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論失業的存在形式

>>>  史地研究雜志方面文獻收集  >>> 簡體     傳統


      一、失業存在形式的一般劃分
  關于失業存在形式的劃分,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和西方經濟學家均有所涉及。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將失業區分為三種存在形式:流動的、潛在的和停滯的。流動的失業是指暫時找不到工作的臨時失業者;潛在的失業主要是指農村中的過剩人口;停滯的失業是指沒有固定職業、依靠干些雜活勉強維持生活的勞動者。而西方經濟學家對失業存在形式的劃分和討論則更加廣泛而深入。西方各學說流派在闡釋失業理論的時候,對失業存在的形式都進行了分析和歸納。如凱恩斯以前的經濟學家庇古認為,在完全自由競爭的條件下,失業有“自愿失業”和“摩擦性失業”兩種存在形式;凱恩斯學派的創始人凱恩斯則系統論述了“非自愿失業”的存在形式;作為貨幣學派的代表人物弗里德曼認為,現代社會只存在與“自然失業率”有關的失業形式;發展經濟學家劉易斯指出,發展中國家有大量的“非公開性失業”的存在形式。顯然,西方各學派對失業存在形式的劃分及含義的理解存在極大的差異。
  西方經濟學發展到當代,通過對各學派失業存在形式劃分的借鑒和批判,經濟學家們越來越多地形成了一定的共識,那就是,根據失業的生成原因來劃分失業存在的基本形式。當然,這其中還存在二分法、三分法、四分法和五分法的區別:
  失業存在形式的二分法是指,根據失業的原因不同,可以把失業分為兩種:結構性失業與周期性失業(注:梁小民:《高級宏觀經濟學教程》,北京大學出版社1993年版,第589頁。)。 結構性失業是指經濟中實現了充分就業時所存在的失業。這種失業是由于勞動市場的結構特征所引起的,是一個動態的經濟中難以避免的,它的存在與充分就業并行不悖。屬于這種失業的有由于正常的勞動力職業(或單位)轉移引起的摩擦性失業;由于工人為了尋求更好的工作而離職引起的尋找性失業;由于勞動力結構與市場需求結構不一致引起的結構性失業,等等。周期性失業是指超過結構性失業的那一部分失業,是由于產量低于充分就業的水平而引起的,它的變動與經濟周期的不同階段相關。按照凱恩斯學派的分析,產量低于充分就業的水平是由于總需求不足引起的,所以,周期性失業也被稱為需求不足的失業。
  失業存在形式的三分法是指在二分法的基礎上,將其結構性失業區分為摩擦性失業和結構性失業(注:保羅·A ·薩繆爾森等:《經濟學》(第12版),中國發展出版社1991年版,第349~350頁。)。這里的摩擦性失業指由于人們在不同的地區、職業或生命周期的不同階段不停地變動而引起的;構性失業是由于工人的供求特征不一致而產生的。這就是說,失業存在三種基本形式:摩擦性失業、結構性失業和周期性失業。
  失業存在的形式的四分法則是將失業區分為四種存在形式:摩擦性失業、結構性失業、需求不足性(或周期性)失業和季節性失業(注:Ehrenberg, Ronald G. and RobertS. Smith(1991), Modern LaborEconomics, New York: HarperCollins Publishers, P585~601。)。這里的季節性失業近似于需求不足性失業,它是由對勞動力需求的波動引起的。然而,這種對勞動力需求的波動是有規律的,并能被很好地預期,在一年中的某季節發生。
  失業存在形式的五分法是目前西方經濟學中較為普遍使用的更為具體的失業存在形式的劃分方法。按照這種劃分方法,失業包括五種:摩擦性失業、季節性失業、技術性失業、結構性失業和周期性失業(注:勞動部勞動科學研究所勞動法及社會保險研究室:《失業保險的理論與實踐》,中國勞動出版社1991年版,第114~115頁。)。具體來說,它們的基本含義分別是:
