貞,號梅林,南直隸徽州府績溪人。正德七年九月二十六日,胡宗憲出生于績溪縣華陽鎮龍川村。龍川胡氏是當地的強宗大戶,胡宗憲的曾叔祖胡富在成化十四年(1478)考中進士,曾官至南京戶部尚書。
  胡宗憲作為龍川胡氏的第三十四代孫,自出生起就被家人寄予厚望。其父胡尚仁,善于治家,家境殷實。其母方氏,出身書香門第,知書達理。胡宗憲自小就受到了良好的家庭教育。稍長,他的父母不惜出重金聘名師教授。胡宗憲聰明好學,對于兵法謀略之類的書尤其用心,唯獨在科舉功名上沒有興趣。這讓他的父母大為傷心。后在其父苦苦規勸下,胡宗憲才有所收斂,專心科舉。嘉靖七年(1528),胡宗憲成為績溪縣學庠(xián)生。嘉靖十三年(1534),胡宗憲鄉試中舉。嘉靖十七年(1538),胡宗憲考中進士。此時距他的曾叔祖胡富考中進士正好是一個甲子,整六十年。后胡宗憲累官至兵部尚書。至今,在安徽績溪的龍川村(現為大坑口村)村頭還矗立著頌揚他們事跡的“奕世尚書坊”,“奕世”就是代代相傳的意思。
  胡宗憲考中進士后,被安排在刑部觀政,學習政務。從此,胡宗憲開始了仕途生涯。嘉靖十九年(1540),胡宗憲被授官為山東青州府益都縣的縣令。上任后,他就顯示出了卓越的政治才干。他先組織廣大人民撲滅多年不遇的旱蝗之災,后又對益都當地的強盜進行招降。盜賊在益都為害多年,胡宗憲用安撫勸降之策,不僅使群盜解散,還將其中可用的千人左右,編為義軍。胡宗憲日后抗擊倭寇的文韜武略,在治理益都時就已初步展現。
  嘉靖二十一年(1542)四月,胡宗憲母親去世,他奔喪回績溪故里。兩年后,其父胡尚仁也因病去世。胡宗憲前后在家鄉為父母守孝長達五年。在這五年中,他刻苦攻讀《大學衍義》、《武經七書》等書,學識大為長進,為日后大展鴻圖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胡宗憲進士出身,先任益都知縣、余姚知縣,后以御史巡按宣府、大同等邊防重鎮,整軍紀,固邊防,為明王朝的邊疆穩定作出了貢獻。嘉靖三十年(1551),胡宗憲又巡按湖廣,參與平定苗民起義。在胡宗憲踏入仕途這十多年里,他一步一個腳印地走來,政績顯著。他的從政經驗和能力都毋庸置疑。嘉靖三十三年(1554)四月,世宗欽點胡宗憲出任浙江巡按監察御史。按理說,一個巡按監察御史,并不是多大的官,不值得大書特書。但是,這個任命對胡宗憲來講卻意義非凡,這一任命決定了他的前程和他的后半生。歷史給胡宗憲提供了一個舞臺,他可以由此建功立業,眨眼間功成名就;他也可能面臨徹底的失敗,背負禍國殃民的千古罵名,功名利祿煙消云散。這還要從明朝的倭患談起。
  元末明初,島國日本由于多年的戰亂(日本的南北朝時代),使得很多戰敗的將領、武士和破產的農民等無以謀生,紛紛逃亡海上。同時,中國原本割據江浙一帶的張士誠、方國珍部在被朱元璋打敗后,其殘余力量流竄到海上,還有兩國的不法商人也夾雜其中。這樣,幾股勢力互相勾結,形成龐大的海盜集團。他們經常對中國沿海地區進行瘋狂的侵擾和搶劫,這就是所謂的“倭患”。東南沿海地區的百姓備受其苦。到了嘉靖時期,倭患已經愈演愈烈。嘉靖二年(1523),日本二批使臣前后來華朝貢貿易,因市舶司的太監對待不公,互爭貢使資格,引發大規模的仇殺,史稱“爭貢之役”。此后不久,明朝罷市舶司,并嚴申海禁。正常的貿易渠道被堵死,在暴利的誘惑下,更多的亡命之徒鋌而走險,攻城略地,燒殺搶掠,無惡不作。嘉靖年間,東南沿海地區的倭患驟然加劇,而浙江和南直隸為甚,沿海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在此背景下,胡宗憲出任浙江巡按監察御史,可見朝廷對他寄予厚望。胡宗憲也感到責任重大,臨行前立下誓言:“我這次任職,不擒獲王直、徐海,安定東南,誓不回京。”上任伊始,胡宗憲針對轄區內明朝官兵紀律松馳、軟弱渙散的積弊,以嚴明賞罚為手段,大力進行整頓。通過胡宗憲的努力,明朝官兵的軍容、軍紀有了改觀,士氣也逐漸有所恢復。
