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經濟哲學的部門學科性質

>>>  新興科技、社會發展等人文科學探討  >>> 簡體     傳統

inois University Press 1972,“序言”第1頁。)。當他在1967年出版他對“經濟學哲學”(注:Theo Suranyi-Unger,Economic Philosophy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M],North Illinois University Press 1972,“序言”第1頁。)的新的思考而試圖作為上述著作的第三卷時,書名卻是《20世紀的經濟哲學》(1967年德文版:Wirtshaftsphilosophie des 20 Jahrhunderts;1972年英文版:Economic Philosophy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在此書中,他同時使用經濟哲學與經濟學哲學,沒有對二者進行區分,這表明在他的心目中二者實質上沒有區別。另外,在1964年,英國的羅濱遜(Joan Robinson)出版了一部叫做《經濟哲學》(Economic Philosophy)的短小著作,其副標題卻是“關于經濟思想進展的一篇論文”(An Essay on the Progress of Economic Thought),內容主要是對經濟學的倫理價值基礎的探討和對西方經濟學從古典主義的價值觀到凱恩斯經濟理論的哲學分析(注:Joan Robinson,Economic Philosophy——An Essay on the Progress of Economic Thought[M],New York,Doubleday & Company,Inc,1964.)。這同樣表明,在Joan Robinson看來,經濟哲學與經濟學哲學是一回事,經濟學哲學——對經濟學的哲學分析,就是經濟哲學。
  從目前西方的研究文獻來看,國外的許多學者至今仍然自覺或不自覺地把“經濟學哲學”等同于“經濟哲學”。在他們看來,經濟哲學就是研究經濟學中已經存在的或與經濟學相關的哲學問題,如經濟學已經發現的倫理學問題、經濟學的一般方法論問題等,并由此不斷追蹤經濟學的進展過程,因此,“經濟哲學”就是“經濟學哲學”。
  顯然,這樣的觀點非常需要進一步討論,因為對“經濟學”的哲學思考并不直接等于對“經濟”的哲學思考。這種有待澄清的狀況表明,國外經濟哲學在學科上仍然處于形成階段。與之相比,國內的經濟哲學研究更是才剛剛起步,甚至還沒有真正進入清理“基地”的工作。
  概而言之,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經濟哲學作為一門學科還在形成之中,盡管如此,從哲學史的角度卻可以斷定它的學科性質;經濟哲學是對構成世界的一個領域即經濟這一領域的哲學研究,因此,經濟哲學是一門部門哲學,經濟哲學之所以能夠成立,是因為經濟哲學所研究的問題,是經濟學和其他具體科學不去研究或不去深入研究的問題。
  2
  經濟哲學作為部門哲學,它的研究對象應是經濟活動領域中存在的需要哲學去研究的事實,從上述對部門哲學所研究的問題的分析進行類推,這種事實應該主要包括以下三個方面:
  第一個方面是經濟領域中所包含的整個世界的普遍性方面。任何事物都包含著普遍性,經濟領域也是如此。中西哲學史上所發現的那些普遍性,特別是西方哲學史上由黑格爾以絕對理念的形式第一次系統論證、經馬克思恩格斯以唯物主義形式進行了理論轉換的那些普遍性,如時空性質、運行變化性質等,以及當代哲學從具體科學中提升出來的系統與要素的關系等,在經濟領域中同樣存在。需要深入研究的是,經濟活動以怎樣的方式包含著這些普遍性。
  第二個方面是一切歷時性和共時性經濟活動所共有、并且只有哲學才能給予終極性回答的關系。這主要有經濟主體與經濟客體的關系,經濟分工與經濟合作的關系、經濟效率與經濟公平的關系等。經濟主體與經濟客體關系的終極層面的一個重要內容是雙方規律之間的作用與反作用關系。經濟分工與經濟合作之間關系的終極層面的一個內容是人的需要、能力的多樣性與統一性的關系。經濟效率與經濟公平之間關系的終極層面則有經濟尺度與人道尺度的關系。
  第三個方面是經濟活動與人存在發展的一般規律的關系。首先,經濟活動與人的本質的關系。經濟活動作為人的各種活動中最重要的活動,它對人的本質的變化生成具有什么作用?其次,經濟活動與人的發展的一般必然性之間的關系。人的發展,無論是個體的發展還是人類的發展,都存在著一些一般的必然性(如個體成長的自然性與社會性相互作用的必然過程、人類歷史的物質與精神相互作用的必然過程等),經濟活動與人的發展的這些一般必然性是一種什么樣的關系?如果經濟活動有自身發展的特殊規律(如經濟活動的分工規律、市場經濟的價值規律等),那么它們對人存在發展的一般必然性又有什么樣的影響?
  在對上述這三類問題的研究中,無疑應包括對人類經濟發展史的哲學考察,因為經濟生活本身就是動態的歷史過程。必須指出,這種考察不同于經濟學對經濟史的考察。經濟學的考察主要從經濟變量的角度去揭示經濟的發展變化,而哲學的考察則或者是揭示經濟發展史中包含的與其他事物所共有的普遍性,或者是揭示經濟活動一般關系的終極意義,或者是從人類生存發展的角度去揭示經濟發展和人類發展的關系。從最后一個角度,就會把經濟發展史理解為人類生存發展方式的歷史,把經濟發展史的革命理解為人類生存發展方式的革命。這樣的革命應該主要包括:從自然經濟到商品經濟的革命,從體力經濟到智力經濟的革命,從地域經濟到全球經濟的革命。知識經濟的產生,屬于從體力經濟到智力經濟的革命,意味著人類將以智力勞動取代體力勞動的主導地位,以智力生存方式取代體力生存方式的主導地位。經濟全球化的出現,屬于從地域經濟到全球經濟的革命,意味著人類正在開始從分立的區域性發展向整體的全球性發展的飛躍,從分立的民族發展向整體的人類發展的飛躍。
  總之,經濟哲學在學科性質上應屬于部門哲學。如果這一點是確定的,它所需研究的問題也就能夠隨之相應確定。
  
  
  
哲學動態京28~30B1哲學原理劉敬魯20022002中國人民大學哲學系 北京 100872 作者:哲學動態京28~30B1哲學原理劉敬魯20022002

網載 2013-09-10 21:38:57

[新一篇] 論經濟哲學與相關學科的關系

[舊一篇] 論經濟轉型中的秩序  ——關于可持續發展的制度經濟學解釋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