  1.摩擦性失業:由于求職的勞動者與需要提供的崗位之間存在著時間滯差而形成的失業。如青年畢業后不能及時找到工作,工人轉移崗位時出現的工作中斷等。
  2.季節性失業:由于某些行業生產條件或產品受氣候條件、社會風俗或購買習慣的影響,使生產對勞動力的需求出現季節性的波動而形成的失業。
  3.技術性失業:由于使用新機器設備和材料,采用新的生產工藝和新的生產管理方式,導致社會局部生產節省勞動力而形成的失業。
  4.結構性失業:由于國民經濟產業結構的變化及其生產形式和規模的變化,勞動力結構不能與之相適應而導致的失業。
  5.周期性失業:由周期性經濟危機對就業產生的影響而形成的失業。
  顯然,上述失業存在形式的五分法具有劃分清楚、概念界定明確、便于操作的優點,因此,目前我國學術界大多采用五分法中的稱謂,并遵循其基本含義的界定。
  此外,現代西方經濟學中還存在其他一些失業的劃分方法,如主要根據失業的意愿可將失業劃分為自愿失業、非自愿失業和摩擦性失業三種(注:厲以寧:《經濟學的倫理問題》,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5年版,第81~82頁。)。這里的自愿失業是指有人不愿意接受現行的貨幣工資水平而自愿淪為失業;非自愿失業是指人們愿意接受現行的貨幣工資水平,但仍然找不到工作崗位;摩擦性失業是指由于季節性或技術性的原因而引起的失業。不難發現,這種失業的劃分方法盡管有一定的現實意義,且在概念的理解上也較為明確,但在具體操作上十分困難。對于現行貨幣工資水平是否被愿意接受本身就是一個非常不易了解的問題,且隨著時間、條件、人群的不同,這一問題變動更加不易把握,因而,在實際統計和區分操作上很難得到令人信服的結論。這樣,人們對于這種失業的劃分方法特別是自愿失業和非自愿失業的稱謂只是在理論分析和定性描述上偶而涉及或借用,不作為具體分析和定量研究的基礎。
  應當指出的是,上述西方經濟學對失業存在形式的一般劃分是立足于市場經濟條件下而言的,就是說,只有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上述幾種失業存在形式的劃分才是適用的,相應地,上述失業的一些基本存在形式也才能夠被明確區分開來,并具有實際意義。
      二、發展中國家失業存在的主要形式
  上面在分析西方失業存在形式的一般劃分時,主要涉及公開性失業。但在論述發展中國家失業存在形式的情況下,就不能不涉及非公開性失業,因為發展中國家失業的嚴重性不僅表現為公開性失業率較高,而且更加表現為非公開性失業規模十分龐大。發展經濟學習慣上將公開性失業稱為狹義的失業,將公開性和非公開性失業統稱為廣義的失業。實際上,非公開性失業就是指勞動力的就業不足。表1 列出了發展中國家1960~1990年期間主要年份的就業和失業數據,從中不難看出,所有發展中國家狹義的失業率均在10%以下,但包括就業不足在內的廣義的失業率很高,廣義的失業率一般是狹義的失業率的3~4倍。可見,對發展中國家失業存在形式的劃分,不應忽視對非公開性失業或勞動力就業不足的劃分。唯有這樣,才能全面清楚地說明發展中國家失業的存在形式。
    表1 1960~1990年發展中國家的就業和失業 單位:千人
  項 目  1960年   1970年   1973年   1980   1990年所在的發展 中國家*就  業**  507416   617244   658000  773110  991600失  業   36466   48798    54130   65620  88693失業率(%)  6.7    7.4     7.6    7.8   8.2非  洲就  業**  100412   119633   127490  149390  191180失  業   8416    12831    13890   15973  