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文化及其現代價值

>>>  新興科技、社會發展等人文科學探討  >>> 簡體     傳統


  在經濟全球化和區域化趨勢日益加強的知識經濟時代,按照中國共產黨十五大提出的建設 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戰略部署和具體要求,研究和探索地域文化和區域經濟社會現代 化問題,繼承和弘揚中原文化優勢,強化中原經濟社會發展的文化支撐力,對于促進中原地 區現代化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孕育中原文化的自然環境
  世界上任何一種文化,總是和它產生的地域相結合,中原地區的自然環境,像大地母親般 地孕育了中原文化,中原文化作為一種地域文化與中原地區的地質地貌以及自然地理的特點 密切相關。
  中原文化主要是指以中原為地域依托,淵源于歷史上人與自然及其人們之間對象性關系而 形成的特定的生活結構體系。亦即中原大地上形成的物質文化、制度文化、思想觀念、生活 方式的總稱。“中原”一詞,作為一個地域概念,在歷史上有狹義和廣義兩種界定:廣義“ 中原”泛指中國中部的黃河中下游地區,包括今河南全省及陜西、山西、河北、山東等省的 一部分地區,古代人所說的“中原”一般是廣義的中原;狹義的“中原”,指今天的河南省 ,今之河南,在古代謂九州中之“豫州”,位于古代中國的中部平原,所以人們稱河南為“ 中原”,近代以來,人們所說之“中原”一般專指河南,而不包括其他地區,本文所指中原 文化的“中原”取狹義之“中原”,以古今河南文化為研究對象。
  河南位于黃河中游的下段和黃河下游的中段,自古中天而立,東有遼闊無垠的豫東沖積平 原,西依巍峨連綿的伏牛、熊耳山脈;南有蜿蜒起伏的桐柏、大別山脈、南陽盆地;北有太 行山脈、華北平原;奔騰澎湃的黃河浩浩蕩蕩從中間穿過。優越的地理位置和豐富的自然資 源,使河南自遠古起就成為黃河流域古老文化的一顆明珠。中原文化按流域文化劃分屬于黃 河文化的一部分,黃河文化在歷史發展的長河中融會了黃河支流上多民族的地方文化,逐漸 凝結成浩瀚淵深的黃河文化。
  黃河眾多的支流不僅形成黃河主干的滔滔巨流,而且這些支流最先為中華民族的祖先提供 了優越的生存條件,在這些支流上出現的遠古文化,匯成了中華民族歷史悠久的歷史長河。 據現代考古發掘證明,在黃河許多支流兩側有較多的沖積平原和寬廣的臺地,洪水不易淹沒 ,又有涓涓的溪流和山泉,依山傍水,是人類生存的最適宜的地方。河南境內的黃河、淮河 、伊洛河、漳河等河沿河的臺地和平原上,土層深厚,土質肥沃,氣候溫和,雨量充沛,既 有適合狩獵采果、種植五谷的地方,又有能躲避水災的地方,為古代人類提供了良好的生存 環境。
      二、中原文化的興盛與衰落
  1.中原文化的孕育與萌芽
  中原文化的孕育雖然可以追溯到距今40—50萬年的南召猿人,但從大量考古資料證明,中 原文化萌芽從舊石器時代距今2萬年的小南海文化為起點,中經裴李崗文化、仰韶文化、河 南龍山文化,然后進入文明社會。
  距今七八千年前的裴李崗文化,以豫中為中心,分布于新鄭、新密、鄭州、長葛、郾城、 中牟等20多個縣市,已發現的有50多處遺址,那時,人們已開始定居中原以農業耕種為主, 狩獵采集和家畜飼養并行,從磨制精細的石器來看,生產力發展水平處在母系氏族社會階段 。
  繼裴李崗文化之后的河南仰韶文化,以彩陶和磨光石器為標志的新石器時代文化,在河南 澠池縣仰韶村、鄭州大河村、淅川下王崗等遺址中有考古發現,家畜、飼養和原始的手工業 都相當發達,人們定居生活相對穩定和鞏固,村落擴大并稠密起來,中原大地上一夫一妻為 基礎的個體家庭出現,父系氏族社會特征顯現出來。
  經歷了仰韶文化巨大影響與各文化體互相交流后,黃河流域涌現出大量高度發達的地方文 化 ,而此時中原地區處在一種空虛狀態,良渚、屈家嶺等地方文化反過來影響中原地區,而此 階 段正是中原文化的萌芽和形成期。約為公元前3000年~2000年之間的河南龍山文化,廣泛地 吸收周邊文化因素,仍以農業為主,輪制陶器提高了陶器的質量,在陶器種類、石器制作技 術、建筑結構、埋葬制度、刻劃字符等文化因素中出現了許多新的變化,文化面貌繁榮而復 雜的中原龍山文化興起,中原作為一個文化實體對周邊文化兼容并蓄,為以后三代文明準備 好了地域舞臺,為中國文化的多重空間結構提供了基礎。
