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學的研究對象和理論體系

>>>  新興科技、社會發展等人文科學探討  >>> 簡體     傳統


  河北省人學研究會副會長郭曉君在《試論人學的幾個基本問題》一文中指出:目前國內外的一些專家學者雖然發表了不少有關人學方面的文章,出版了一些著作,提出許多有價值的觀點,但是尚未搞清人學的研究對象和理論體系。他認為,關于人學的研究對象主要有三種觀點:一是“代替論”,認為“馬克思主義哲學即是人學”。這種觀點混淆了馬克思主義哲學與具體科學的界限,既不利于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存在和發展,又否認了人學的獨立存在性。我們不能因為馬克思主義哲學重視人、研究人就將其稱為人學。這如同不能因為馬克思主義重視法律、研究法律就將其學說稱為法學一樣。二是“過寬論”,即認為“人學是關于人本身的學說體系或理論體系”。人是自然、社會、精神的統一體,將人的所有問題都用人學來概括顯然是不可能的。三是“過窄論”,即認為“人學是研究人的特點及其本質的科學”。這也是不確切的,因為除了人的特點和本質以外,還有許多問題應該由人學來研究,如人的素質與兩個文明建設、人的現代化與社會協調發展,等等。
  作者認為,人學是關于整體的人存在、協調、發展和歸宿一般規律的一門社會科學。其理論體系可以由緒論、思想論、存在論、動力論、價值論、關系協調論、實踐活動規律論、權利義務和自由論、現代生活論、人的全面發展論、未來論等十一部分組成。其中,人的存在是人學研究的邏輯起點;人的價值是人學研究的核心;人的活動規律是人學研究的難點;人的現代化是人學研究的重點;實現人的全面發展,推動人類社會進步,是人學研究的終極目的。*
  
  
  
光明日報京⑷C8新興學科本報記者19961996 作者:光明日報京⑷C8新興學科本報記者19961996

網載 2013-09-10 21:33:10

[新一篇] 人妖之戀的文化淵源及其心理分析  關于《聊齋志異》的兩個話題

[舊一篇] 人工語言與自然語言融合理論的實施與應用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