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大都市郊區城市化模式的探討

>>>  史地研究雜志方面文獻收集  >>> 簡體     傳統


  郊區城市化是郊區鄉村型社會地域組織向城市型社會地域組織轉變的過程,是一種普遍存在的社會經濟現象。本文以杭州為例,就大都市郊區城市化模式作以如下探討。
      一、郊區城市化面臨的問題
  我國城鄉經濟的快速發展,使郊區城市化過程呈現出加速的趨勢,隨著這一過程的持續,城郊各種矛盾和問題不斷出現,產生了許多負面影響:
  1.郊區城市化缺乏長遠的思路和統一的規劃。目前,政府部門對于郊區發展和建設的重要性認識不足,沒有從區域的角度和戰略的高度對郊區城市化的進程進行深層次的研究和分析,以制定各種有利的引導政策。其結果是導致了郊區發展的失控,郊區城市化處于盲目、無序的狀態,并使大都市地區的整體結構和形態受到破壞。
  2.郊區工業化和城市化的失衡。這一現象普遍存在于我國城市的郊區。從杭州郊區來看,余杭市1993年國內生產總值中第二產業的比重已達到63.6%,而同期的城市化水平只有25.8%。蕭山市1995年國內生產總值中第二產業的比重已達到57.8%,而城市化水平僅為33.4%。城市化滯后于工業化的發展,造成了工業化的后勁不足,并反過來影響到城鎮建設的發展速度。
  3.郊區人口和產業的布局極其分散。由于各種因素的影響,郊區鄉鎮企業的發展處于一種及其分散的狀況,“村村點火,戶戶冒煙”就是這一現象的形象概括。郊區農居點的分布局限于行政村甚至是村民小組的范圍,郊區農民建房熱的持續升溫,使這一分散趨勢有增無減。人口和產業的過度分散,造成了土地資源的極大浪費。
  4.基礎設施和公共設施配套滯后,生態環境惡化。大都市郊區在工業化高速發展、經濟實力顯著增強的同時,各種必要的配套設施滯后。由于郊區地域空間分散,交通和給排水設施的配套十分困難,商業、服務業網點也難以顧及。鄉鎮工業發展的負面效應是破壞了生態環境,杭州郊區這一問題十分突出,城市西部地區受到留下鎮、余杭鎮的一批小水泥廠的大氣污染;錢塘江水質受到富陽市造紙工業廢水的影響;錢塘江南岸水系被蕭山絲綢印染行業的廢水所污染。
      二、郊區城市化的動力機制分析
  1.中心城市的擴散機制。我國現階段的城市發展處于產業和職能結構的調整時期,原來聚集于中心城市的人口、工業、商業設施逐步向城郊地區擴散,促進了郊區的城市化發展。
  中心城市向郊區的擴散有以下幾種模式:(1)衛星城、 開發區型。如50年代上海的金山、嘉定、松江,北京新一輪總體規劃中確定的良鄉、昌平等郊區衛星城鎮;90年代以后,杭州城郊出現的各種國家級、省級、縣級的開發區。(2)“攤大餅”蔓延型。 在一般城市發展過程中,普遍采用的就是這種由核心而邊緣的“攤大餅”擴展模式。杭州主城的建設用地解放初期不足30平方公里,到1980年已擴展為52.37 平方公里,1995年已經形成面積達107.46平方公里的大城市。(3 )城市工業在郊區的布點及與鄉鎮企業的聯營。50年代形成的城市工業有相當一部分布置在郊區,如杭州分布于蕭山的齒輪箱廠、發電設備廠,余杭的武林機器廠,城市北郊的汽輪機廠等。改革開放以來,城市工業加強了與郊區鄉村的協作與聯營,并逐步向郊區轉移,形成了郊區分散布局的大量鄉鎮工業。