21105失業率(%)  7.7    9.6     9.8    9.8   9.9亞  洲就  業**  340211   413991   441330  516800  660300失  業   24792   31440    34420   43029  59485失業率(%)  6.8    7.1     7.2    7.7   8.3拉丁美洲就  業**  66793   83620    89180   106920  140120失  業   3258    4527    5820   6618   8103失業率(%)  4.7    5.1     6.2    5.8   5.5失業和就業不足(%)所有的發展中國家*          27     29非  洲   31     39     38亞  洲   24     26     28拉丁美洲        20     25
  
  注:*不包括中國。**包括就業不足。
  資料來源:轉引自[美]邁克爾·P ·托達羅:《經濟發展與第三世界》,中國經濟出版社1992年版,第204頁,略有改動。
  到目前為止,對發展中國家失業存在形式的劃分,有兩種得到了人們普遍的認同(注:譚崇臺主編:《發展經濟學》, 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194~196頁。)。一種劃分是由克里希納(R·Krishna)提出的。克里希納認為,發展中國家主要存在兩種形式的失業:公開和非公開的。公開性失業可以定義為零工時零收入;而非公開性失業有四種計量標準,即時間標準、收入標準、意愿標準和生產率標準。按照時間標準,如果勞動者在一年中勞動的天數或時數低于被定義為充分就業的天數或時數;按照收入標準,如果勞動者在一年中獲得的收入低于某種必要的最低額;按照意愿標準,如果勞動者愿意工作的時間大于他目前工作的時間;按照生產率標準,如果勞動者從目前就業中退出來而不減少產出。總之,如果勞動者符合上述標準中的任何一條,則可以被歸為非公開性失業的行列。
  另一種劃分是由愛德華茲(E.O.Edwards)提出來的。 愛德華茲曾經指出(注:邁克爾·P·托達羅:《經濟發展與第三世界》, 中國經濟出版社1992年版,第208~209頁。):(發展中國家)除了大量的失業人數之外,還有許多人可能通過擴大的家庭體系掙得微薄的收入,故有必要考慮就業的范圍:第一,時間,那些就業的工人希望每天、每周或每年都能工作更多的時間;第二,工作的強度,增加對健康和營養的考慮;第三,勞動生產率,在生產過程中,常常沒有足夠的補充資源可供生產使用。甚至這些也是影響工作效率的最明顯的方面,象內在動力、看法和文化習慣(如反對女人工作)這些因素也必須考慮到。愛德華茲將發展中國家的勞動力利用不充分或勞動不得其用即廣義的失業區分為五種存在形式:
  1.公開性失業。這種失業包括自愿失業和非自愿失業。自愿失業指能夠勝任某項工作的人拒絕考慮這種工作而暫時處在閑置狀態;非自愿失業指積極尋找工作但仍無工作可做的人。
  2.就業不足。指勞動者實際工作的時間少于他們希望工作的時間。
  3.表面上是在工作或愿意工作,但利用不充分。這種失業包括:第一,變相的就業不足。一些人看起來全天在農場、工廠和政府部門工作,但實際上他們提供的服務只要更少的時間就能完成。第二,隱弊性失業。有些人因找不到工作不得不選擇非就業活動,典型地就是去接受教育和從事家務勞動。如受過一定教育的人本想參加工作,但因就業機會缺乏而被迫繼續上學;婦女本來愿意參加工作,但因受傳統風俗習慣和道德因素的影響而找不到工作,她們不得不圍著灶臺轉。這樣,教育機構和家庭就成為這些“愿意就業者最后的場所”。第三,提前退休。這種現象在公務員中特別明顯,而且呈上升趨勢。在許多發展中國家,盡管人們的壽命在延長,但退休年齡卻在逐漸下降,這主要是為更多的年青人創造就業和提升的機會。
