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內陸地區經濟開發的現狀與展望

>>>  新興科技、社會發展等人文科學探討  >>> 簡體     傳統


  ((日)加藤弘之 朱廣賢摘譯)
  中國內陸地區正在受到國內外的關注。中國經濟能否保持穩定的發展,取決于近15年來沿海地區的一系列變化能否在內陸地區重現。
    一、地區差將繼續擴大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生產要素流動仍加快,出現地區之間經濟發展的不平衡,在一定程度上是不可避免的。將中國劃分為東部、中部和西部三個地區,東部為沿海地區,中部為接近沿海的內陸地區,西部為深內陸地區。從1952年到1979年的27年間,東部和中西部之間的差距擴大了。從這一事實看出,地區差的擴大是歷史的必然。1979年到1989年的9年里,以超過前27年的速度進一步拉大了東部和中西部之間的差距。僅僅在1988年到1991年期間差距略有縮小,但是進入1992年之后差距再次拉大。根據中國的測算,這個趨勢將會持續下去,到2000年差距將會更加拉大。
    二、開發內陸地區的兩大任務
  如果經濟的發展不是縮小而是擴大地區差,而且今后還將繼續下去的話,那么,如何開發內陸地區,對于中國經濟穩定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它的開發面臨兩大任務。
  1.減少貧困人口。如何減少貧困人口呢?中國約有8000萬貧困人口。他們大多分布在內陸地區。內陸和沿海相比,自然條件惡劣,農業生產水平低,二三產業不發達。這些是產生貧困人口集中在該地區的重要原因。
  中央早就認識到政策支持貧困地區的重要性,在沿海地區優先發展的80年代,就對該地區實行了優惠政策,但是由于援助資金有限和人才不足,徹底消除貧困,完成該地區的開發,并非輕而易舉的事。最近幾年,由于外出民工匯回的資金和他們學會技術重返故鄉,對于彌補該地區資金和人才的不足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對民工的評價也由否定到肯定發生了根本的轉變。但是,有關教育、醫療衛生等事業的發展對于貧困地區的開發也是必不可少的。所以,開發貧困地區將是21世紀的一個長期任務。
  2.形成內陸地區的發展中心。在內陸地區加快發展條件比較好的區域經濟,使其成為該地區的經濟發展中心。80年代,推動沿海地區經濟快速增長的原因是:較高的農業生產水平,豐富而高質量的勞力資源,活躍的私營經濟,引進外資帶來的資本、技術和市場。綜合沿海經驗和內陸條件,以下三類地區將來可望成為內陸地區的經濟發展中心。
  ①從外資的重要作用考慮,同俄羅斯、蒙古、緬甸和越南等國接壤的邊境地區,是對外開放最適宜的區域。從1992年開始,部分邊境地區實行對外開放,開展邊貿活動,當地政府著手興辦開發區。這對于創造新的商業機會,確實發揮了積極作用。但是這些同中國接壤的國家處于和中國同樣甚或更低的經濟發展階段,不能簡單的同接近“四小龍”和發達國家的沿海地區作比較。這些周邊國家缺乏資本,所以展望邊境開發區的前景,并不很樂觀。邊境地區作為中轉貿易基地即使得到發展,但期望它成為帶動內陸地區發展的中心,也是不現實的。
  ②天然資源蘊藏豐富而未經開發的地區。以能源為主的豐富的天然資源儲存是內陸地區唯一優于沿海的地方,它的開發可望產生極大的經濟效益。但是,這些地方的發展尚處于可能的階段。因為開發資源的初期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加之交通運輸手段落后,所以內陸地區的開發難以快見成效。
  ③沿江地區(長江中上游)。該區擁有以下優勢:具有一定基礎的工業基地,技術水平相對較高,人才眾多;沿江的地理位置有利于以上海為起點的人才物資交流成為向內陸地區發展經濟的主要渠道;該區城市人口多,且有廣大的農村人口為依托。如果開放國內市場,有吸引外資的巨大魅力。
    三、沿江開發的可能性和界限
  從沿江地區的有利條件來看,確有明顯的發展前途。但是實際上該地區還面臨著一些困難。以沿江最大的開放城市武漢和重慶為例,研究一下它們發展的可能性和界限。
  1.武漢、重慶的經濟特點。以中國大城市的基本指標來比較,兩市有以下共同點。①人均國民生產總值明顯低于沿海大城市。②國有企業的工業產值占絕對大的比重。③重工業部門的產值所占比重較大,重工業比輕工業的比重大,幾乎是中國大城市的共同特征。④人均貿易額和引進外資額少。