  傳統中的三皇五帝,也大多以河南為活動中心,相傳顓頊高陽氏居濮陽,太昊伏羲氏居淮 陽,帝嚳高辛氏居偃師,黃帝有熊氏居新鄭,舜(有虞氏)居虞城,河南境內黃河、伊洛河、 漳河、淮河等沿岸到處都有上古時期的文化遺址,但影響較大的是在黃河沿岸及伊洛河沿岸 , 到夏、商、周三代時期,西起陜縣、澠池;中經洛陽、偃師、鄭州;東到豫東商丘;北起安 陽小南海,南到南陽淅川、南召的廣大地區,文明程度高度發展,是我國最早跨入文明社會 門檻的中心地區。
  2.中原文化的形成與發展
  夏、商、周三代是中原文化形成和發展的重要時期,夏朝活動的中心在黃河大曲的南岸、 黃河支流的伊水、洛水兩岸、河南登封(陽城)偃師(斟尋)至河北山西安邑一帶。此間肇始了 以華夏族為主體與周邊民族的交往。中國第一個有階級的王朝在中原出現,表明中原地區最 早進入所謂文明社會(即階級社會)。殷商民族興起于東海之濱的黃河下游,后多次遷都,多 次建都中原,說明商族活動中心地區也在中原地區。在安陽小屯發現的十多萬塊的甲骨文, 是世界古文字史上的一大奇跡,它證實了中國的古文字起源于中原文化,其形體結構“遠取 諸物,近取諸身”,象形逼真,千姿百態,形意結合,淋漓盡致地反映了客觀事物和人類豐 富的情感與活動。
  人類活動文字記錄的出現,表明中原文化已發展到較高的程度,周文化繼承了夏商,又有 重要演變,東周避犬戎東遷洛陽,天子與諸侯,諸侯與諸侯之間的關系逐漸解體。經濟與軍 事力量強大的霸主崛起,諸侯彼此競爭、互相兼并的格局贏來了“百家爭鳴”的局面,諸子 百家在中原興盛。春秋戰國時期是政治的諸雄并起的時期,也是中原文化與周邊各族文化大 匯流、大交融的時期。秦統一六國,一個偉大的漢民族在秦漢時期形成,中原文化作為中華 民族文化的主體也得到了空前的發展。
  3.中原文化的興盛與繁榮
  從秦漢經魏晉南北朝到唐宋時期,是中原文化逐漸興盛和繁榮的時期,這不僅是因為中原 地區長期是中國封建政治統治的中心地區,更因為中原地區經濟文化的實力在全國占居了突 出的主導地位。秦漢時期,中國的政治經濟中心地區實際上在由灃水、渭水、黃河、洛河一 線的東西二京沿著關中盆地、伊洛盆地延伸連接,形成黃河文化發展的中軸地帶。這一帶不 僅是統治全國的中心樞紐,而且把以關中平原為中心的西部經濟文化區和以華北平原為中心 的東部經濟區連接起來,這一經濟、政治格局一直延續到唐末時期。以三國西晉時期的文化 發展為例,當時中國的文化重心在北方黃河流域。三國時,北方擁有最大面積的文化發達區 ,三國相比,蜀地出人出書最少,無法與魏相比。據姚振宗《三國藝文志》進行統計,三國 時代約551部書的作者可考,其中有363部書和作者在曹魏境內,約占2/3,說明中原文化仍 具有絕對優勢。就儒學而論,雖然洛陽周圍與兗豫一帶已逐步衰落,但河東、弘農、關中、 河西以及東部青徐一帶仍相當發達,章句之業的大師仍以魏國為眾。三國時期五經博士可考 者36人(王國維《漢魏博士題名考》),其中曹魏博士即占29人,蜀、吳僅占7人,其中還有3 人 是北方流寓士人。唐末五代之后,由于黃河漕運干道泥沙增加,運輸困難,致使天子們不得 不“逐糧而居”,就食東都洛陽,由此關中地區開始失去了容納國都城市的經濟基礎。公元 10-13世紀間,國都處于一種游離狀態,先后在東京(開封)、臨安(杭州)、建康(南京)等地 建都,但洛陽——開封一線仍是中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區。
  北宋時期是中國古代經濟文化發展空前繁榮的時期,也是中原文化興盛的鼎盛時期。鄧廣 銘先生曾指出:“兩宋期內創造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所達到的高度,在整個封建社會歷史 上是空前絕后的。”(鄧廣銘《關于宋史研究的幾個問題》,《社會科學戰線》1986年第2期 )有宋一代,不僅農業大發展,而且出現了工業,以煤和鋼鐵為核心的中國工業大發展,在 中國“經濟結構中有了劇烈的變化,可以稱之為真正的革命性變化”( [美]羅伯特哈特威 爾《北宋時期中國鐵煤工業的革命》,《亞洲研究》1962年2月號)經濟的繁榮,促進了商業 金融業發展,紙幣第一次出現,紡織業、交通運輸業、手工業的發展,使北宋東京成為中世 紀壯麗輝煌的東方大都會。
