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與非洲資源互補與合作前景

>>>  新興科技、社會發展等人文科學探討  >>> 簡體     傳統


  世紀之交的中國,正處在經濟高速成長時期,其中,資源相對及絕對短缺所產生供給不足矛盾,是發展進程中長期存在的重大問題。為實現中國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必須選擇和實施面向全球的資源戰略,利用兩種資源、兩個市場。具有豐富資源和潛在大市場的非洲,是中國全球資源戰略不可忽視的巨大空間。中非資源互補合作具有良好的前景。
      一、利用兩種資源是中國21 世紀資源發展戰略的必然選擇
    1.中國資源總體特征
  (1) 資源總量大,品種齊全,是世界資源大國,但人均占有量少。按地均計算,每平方公里資源賦存量略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但因人口多,人均擁有資源只有世界平均值20%~50%。
  (2)資源差別懸殊,低質量資源比重大,開發難度大。 土地資源約28%是荒漠高山等難以利用土地,耕地中低產田占60%左右,31%存在不同程度水土流失;重要礦產貧礦比重大,如鐵礦貧礦占95%以上,磷礦貧礦占90%;共生伴生礦多,80%的有色金屬礦、25%鐵礦和相當一部分煤礦與其它礦產共生或伴生。
  (3) 資源分布與生產力布局不協調,組合條件差,影響資源合理開發,如黃淮海地區耕地占40%,水資源不到10%;東南沿海是我國經濟最發達地區,但能礦資源短缺;相當部分礦產資源分布于地理、地質條件極惡劣環境,在目前生產技術和邊際成本條件下,煤炭資源40%、鐵礦35%、銅礦40%、鉑族94%,及大量鉻鐵礦難以得到開發。
  (4) 部分資源開發強度已達極限,后備資源嚴重不足。如土地資源地均產值已大大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其中糧食高出2~3倍,棉花,油料高出3~4倍;宜農荒地僅10億畝,其中可耕地2億畝; 石油儲采比為17:1,而世界平均為43:1,石油輸出國組織為105:1; 關鍵礦種大多儲量不足。
    2.中國21世紀的資源需求預測
  1996年3月,八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批準了“九五”計劃和2010 年規劃。根據國民經濟總體戰略目標,2010年,實現國民生產總值翻一番,達到20萬億元(按1995年價,下同);2020年GDP達到50萬億元, 經濟總量居世界前列;2050年基本實現現代化,GDP將達100萬億元。
  為保證上述目標實現,必須有充足的資源保障。從中、長期資源需求看,將呈現成倍增長的趨勢。
  (1) 到本世紀末,全國人口總數將達到13億,到下世紀20年代可能突破15億,即使按現已達到的人均消費水平,糧食400公斤, 植物油5.9公斤,到2000和2020年糧油總需求將達到5200億公斤、76.7 億公斤、6200億公斤和91.6億公斤, 在目前糧油生產基礎上分別需求增長 14.8%、7.3%、33.3%和28%。
  (2) 中國是缺林國家,目前可開發利用的成、 過熟林資源只有14~15億立方米,按現時消費水平,最多只能維持7~8年;到2000年中國木材總需求量為2.30億立方米,而木材供應量為1.86億立方米,缺口0.47億立方米。
  (3) 下世紀能源需求面臨巨大的壓力。2000年全國一次能源需求量14~17億噸標準煤,其中煤炭將達14~16億噸,2010年達18.5億噸;其中,2000年國內原油需求量為1.8~2.0億噸,天然氣300~500億立方米,2010年原油需求將達2.5~2.7億噸,天然氣600~1000 億立方米(參見表1)。
  (4)2000年鐵礦石需求3.8億噸,2010年為4. 5 億噸; 有色金屬2000年500~560萬噸,2010年為650萬噸。如中國在21 世紀中葉達到中等發達國家平均水平,在1995年需求量的基礎上,鋼需求要增加1.5 倍,鋁3.2倍,銅1.6倍,鉛4倍,鋅1.6倍(參見表1)。
