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證券市場到底怎么了?

>>>  新興科技、社會發展等人文科學探討  >>> 簡體     傳統


    13年了,中國股市存在的意義在哪?資本市場為什么在國外重要,而在國內不重要?對證券市場的認識是不是到位了?現在看來,這個認識問題沒有解決。中國的證券市場剛開始就有制度缺陷。當時上市公司100%都是國有企業,國有企業走向市場經濟的新路是從股份制改造開始的。面對這樣重要的改革,不可能一次全部到位,只能部分解決。
        解決問題需要政策配套
    因為股票的價格不一樣,所以解決股份全流通就有一個補償的問題。如果不補償,讓市場自然接軌,那就需要一個過程。這個過程需要好多政策配套。這不是證監會單獨就能做的工作,政策是不能單打一,還是需要出配套政策。對于目前的弱市,我們在做三個功課:基礎管理、培訓新技能、了解客戶的需求,為客戶更好地服務。即便證券公司發債能解決一部分資金問題,但還得開通別的融資渠道。現在一說融資,就認為是給證券公司融資,實際這只是問題的一個方面,關鍵是給投資者融資,允許更廣、更多的金融資源參與證券市場。
    現在寧愿把問題暴露出來,也不能再去借高成本的資金延遲問題的解決,那樣必然積重難返。
    現在的市場,是一個新興加轉軌的市場,證券公司要把自己當成金融企業去辦。證監會出臺的四個文件,對一個金融企業來講,是必須做到的,而且要細化到可操作的程度。
    營業部按現在的功能,也是一個融資的平臺,甚至可以操控幾十億元的資金,比一個中等銀行的權力都大,沒規矩行嗎?只要它的融資功能還存在,就得嚴管。
        中國證券市場不能照搬西方模式
    中國政府在最初籌建證券市場的時候,理念很簡單,認為中國的證券市場沒有特殊的屬性,不論是交易所的籌建還是法律框架的構建,只需將國外的那套東西搬過來就行。當時西方發達國家存在兩種監管模式:一種是以德國為代表的“大一統”模式,將銀行和證券市場放在一起進行監管;另一種則是以美日等國為代表的分立模式,成立獨立的證券監管委員會對市場進行有效監管。最終中國采用了美日模式,成立了人民銀行體系之外的證監會監管證券市場。
    中國證券市場發展過程中出了很多問題,主要在于從西方照搬的模式跟中國市場的特殊屬性發生了矛盾。中國的證券市場是有自己特殊屬性的,無論采用哪一種監管模式,都應立足于中國證券市場的實際情況。
    中國的證券市場是以公有制為主的,雖然有民營成分,但所占比例很小。上市公司中,至少有2/3以上是國有企業,證券公司等中介機構的情況也如出一轍。公有成分占主要地位決定了中國證券市場與私有制為主體的西方證券市場存在較大的差異,這是我們在討論證券市場的有關問題時必須要考慮的因素。討論市場的問題,最終回避不了所有制的問題。
    如何有效地實施公有制體制下的監管?這是證券市場13年發展史中一直在探索的問題,也是現在必須面對和逐步解決的最重要的問題。
    與其他國家的證券監管機構相比,中國證券市場監管最大的特殊性在于,它担負了更多的責任。除了監管,中國的證券監管部門還担負著發展證券市場的任務,這是國外監管機構不必承担的責任。中國證監會剛剛組建之時,不但要負責把監管體系建立起來,還担負著保證其發展的任務,包括引導市場怎么走。直到第二、三屆證監會領導上任時,仍舊認為政府必須管市場。無論是直接調控還是間接調控,證監會采取的都是非常生硬的介入市場方式。雖然這種監管方式有問題,但在特定的歷史時期,有一定的合理性。
    近一段時期以來,一個明顯的變化是證監會越來越多地嘗試無為而治,但在實際操作的過程中經常因為做得不到位而變成了有為治之。在公有制的資本市場中,證監會不得不繼續担負促進證券市場發展的責任。
    證券監管是一種非常講究技巧的東西,任何一個成功的監管往往都是在過度監管與過松監管之間尋求平衡點。過度的監管可能是保護了投資者的利益,同時失去了市場的有效性。新加坡與香港就是鮮明的對比。
    在公有制條件下,市場自發實現其有效性很難,只有通過適當的監管才能最大程度地實現其有效性。與此同時,如果市場的有效性出現了問題,一定要從監管上去抓,無為而治不能解決問題。
    附圖F63O107.JPG
    另外,中國經濟快速發展在中國的資本市場沒有合理的反映,顯示出投資者對證券市場信心的嚴重不足,這是一個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都要經歷從清楚到混沌再到更清楚的過程
    今天的證券市場是一個混沌的市場,這樣一個混沌的市場是沒前途的市場。但是,這只是黎明前的黑暗,很多事都有從清楚到混沌再到更清楚的過程。目前市場的混沌主要表現在六個方面:
    第一是基礎理論上的混沌。我們對資本市場的理解很膚淺,很多重要的理論沒搞清楚,比如,證券市場的功能是什么?許多人認為,融資是證券市場的首要功能,媒體也總拿證券市場的融資額說事,這就是認識上的混沌。
    第二是政策上的混沌。正是理論上的混沌導致了政策的左右搖擺。監管部門可能也有苦衷,但政策上的左右搖擺直接影響了市場。本來證券市場只有證監會一個監管部門,現在越來越多的政府部門都在直接或間接影響這個市場。但是,只有在正確的理論指導下,這些部門才可以有所作為,否則只會起到不良影響。新的部門、新的管理層在制定政策時,應該多借鑒以前的一些理論成果和實踐經驗,不要從零開始,少走彎路,制定出的政策要有延續性。
