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理解的實踐性

>>>  史地研究雜志方面文獻收集  >>> 簡體     傳統


  (馮文華/文)
  雖然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沒有留下關于理解問題的專門論述,現行的馬克思主義哲學教科書也根本沒有涉及,但是,馬克思主義哲學不但應該研究理解問題,而且還為我們真正揭開理解理論的奧秘提供了特有的理論基礎即實踐。
    一 實踐的理解
  人們常常援引馬克思關于人的本質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的論斷,把人的本質歸結為人的社會屬性。這是對馬克思人的本質觀的誤解,誤把人的屬性當成了人的本質。其實,要揭示人的本質,就要深入屬性的背后揭示決定屬性的動因。這種決定屬性的動因便是人的本質。而這種動因就是“客觀的、感性的實踐活動”。實踐不僅創造了人,使人從自然界中提升出來,獲得了質的規定性,而且鍛造并決定了人的屬性,使人越來越遠離動物界。撇開人的實踐活動,不僅不能理解人的社會屬性,甚至也不能理解什么是人的自然屬性和意識屬性。
  人性是自然屬性、社會屬性和意識屬性的統一。在馬克思主義哲學中,人的本質的概念不完全等同于人性概念。人性是人類普遍具有的區別于神性和獸性的特點,是一切人之為人的共同屬性。舊哲學往往抓住人性的某一方面去消解其他方面,或把一個方面加以絕對化,使這一方面脫離其他方面。因而他們所了解的人的本質就不能不都具有某些抽象的特性。按照馬克思的觀點,人的本質只有一個,它不僅是人所具有的各種共同屬性的本源,而且是必須能夠說明人所以為人以及人所以具有其他那些屬性的內在根據。正如馬克思所說的,“可以根據意識、宗教或隨便別的什么來區別人和動物。一當人們自己開始生產他們所必需的生活資料的時候(這一步是由他們的肉體組織所決定的),他們就開始把自己和動物區別開來”[①]。這就是說,生產勞動,這是人區別于動物、并把自己提升為主體的根據。
  馬克思進一步從現實的人的現實生活出發,懷著對現實經濟生活、政治生活與文化生活的深刻體驗,在批判黑格爾精神本體論哲學和費爾巴哈自然本體論哲學的基礎上創建了實踐論哲學。經過《萊茵報》時期和《德法年鑒》時期的現實斗爭,馬克思發現,人的現實生活既不能單純歸結為精神主體的自我創造和自我發展過程,也不能單純歸結為物質客體的自在生成和自在演化過程,而是主體與客體、精神與物質、人與自然相互作用、交織一體的實踐過程。“實踐是社會生活的本質”,實踐也是人的本質。實踐的歷史和實踐“已經產生的對象性的存在,是一本打開了的關于人的本質力量的書,是感性地擺在我們面前的人的心理學”。“如果心理學還沒有打開這本書即歷史的這本恰恰最容易感知的、最容易理解的部分,那么這種心理學就不能成為內容確實豐富的和真正的科學”[②],也就不能把握人的現實生活。從馬克思的分析中我們可以看出這樣幾層含義:A.實踐是唯有人作為主體所具有的本質,在這一本質中產生了人的其他一切區別于動物的屬性,即自然性、社會性和意識性。就是說,人的實踐本質并不是一個孤立的東西,而是一個包括一系列關系的系統。它包括人與自然之間進行的物質變換關系、在此基礎上形成的各種人際關系、貫穿在這兩個方面中的人的活動的主觀和客觀的關系。人的本質只有通過上述三個方面的具體關系才能有現實的意義;B.