      表1 我國重要礦產品需求預測
  名稱    單位     1992年實  2000年消  1993- 2000             際消費量  費預測量  年增長率(%)一次性能源 標煤,億噸    10.92    15.0    4.05  煤炭  原煤,億噸    11.41    14.5    3.04  石油  原油,億噸    1.33   1.8-2.0   3.8-5.2 天然氣  億立方米    158.8   300-500   8.3-15.5  鋼材     億噸     0.75    1.2     6.1 鐵礦石  原礦,億噸     2.8    3.8     6.1 有色金屬  金屬,萬噸         500-560  銅   金屬,萬噸    99.3    130     3.42  鋁   標礦,萬噸    121.6    180     5.02  硫礦   標礦,萬噸   1405.9   2250-2550   6.1-7.7  磷礦   標礦,萬噸    2316   2760-3040   2.2-3.5  鉀鹽   K[2]O,萬噸    250    475      8.3  水泥   億噸       2.8    4.2      5.2  名稱    單位     2010年消    2001-2010              費預測量    年增長率(%)一次性能源 標煤,億噸    21.0      3.4  煤炭  原煤,億噸    18.0      2.2  石油  原油,億噸   2.5-2.7    3.0-3.3 天然氣  億立方米   600-1000      7.1  鋼材    億噸    1.5       2.3 鐵礦石  原礦,億噸    4.5       2.3 有色金屬  金屬,萬噸    650       2.66  銅   金屬,萬噸    170       2.72  鋁   標礦,萬噸    280       4.52  硫礦   標礦,萬噸   3200-3500    3.2-3.6  磷礦   標礦,萬噸   3770-4040     2.3  鉀鹽   K[2]O,萬噸   625       2.8  水泥     億噸    8.0       4.8
    3.國內資源的供需矛盾突出,利用兩種資源是大勢所趨
  資源特征和需求預測表明,中國21世紀國內資源供需矛盾將愈來愈突出。
  (1)目前,經濟作物棉花、糖料、茶葉、 桑蠶等在開發農業生產潛力的前提下,基本上可滿足下世紀發展的需求,但糧食供需矛盾較為突出,下世紀通過開發種植業潛力,口糧可基本立足于國內,飼料糧必將需要國際市場補充。
  (2)森林資源為我國一大劣勢, 國內資源將面臨耗竭的嚴重威脅,為保證國內經濟的發展,下世紀大規模進口木材已是必然趨勢。
  (3)按現有礦產資源開發利用技術經濟水平,到2000年, 可滿足需求礦種30種,不能滿足需求的15種,其中石油、天然氣、鐵、錳、銅、鎳等對國民經濟發展意義重要的礦產不能滿足需要;到2010年,可滿足需求的礦種有22種,不能滿足需求的有23種,其中,除石油、天然氣、鐵、錳、銅、鎳外,還有鈾、鋁土礦、鉛、銻、金、硫等,均不能滿足需要;到2020年,可滿足需求的礦種只有5種,不能滿足需求的高達40種;此外,鉻、鉑族元素、鈷、硼、鉀鹽和金剛石目前和將來都難以滿足需要。
  在世界經濟一體化發展進程中,資源配置國際化是一個趨勢。各國資源均有優劣和余缺,任何一個國家都不可能全靠自己的資源發展經濟,供不應求的資源必須去國外尋求,供大于求的資源也必須到國際上尋找市場,才能揚長避短,變資源優勢為經濟優勢。中國要實現下世紀的戰略目標,解決21世紀發展進程中資源供給與需求的矛盾,就必須走向國際市場,充分利用國外資源,在世界范圍內進行資源優化配置,開發利用國內、國外兩種資源、兩種市場是大勢所趨。