  4.中原文化的衰落與式微
  中國傳統文化歷來以南北的地域差異為主流,近代以來,由于先進的工業文化由沿海向內 地的傳播和輔射,加大了東南沿海地區文化與中原文化的差異。中國古代史是一部農業文化 發生、發展、興盛、衰落的歷史,農業文化重心從北向南轉移,中原文化從中原地區向周邊 地 區輻射擴散。從東漢末年到兩宋之際,中原地區戰亂不斷,邊疆游牧民族入居中原,迫使黃 河流域人民南遷到淮漢、長江以至閩嶺以南地區,又造成幾度南北政權分裂對峙的局面。南 遷 的人民不但給南方增添了大量的勞動力,而且帶來先進的技術和文化,移民過程實際上是一 種文化快速傳播的過程。魏晉以后中國社會的大變動大大加速了南方的開發過程,使南 方的農業文化逐漸趕上而且超過北方,中國歷史文化重心開始由北向南轉移。
  中國傳統文化重心的轉移自西晉“永嘉之亂”就明顯開始了,西晉“八王之亂”引起晉室 南遷,此后“五胡十六國”的分裂割據和戰爭,中原人士為遠避戰亂之苦,進行了大規模、 長距離的遷徙。“自永嘉之亂后,百姓流亡,中原蕭條,千里無人煙”(《晉書·慕容光傳 》),“洛陽傾覆,中州仕人,避亂江左者十之六七”。從東晉初到劉宋末年,從黃河中下 游遷出人口達100萬以上,且士人及附屬人口居多,這批南遷的文化人與工匠農民帶來了先 進的中原文化,促進了南方的開發。唐宋時期,雖然中國文化重心仍在黃河流域的中原地區 ,南方的開發和繁榮,與北方的戰亂與破壞形成較大反差,黃河中下游人口普遍減少,以河 南府為例,開元時(713-741)有12萬戶,到憲宗(805-820)時只剩下1.8萬戶,這一人口大遷 徙遷出中心城市是洛陽。宋與遼、金對峙時期,中原居民南渡者仍川流不息,從1080年-122 3中,江南人口增加125%,中原涂炭,“衣冠人物,萃于東南”,江南的經濟文化從此超過 了北方。
  明清時期,中原文化更加式微,鴉片戰爭之后,隨著西方侵略者堅船利炮而來的資本主義 工商業文化在東南沿海一帶最早傳播,以農業文明為基礎的中原文化日趨衰落,隨著沿海地 區近代工業文明的發展,原本是中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的中原地區處于邊緣化的境地。
      三、中原文化的基本特質
  1.中原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核心
  就世界范圍來看,中國傳統歷史文化雖然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化之一,卻不是最早的。但 在 世界上所有古老的文明和文化中,惟有中國傳統文化表現出有最頑強的生命延續力。在四大 文明古國中,印度文化因雅利安人入侵而雅利安化,埃及文化先后因亞歷山大大帝占領而希 臘化、愷撒占領而羅馬化、阿拉伯人移入而伊斯蘭化,羅馬文化則因日爾曼人入侵而中斷 并沉睡千年。但是在中國,此類情形卻從未發生。
  中原地區是中國古代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中原文化是以河南地區的華夏文化為主體,融會 了三晉、秦、楚、齊魯、燕趙、吳越以及巴蜀等地區的文化而成的,中國傳統文化根在中原 。中國傳統文化的長青樹以中原文化為主干,因此,中原文化是中華文明古老文化的代表。 中國傳統文化強健的生命延續力的成因是多方面的,但中原文化的主干作用是其重要緣由之 一。
  嚴文明先生將中國新石器文化概括為中原文化區、山東文化區、長江中游文化區、江浙文 化區、燕遼文化區和甘青文化區,并認為“中原以外五個文化區都緊鄰或圍繞著中原文化區 ,很像一個巨大的花朵,五個文化區是花瓣,而中原文化區是花心”(嚴文明:《中國新石 器時代文化的統一性與多樣性》,《文物》1987.3)。這種比喻既形象又恰如其分,十分符 合 中國古代考古文化的發展情況。
  中原文化在中國傳統歷史文化中的主干作用主要體現以下幾個方面:
  ——士人眾多 著述宏富