馬克思承認人身上的自然屬性,但他是從社會實踐這一基礎上認識人的自然屬性,這樣所理解的自然屬性就不只是歸結為人與動物相同的那種自然屬性,即生物本性和生理特性。按照馬克思所述,生產勞動是人和自然關系的基礎,在這個基礎上人和自然的關系是一種確定的關系,只有具有社會現實性的人才能同自然發生這種確定性的關系。這種關系不同于動物與環境之間的純粹自然的聯系。無論是人自身的肉體還是與人發生關系的外部自然界,都在生產勞動中被社會化了。因此,不能把構成人的本質的自然性看成純粹的生物特性,應該看成是一種社會化了的自然性;C.先前哲學也談到了人的社會屬性,如“人是政治動物”、“人的本質在于人的團體性”等等。但他們所理解的社會性仍然是一種抽象的共性。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他們脫離了人的實踐本質去理解人的社會性。從實踐出發,人的社會屬性是包含多樣性的統一性,是貫穿人的所有特性、體現各種特性之間聯系的網結。同時,人的社會屬性不是無差別的聯系,而是體現了個性的共性。所謂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就是用來說明在現實中人與人和人的一種特性與另一種特性之間的差別性的普遍規定性;D.人與自然、人與人的關系是一個自然、社會、意識三者統一的結果。自然和社會是人的實踐活動的兩個方面的規定性。人的主觀性即是自然和社會的產物,又是造成人與動物區別的主體因素。在人的自然屬性和社會屬性中,都包含著現實化了的主觀因素。社會性和自然性都是主觀性和客觀性的統一。人的屬性從基礎上說,是人與自然的關系,從現實表現上說,是社會關系,從貫穿基礎和表現的統一性上說,就是體現在實踐活動中的主觀與客觀的矛盾關系。人與自然、人與人、主觀與客觀是構成人的屬性所包含的多樣性內容的三個層面,這三個層面集中統一于人的實踐本質之中。
  總之,人的本質即人所固有的內在規定性,它規定了人之所以為人而非它物;而人性(是三種屬性的統一)往往是同神性、獸性等非人性相對而言的。人的本質只有一個,而人的屬性則多種多樣。正如事物的本質和其屬性的關系一樣,人的本質決定了人的屬性,而人的屬性又必然地表現著人的本質。只有將實踐視為人的本質,才能理解人的自然屬性、社會屬性和意識屬性何以成為人的屬性,才能把握人的現實生活。離開實踐活動,尤其是離開人的物質生產的實踐活動,就無法說明人何以是現實的人。否則,這種人即使名之為現實的,其實仍不過是一種抽象、一種假設。所以,人的本質只能是實踐。
    二 理解的實踐
  實踐是人的本質,人作為具有實踐本質的主體來說,具有自然屬性、社會屬性和意識屬性。意識屬性在實際運用當中相對于實踐而言,就表現為認識。從認識角度來看,認識又分為理解功能、認知功能、評價功能、審美功能、邏輯功能、想象功能和直覺功能等等。理解作為人類認識活動的本質,即是認知功能、評價功能和審美功能的統一,又是邏輯功能、想象功能和直覺功能的統一。事實上,人類這些認識功能在實際發生的認識活動中是同時發揮作用的,最終表現為理解。而在人作為主體的創造性實踐活動中,實踐與認識的全部功能(當然包括理解功能)是統一不可分的。實踐活動是一個表示人的活動的本質內容的總體性概念,在人的實踐活動中必然要包括認識的諸功能。也就是說,認識的諸功能與實踐不是平列關系,前者從屬于后者。人們把實踐活動同認識諸功能區分開來,是為了便于考察各自不同的內容、性質及其相互間的關系,只具有相對的意義。
  理解的實踐,我們指理解是一種精神活動。這種精神活動突出地反映了實踐的能動性和創造性。為什么這么說呢?