  2.郊區農村的集聚機制。相對于一般農村地區而言,郊區農村具有優越的地理區位,這種優勢體現在交通、基礎設施配套、信息、通信、科技、教育、資金以及勞動者文化素質等各個方面。改革開放以來,郊區產業結構和就業結構的調整,推動了廣大農村地區人口、用地的集聚。這一集聚過程受到以下幾個方面的影響和推動:(1 )農村鄉鎮企業的高速發展。杭州市1996年鄉鎮工業企業已達到68 329家,分布于城區外圍及七個縣(市)中,產值總計達到846.07億元,占全市工業總產值的68.13%。鄉鎮企業的崛起,客觀上形成了人口、產業集聚的要求。(2)農村基本建設的全面鋪開。目前, 廣大郊區農村正經歷著大面積、大規模的建設過程,如農村的建房熱,鄉鎮工業的建設,第三產業的發展。郊區建設用地向主城邊緣、小城鎮、開發區周圍、交通干線兩側擴展的趨勢十分明顯。(3)廣大農民對城市生活方式的追求。 郊區農村和中心城市雖然近在咫尺,但是城鄉差異十分明顯。這種差距的存在,成為推動郊區農村集聚的動力。
  郊區農村雖然具備集聚的能量,但是受到戶籍制度和行政界限的制約,集聚過程無法系統地、大規模地展開,只能實現有限規模的、局部地區的集聚。
      三、以鄉鎮為基本地域單元的郊區城市化模式構想
  1.村級經濟在郊區農村中的主導地位及其對郊區城市化模式的影響。現階段郊區農村中主要有三種類型的經濟成份:鄉鎮集體經濟、村級集體經濟和個體私營經濟。1996年,在杭州市區所屬郊區農村中,這三類經濟成份的產值分別達到67.3億元、173.19億元、20.54億元, 村級集體經濟占了總量的66.35%,取得了主導性的地位。 這種情況的出現是和近郊的地理區位、經濟發展特征密切相關的。近郊地區地處城郊結合部,通過80年代以來村級集體企業的發展,90年代以來的城市建設土地征用,積累了相當規模的集體資產,由于耕地減少,很大一部分勞動力已經從農業轉向村辦的二三產業,村級經濟的作用進一步加強。
  大都市郊區的村級經濟將長期保持強大的活力,并將對郊區城市化產生持續的影響。其原因在于:(1 )村的社會地域組織形式是數千年來我國社會結構體系的基本單元,是具有相對獨立性的基層社區組織,其社區歸屬性、認同感強,容易形成具有共同利益的經濟集團,可以在郊區城市化過程中,有組織、有秩序地實現人口、產業結構的平穩轉化。(2)村級經濟對廣大村民具有直接的社會和經濟影響。 鄉鎮級企業名義上屬全鄉共有,但實際上和廣大村民并不產生聯系;個體企業只涉及到少數人,并不能代表大多數村民的利益。只有村級集體經濟,長期以來一直和本村的居民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企業管理人員多由村民直接選舉產生的村干部兼任,能較大程度上接受群眾監督,體現廣大村民的意志。(3)村級社會經濟體系規模適宜, 有利于形成新的獨立城市型社區組織和產業經濟集團。杭州郊區的行政村一般擁有1200~2600人,1.1~1.4平方公里的用地,這樣規模的社區組織和用地面積,適宜于一二三產業的兼顧和協調發展,有利于郊區第一產業空間的長期保留,并形成具有良好生態環境、保持職住相對平衡的城市化地區。
  村級經濟體系和社區組織在我國當前城市化過程中,發揮的作用是十分顯著的,郊區普遍出現了鄉鎮企業和農居點以村為基本單位進行發展和建設的情況。具備一定經濟實力的村莊通過村域范圍的規劃和建設,已經逐步形成了局部地區分工明確、形態完整,集生活、生產、休閑、服務等功能于一體的城市化地區,如杭州郊區的東冠村。這樣的發展模式,是在當前我國行政體制分割明顯,跨村的土地置換困難的情況下出現的,盡管這種模式是現階段郊區發展建設中比較規范的一種,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農村的生活方式和環境形象,但它所體現的僅僅是一種局部的合理性。從大都市地區的規劃建設和經濟社會發展角度來看,這樣的人口和產業分布過于分散,不利于城鄉一體化的高效發展。