  在中國21世紀資源戰略的國際市場選擇中,要特別注意的是發展中國家和地區的非洲、南亞、東南亞和南美等,其中,非洲是實現中國21世紀資源戰略最具潛力的地區之一。非洲大陸既古老,又年輕,既富饒而又貧困,它雖有悠久的歷史,但絕大多數國家是二戰后才獲得獨立的。它雖有豐富的資源,尤其是若干種戰略資源,但開發程度低,經濟落后,是目前世界上最貧窮,而又最富發展潛力的大陸。我國利用國外資源和國外市場,非洲應作為首選之地。
      二、非洲是中國利用國外資源最具潛力的地區
    1.非洲資源豐富,分布相對集中,但開發利用程度低
  非洲面積3030萬Km[2],約占世界陸地面積的1/5,人口近7億,素有“世界資源寶庫”之稱,是世界上資源十分豐富的大陸,除豐富的能礦資源和具有全球優勢的熱帶生物資源外,林業、水和水能資源也十分豐富。
  非洲礦產資源豐富,世界上最主要的50多種礦產,非洲都有,非洲的很多礦產資源探明儲量在世界上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17種礦產的儲量居各洲第一,鉻、鈷、鉆石和錳探明儲量占世界的比例超過80%。黃金、鉑、磷酸鹽的儲量超過50%, 鈾和鋁礬土的儲量占世界儲量的1/3。
  非洲水能資源豐富,擁有世界第二長的尼羅河以及剛果河、贊比西河等。可開發利用的水能蘊藏量為4.5億千瓦, 約占世界可開發利用量的1/3。
  非洲的森林、草場資源較豐富,森林面積637萬Km[2],占全洲面積的23%,草原面積約占全洲面積的27%, 已認定的植物有4 萬多種,100多種動物和400多種禽類,盛產烏木、紅木、檀木和花梨木等貴重木材。非洲盛產棕櫚油、可可咖啡和花生等,在世界上具有優勢,主要面向出口,在世界出口總量中的比重要高于其產量的比重。
  非洲資源不僅豐富,而且在空間分布上相對集中。油棕、橡膠、可可主要分布于幾內亞灣狹窄的沿海平原;尼羅河下游灌溉區,主要是棉花和甘蔗;咖啡則主要分布于科特迪瓦,埃塞俄比亞、烏干達和喀麥隆等國;石油主要分布在北非的阿爾及利亞、利比亞、埃及、突尼斯等國和西非幾內亞灣沿岸國家;非洲占優勢的幾種主要礦產也集中分布在少數國家,如錳、鉻、金、鉑主要分布于南非,鋁土礦主要分布于幾內亞,磷酸鹽主要分布于摩洛哥,銅和鈷則主要分布于贊比亞和扎伊爾。
  盡管非洲資源十分豐富,但開發利用程度較低。礦產、森林、水能資源開發利用程度都很低。如非洲錳礦和鉆石的資源儲量分別占全世界的90%,但錳和鉆石的產量只分別占世界產量的26.1%和45.6%,與儲量相比所占比例很不相稱;其中它有優勢的資源其開發程度也都很低,如水能開發利用率還不到5%,非洲現有1.9億公頃耕地, 墾殖指數僅6%,顯著低于世界平均數。
    2.非洲是當今世界重要的初級產品出口地
  非洲礦產品生產在全球占有重要地位,是世界市場上最重要的礦物原料供應基地, 除南非外, 初級產品在全洲出口總額中的比重仍高達80%以上;發達國家所需的許多重要原料,主要從非洲進口,如法國,鈾和鈷的全部,錳的94%,鋁釩土的76%和鉻的52%都從非洲進口(參見表2、圖1);主要農產品在世界貿易中也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參見表3)。
   表2  非洲主要礦產品生產占世界比重(1994年)
      占全球產量比重(%)     主要生產國 鉆石     45.6      扎伊爾、博茨瓦納、南非 黃金     30.4       南非、加納、津巴布韋  錳      26.1       南非、加篷、加納  鈾      23.1      尼日爾、納米比亞、南非 鋁土礦     14.8          幾內亞原油及天然   10.5      尼日利亞、利比亞、阿爾及利亞 氣液體              、埃及、安哥拉  銅      7.6          贊比亞、南非
   表3  非洲幾種主要農產品占世界出口額的比重
 農產品     占世界出口額的比重(%) 可可豆        65.8  棕仁         65.1 華尼拉(香料)      56.1  劍麻         49.8  咖啡         18.0 花生和產品       16.6  棉花         14.6
  附圖F108k01.JPG
    3.非洲是一個潛在的大市場