  不久,工部右侍郎趙文華受內閣首輔嚴嵩的推薦,以祭海神的名義,被派往江南督察沿海軍務。趙文華是嚴嵩的義子,為人奸詐驕橫。他排擠、陷害忠良,浙江總督張經、浙江巡撫李天寵都先后因其陷害而被殺。如何和這種人搞好關系而不致于誤了正事,胡宗憲對此非常清楚。因此在與趙文華共事的過程中,胡宗憲謹慎小心,有時甚至行事圓滑,最后不僅沒有受到趙文華的阻撓,還得到了后者的贊賞。在趙文華的大力推薦下,世宗很快就擢升胡宗憲為兵部左侍郎兼都察院左僉都御史,總督浙江、南直隸和福建等處的兵務。此時,胡宗憲可以調遣江南、江北、浙江等省重兵,所掌握的權力要比一般總督大得多。
  胡宗憲知道自己大展宏圖的機會來了。他一方面招攬、重用各種杰出的人才,如重用俞大猷、戚繼光等名將,把頗負盛名的文人徐渭招到自己的幕府中來;另一方面,有驍勇善戰的將領,還得有訓練有素的士兵,胡宗憲支持部下練兵,其中成就最大者當屬戚繼光訓練的戚家軍,后來發展為抗倭主力軍。在胡宗憲的抗倭斗爭中,最能表現其才干、最有影響的兩件事情就是他與兩大倭寇首領王直、徐海的斗智斗勇,在此,不能不提。
    王直,亦稱汪直,號五峰,南直隸徽州府歙縣人。徽州人有經商的風氣,由此形成了著名的徽州商幫。明清時期,徽商是中國最大的商幫之一,在商界叱咤風云。他們以血緣為紐帶,以家族為依托,吃苦耐勞,足跡遍布全國各地,所以有“無徽不成鎮”的說法。當時能與徽商相抗衡的商幫只有晉商而已。
  王直就出生在這樣的環境中。他這個人最大的特點就是仗義,也就是有江湖義氣。人們都稱呼他為“五峰船主”。此外,他還很聰明,腦子快,主意多,因此得到周圍人的信賴和擁護,在他的身邊自然就聚集了一批朋友,如葉宗滿、徐惟學等人。后來,王直帶領眾人乘海禁松弛之際,開始用巨艦運送大量違禁物品到日本或西洋等國貿易,獲得巨額利潤。開始時,王直只是違反明朝的海禁政策,從事海上貿易。后來隨著東南沿海局勢的日趨緊張,王直為增強自身實力,大規模招集各種亡命之徒,甚至還和日本倭寇相勾結。由此,王直組建了一個龐大的海盜集團,并逐漸成為東南沿海地區倭寇的首領和中堅人物。
  胡宗憲對海上倭患的形勢進行了認真細致的分析。他曾說過:“海上的賊匪只有王直機警難治,其余的都是鼠輩,不足為慮。”胡宗憲認為,實力強大的王直是東南倭患的根源所在。多年來,朝廷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來抗倭,但見效甚微,倭寇之禍反而愈演愈烈。胡宗憲的前任們只以武力剿殺倭寇,最后不但沒有完成朝廷交給的使命,還都招來了殺身之禍。因此,為了避免重蹈覆轍,胡宗憲制定了剿撫并舉的抗倭策略。使用計謀招撫、擒拿王直,這是胡宗憲抗倭斗爭的關鍵一著。
