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深、港經濟運行機制銜接的理論和內容

>>>  新興科技、社會發展等人文科學探討  >>> 簡體     傳統


  隨著九七香港回歸,深圳與香港的關系將越來越緊密,深、港銜接將產生一些新的機遇。如何抓住新的機遇,推動深圳的經濟增長和二次創業是深圳市的一個重大課題。目前,深港銜接談論最多的是兩地間基礎設施的銜接、產業銜接、基本服務的銜接,而且這些銜接已經開始,效果也非常明顯。然而,在“一國兩制”中深港之間的經濟運行機制的銜接卻是一個難點。本文重點探討經濟運行機制的銜接。
   一、對經濟運行機制的理解
  機制一詞來自希臘文,用以表示生物有機體各種組織和器官有機地結合在一起,通過它們各自的變化和他們之間的相互作用,產生特定的功能。由于機制反映了機體內部各部分相互制約的內在聯系,因此,它實際上體現為客觀規律的作用及形式。經濟學中使用機制這個概念,主要是受生物學的影響。經濟機制是一個類似于生物有機體的生命機制的范疇,經濟系統像一個大機器和生物機體一樣,通過各部分的相互作用實現總體功能。生物學把生命體的機制劃分為自組織機制和組織機制兩種基本類型,經濟機制也類似生物學的機制,可包括兩個基本方面:經濟有機體的自組織機制和組織機制。經濟機制嚴格地說就是經濟運行機制。它包括以下內容:(1)市場機制;(2)資源配置機制;(3)產品生產機制;(4)收入分配機制;(5)金融機制;(6)財政機制;(7)對外開放機制等。
   二、銜接的理論
  經濟運行機制是一個有機整體,要使深港兩個不同關稅區的經濟機制銜接,重要一點就是要把深港兩地看成是一個經濟區,即一個有機整體。從國際經濟學的角度考察,兩地經濟機制的銜接符合比較利益原則。
  在兩國之間進行貿易,古典學派曾出現絕對利益論和比較利益論兩種理論。亞當·斯密是絕對利益論的發現者,他認為:交換引起社會分工,自由貿易引起國際分工,各國都具有有利的自然稟賦或后天的有利生產條件,無論是自然稟賦還是后天的有利條件,都可以使一國在生產上和對外貿易方面處于有利地位,各國按照各自有利條件進行分工和交換將會使各國的資源、勞動力、資本得到最有效的利用,將會極大地提高勞動生產率和增加物質財富。大衛·李嘉圖繼承和發展了斯密的絕對利益論,他認為在國際貿易中起決定作用的不是絕對利益,而是比較利益。他認為雖然一國在兩種商品的生產上都處于劣勢地位,但兩者的不利程度肯定有所不同,相比之下,總有一種商品的劣勢要小些,即具有相對優勢。如果一國利用這種相對優勢進行專業化生產,然后將其產品進行國際交換,貿易雙方都能獲得好處。我們認為,深港雙方雖然不是兩個國家的關系,但是,雙方是屬于不同關稅區,雙方銜接符合比較利益原則,各有優勢,因此,深港銜接,從理論上可以說是雙方利益的銜接。
   三、香港經濟運行機制的特點
  從理論上講,香港的經濟運行機制是古典學派的自由經濟思想,奉行“積極不干預主義”。60年代香港財政司郭伯偉提出不干預構想,采取自由放任政策。1978年財政司夏鼎基把不干預主義發展為積極的不干預主義。從經濟實踐看,積極不干預體現在三個層次上。第一,完全不干預:如有形、無形貿易、航運、航空、外匯等;第二,完全干預:如土地、機場、道路、鐵路、郵政;第三,干預與不干預結合,主要是一些公用事業。香港的經濟運行機制不同于國際慣例,它的特點就是四大自由:
  1.自由貿易
  香港乃一彈丸之地,生活和生產資料嚴重依賴進口,外國投資和轉口貿易構成香港經濟繁榮支柱。除毒品、爆炸品之類的違禁品和戰略物資外,貨物自由進出香港,沒有任何限制,而且除煙、酒、甲醇、原油外,其余貨物免征關稅。自由港地位,使香港能充分利用世界經濟資源和國際市場,參加國際分工,發展本地經濟。
  2.自由匯兌
  香港在1973年和1974年先后取消了外匯和黃金管制,允許外匯自由匯兌,完全放開了外匯及黃金市場。在匯率上,70年代實行港元同英鎊和美元掛鉤浮動,1972年實行自由浮動,1983年則與美元聯系浮動。無論何種匯率制度,本地資金和外國資金均可自由進出,自由流動,這樣大大促進了香港金融業的發展。1969年底香港對外貸款僅為3400萬美元,而1984年3月底增至177億美元。1981年底境外存款達130億美元,1983年從境外調入款項達1157.56億美元。1978年香港黃金成交量達7500噸,超過了蘇黎世,成為世界四大黃金市場之一,1980年進入世界黃金期貨交易最大市場行列。
  3.自由經營
  在香港所有企業公司中,除了地鐵及重要工業基礎設施由當局舉辦外,其余都由私人經營,公用企事業公司受港英當局指導和監督,但是完全自由的私有企業公司構成了香港企業制度的基礎。港英政府對所有公司均一視同仁,無優惠與不優惠之別,無上下級之分,不論本地還是外地公司均允許按1967年及1984年頒布的公司法注冊登記,開業經營。
  4.自由調節
