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與展望:對“散文熱”的再思考

>>>  史地研究雜志方面文獻收集  >>> 簡體     傳統


  專家聚談
  華南師范大學《東方文化》雜志社協辦
  散文之動人之處
  楊羽儀:近年來,人們追求過散文的個性化,追求過散文的生命化,追求過散文清淡化……這些都是沖著散文的僵化而來的,自然是歷史的進步,是歷史性的突破,是挽救散文于歷史深淵的突破。
  然而,這些突破和追求僅是把散文回歸真實,回歸自然而已。散文真正動人之處,散文真正的突破是思想的閃光,是思想的呻吟,是思想的吶喊。它是用藝術的形象的筆墨再現了獨特的生活,從中聽到作者不同凡響的思想呼喚。
  思想的呼喚既是獨特的,一種人生哲味的獨特的發現;又是把人類從愚昧、荒寒和野蠻的深淵援救出來,走向文明和智慧。因此,我以為散文應該帶著使命感,只是這種使命感不是說教,而是情感河流的宣瀉,哲味漩渦的激蕩。
  一篇動人的散文,應是吸天地之大氣,聚人間之正氣的一次心靈的震撼。
  “二八月,亂穿衣”
  周同賓:現在的散文界是“二八月,亂穿衣”,各寫各的,各有追求。這是個好現象。二八月,不冷不熱,宜于人表現自己。可以聯想到春秋戰國時代,王綱廢弛,禮崩樂壞,主流意識不存,文化不再大一統,于是出現百家爭鳴。諸子之作,都是散文。號稱百家,留下著作的只是少數(司馬遷記下六家,劉歆增為十家)。最有影響的幾家,首先是思想家、哲學家,不經意中也成了散文家。目下文壇,務弄散文且有或大或小成就者,不止百家。往前走,終成氣候的,興許只是十家八家,甚至三家五家而已。多數作家都是過客,多數作品都短命,甚至是一次性的消費品。作品能否長期流傳,并不只在有沒有真情實感,是不是文采斐然,主要在于作者有沒有自己的思想,甚至哲學,是不是對自己的時代有獨立的思考,真切的解悟。無病呻吟固然沒意思,有病呻吟未必都能呻吟出好文章。言之無文固然行之不遠,但文是翅翼思是骨架,沒有骨架,翅翼怎飛?
  發展與變革值得歡迎
  王劍冰:散文創作成為最為人們接受的文學樣式,也因而波浪洶涌、泥沙俱下。有人將散文看得越來越簡單,認為只要會寫漢字即能“創作”散文,另有論者說如果把詩歌比作唱歌,小說比作講故事,散文創作可看作說話,似乎散文在文學樣式中最接近人們生活的自然狀態,容易操作。其實,經驗告訴我們,越看似平常的,越不敢小覷。
  無可否認,散文在八十年代末直至新世紀初確實繁榮了,散文創作隊伍越來越龐大,多種理論、多種報刊、多種作者、多種手法對舊有的散文觀念形成了沖擊之勢。我認為,散文必須不斷變革,散文作家也當不斷自我突破。一個酒店要適時改換裝修,一個汽車品牌一年要換個款式,這是生活的要求使然,況最適宜于生活貼近于生活的散文!
  散文類刊物要有擁五岳納百川之胸懷,廣采博收,不以一己好惡為標準,不以他人一說為銘鑒;既歡迎氣勢飛虹、豪放飄逸的雄文,也歡迎神性燦然、詩意棲居的美文;歡迎哲理幽思、文采流揚的知性小品,也歡迎童心昭然、愛心潛潤的生活隨感。
  幾點思考
  賈興安:一、在我的閱讀范圍或文學視野里,目前,實際上是自這一年多來,無論是散文創作觀念還是散文創作的文本實踐,幾乎沒有更新鮮的東西和重大的突破,也就是說沒有什么“熱點”或者“話題”,也許,這是好事,大家平心靜氣,按文學自身的發展規律寫作,使前幾年散文領域里按有些人論及的那種虛假的“繁榮”歸于安寧。但是,從另一個角度看,都在不疼不癢地寫,不文不火地發,文章鋪天蓋地,好的能看的屈指可數,形不成趨勢和公共話題。如果一直這樣下去,我還真有點懷念曾經火過的“小女人散文”。散文同小說一樣,一旦失去了“目標感”和“興奮點”,不知道我們什么時候才能找回來。
  二、我時常懷疑,有些被人稱道的所謂“好的”散文,里面還有多少散文的成分。什么是散文?這么問像是冒傻,然而,我感覺到有些常寫散文的人在寫作時腦袋里已不裝這兩個字了。在這里,我以為有必要為有些人提個醒:散文是文學,除此沒有別的。文學是創作,要感情,要個性,要思想,要語言,要色彩,要生命體驗,要審美視角,要藝術靈性。因此,有些以傳播歷史知識、文化知識、書本知識,甚至有些是撰寫的學術論文,都打著散文的面目出現,真的令人担心。不久前,雷達也道出了這種担心,他說:“散文過多地承載文化壓制了文學的靈性,使散文特性正在喪失,嚴格上說,有些學者散文不是散文。”對此,我深有同感。
  三、種種跡象表明,未來的小說,將朝著“時尚化”的路子發展。依我對“時尚化”的理解,是當前流行于社會或市井及公眾普遍關心的現象或話題。文學藝術不關注時尚,一味自命清高去搞不食人間煙火的東西,在日益世俗化的當代社會肯定不會有更大的出路。我們國內暢銷的長篇小說現象,以及馮小剛的賀歲影片,都說明迎合時尚的成功。迎合時尚,不是媚俗,是文學藝術更多更大膽地介入民間生活和人類的情感世界。那么,散文創作要不要“時尚化”,能不能“時尚化”?冷靜想來,其實,多年間,《讀者》和《青年文摘》似乎就是走的這個路子,他們轉載的幾乎都是報刊上的散文作品,可為什么那么暢銷那么賺錢?
  四、這就涉及到我們散文刊物如何走市場的問題。當前,誰說自己的期刊不想多要讀者,只想辦成“圈子里”或“孤芳自賞”的東西,不是打腫臉充胖子就是自欺欺人。散文刊物走市場,比任何文學樣式的期刊走市場的優勢都大,因為他最容易“時尚化”或“世俗化”。散文“世欲化”以后,可能會失卻文學,但也不一定,這要看作者和編者如何把握這個度。小說家們,在這方面取得了成功的經驗,比如池莉的小說,從《煩惱人生》到《來來往往》,主要寫都市人的情感,明顯時尚,讀者甚多。在散文界,目前還缺乏寫“時尚”的散文大家,我們的散文刊物更沒有意識地去引導,或許是有些不屑吧?使有些寫“時尚”的作者,不得不跑到婦女雜志、青年雜志和晚報副刊上了,于是,越寫越俗,沒有了文學,從而毀了一批很有才華的作者。
《光明日報》京B②J3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專家聚談20012001 作者:《光明日報》京B②J3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專家聚談20012001

網載 2013-09-10 21:43:01

[新一篇] 回顧與展望

[舊一篇] 國開行:尷尬前行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