  二戰后殖民主義統治非洲的體制崩潰,非洲國家紛紛獨立,為非洲經濟發展創造了條件。但由于殖民地的遺跡需要清除,經濟舊秩序依然存在,加之持續不斷的自然災害,新舊體制轉變過程中引發的政治沖突和動蕩,使非洲經濟發展緩慢,尤其是80年代非洲經濟陷入社會經濟大危機,人民生活水平下降,市場不斷萎縮。
  近年來,隨著非洲政局漸趨穩定,經濟已步出谷底,逐步走上穩定增長的道路,經濟形勢好轉,加上原有資源優勢,使非洲成為全球新興大市場。非洲國家正在積極進行經濟建設,并進行經濟結構調整,渴望引進外資開發它們具有優勢的資源,以振興非洲經濟。同時,由于種族隔離制度的消除和新南非的誕生,南部非洲國家由對抗變為合作,南非成為國際資本投資的重要對象,成為帶動南部非洲國家經濟發展的新增長點。
  從1994年起,非洲經濟開始復蘇,并保持增長勢頭。經濟增長率由1994年的1.9%,提高到1995年的3%,1996年的5%左右; 通貨膨脹率由1994年的42.2%降為1995年的26.6%,1996年的25.5%;進出口貿易額也由1994年的1876億美元增長到1995年的2102億美元,增長了12%;外匯儲備從1994年的330億美元增至1995年的380億美元。若按目前7 %的年增長率計算,到2025年非洲進出口貿易額將擴大4倍,達到4800 億美元。
  目前,西方國家仍然控制著非洲市場70%以上份額,西方國家所需的重要工業原料和稀有金屬,相當一部分從非洲進口。
  非洲大陸歷來與我國有著良好的經貿合作關系,近年來又有了新的發展。據統計,中非貿易額1994年為26.4億美元,比1980年增長了1 倍多,1995年增為39.2億美元,比1994年增長48%。尤其是中國與南非貿易迅速增長,從90年代初的1000多萬美元增長到1994年的8.97億美元,1995年為13億美元。但是中非貿易無論在我國對外貿易中,還是在非洲對外貿易中,所占比重均不足2%,這說明中非貿易發展潛力很大。
      三、中國與非洲資源互補和合作具有廣闊前景
    1.中國與非洲具有良好的互利合作基礎
  非洲有53個國家,占不結盟運動成員國的半數,擁有聯合國1/3的席位,是國際舞臺上的一支重要力量,也是改變不公正、不合理國際政治經濟舊秩序的生力軍。
  西方大國著眼于下世紀綜合國力競賽,愈來愈關心其在非洲的利益,紛紛調整政策,鞏固和擴大同非洲國家的關系。我國加強與非洲各國的合作與交流,有利于壯大發展中國家的力量,加快世界政治經濟一體化和多極化趨勢的發展。
    2.非洲與中國資源具有很強的互補性
  (1)非洲有我國所缺少的生物資源。 非洲大陸在東半球的西部,赤道橫穿整個大陸,其氣候以熱帶、亞熱帶為主,與我國以北溫帶和北亞熱帶為主的氣候有很大差異,其多種熱帶、亞熱帶動、植物,是我國少有或沒有的,如棕櫚、可可、咖啡。多年來中國從非洲進口的主要產品是木材、棉花、熱帶水果等農產品。
  (2)非洲有中國所缺少的礦產資源。非洲礦產資源豐富, 開發利用程度較底,由于大多數國家工業不發達,目前仍處于工業化前期,對能源、原材料消耗較少,因此,石油、天然氣、鐵礦、鉻鐵礦、鋁土礦、銅、鉛、鋅、磷酸鹽、金剛石等礦產品為重要出口產品,這些產品有些是我國短缺的,還有的是我國品位低,質量較差的。多年來中國從非洲進口的主要礦產品有原油、鐵礦砂、錳、鉻鐵礦、銅精礦、磷酸鹽。
  (3)中國應積極參與非洲資源開發。 中國應積極利用非洲各國經濟轉型的有利時機,利用中國與非洲傳統友誼,積極參與非洲資源開發,特別是把注意力放在我國短缺而非洲具有相對優勢的資源,如石油、天然氣、鉻、銅、磷酸鹽、鉑族元素等。我國應利用對非援助的同時,有目的地利用非洲資源,來彌補我國資源不足,使對非援助既幫助他們開發資源,發展本國經濟,同時也為我國利用國外資源提供機會,使我國的援外工作走上良性循環的道路。
    3.非洲與我國經濟上具有很強的互補性
  (1)中非具有農業合作潛力。整個非洲糧食短缺, 每年需大批進口糧食。1994—1995年度為3250萬噸,1995—1996年度為3330萬噸。中國雖然不可能出口糧食到非洲,但可利用具有精耕細作的農業優良傳統耕作技術、良種選育技術、農田水利技術和大批成熟適用的新興農業科技成果,向非洲輸出,特別是中國可以利用海南省、云南省南部在熱帶作物種植方面的研究和技術,與非洲有關國家開展經濟技術合作;中國還可以利用已具有的資金實力,去非洲開辦農工商一體化的農業企業。