  4.損傷。這是指本來在整個工作階段都能工作的人,但由于營養不良或缺乏正常的衛生保健而身體欠佳,從而他努力的強度被嚴重地損傷,或者以致于不能做全日工作。
  5.生產無效益。指本來有生產性的勞動者,但因補充性的物質資源不充分,生產率極低,生產出來的成果甚至還不能補償他們的生活必需品。
  不難看出,上述劃分的后四種形式的失業可以全部歸于非公開性失業的行列。顯然,愛德華茲對發展中國家失業存在形式的劃分,與克里希納相比要詳細、具體、全面得多。尤其是對于非公開性失業的劃分,愛德華茲的分析更是“入木三分”,因此人們在研究發展中國家失業存在形式的時候,對愛德華茲劃分的介紹和借鑒要更廣泛和頻繁一些。
      三、當前中國城鎮失業存在形式的特殊性及其主要存在形式
  當前,我國尚處于轉型發展時期。一方面市場經濟有了初步的發展,西方經濟學所區分的市場經濟條件下失業存在的幾種主要形式,在當前中國城鎮的實際生活中均程度不同地存在著。隨著中國市場經濟的發展和國有企業改革的深化,從一種職業(單位)轉移到另外一種職業(單位)的間隙時間失業越來越多;青年學生學校畢業后暫時找不到工作而失業的現象也越來越普遍(摩擦性失業)。隨著產業結構的調整,一些行業或產業會逐漸衰落,衰落行業或產業中的工人面臨失業的危險;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越來越多的企業面臨停產、虧損、被兼并的命運,這些企業中的職工有可能加入失業的行列(結構性失業)。同時,技術進步也會引起排斥工人的后果(技術性失業)。此外,我國的宏觀經濟運行中存在明顯的周期性波動,這樣,周期性失業的存在在所難免;企業生產的季節性在城鎮地區當然也會存在,因而,季節性失業的存在也是無庸置疑的。總之,轉型發展時期中國城鎮失業的存在形式已經初步具備了市場經濟的特點。
  另一方面,中國還屬于典型的發展中國家,因而,發展經濟學所歸納的發展中國家失業存在的基本形式,在當前中國城鎮地區同樣也存在。作為發展中國家,中國城鎮不但存在著一支規模不小的公開性失業隊伍,而且還潛伏著數量十分龐大的非公開性失業。就中國城鎮非公開性失業而言,就業不足的形式主要集中在效益不好的國有和集體企業單位,這些企業單位的職工實際工作的時間遠遠低于他們愿意工作的時間,尤為典型的是,甚至有些單位對部分職工長期放假。表面上在工作或愿意工作,但利用不充分的形式更是十分普遍;政府機關中的工作人員盡管全日制上班,但滿負荷工作的時間很少(變相的就業不足);一些學校畢業的學生因為就業困難不得不繼續上學,有些婦女也因為就不了業不得不走向廚房(隱蔽性失業);在中國,提前退休的現象比比皆是。此外,中國城鎮以損傷和生產無效益形式存在的非公開性失業也較普遍,尤其是以生產無效益形式存在的非公開性失業使得多國有企業人浮于事、生產效率低下,嚴重時,會使企業走向破產、倒閉的行列。顯然,轉型發展時期中國城鎮失業的存在形式也有著與其他發展中國家同樣的特點。
  正是當前中國城鎮失業存在形式的上述兩方面特點,才決定了其所具有的特殊性。為此,國內學者和有關部門對失業存在的形式也進行了廣泛的研究和不同角度的劃分。僅就公開性失業而言,有的學者依據失業產生的直接原因將其區分為總量性失業、結構性失業和流動性失業三種存在形式(注:周文夫:《失業:我國現階段不可缺少的勞動力資源配置機制》,《中州學刊》,1989年第3期。 ):總量性失業是由于勞動力的供給在總量上大于需求引起的失業;結構性失業是由于社會勞動力素質結構或區域結構與社會勞動力需求結構不相適應而導致的失業;流動性失業是由于勞動力在流動過程中受到某種阻滯而形成的轉移性失業。