  從廣義的實踐概念來看,實踐概念首先是在人的活動同動物的活動的區別中使用的,它表示與動物活動相區別的人類特有的活動。在這個意義上說,實踐與人的活動是同一的,它不僅包括了人類改造客體的物質活動,而且也包括人的精神活動(主要表現為理解活動,因為理解反映著認識的本質)。從總體上看,人的一切精神活動最終都是為了改造客觀世界,因而本質上都是改造客觀世界活動的環節,都包括在實踐范疇之中。實踐概念總是與人的目的相聯系的,不具有主觀目的和理解的活動不是實踐活動。馬克思在分析人的勞動生產活動時明確指出,人的活動結果在活動之前已通過目的形式表現為觀念性的存在,人在生產活動中不僅改變自然物質的形式而且貫注了自己的目的,這是人的活動區別于一切動物活動的根本特點。馬克思說:“蜘蛛的活動與織工的活動相似,蜜蜂建筑蜂房的本領使人間的許多建筑師感到慚愧。但是,最蹩腳的建筑師從一開始就比最靈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用蜂蠟建筑蜂房以前,已經在自己的頭腦中把它建成了。勞動過程結束時得到的結果,在這個過程開始時就已經在勞動者的表象中存在著,即已經觀念地存在著。他不僅使自然物發生形式變化,同時他還在自然物中實現自己的目的,這個目的是他所知道的,是作為規律決定著他的活動的方式和方法的,他必須使他的意志服從這個目的。”[③]活動結果在活動之前的觀念存在,反映了人的理解在頭腦中所進行的精神活動,體現了人的實踐活動具有能動的創造性特點。
  人的實踐活動之所以與自然物質運動具有根本不同的特點,就是因為人的實踐活動除了具有與自然物質運動相同的性質即普遍性、現實性和客觀性之外,它還具有能動的創造性。人的實踐活動的這種能動的創造性,集中地表現在理解作為實踐環節的精神活動中。因此,要把握實踐活動的特殊本質和規律,就必須把握理解在實踐活動中的地位。
  一般的自然物質系統以至生物有機系統的自我控制方式,是通過反饋進行的。反饋概念是研究這類過程的中心概念。然而實踐活動作為一個系統卻與此不同。實踐活動系統除了具有反饋機制以外,又增加了理解的機制。理解過程不同于簡單的反饋過程,它是一個能動的具有創造性的反饋過程。由于理解過程日益全面地反映主客體雙方的物質系統,就使它形成這樣一個特殊的司控機構,這個機構本身雖然也是整個實踐活動系統的要素之一,但卻將系統內外的其他要素及其相互關系納入自身之中,它理解了這些關系,因而能夠通過主動發現矛盾與解決矛盾的方式調整和控制整個實踐活動系統。
  自然物質系統的運動是直接受客觀規律支配的,它嚴格遵循著客觀規律,不存在違反客觀規律的可能性。而實踐活動系統則出現了兩種可能性:它可能符合客觀規律,也可能違反客觀規律。違反客觀規律可能性的出現,說明了實踐活動系統的運動并不是由客觀規律直接支配的。人們通常所說的“人的活動必須符合客觀規律”,僅僅是說:人要獲得實踐的成功,必須理解和把握外部對象的規律。但是,實踐活動是一種不同于外部對象的特殊的物質運動,它有其自身特有的運動規律。實踐活動的客觀規律不同于外部自然運動的規律,它是主體能動性和創造性地改造客體的規律。這個規律,實質上是主客體關系的運動規律。這個規律才是支配實踐活動系統運轉的客觀規律。這個規律對主體活動的制約,不同于自然界的客觀規律對自然物質運動系統的直接制約。它的最本質的特點就在于,整個過程都必須通過理解活動的機制起作用。就是說,在實踐活動系統的各個環節中,都滲透著理解的影響,理解是實踐活動系統所不可缺少的內在要素。
  比如:從實踐的目的來看,在實踐中,活動結果總是先以表象的形式存在于活動之前,由于活動結果還是尚未出現的東西,因而關于活動結果的表象并不是由活動結果對感官的刺激形成的,也不僅僅是人的想象和意志的產物。人只是依據對象的本質提供出來的多種可能性,才有可能從中選擇某一種可能性作為實踐的目的。這種本質與現象、必然與可能之間的變換過程,只有依據理解才能進行。因而離開對事物的本質和規律的理解,實踐的目的就無法確立。