  士人、學者是學術文化事業的創造者,也是文化繁榮發達的標志,從東漢到唐宋是中國傳 統歷史文化發展的重要時期,恰在這一時期中原地區是中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地區,中 原地區人才輩出,學者、游士會聚中州,留下浩如煙海、卷秩浩繁的古籍。以東漢時期為例 ,河南在士人、書籍、五經博士、私人教授的數量上都居全國第一,參見下表:
 項 目  總數 河南 山東 陜西 山西 江蘇 四川 河北 安徽 士 人  990 184  55  71  24  18  33  22  23  五經博士  74  29  16  7  3  3  2  4  0  私人教授  213  61  32  23  7  9  20  6  4  書籍(部) 508 188 117  89  5  34  38  4  6 
  
  (據盧云《東漢時期的文化區域與文化中心》復旦大學出版社1978。黃宛峰等著《河南漢代 文化研究》河南人民出版社2000、8)
  在中國歷史長河中,遼闊中原大地涌現出許多著名的歷史人物,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 哲學家、軍事家、科學家、文學家,燦若群星。如道家創始人老子、莊子,墨家創始人墨子 ,名家鄧析和惠施,兵家吳起和尉繚,雜家名相呂不韋,法家韓非子,無神論者范縝,洛學 奠基者邵雍、程顥、程頤,明代唯物主義思想家王廷相、理學思想批判家呂坤,現代哲學史 家馮友蘭、趙紀彬。封建社會的政治家商鞅、李斯、子產、張良、陳平、晁錯、姚崇、趙普 、王安石、呂蒙正等;文學家賈誼、應劭、阮籍、謝靈運、杜甫、韓愈、白居易、李賀、李 商隱、蘇軾、李夢陽、何景明等;史學家班彪、班固、荀悅、裴松之、范曄、薛居正、司馬 光等;藝術家蔡邕、鐘繇,吳道子等;科學家石申、張衡、張蒼、張仲景、張子信、僧一行 、李誡、張從正、朱載育、吳其@①等;經濟學家陶朱公、范蠡等;軍事家諸葛亮、岳飛等 。這些著名的歷史人物載于史籍的有千余人,他們對豐富人類科學文化知識,推動社會歷史 進步和中華民族的復興作出了卓越的貢獻。
  ——思想活躍 學術發達
  由于中原自古文人士子眾多,學術思想異常活躍,學術事業興旺發達,使古代河南成為全 國各種思想的薈萃之地。春秋戰國時期,道家、法家、名家、縱橫家;活躍于中原的儒家、 兵家,尤其是以老莊為代表的道家思想,對中國社會的變遷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老子》、 《莊子》更為歷代仕人所研考。賈誼的變革、進取思想,桑弘羊的“鹽鐵論”,張衡的唯物 主義宇宙觀,荀悅、范縝的無神論思想,魏晉玄學觀念都為中國古代思想文化的發展提供了 豐富的思想資料。宋元以來,中原作為理學的最早發源地,產生了邵雍、二程、許衡等一批 著名理學家,理學思想由于封建官方的推崇和提倡,成為中國封建社會晚期六七百年的主要 精神統治思想。
  在中原學術文化方面,史學、經學、文字學、目錄學、法學等都有極高的成就,體現了中 國古代學術研究的最高水平。如文字學,中原地區是我國最早產生語言文字的地區,在河南 舞 陽發現的刻劃文字是我國目前已發現的最古老的文字符號。1899年在安陽小屯發現的甲骨文 是比較成熟的文字,河南上蔡人李斯用小篆作《倉頡篇》對統一全國文字起到極大的推進作 用,河南郾城人許慎的《說文解字》對研究古文字、漢語語音史及古代社會史有重要價值, 此后還有丁度的《集韻》、王洙的《類篇》等文字學著作。漢字的產生是人類走向文明的重 要 標志,文字學的發展成為凝聚中華民族的重要紐帶,極大地推動了中華民族的進步。
  宗教文化方面,在中原流行的主要有佛教、道教、伊斯蘭教、猶太教和基督教等。道教是 中國土生土長的宗教,教理來自老莊道家思想,自東漢產生之后,魏晉南北朝時“嵩山道士 ”寇謙之推行道教改革,使道教由民間教團變為官方正統道教,成為封建統治服務的工具。 隋唐時期,封建統治者崇道抑佛,道教地位盛極一時,道教思想也深入人心,思想精華溶入 我們民族精神的許多方面。佛教傳入中國,最早在中原落地生根,從東漢到隋唐,中原地區 出現許多有名的高僧,朱士行、玄奘、神秀,一行等佛教大師在引進改造佛教教理方面,作 出了很大貢獻,使佛教文化與中原文化融匯在一起,對中原人的社會生活、思想意識、風俗 習慣、文學藝術都產生了深遠影響。
  ——教育先進 文化繁榮