  2.以鄉鎮為基本地域單元的郊區城市化模式。郊區城市化對于郊區基本的集聚單元有一定的規模要求,集聚規模過大等于重建一個大中城市,或形成連綿的城市地區,難以避免城市病的困擾;集聚規模過小,集聚效應差,各種公共設施、基礎設施和交通條件無法滿足城市化的要求,居民生產、生活方式不可能出現根本性的轉變。
  19世紀英國社會空想家與烏托邦主義者埃比尼澤·霍華德在其著名的“花園城市”規劃理論中,提出了5 萬人口的理想城市規模和城市占地1/6,永久性綠地和農田占地5/6的“花園城市”模式構想。在城市規模無限制發展、交通過度擁擠、大城市病日益嚴重的背景下,霍華德的這一思想被英國和其他許多國家在實踐中所采用,以解決各種城市問題。其具體做法是在大都市郊區建設一批5~10萬人口規模的新市鎮,以實現郊區城市化和城市部分職能(如人口、產業、商業)的郊區化。以香港為例,由于其地域狹小、人口眾多,人口和建筑密度之高在世界范圍內也屬罕見,但50年代以來的新市鎮建設很大程度上緩解了城市的矛盾。目前香港已在郊區地帶建設了八個新市鎮,新市鎮的用地大致為4.5~24平方公里,人口為11~70萬人,1992年新市鎮的總用地達到 98.70平方公里,容納人口240萬人。
  根據我國的國情,郊區城鎮的集聚規模達到5~10萬人,5~10平方公里建設用地,以及20~40平方公里的總用地(包括外圍的綠地和農業用地)是比較合適的。這大約相當于一個比較大的鄉鎮的規模。我國大都市的結構形態正由單核集聚模式向多中心組團模式轉化,根據這一特點,實施以鄉鎮為基本地域單元的郊區城市化模式,把郊區本身的發展和城市向郊區的擴散,集中體現在郊區新城上(環繞中心城區的若干鄉鎮建成區)。這樣,既能滿足現狀郊區發展的要求和實際操作,又可以確保將來形成合理的多中心組團式城市結構形態。
  這一模式的基本特點為:(1)以一個鄉鎮(20~40 平方公里地域范圍)作為郊區城市化的基本地域單元,中心部分5~10 平方公里形成由生活區、工業區、公共中心等用地組成的郊區新城,外圍15~30平方公里保留為永久性的林地、草地、第一產業區,共同組成三類產業均衡發展、職住基本平衡、基礎設施完善、具有良好的生態環境的地域綜合體。(2)現有的村莊保留原有的人口構成和土地數量, 轉化為相對獨立的企業集團和社區群體,并在所屬的鄉鎮范圍內通過土地調配和置換,在規劃確定的工業區、生活區、公共設施區和第一產業區內獲得相應規模的土地空間,按規劃要求進行基本建設和經營管理。這樣既保持了布局的整體性和規劃的統一性,又有利于充分發揮村級經濟和社區的獨立性、積極性。(3)在大都市范圍內, 根據區位和經濟社會發展特點,統一構思和布局,合理進行郊區新城的選址和布點,形成以中心城市為核心、郊區新城為外圍、多中心網絡狀的大都市圈。
學術交流哈爾濱130~132F107城市經濟、區域經濟徐萍平19991999作者單位:浙江大學經貿學院 作者:學術交流哈爾濱130~132F107城市經濟、區域經濟徐萍平19991999

網載 2013-09-10 21:43:39

[新一篇] 對大蕭條成因的爭論及其啟示

[舊一篇] 對憲法規范原則性的質疑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