    第三是公司上市目的混沌。一些公司上市僅僅是為了融資圈錢,根本沒有真正建立完善的法人治理結構和現代企業制度,上市目的混沌使得相當一批上市公司沒有投資價值。80%的上市公司上市3年以后業績都大幅下降,說明相當多企業上市的目的就是為了套取現金,通過關聯交易牟利。
    第四是體制上的混沌。證監會十幾年來規范上市公司做了大量的工作,但總的看來,國有企業的惰性、計劃經濟的慣性太強。盡管加強了包括巡檢、獨立董事等一系列制度建設,但是對上市公司和中介機構監管還沒有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體系。
    第五是信心混沌。因為上述多種原因,投資人信心混沌。證券市場的根本是投資者,沒有投資者就沒有市場,況且,證券市場上還是有一些上市公司有投資價值的。目前銀行的存款利率只有1.98%,而市場上20倍左右市盈率的上市公司幾百家,怎能說沒有投資價值?關鍵是人們沒信心,對市場的未來,政策的走向沒信心。
    第六是市場的戰略模式混沌。近期召開的券商峰會研討如何走出困境,但是對于應該走什么樣的發展道路還是不清楚。比如證券市場的資金安排,中國的證券市場沒有多元化的資金渠道,光靠居民拿儲蓄支撐不可能,市場也無法發展。又比如券商的發展,現在完全是外延式的,誰達到標準就批誰,但最終還是要靠市場機制重組。這六個方面的混沌,造成證券市場一片霧水。只有把這六方面解決了,市場才真正有前途。
        從三方面入手恢復證券市場有效性
    首先是在證券市場引入市場化的競爭機制。股票市場最大、最根本問題在于,在改革開放的特定歷史背景下,造就了一個中央集權式的股市。中國現在的股市與改革開放前的商品市場一樣,證監會及相關管理部門像原來的商業部,兩個交易所就是百貨公司,而賣的東西就是以國有企業為主的上市公司。反正就這個市場,就賣這些東西,愛買不買。因此,在完全沒有選擇的條件下,人們會習慣性的把錢存入銀行,而不是進股市。
    其次是維護投資者信心。所謂維護投資者信心,不僅僅是說維護已入市的投資者的信心。股市入市者目前不過2800萬,如果股市只靠現有的人和資金來支撐,而忽視了13億的中國人口、1000多萬家企業,前景并不大。因此。不能僅僅只從市場里面看,還應該從更高的層面上考慮,制定什么政策,采取什么辦法吸引更多的人、更多的資金進入股市。
    第三是對股市和債市要統籌考慮。股市對于任何一個資本市場來說都是重要部分,但這一部分在整個資本市場上占的比重并不高,不超過10%,而占80%—90%的是債券市場,因此僅僅認為股票市場才是證券市場的看法是片面的。在股票市場低迷的情況下,要大力發展中國債券市場。這個市場發展起來就會對股票市場產生很大壓力。原因很簡單,因為債券市場對股市的價格有很強的制衡作用,而中國目前股市價格是沒有經過債券市場制衡的,債券市場的發展會給股市的發展提中國鄉鎮企業京23~26F63投資與證券朱利/吳曉求/王國剛/林義相/韓志20042004張家山漢簡《金布律》中關于井鹽的內容,是迄今所知井鹽史最早的資料。而其他有關簡文,也可以幫助我們深化對西漢初年鹽業史的認識。張家山二四七號漢墓竹簡整理小組對簡文“私為F7O101A.JPG鹽煮濟漢”的釋文和注釋可以商榷。簡文“濟漢”字樣,或許提供了有關當時經濟區域界定的信息。張家山/金布律/井鹽/濟漢本刊所轉載的條文僅供參考,如需準確的文字,請向有關部門咨詢。同良何其菁 國立華僑大學經濟管理學院 郵編:36200The Early Well Salt Historical Material and Correlation Problem in Han Jian (Jin Bu Lu )in Zhang Jia Shan
  Wang ZijinAbout the content of well salt production in Han Jian (Jin Bu Lu)in Zhang Jia Shan is the earliest historical material. The other sentences on bamboo slips also help us to deeply understand salt history in the first year of the Western Han Dynasty.作者單位:首都經貿大 作者:中國鄉鎮企業京23~26F63投資與證券朱利/吳曉求/王國剛/林義相/韓志20042004張家山漢簡《金布律》中關于井鹽的內容,是迄今所知井鹽史最早的資料。而其他有關簡文,也可以幫助我們深化對西漢初年鹽業史的認識。張家山二四七號漢墓竹簡整理小組對簡文“私為F7O101A.JPG鹽煮濟漢”的釋文和注釋可以商榷。簡文“濟漢”字樣,或許提供了有關當時經濟區域界定的信息。張家山/金布律/井鹽/濟漢本刊所轉載的條文僅供參考,如需準確的文字,請向有關部門咨詢。同良

網載 2013-09-10 21:28:11

[新一篇] 中國證券市場出新招

[舊一篇] 中國證券市場文化重構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