  古代的中原教育文化發達,不僅培養了大批文化人才,而且促進了文化的傳播。由于許多 王朝都在中原建都,因此中原歷史上不僅有各級地方官學、私學,而且有全國學府太學,規 模之大、生員之多,都是當時世界所罕見的。唐代的龍門書院、太乙書院;宋代的嵩山書院 、應天府書院、百泉書院、花洲書院、龍門書院、伊皋書院;明清時期的大梁書院、麗澤書 院、百泉書院等,都是研究學問、聚徒講習的教育場所。涌現出一批如伊尹、墨子、賈誼、 韓愈、二程、許衡、王廷相、孫奇逢、李時燦等教育家。
  在文化藝術創造方面,詩、詞、歌、賦在中原均有很大成就。以詩歌為例,詩歌是中原文 學中的瑰寶,先秦詩歌的《商頌》、《國風》反映了當時中原人民的喜怒哀樂和民風習俗, 漢代張衡的《同聲歌》、《思玄詩》使中國詩歌向前跨進了一大步,蔡琰的胡笳十八拍是現 實主義詩歌杰作,南北朝時期的阮籍、潘岳、潘尼、干寶等更為中原文學增添絢麗的色彩, 唐代的中原文學,群星璀璨,以杜甫、韓愈、李賀為代表的一大批作家,用他們的生花妙筆 把中原文化推向一個新的高峰。
  ——科技領先 創新不斷
  科技發展是一個民族和國家文明程度的客觀標尺。古代中原地區出現了不少的科學發明和 科學家,在當時多處于全國和世界領先地位,如,登封的周公測影臺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臺 ,比公元前二世紀西方最早的亞歷山大天文臺和羅馬得斯觀星臺都早得多。張衡發明了世界 上最早的漏水轉渾天儀,是中國天文鐘的前身。高僧一行第一次對地球子午線進行實測,是 天文學史上的一大創舉,比最早由阿拉伯人對子午線的實測早90年。張仲景集醫學之大成, 寫成《傷寒雜病論》,對醫學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清嘉慶狀元吳其@①的《植物學名實圖 考》代表中國古代植物學發展的最高水平。在陶瓷科技方面,中原唐三彩生產技術先進、藝 術價值極高,曾通過絲綢之路傳入西亞、波斯、埃及,使中原科技文化遠播海外。宋代汝、 官、鈞三窯均在中原,汝窯中青瓷的窯變,使中國瓷器制造業達到登峰造極的水平,為中國 制瓷業作出了杰出的貢獻。
  2.中原文化博采眾長,具有海納百川的兼容性
  在中國漫長的封建社會中,中原文化長期以來以明顯的先進性多次“同化”以武力入主中 原的北方游牧民族,反復上演著“征服者反被征服”的歷史戲劇。如春秋以前的“南夷”、 “北狄”交侵中原,十六國時期的“五胡亂華”,宋元時期的契丹、女真、蒙古人接連南下 ,直至明末滿族入關后對中原的統治。這些勇猛剽悍的游牧民族雖然在軍事上大占上風,甚 至多次建立強有力的統治政權,但在文化方面,卻總是自覺不自覺地被以華夏農耕文化為代 表的中原文化所同化。匈奴、突厥、鮮卑、契丹、女真、蒙古等游牧民族和半游牧民族在與 先進的中原文化的接觸過程中,幾乎都發生了由氏族社會向封建社會的過渡和飛躍,軍事征 服的結果,不是被征服者的文化毀滅與中斷,而是征服者的文化皈依和進步。中國傳統歷史 文化就是在這種不斷的融合中,形成了獨特的具有強盛生命力的文化體系,成為人類文化史 上的偉大奇觀。
  任何一個民族或文化在成長發展過程中,都不是完全封閉獨自成長的,而是一個開放、吸 收、傳播、融合的過程,是同周邊文化不斷交流、互相影響,彼此融合,才能不斷發展壯大 的。這種交流傳播包括經濟的、文化的、戰爭的、宗教的,交流層次上包括物質文化、制度 文化和思想觀念等幾個層次。中原文化在成長過程中也經歷了這樣一個過程,如新石器時代 ,黃河長江流域仍是多種文化并存時期,三代時期,首先是夏商周人之間統治地位的更替和 彼此之間文化的同化、繼承和發展,在文化上表現為后者向前者學習,文化落后的一方向文 化先進的一方靠近,最終融入為一個文化體系,古公@②父的“貶戎狄之俗”大約就是這種 文化認同和融合的反映。其次表現為中原文化同周邊羌戎夷狄越人的文化融合,這一時期的 戰爭是交往的主要形式。至戰國時期,這一過程基本完成,中原文化的分布區域擴大,內在 的統一性鞏固。秦漢時期中原文化同北方草原民族文化、西方羌人文化、南方百越文化發生 了初步交往,生活在河南這方土地和鄰近地區的華夏族與來到中原地區的戎狄蠻夷狄逐漸雜 居通婚融合,形成了漢民族。如豫南是中原與長江流域交匯處,也是文化交匯點,楚文化, 源于河南,盛于荊楚,是黃河流域的中原文化與長江流域的荊楚文化共鑄的結晶。