  從實踐的手段來看,實踐手段不是天然產生的,必須依靠人對外部對象的本質和規律的理解才能創造出來;實踐的手段又是人的身外器官,它不同于人的身內器官,因而不能依靠本能對它進行控制和使用;只有運用邏輯思維力量,在對手段的本質和規律進行理解的基礎上才能做到。
  從實踐的結果來看,主體必須運用邏輯思維分析實踐結果,才能理解它的意義和價值,并從中了解自己的本質和能力。同時,要在實踐結果中檢驗原有的理論是否正確,也只有在運用邏輯思維對實踐結果的分析中才能理解到。因此,在實踐的三個環節中,都內在地包含著理解的作用。實踐活動一出現就已經內在地包含了這樣一個循環規定:一方面,主體只有具備了一定的理解力才能從事實踐;另一方面,主體的理解力只有在實踐的基礎上才能形成并顯示出其價值的意義,得到充分發展。
  正因為理解作為主體精神現象在人類的實踐活動系統中起著直接的支配作用,因此,有的傳統哲學把社會乃至自然都看成是精神活動的產物。這當然是錯誤的。但是,馬克思主義的實踐原理對傳統哲學的批判并不是簡單地否認精神的重要作用,而是把精神放到實踐活動的系統之中,在實踐內部重新考察精神的能動作用和創造作用。相反,如果否認實踐活動系統中精神的能動創造作用,把實踐活動系統還原為盲目的自然物質系統,或者滿足于用一般控制論的模型來說明實踐活動系統特有的控制機制,都會歪曲實踐活動的本質。
  同時還應指出,實踐的歷史繼承性特征,也決定了理解具有歷史繼承性。就是說,隨著實踐的發展,理解對對象的把握越會深入和廣泛,從而表現出歷史繼承性特征。在實踐發展的不同歷史階段,作為主客體統一的理解,其層次和水平各不相同。這種主觀和客觀統一的歷史繼承性特性,從實踐角度展現了理解是內在心理坐標和外在實踐活動的統一。
    三 理解——內在心理坐標和外在實踐活動的統一
  人們通常將馬克思主義實踐原理只理解為在實踐中獲得關于外部世界的感性知識,殊不知實踐中還藏有另一重要的財富:人們的實踐方式本身可以內化為人類理解世界的心理坐標。關于這一點,西方學者提出了許多有益的見解,如海德格爾和伽達默爾提出的“前理解”,正是我們所說的心理坐標(國內有的學者將其理解為“世界觀”、“文化背景”、“歷史傳統”等等,這也不無道理),伽達默爾所主張的“視界融合”,反映的也正是“理解就是內在心理坐標與外在實踐活動的統一”的思想。但是,海德格爾等人的論述是脫離實踐的。我們認為,只有將這一問題納入實踐之中才能說得清楚,而一旦納入實踐,我們的觀點就同他們全然不一樣了。
  所謂理解世界,即用人們所確認的范疇、法則、公理等等,在思想上和理論上把世界構造出來。這種精神上的構想過程,從根本上說,是以人們用雙手創造世界的實踐過程為基礎、為原型的。人們理解事物的方式是由實踐活動方式形成的。列寧說過:“人的實踐活動必然億萬次地使人的意識去重復各種不同的邏輯的格,以使這些格能夠獲得公理的意義”。[④]皮亞杰力圖在兒童行為活動中尋找人們頭腦中數理邏輯規則、因果和守恒范疇等思想方式的起源,提出了外在活動內化為理解世界的心理坐標的思想。皮亞杰學說的缺點在于只從兒童的個體性簡單行為中追溯心理坐標的起源,因而無法解釋人類心理坐標的復雜性和社會性,不能解釋各個不同時代和不同社會何以能用不同的方式來理解世界。只有馬克思的實踐概念才能真正揭示人類理解世界的方式的起源和演變的根源。