  在香港,一切商品價格,勞動力供應,資源分配都依賴于市場價格調節機制,即完全受供求規律的制約,當局一般不對市場的價格進行干預,這就是香港自由市場經濟運行調節機制。在這種制度下,各個企業公司,各種商品展開充分的自由競爭,優勝劣敗,適者生存,弱肉強食,倒閉、破產構成這種調節功能的一個必要制制。如1979年內,香港成立10284家公司,同時有872家公司破產清算。自由調節企業運行機制,使香港能夠高度適應國際市場上的變化,對市場保持靈敏的反映,及時自動調整自己的產銷策略及發展方向,以求得出口導向經濟的發展。
   四、經濟運行機制銜接的內容
  深港經濟運行機制的銜接其實早已開始,深圳的很多政策、法律、法規都參照香港有關成功經驗制定,但是,這只是一種初步的銜接,現在是需要進一步在高級領域的銜接,深圳市經歷了十年的改革開放,為這種高級銜接打下了良好基礎。
  1.深圳市已初步建立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運行機制。深圳經濟特區成立十多年來,按照市場經濟運行機制的要求,從建立和完善各類市場入手,逐步引入競爭機制,確立了企業的市場主體地位,在市場經濟發育過程中,探索制定多種市場法規,嚴格按國際慣例和市場經濟規律辦事,初步形成了商品市場,資金市場、勞動力市場、技術市場、保險市場。
  2.深港基礎設施銜接已成共識,運行機制銜接勢在必行。隨著近年深圳市經濟發展速度的加快,深港兩地大型基礎設施的銜接已成共識,成立了大型項目協調委員會,深圳河的治理,西部通道問題等大項目進展迅速,這些基礎設施銜接的加速,需要兩地經濟機制加快銜接,如兩地口岸的管理如何協調,使通關快捷、高效、經濟?香港居民在深圳購置不動產業,如何制定不動產方面的法規,使香港居民安心置業?
  3.深港兩地經濟聯系的緊密。深圳自成立特區以來,歷年利用外資額中,港資占80%,深圳的對外貿易也主要是通過香港轉口走向國際市場,香港的鮮活農副產品等大部分來自深圳,事實上,深港兩地的經濟已是一個有機整體,香港經濟保持5%的增長速度有深圳及內地因素,深圳經濟發展也得益于香港的資金,深港兩地在經濟交往過程中相得益彰,共同發展。
  4.深圳市政府愿意充當深港經濟運行機制銜接的主體。兩種經濟運行機制的銜接,從理論上看銜接的主體應是雙方政府,但是深港兩地的經濟制度及市場經濟發育程度的懸殊,銜接的主體自然向深圳市政府一方傾斜,因為深圳還僅僅是初步的市場經濟,香港可以說是高度發達的市場經濟運行機制,是深圳完善市場經濟運行機制借鑒的對象。
  深港經濟運行機制是發展深圳市場經濟的軟件,能否做好深港經濟銜接,關系到深圳九五計劃及2010年遠景規劃的實施。深港經濟銜接內容較復雜,而且有些東西不可能完全與香港經濟運行機制銜接,如金融,香港是一個獨立關稅區,貨幣自由匯兌,實行美元聯系匯率制度,深圳就不可能。那么深港經濟那些方面可以銜接,或者說深圳要為銜接作些什么呢?
   從宏觀上講
  1.市政府參照香港管理經驗,制定相應政策,如發展私營經濟,因為私人經濟的風險由個人承担,政府不承担風險,政府只制定一個相應的政策對國有經濟實行間接管理。
  2.加快立法工作。市場經濟運行機制無非就是一系列政策和法規的集合,沒有一整套的經濟法規,就無所謂市場經濟運行機制。
   從微觀上講
   1.資金市場
  (1)擴大外資銀行的外匯結算業務;(2)放開外資銀行的人民幣存款貸款業務、結算業務、人民幣票據貼現業務;(3)實現外資銀行與國內銀行相等的所得稅稅率;(4)放開國內證券市場,允許外國證券公司進入,實現A、B股合并。
   2.產品市場
  (1)在外資企業所得稅與國內企業所得稅相等前提下,對外商企業產品不做內銷限制;(2)取消外資企業原料采購的國產化比率限制;(3)對外資企業進口原料、設備減免稅的優惠。
   3.服務市場
  (1)流通領域:允許信譽良好的外資商社、進出口商在深圳設立分支機構或獨資公司,從事商業批發、零售,允許外資運輸公司在深圳設立公司,從事運輸服務。
  (2)旅游業:允許外資旅行社在深圳設立分支機構,從事國內、國際旅游業務。在國內旅游方面允許外資開展價格、航空、旅館等有關信息服務;在國際旅游方面,允許外資旅行社辦理中國公民的國際旅游業務。深圳市應按國際慣例,對本市區所有旅游景點包括公共服務場所的住、行、購物等方面,讓外賓享受與中國公民同等的待遇。
  (3)信息及中介行業:允許外商在深圳設立信息咨詢服務公司;允許外資保險公司在深圳設立公司并經營國家允許的保險業務;允許外資在深圳開展中介服務活動并享受國民待遇,對外開放律師事務所,評估事務所,會計及審計事務所。
   (作者單位:中國政法大學研究生院)
   本文責編:曉洋*
  
  
  
國際社會與經濟京27-29F14特區與開發區經濟裴雪梅19971997 作者:國際社會與經濟京27-29F14特區與開發區經濟裴雪梅19971997

網載 2013-09-10 21:38:45

[新一篇] 論消費社會性與科學消費

[舊一篇] 論清代小說批評中史學意識的蛻變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