正是這種 文化的交流融合,促進了東西南北民族的大融合。南北朝時期是南北方文化融合的關鍵時期 ,比方的匈奴、鮮卑、羯、氐、羌等少數民族再度進入中原,與居住在這里的漢民族雜居, 又一次實現了民族的融合,完成了少數民族的封建化過程。南北對峙以及戰爭狀態實際上也 在擴大文化交流。唐宋時期是中原文化發展的鼎盛時期,中原文化同北方草原民族文化、西 方羌人文化、南方百越文化之間直接的交流,彼此之間相互影響,相互吸納,特別是北宋以 后,由于戰亂與災害頻繁發生,居住在中原地區的漢民族也有大量人口遷徙他鄉,移居我國 東南、西北、東北一帶,中原地區的先進生產技術和科學文化,促進了這些區域經濟文化的 發展。同樣,移居中原的少數民族在民族融合過程中,也參與了中原地區的經濟開發,五彩 斑斕的少數民族文化也或多或少地融入中原文化。如游牧民族的騎射技術,荊楚地區的編鐘 音樂、邊疆地區的物產、技藝等,都使中原文化增添了新的生命活力。同時,佛教自東漢傳 入洛陽以后,由于中原地區長期處于中國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的中心位置,同西藏、西 域、東北、朝鮮、日本等更遙遠的地區文化也發生了直接的交流。
  在廣泛的文化交流中,中原文化既積極向外傳播,對周邊地區產生深遠影響,同時又以恢 宏的氣度、開闊的胸懷,從四鄰地區文化中吸取營養,博采眾長,融會貫通,促進自身發展 。如中國歷史上比較開放的漢唐時代,著名的絲綢之路就是以洛陽為起點,當時以洛陽為中 心的河南地區,曾吸收了中亞各國先進技術和先進文化、藝術,豐富了河南地區人民文化生 活,開闊了視野,促進了對外文化交流。在學術交流上,除儒學經學之外,道學、法學、佛 學、玄學都可以在這里找到淵源。著名的建安文學、正始文學、唐詩、宋詞及其它文學都是 在這里興盛起來后,傳播四方,推向全國文壇的。
  3.中原歷史文化:農業文明的產物,具有良莠并存的特點
  任何一種文化的產生和發展都離不開特定的自然條件和社會歷史條件,中原文化的特質正 是由其特定的自然、社會歷史條件所決定的。從地理環境看,中原處于一種半封閉、相對穩 定的內陸性地域,與沿海沿邊地區有很大不同;從物質生產方式看,中原文化根植于農業社 會的基礎之上,封建的小農經濟在中原地區有幾千年的發展歷史,這與某些游牧民族、工商 業發達的海洋民族相比有很大的不同;從社會組織結構看,在漫長的中國封建社會中,由于 中原地區長期處于封建統治的中心地區,專制制度、宗法制度及其思想影響根深蒂固。在沒 有發達的資本主義,沒有經過資本主義文化批判和清除的情況下,中原古代文化中的大量糟 粕部分仍存在,并與今天社會主義文化相對立,嚴重的阻礙著農業大省的現代化建設。如古 代官文化中的官本位官至上的價值觀、清官“救世”思想,小農意識中平均主義、“多子多 福”、小富即安思想等,目前仍存留并體現于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對中原地區的現代化起 著相當大的負面作用。一旦放松對其批判,就會泛濫成災,對此,我們必須有清醒的認識。
      四、中原文化的現代價值
  1.中原文化中的思想文化是當今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建設的重要思想資源
  中原地區悠久的歷史和優秀文化遺產,在中國文化版圖和世界文化格局中,是一顆璀璨奪 目的歷史明珠,研究開發這一散發著古色古香氣息的文化資源,對于豐富中華文化寶庫,增 強中華民族文化的凝聚力、強化華夏文明的感召和紐帶作用,形成時代精神和民族特色相結 合的與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相一致的倫理道德體系,推進“以德治國”都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文化發展的歷史表明:任何一種新文化的發展,都不可能是在完全拋棄現有文明的基礎上 憑空創造出來,而是以既有的文化為依據,以現有的條件為前提進行創造。換句話講,今日 的文化都是在往日文化的沃土上生發出來的。正如恩格斯所說,“每一個時代的哲學作為分 工的一個特定的領域,都是由它的先驅者傳給它,而它便由此出發的特定的思想資料作為前 提”(恩格斯《致康·施密特》《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4卷485頁)。也就是說,任何文化的 發展,總是要從它的先驅那里繼承一定的材料為前提和出發點。