  胡宗憲先以王直的家人為誘餌。胡宗憲為了表示招撫王直的誠意,與王直自認同鄉,特地將王直的母親、妻子從金華府的監獄中釋放出來,并妥善安置她們,給她們干凈的房子居住,保證她們豐衣足食。嘉靖三十四年(1555)十月,胡宗憲就秘密派遣兩個知海情、有謀略的生員蔣洲和陳可愿前往日本。胡宗憲派他們此去的任務,表面上是宣諭日本諸島停止侵犯中國,實際上是偵探王直等人的詳情,并試探性地進行招撫。蔣洲、陳可愿的這次行動很成功。他們意外地見到了王直的義子王E(áo),并得以見到王直本人。蔣、陳二人對王直恩威并施,一方面以明朝抗倭的決心和沿海布置的數萬軍隊進行威懾,另一方面,以王直的家人為籌碼,說服王直立功贖罪,保全家人。王直聽后,默不作聲。原先他誤聽傳言,以為妻母早已被明朝誅戮,今天聽到家人安然無恙,心有所動。為了表明立功贖罪的誠意,王直向蔣、陳二人報告了另一倭寇首領徐海要率領倭寇進犯明朝的情報。陳可愿遂同王直部屬葉宗滿等人回國報告消息。詭計多端的王直卻將蔣洲扣留下來。過了將近兩年,王直以親自送蔣洲回國的名義,乘巨艦,帶領精兵數千,滿載火炮等器械,有備而來,停靠在舟山岑港。胡宗憲知道來者不善,他緊急部署沿海各衛所高度警戒。同時為了穩住王直,還派通事夏正與王直進行談判,去摸清王直的底細。
  在招撫王直的過程中,胡宗憲的謀略和才干得到充分的體現。自王直的船停靠在岑港之后,胡宗憲就派了王姓千戶裝扮成賣菜人,接近王直。王千戶是個有勇有謀的人,很快得到王直的賞識和信任。一天晚上,王直到王千戶的船上飲酒,樂而忘歸。王千戶將船的纜繩悄悄解開,使船順水漂至岸邊。胡宗憲終于有機會見到王直,并將王直奉為貴客,對他禮待有加。會面結束后,胡宗憲也任由王直大搖大擺地離去。至此,王直對胡宗憲的防范稍有松懈。
  但是,王直一日不降,胡宗憲一日不安。為了能讓王直釋疑,盡快歸降,胡宗憲又使一計,他特意邀王直義子王E同居一室,并將早已寫好的請求朝廷赦免王直的奏疏和十多篇諸將的請戰書都放在書桌上。后來,胡宗憲假意出門赴宴,讓王E有機會看到這些文稿。深夜,胡宗憲大醉而歸。大家入睡后,胡宗憲就裝作醉酒,吐得被子和床上到處都是,卻依然酣睡。王E躲在被中,觀察胡宗憲,確定他是真的醉酒睡著了,就偷偷下床,將書桌上的奏疏抄錄下來。然后,潛回被子繼續裝睡。次日,王E立即告辭,去給王直送信。胡宗憲知其中計,讓他離去。王直聽了義子的匯報,疑懼減去了許多,便帶著兩名部下拜見胡宗憲。胡宗憲對之安慰備至,讓他們去杭州見巡按御史王本固。誰知王本固將王直等人逮捕入獄。
  胡宗憲使用連環計,成功誘降王直。按其下一步的計劃,是利用王直將在舟山岑港的王直余孽一舉清除。本來,胡宗憲是要上疏請求朝廷寬宥王直,讓他在海上立功,以賊制賊,利用他的聲望招撫其他海寇,但是,王本固堅決要求處死王直,而群臣也傳言胡宗憲受了王直的重賄。胡宗憲沒有辦法,只得改詞上奏,同意了王本固的意見。接著,胡宗憲便調結兵力,圍剿王直在舟山岑港的余部。俞大猷、戚繼光等人都參加了這次戰斗。直至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十一月,岑港殘寇終于被肅清。一年后,王直于杭州被斬。
  嘉靖年間橫行海上的倭寇海盜集團首領除了王直以外,位居其次的就是徐海。徐海也是個有幾分傳奇色彩的人物。徐海,徽州歙縣人,少時曾經是杭州虎跑寺的和尚,法名“普凈”,又稱“名山和尚”或“明山和尚”。后來隨其叔徐惟學以及王直等人從事海上貿易。有一次,徐惟學將徐海抵作人質,向倭寇貸了大批銀兩,后無力償還被殺,徐海走投無路,被迫與倭寇勾結,開始了燒殺搶掠的海盜生涯,并逐漸組建了一支數萬人的海盜集團。
  早在此前,徐海已與王直分裂。徐海的身邊是陳東、麻葉等力量稍弱的海盜頭目。在胡宗憲剛任浙直總督不久,曾率領明軍與徐海等倭寇進行過激戰。這次激戰讓胡宗憲認識到以武力剿滅徐海等倭寇難度不小,于是另圖他謀。胡宗憲的幕僚徐渭很了解他的心思,及時向他推薦了太學生羅龍文去招撫徐海。
  羅龍文和徐海是歙縣同鄉,在接近徐海之后,按照胡宗憲的事先安排,離間徐海與陳東、麻葉之間的關系,迫使三人力量分散。隨后,胡宗憲再予以各個擊破。