  什么叫實踐?一般來說,實踐就是探索和遵循某種法則進行作業,以實現預定目的的過程。成功的實踐如果反復多次地進行,便使人熟知所遵從的法則和預定的目的之間的必然聯系。這些實踐法則日積月累,便構成一定的實踐方式,并進而逐漸內化成人們看待世界的心理坐標。人們總是用這個心理坐標來分析所獲得的信息,來構想客觀世界,恰如人們用手來構造自己的物質創造物一樣。實踐活動的方式內化積淀而成人的心理坐標,反過來這種心理坐標又外演為人的實踐活動,在新環境下開拓出新的實踐活動。內在心理坐標和外在實踐活動這二者之間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轉化而結成的整體,正是理解本身。理解就是內在心理坐標和外在實踐活動的統一。這種統一使人獲得改造世界和理解世界的主格身份。這樣,理解就成了現實人對現實世界的現實理解。人正是以自身為工具,即以自身的內在心理坐標和外在實踐活動方式為基礎來理解世界的。這個理解過程,是努力把世界納入到人自身的框架之中的過程。
  比如,牛頓力學以及牛頓時代的科學與哲學,竭力把世界納入到機械模型中,而這個機械模式,正是工場手工業的生產實踐活動方式內化而成的當時人們理解世界的心理坐標。中國古代的思想家們盡力把世界納入陰陽五行的有機體模式中,五行模式是農業實踐的結晶,而陰陽模式,則是祖先崇拜下人們生長繁衍的社會實踐的心理內化。
  至于人們對每個時代和每個社會的“人的形象”的理解,由于受人的實踐活動方式和心理坐標的影響,與當時人們所理解的“世界的形象”存在著深刻的一致性。各時代人們在用自身的內在心理坐標和外在實踐活動理解世界的同時,也對自身進行反省,努力理解自己。這些探索構成了對“人是什么”問題的不同層次和不同方面的回答,從而形成了各時代的人學理論,如對人的實踐活動準則的研究(即倫理學),關于思維的科學,關于人的心理世界的科學,以及關于人的本質、人的價值的探究等等。對世界形象的理解,反過來又會改變人們的實踐方式,塑造人們的實踐方式,進而改變和塑造著人的心理坐標。人們通過實踐,了解了客觀世界,從而獲得了打上主體色彩的關于世界的知識。這知識被吸收到實踐中,形成新的實踐方式和心理坐標,引導人們進一步改造世界,形成了對世界的理解和對人本身的理解的相互促進與發展。如18世紀法國唯物主義者從哲學上描繪了世界的機械形象,對客觀對象進行工序化的分解,并用鐘表式的精確的機械圖式來解釋對象。對世界的理解反過來又影響了對人自身的理解。拉美特利作出了“人是機器”的著名論斷。人的形象與世界的形象再度一致。
  如果人們的實踐方式不發生根本變革,人們的心理坐標也將不會發生根本變革,因而由它們所形成的關于世界的形象,也不會發生根本變革。中國古代人心目中一直能保持著同一種關于世界的形象,正是其實踐方式未發生根本變革之故。一旦實踐方式發生重大的變革,那么心理坐標也將隨之發生巨大變化。
  總之,每一時代的實踐方式內化為人的心理坐標。人的內在心理坐標和外在實踐活動的統一構成理解。人本身就是改造世界和理解世界的統一,是人自身形象和世界形象的統一。隨著實踐活動的不斷發展,人對人自身和世界的理解也在不斷變化,并日益達到人與世界的完滿統一。
  注釋:
  ①《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第24—25頁。
  ②③《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42卷第127頁,第23卷第202頁。
  ④《列寧全集》第38卷第203頁。
  
  
  
社會科學探索長春015-020B1哲學原理馮文華19951995 作者:社會科學探索長春015-020B1哲學原理馮文華19951995

網載 2013-09-10 21:48:40

[新一篇] 論環境史對人的存在的認識及其意義

[舊一篇] 論生態文學視野中的狼文化現象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