  中原文化中確實含有極有價值的思想精華,積淀和凝聚著極為深刻的思想內涵,為社會主 義初級階段的精神文明建設提供了豐富的思想資料。如中原先哲們《易經》中的“八卦說” 、《洪范》中的“五行說”、《老子》中的“陰陽觀”、“自然觀”、“有無觀”、二程哲 學中的“格物論”等整體思維和系統方法,如果進行科學分析和現代轉化,完全可以成為我 們今天認識社會、管理社會、管理企業的思想資料。
  中原文化中蘊含的“天人諧和說”觀、道家思想中的“回歸自然觀”,為我們正確處理人 與 自然之間的關系提供了一套精辟的思想方法,對我們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改造自然、順應自然 、不屈從自然、不破壞自然、堅持可持續發展都會有深刻啟迪。
  中原文化中包含的明“人倫”、講“持中”、求“致和”的儒家思想,為我們提供了一系 列關于協調人際關系、講究心態平衡的合理思想,從中挖掘合理內核,對于建立文明、民主 、和諧的社會主義新型人際關系會有重要促進作用。
  中原歷史文化中杜甫膾炙人口的愛國詩篇,岳飛精忠報國的愛國情懷,楊靖宇、吉鴻昌為 抗日而拋頭灑血的愛國行動,將永遠成為進行愛國主義傳統教育的生動教材。
  社會主義建設時期,中原地區涌現出的優秀縣委書記焦裕祿、優秀鄉黨委書記吳金印全心 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公仆精神”;林州人民把中華民族傳統美德與現代開拓進取的現代精神 相結合形成的“自力更生、艱苦創業、團結協作、無私奉獻”的“紅旗渠精神”,都已成為 中原大地上的廣大干部群眾“團結奮進、振興河南”的巨大精神動力。
  中原自古是中華武術之鄉,流行于河南民間的武術有套路1200多種,拳類160多個。少林武 術和陳氏太極拳尤為著名,千余年來綿延不斷,流派遍布大江南北,享譽海內外,中原作為 少 林武術和陳氏太極拳的發源地,應當發揮武術之鄉的優勢,鼓勵人們強身鍵體,發展中原體 育事業。
  豫劇是中國戲曲藝術百花園中的一支絢麗奇葩,不僅在河南全省有著眾多的愛好者,而且 觀眾流布中南、華北、西北、東南等十幾個省區,另外,中原地區還廣泛流行著曲劇、越調 、二夾弦等戲劇形式,利用這些傳統藝術形式,賦予新的思想內容,創造出優秀的文藝作品 ,對于鼓舞中原人民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振興河南會產生巨大的精神力量。
  2.中原文物遺跡是開拓歷史文化旅游的獨特資源
  源遠流長的中原文化,留下極為豐富的地下遺存和歷史文物。如舊石器時代的新鄭裴李崗 遺址,母系氏族社會時期的河南澠池仰韶村文化遺址,父系氏族社會河南龍山文化遺址,早 已為世人注目;濮陽賈湖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出土的骨笛和刻劃符號,鄭州大河村新石器時 代遺址出土的房基和天文圖象彩陶,濮陽西水坡遺址出土的用蚌殼堆塑排列而成的龍虎圖案 ,更令人贊嘆不已,據專家考證是中國龍文化的最早發現。此外偃師二里頭文化遺址,鄭州 二里崗商代文化遺址、安陽殷墟尤其是殷墟出土的青銅器如司母戊鼎、司母辛鼎、銅鏡等, 表 現了古代藝術家的聰明才智。
  又如西周時期三門峽虢國墓地出土的車馬坑、青銅器、玉器;平頂山應國墓地出土的青銅 禮 器,東周時期溫縣出土的石圭盟書,淅川下寺出土的王孫誥編鐘,音域寬廣、音律和諧、音 頻準確,在中國冶金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在城址方面,有登封王城崗、偃師尸鄉溝,鄭 州商城,衛輝朝歌故城,安陽殷都等,中國七大古都河南即有六朝古都安陽、九朝故都洛陽 ,七朝古都開封三座,在古墓葬方面,有淮陽太昊陵,東漢、曹魏、西晉,北宋皇陵。歷史 名人墓葬則不計其數,河南出土的碑刻墓志數量為全國之冠,歷代墓葬中出土的青銅器、車 馬器、兵器、玉器、陶器、瓷器、竹簡、貨幣、印章、漢畫像石、畫像磚等多類多種文物, 以及隋唐洛陽含嘉倉和宋代汝、鈞官窯遺址出土的文物,總數以百萬計。這些文物,尤其是 其中的精品,從不同側面展示了中原文化的悠久與輝煌,它們是古代勞動人民和藝術家創造 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實物見證,是中華文明的瑰寶。