  胡宗憲曾派人給徐海送去招降的書信,徐海的回信言辭得體,胡宗憲感到很意外,說:“想不到海寇中還有這樣才華出眾的人。”就把送信的人叫過來詢問。原來,徐海的身邊有一個很有才情的人――王翠翹,她是徐海的愛姬,原是金陵名妓。這回信就是王翠翹代寫的。她本是官宦人家的女子,因父親獲罪,賣身救父,后來流落青樓。王翠翹的容貌和才情都稱冠一時。當時到過金陵的士大夫都爭相一睹芳容。徐海慕名而去,兩人一見如故。徐海便派人將王翠翹迎娶回來。王翠翹才思敏捷,徐海軍中的大小文書,她寫起來真是又好又快。徐海對王翠翹非常寵愛,不僅生活上錦衣玉食,而且還非常敬重她,軍中的事務多聽從她的意見。胡宗憲正無計可施,了解了這些情況,如獲至寶。他認為招撫徐海,王翠翹是關鍵人物。
  胡宗憲為表示招撫的誠意,送給徐海大量的禮物。此外,還準備了許多精致的珠寶玉器、發釵耳環等禮物,特意送給王翠翹。同時,又派一個老婦人私下對王翠翹說:“徐將軍如果早上投誠歸順,晚上就是大官了,你受到朝廷賞賜的誥命,衣錦還鄉,難道還不如在海上為寇嗎?”王翠翹心動了,力勸徐海歸順,并讓徐海設計將陳東和麻葉等倭寇頭目捆綁起來獻給胡宗憲。徐海聽從了她的話。其實,他這么做等于自翦羽翼,已無路可退。
  嘉靖三十五年(1556)八月,徐海入平湖城向胡宗憲請降。城中的官員和百姓聽說徐海進城都嚇得驚慌失措,惟胡宗憲鎮定自若。徐海向胡宗憲謝罪,胡宗憲走下大堂,用手摸著徐海的頭頂說:“你為害東南很久了,現在既然歸順,朝廷暫且赦免你,不要再做壞事了。”其后,徐海率眾屯于平湖城外的沈莊。徐海雖然名義上歸順了,但數千倭寇屯于城外,胡宗憲知道這還是很大的隱患。胡宗憲一邊穩住徐海,一邊加緊部署兵力。這時,已經投降的陳東秉承胡宗憲的命令,率領其黨攻擊徐海部。徐海倉惶出逃,途中負傷。第二天,官軍又將徐海團團圍住,徐海暗呼:“翠翹誤我!”經過一場激戰,徐海投水而亡,王翠翹被俘。
  傳說,王翠翹被俘后曾向胡宗憲請求埋葬徐海,胡宗憲不許;請求去做尼姑,還是不許,而是要將她許配給一個小兵。王翠翹對胡宗憲說道:“你誅殺歸順的人,你把天道放在什么地方了?”她面對大海痛哭,喊道:“明山,我辜負了你呀!”遂寫詩一首,投水而死。她的詩寫道:
  建旗海上獨稱尊,為妾投誠拜戟門;十里英魂如不昧,與君煙月伴黃昏。
  關于王翠翹臨死前的這段傳說不知是真是假,但后世曾有人認為,胡宗憲最終也沒得好結局,大概就是對他言而無信的報應。值得注意的是,王翠翹與徐海的悲劇故事引起了人們的廣泛同情,被寫進了許多戲曲、小說中。到康熙年間,有人據此鋪寫成一部長達二十四回的長篇通俗白話小說《金云翹傳》,流傳廣泛。這個故事甚至流傳到了日本和越南。越南有一部著名的古典長詩《金云翹傳》就是講述王翠翹的傳奇故事,風靡一時。這部長詩對越南近代文學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胡宗憲擒王直、殺徐海,兩浙倭患暫告平息。
  至嘉靖四十一年(1562),胡宗憲主持的抗倭斗爭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勝利,漸次平息浙江的倭患,并開始剿滅福建的倭寇。在經歷多年的血雨腥風之后,大明王朝的海疆終于有望恢復往日的平靜了。
  可這也應了那句話,鳥盡弓藏、兔死狗烹。胡宗憲作為可以節制數省軍務的封疆大吏,如果倭患平息了,他手中的重權反倒使他自己處于不利的境地。與胡宗憲多年抗倭斗爭相伴的是他多次遭到彈劾,但因其抗倭有功,世宗又想保全他,所以,每次他都是有驚無險。可是,如果他卷進了政治斗爭的漩渦,前景就不是那么美好了。