  (2)中非具有工業合作潛力。中國在石油勘探, 開采方面有較高的技術水平,可以在非洲大陸施展才能;中國的輕紡、食品和機電產品,尤其是中低檔輕紡產品,物美價廉,很適合非洲的水平,深受非洲人民歡迎,可以在非洲拓展市場;除與非洲有關國家合作開發礦業外,還可以在輕紡、機電等制造業方面探索企業合作之路。非洲還有少數經濟發展水平高、工業發達的國家,南非是其中之最,它擁有獨立的工業體系;南非的采礦業、煤化工等工業技術,處于世界領先地位,值得我國學習、借鑒和引進。南非的金屬礦產品、鋼材、汽車零配件、鉆石、鉑及其它貴金屬、化工產品、采礦設備、紙漿和羊毛是我國需要進口的產品,我國的糧油食品、紡織產品、機電設備、家用電器,化工產品和小型機床等在南非有良好市場。
  (3)中非具有技術和管理合作交流的潛力。 由于長期殖民統治,造成非洲大陸許多國家文化教育落后,人口素質低,技術人才缺乏,許多從西方國家引進的技術和項目不適合非洲國家的生產力水平,常常造成項目建成后無法正常運轉,甚至不能開工,而中國技術和管理可能更適合非洲多數國家國情,因此,技術與管理合作潛力很大。中國應充分發揮過去由中國援建的老項目的作用,采取雙方企業合作經營方式,與有關國家充分合作交流。
    4.中國有能力參與非洲的經濟建設和資源開發規劃研究
  在經濟建設方面,尤其是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中國具有較強的實力,中國同時具有幫助非洲進行資源開發規劃研究方面的能力。
  (1)中國具有較強競爭力參與非洲基礎設施建設。 非洲大陸只有沿海和重要城市地區交通、通信等基礎設施發達,廣大內陸地區,城鄉之間,國與國之間,地區與地區之間交通運輸落后,特別是中部非洲交通極端落后。目前非洲仍無一條貫穿全大陸的鐵路,即使有鐵路的國家,軌距又存在較大差異(多達11種);公路質量普遍較差,全天候公路只占1/3,運輸車輛不足,維修保養差。中國勞動力資源豐富,建筑施工隊伍龐大,在非洲城市建設、交通、通信、能源、水利、及其它公用設施建設方面與非洲合作具有較大發展潛力。中國60~70年代援建的坦贊鐵路在東南非洲經濟發展中發揮了很大作用。因此,中非在鐵路、公路等交通運輸業的建設、改造、管理等方面,具有很大的合作前景。
  (2)中國可以開展與非洲資源與環境的科學技術合作。 非洲是當今世界上生態環境遭到破壞最為嚴重的大陸,大約有1/5的土地被沙漠化,30多年來非洲森林減少一半,草地損失7億多畝, 人均耕地減少一半以上。非洲各國政治上獨立后急需經濟上獨立,大都面臨發展民族經濟,改善人民生活的歷史任務,需要摸清本國資源,制定國土資源開發、利用、整治保護規劃,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這方面,我國具有豐富的實踐經驗,近20年來我國開展了全國、各省市以至地縣的國土資源調查和國土規劃,有一支強有力的資源考察研究和國土規劃力量,可以在非洲開展資源調查、資源開發前期研究、資源開發項目可行性研究、區域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等項研究工作,為非洲的資源開發和經濟發展貢獻力量。
中國軟科學1京16~20F10國民經濟管理與計劃中國科學院自然資源綜合考察委員會《中國21世紀全球資源戰略研究》課題組19981998中國科學院資源與環境研究重點項目(KZ952—S[,1]—235)資助。執筆人:郎一環/趙建安/王禮茂/李岱/鄭燕偉 作者:中國軟科學1京16~20F10國民經濟管理與計劃中國科學院自然資源綜合考察委員會《中國21世紀全球資源戰略研究》課題組19981998

網載 2013-09-10 21:25:57

[新一篇] 中國與澳大利亞公共圖書館的管理與服務比較

[舊一篇] 中國世界民族學會第六屆年會暨學術研討會理論觀點述要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