  2.改造老工業基地。武漢、重慶是老工業基地,它有3個特點。①產業結構偏重于重工業,輕工業比較落后,也落后于80年代快速增長的改革大潮。②封閉的產業地理位置。③直屬中央的大中型國有企業多,政府依然掌握強大的控制權,企業組織陳舊,對企業集團化的反應遲緩。
  不改造老工業基地的上述缺陷,就不可能實現沿江開發。因此,關鍵是如何使大中型國有企業充滿活力。1993年,以搞活大中型國有企業為目的,提出了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改革的重點是使企業和行政脫離互相依賴的關系。企業辦的教育、醫療和住房等福利事業獨立出來。但是,如果斷然完成這些改革,則担心企業管理部門和工人之間會發生激烈的沖突。所以,如果不具備充分的社會保障和失業救濟制度,改革就難以順利進行。而要在短時間內做好改革的準備工作,又幾乎是不大可能的。
  3.對上海作用的懷疑。長江流域有利于以上海為起點的沿海工業向內陸的轉移,果如其實嗎?①聯結兩頭的交通設施很不完善。建成三峽大壩之后,大型船只才可直航重慶,現在只能行駛中小型船只。以往,鐵路和公路主要向南北方向發展,東西之間的物資交流極不通暢,雖然提出今后10—15年同時鋪設上海到重慶的高速公路和鐵路的龐大計劃,但東西之間的交通設施仍然薄弱。②從歷史上看,武漢、重慶和上海形成了各自獨立的經濟圈。雖然強調上海是龍頭、沿江是龍身,但是武漢、重慶并不贊同這個觀點。勿寧說長江上有三個經濟發展中心的提法更切近實際。隨著交通設施的完備,上海和沿江的經濟聯系肯定會加強,但是,不可能指望上海和沿江有如香港和廣東珠江三角洲那樣的緊密聯系。至少在目前是不現實的。龍頭的提法只不過是上海的主觀愿望而已。
  4.對外資的期望。沿江地區能否得到發展,最終取決于如何引進外資。具體地說,希望外資投向以下領域。①基礎設施領域。中國應以BOT方式積極引進外資,推動基礎設施、公共設施和基建工程的建設。BOT方式是:外國企業取得基礎設施的開發和建設權,在一定期限內實行獨家經營,向用戶征收使用費,期滿之后,將設施和經營權無償地交給中國。廣東省采用這種方式鋪路架橋已經取得了成功。重慶也出現了香港資本承包改造開發舊城街道的先例。②在機械、電機、電子、航空和宇航等高科技領域同外資搞技術合作、合資經營。經過60年代到70年代初的三線建設,內陸地區形成了完整的軍工產業。改革開放以后,需要軍轉民的企業開始在技術密集型的產業同外資進行合資經營,有效地提高了民用品的生產水平,而外資則享受了國內市場的部分優惠政策。如重慶,過去生產武器的企業已經同日本的本田、鈴木和五十鈴聯合經營,形成了西南地區摩托和汽車的生產基地。也有的企業已納入美國的波音公司生產飛機零件。③利用外資,改造國有企業。具體作法是:以股份重新評估企業資產,把一部分企業股票賣給外商,使其參與經營,以此進行企業改造。以武漢某企業為例,一香港企業買斷該企業51%的股份,取得經營權,成功地挽救了瀕于破產的企業生命。因為并未把全部企業資產賣給外商,所以把這種方式叫做“稼接”。1993年,武漢有200多家企業實行了這種方式。
  5.對開發內陸地區的展望。許多理論家都認為,以引進外資發展出口為主的廣東經驗,難以適用于地理和經濟條件不同的內陸地區。同樣,通過活躍的私營經濟來實現發展的江蘇、浙江經驗也不適于私營經濟薄弱的內陸地區。開發內陸需要不同于沿海經濟發展的第三種模式,這種新的發展模式還處于摸索階段。
  成為內陸地區經濟發展中心可能性最大的沿江地區,雖然和廣東具有不同的地理經濟條件,但在完善基礎設施和改造國有企業方面,都迫切地需要外資。歸根結底,沒有外資,就難以想象內陸的開發。這是從沿江地區已往的經驗中得出的結論。只要繼續引進外資,內陸開發就將持續進行。問題在于不清楚中國今后是否繼續引進外資。外資投向基礎設施,和軍工企業合資改造國有企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如果認為永遠存在這種商業機會的話,只不過是幻想。中國更需要外資投向對其沒有吸引力的領域和改造對它不感興趣的企業。展望內陸地區的一切前景,須待認準了該地區21世紀中長期的發展模式之后,方能看清楚。
  (原文刊于1994年12月日本《中央公論·中國商業研究》(二))
                     (責任編輯 徐學慶)
  
  
  
學習論壇鄭州024-025F107城市經濟、區域經濟加藤弘之/朱廣賢19951995 作者:學習論壇鄭州024-025F107城市經濟、區域經濟加藤弘之/朱廣賢19951995

網載 2013-09-10 21:26:09

[新一篇] 中國養老保險制度的未來發展

[舊一篇] 中國軍事題材長篇小說創作的窘境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