  嘉靖四十一年五月,內閣首輔嚴嵩被罷官,其子嚴世蕃被逮。胡宗憲是由嚴嵩義子趙文華的舉薦而屢屢升遷的,在朝中很多大臣的眼里,他屬于嚴黨。趙文華已死,嚴嵩失寵,胡宗憲的處境也就岌岌可危。這年年底,南京給事中陸鳳儀就以貪污軍餉、濫征賦稅、黨庇嚴嵩等十大罪名上疏彈劾胡宗憲。時人王世貞曾說:“我知道績溪(胡宗憲)的功勞,可他被華亭(徐階)所壓制,不能表白他的冤屈。”看來,這一切都是新任內閣首輔徐階直接操縱的,胡宗憲自然無力與其抗衡。
  很快,世宗就下令將胡宗憲的一切職務悉數罷免,并將其逮捕押解進京。此時,胡宗憲已經站在了懸崖的邊緣。陸鳳儀彈劾他時所列舉的罪名,任何一條都能定他個死罪。胡宗憲到京之后,世宗念其抗倭的功勞,改變了主意,降旨道:“宗憲不是嚴嵩一黨,自任職御史后都是朕升用他,已經八九年了。而且當初因捕獲王直而封賞他,現在如果加罪,今后誰為我做事呢?讓他回籍閑住就好了。”掌握生殺大權的皇帝為胡宗憲網開一面,再次給了他一條生路。但是,胡宗憲的仕途終于到此為止了。嘉靖四十二年(1563)春天,胡宗憲帶著無盡的委屈和不甘心回到了績溪縣的龍川故里。
  胡宗憲本打算從此不問政事,在故里安享晚年。但是“樹欲靜而風不止”,胡宗憲想全身而退,他的政敵們卻不想就此罷手,他們在等待機會。嘉靖四十四年(1565)三月,就在胡宗憲回鄉快兩年的時候,滅頂之災從天而降。事情的起因還是離不開嚴氏父子。曾經協助胡宗憲抗倭的羅龍文犯罪被抄家,在對羅龍文抄家時,御史意外發現了胡宗憲被彈劾時寫給羅龍文賄求嚴世蕃作為內援的信件,信中附有自擬圣旨一道。假擬圣旨,這次就是老天爺也救不了胡宗憲了。果然,世宗聞聽此事后大怒,對胡宗憲降旨問罪。這年十月,胡宗憲再次被押赴至京。在獄中,胡宗憲寫下洋洋萬言的《辯誣疏》,為自己進行辯解。可是《辯誣疏》遞交上去后,卻如同石沉大海,遲遲沒有結果。胡宗憲徹底絕望了,十一月初三日,胡宗憲寫下“寶劍埋冤獄,忠魂繞白云”的詩句后,自殺身亡,時年五十四歲。
  胡宗憲的死,雖然是政治斗爭的結果,但是這也是他自己親手埋下的禍根。在《明史紀事本末》中,谷應泰評論其“才望頗隆,氣節小貶”。困擾明王朝多年的倭患終于在胡宗憲的手中得到控制,這對胡宗憲的才干來說是最大的肯定,但他的為人的確不夠光明磊落,而且還有幾點致命傷。
  首先,胡宗憲與趙文華及嚴氏父子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雖然,世宗親口說胡宗憲不是嚴黨,但是言官們彈劾胡宗憲是嚴嵩、趙文華的死黨也絕不是空穴來風。趙文華赴浙江祭海時,對總督張經的戰略部署胡亂指揮,遭到張經的堅決抵制。趙文華因此懷恨在心,不顧當時抗倭戰爭的大局,也不顧張經在王江涇大捷中剛剛立下的赫赫戰功,上疏對張經構罪陷害。再加上嚴嵩推波助瀾,忠臣張經很快被治罪問斬。胡宗憲在這件事情中扮演了很不光彩的角色。胡宗憲身為浙江等處的巡按御史,不能秉公辦事,竟然追隨趙文華也上疏彈劾張經。在這道奏疏中,胡宗憲對張經極力詆毀,而且對浙江巡撫李天寵也進行陷害。胡宗憲這種助紂為虐的做法,反映了他在道德上的缺陷。胡宗憲踏著這些忠臣的尸骨,從此青云直上,步步高升。
  在趙文華死后,胡宗憲又結好嚴嵩,饋重金進行賄賂。在嚴嵩被籍沒家產時,其中就有胡宗憲所獻的大量珍寶。投桃報李,胡宗憲的一擲千金自然討得嚴嵩的歡心。在胡宗憲被彈劾時,嚴嵩屢次幫他化險為夷。胡宗憲最后的下獄,就是因賄求嚴世蕃作為內援的信件而引起。要說胡宗憲不是嚴黨,誰會相信呢?