  在地上文物古跡中,洛陽龍門石窟已被聯合國列為世界文化遺產,開封龍亭、大相國寺, 另有登封太室闕、少室闕,啟母闕、觀星臺、嵩岳寺塔、少林寺、洛陽白馬寺,鞏義石窟。 革命戰爭年代的鄂豫皖蘇區政府舊址,中共中央中原局舊址和劉鄧大軍挺進中原軍事會議舊 址,淮海戰役總前委后勤機關舊址等眾多革命紀念館、紀念地,這些革命遺址記載著一代又 一代中原兒女為中華民族的解放事業前仆后繼、浴血奮戰的豐功偉業,他們不僅是中原人民 的驕傲和光榮,而且以歷史的見證成為教育一代又一代的珍貴的愛國主義教材,為開發中 原歷史文化旅游提供了得天獨厚的物質條件。
  3.中原歷史文化資源是加快河南改革開放和現代化進程的寶貴財富
  當今世界,與“全球意識”相并列的是人們的“尋根意識”,每一個民族和國家都各自存 在著自己的特殊問題,都希冀從自己民族和國家的文化中尋求救世安邦的良方與文化之根, 特別是那些已經實現現代化過上富裕生活的人們,將懷著強烈的文化認同感,尋求祖先繁衍 生息的文化土壤,這就是世界范圍內尋根謁祖活動之風日盛的深層原因。在世界范圍內尋根 謁 祖活動中,河南是華人尋祖的重點地區。中國傳統文化以群體為本位,以家為中心,強調的 是家、族、宗、國,人際關系,注重倫理與鄉土情誼。
  中華民族是以中原地區華夏族為主體發展分支開來的,海外華人的祖根在中原,在漫長的 歷史長河中,華夏兒女從中原出發,走向全國,走向世界。
  如河南是華夏文化的主要發祥地,也是華人姓氏的主要發祥地。史載太昊伏羲氏居住中心 在河南淮陽一帶,距今已有4000~5000年。中外華人公認炎黃二帝人文始祖,自稱為炎黃子 孫 ,而炎黃二帝就長期在中原地區活動,黃帝所居住的軒轅丘就在今河南省新鄭市西北。相傳 黃帝的嫘祖、方雷氏、彤魚母、嫫母四妃,生25子,得姓者14人,分別為12姓,另有5子, 散居各地,后來發展到101個屬地,派生出510個氏。其中僅一個姬姓,就衍生出198個氏。 據有關專家考證,中國人古今使用的姓氏有8155個,其中起源于河南的有1500個,占五分 之一。按人口多少排出的全國100個大姓中,有73姓源于河南或部分源頭在河南。在臺灣有 “陳林半天下,黃鄭排滿街”之美稱的四大姓氏和“陳林黃鄭李許蔡,天下占一半”的七大 姓氏,均起源于河南。
  又如今天在歐美、東南亞及臺灣地區到處都有來自中國廣東、福建的“客家人”,而客家 人的祖根在中原。由于戰亂、自然災害、官職調遷、游學、避仇等原因,他們從西晉起背鄉 離井,向南方輾轉播遷,散落在湖南、江西、福建、廣東一帶,此后又遍及香港、澳門、臺 灣、東南亞及世界各地。多數客家人尋根的起點在閩南、終點無疑是河南,大多數臺灣同胞 的祖根500年前在福建,1300年前在中原。
  歷史上中原地區經濟發達、文化先進,今天的河南無論與海外發達國家和地區相比,還是 與國內東南沿海省區相比,都大大落后了,歷史上中原地區經濟的發展是在開放的環境下進 行 的,中原文化的繁榮是在同周邊廣泛交流中繁榮的,在全國推進河南現代化建設的今天,仍 然必須堅持創造開放的環境,借助發達國家和地區的技術、人才和資金促進中原地區經濟文 化的現代化建設,而古老的中原文化在全球性的尋根謁祖活動中,將會在吸引海外華人和中 國東南沿海地區客商來豫尋根旅游、投資辦廠方面找到廣闊的用武之地,萬古常新的中原文 化將會在河南的重新振興和現代化進程中發揮重要作用。
  字庫未存字注釋:
    @①原字為左氵右睿
    @②原字為“檀”字去“木”
中州今古鄭州7~13G0文化研究趙保佑20022002趙保佑 河南省社會科學院 作者:中州今古鄭州7~13G0文化研究趙保佑20022002

網載 2013-09-10 21:25:53

[新一篇] 中印角力外國直接投資

[舊一篇] 中原文化在中國文明形成進程中的地位與作用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