  其次,胡宗憲侵吞軍餉、生活奢侈,這是不爭的事實。胡宗憲通過在浙江加派“提編”等額外稅賦和請求留存浙江鹽銀等手段,聚斂了數額巨大的錢財,有“總督銀山”之稱。其中,有一些花費是用在招撫倭寇上。很早就有人對胡宗憲的貪污行為提出彈劾,胡宗憲上疏自辯稱:“臣為國除賊,用間用餌,非小惠不能成大謀。”這固然說出了一部分實情,但在帝制時代,這種非正常的行為最終會給他帶來極大的負面影響。實際上,這些錢財中的大部分還是供他自己揮霍的。據傳,有一次,胡宗憲宴請織造太監和李子元等人,居然用兩百名侍女陪飲,到了晚上,這名太監拿出五兩金子表示感謝,胡宗憲冷笑一下,不予理睬。李子元僅賞了一兩金子,被胡宗憲當場扔到了水里,還笑著說:“您這是在羞辱我吧!”還有一次,胡宗憲迎春宴客,張燈結彩,綿延數里,鼓樂之聲震天,侍女跪地迎送客人,極盡奢華之能事。再有一次,嚴嵩的義孫錦衣衛嚴鵠路過杭州,胡宗憲自然大肆鋪張,盛情款待,而且還推薦麗妓讓其留宿,嚴鵠推辭不就,胡宗憲就說:“你這是為難我嗎?那我就先行了。”胡宗憲竟然擁著別的麗妓先睡了,直到第二天天亮才走。這些雖然都是筆記雜談中記載的傳聞,不能全信,但也不能不信。以胡宗憲微薄的俸銀根本無法維持如此奢糜的生活,他的所作所為自然會引起朝中大臣們的非議。胡宗憲成為眾矢之的,也就不足為怪了。
  胡宗憲主持的抗倭斗爭,是他人生中的亮點。他所表現出的膽略和智謀的確可圈可點,稱得上是一位能臣,是一個不可多得的人才。但是他交結權貴、趨炎附勢、揮霍無度,也使他的人品備受爭議。一個有才無德的人能不能得到重用呢?世宗的為人行事一向不能以常理來推斷,他給了這個問題一個簡單干脆的答案,就是:能重用,但對曾經做錯的事也要付出代價,尤其是觸犯皇權的行為,更要嚴懲。世宗對胡宗憲屢次保全,讓他盡展其才。胡宗憲大功告成之日,也就是他的厄運降臨之時。
  最后還要說說胡宗憲的著述。胡宗憲進士出身,擅長詩文,留與后人的著述有十余種。其中,不能不提到《籌海圖編》這本書。《籌海圖編》是一部研究明代海防和抗倭斗爭的著作,極為重要。多年來,很多研究者都認為其作者是胡宗憲。實際上,這本書是胡宗憲的幕僚鄭若曾所撰,由胡宗憲資助予以刊刻。萬歷年間,胡宗憲的曾孫胡維極為頌揚胡宗憲的功績,在此書重刻時,將其篡改為胡宗憲所著,混淆視聽。其實這真是一段不該有的公案。胡宗憲帶著無盡的怨恨和冤屈死于獄中,他又怎么會在乎一本書到底是誰寫的呢?功過自有后人來評說吧!

網載 2013-09-10 21:24:13

[新一篇] 力戰閹逆,癡心報國的東林黨中堅

[舊一篇] 功成北闕,骨葬南溟的大唐名相、李黨領袖
回頂部
寫評論
相關閱讀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