  也有的學者從失業的社會經濟條件入手,分析了各種失業的存在形式(注:王在安:《失業不是資本主義特有現象》, 《河南經濟》,1988年6月27日。):①原始性失業。指由于資金和資源不足,難以給新增就業人口提供就業機會,從而引起失業。②技術進步性失業。在同量資金條件下,由于科學技術進步,生產的技術構成提高,使單個勞動者可以推動更多的生產資料而引起的失業。③流動性結構失業。生產社會化和社會分工發展必然引起舊產業衰亡、新產業興起,導致勞動力在部門、行業、企業之間轉移,由于時滯、技術轉換摩擦等原因,可能引起失業。④企業生產彈性失業。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市場變化激烈,企業的生產規模以及企業對生產要素包括對勞動力的需求具有較大的彈性,對勞動力的吞吐有較大的伸縮性所引起的失業。⑤企業代謝性失業。任何企業的壽命都是有限的,有的企業在競爭中破產,有的企業例如礦業企業則會因資源枯竭而關閉,代謝性失業是由這種企業破產或關閉所引起的。⑥人口生產過剩性失業。人口增長超過了擴大再生產所需要增加的勞動力數量而引起的失業。
  還有的學者從閑置人口的角度概括了失業存在的三種形式(注:閻海琴:《論“失業”》,《中南財經大學學報》,1988年7期。 ):①原始型閑置人口。這是指從一開始參加工作到目前為止沒有更換工作單位,而最初的生產條件又容納不了的那部分有職業無活干的勞動力人口。②新興型閑置人口。這是指原來并沒有任何生產條件可供其就業,從其離開學校之后并直接涌向社會、加入到閑置人口之中的勞動力人口,也就是通常所說的待業青年人口。③再現型閑置人口。這是指第二次(或若干次)處于閑置狀態的那部分人口,它主要是由勞動力從農業部門向非農業部門轉移或在企業單位之間轉移所引起的。這部分閑置人口又可分為兩類,一類是主動型,另一類是被動型。前者是指那些以離開農村為第一目的,或者“跳槽”到更理想單位,或者主動流動到曾經宜于單位和本人雙方的工作單位的勞動力人口,而目前卻被閑置起來了;后者是指那種本人不能夠且不努力適應原有或新有職業的人員,或者那些不能連續適應新的技術革命和新的社會需求的勞動力人口。
  此外,國家統計局1995年1 %人口抽樣調查將城鎮失業區分為三種形式(注:全國人口抽樣調查辦公室:《1995年全國1 %人口抽樣調查調查員手冊》,中國統計出版社1995年版,第87~88頁。):一是“從未工作、正在尋找工作”。這是指在勞動年齡內(16歲到55歲)具有勞動能力、過去和現在都沒有就業過、正在以某種方式(如:進行了待業登記、登廣告、到招聘單位應聘等)積極尋找工作的人。二是“失去工作、正在尋找工作”。這是指勞動年齡內(16歲到55歲)具有勞動能力、過去曾從事過固定性或臨時性工作,或其他有收入的工作和勞動,因種種原因中斷就業,現在沒有從事任何有收入的工作或勞動、且正積極尋找工作的人。三是“企業停產、等待安置”。這是指由于企業經營管理問題造成停工、停產、整頓或轉產而暫不能工作,且與原單位還有某種隸屬關系,隨時有可能返回原單位繼續工作、調查前一周未做其他工作、也沒有尋找工作、在家等待安置的人。
  不難發現,上述國內學者和有關部門對失業存在形式的劃分比較粗糙、可操作性差,且有些劃分的種類之間還有交叉重復的現象,因此,這些劃分很難對當前中國城鎮失業存在形式得出一個令人信服的結論,也不能作為深入研究或定量分析的基礎,也就是說,這些劃分沒有什么實際意義。筆者在承認處于轉型發展時期的中國城鎮失業存在形式一方面具有市場經濟的特點,另一方面也有著同其他發展中國家類似的特點的基礎上認為,根據當前中國的實際情況,可將城鎮公開性失業區分為以下三種直觀的存在形式:
  其一,登記的失業。它是指有城鎮非農業戶口,在一定的勞動年齡內(16歲以上及男50歲以下、女45歲以下),有勞動能力,無業而要求就業,并在當地就業服務機構進行失業登記的人員。這種失業主要包括進行過失業登記的從未工作過的城鎮待業青年和企業分離出來的部分富余人員以及停產、破產、倒閉企業的少數職工等。多年來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我國城鎮地區失業人數及失業率,就是指登記的失業及其失業率。如1997年中國城鎮地區登記的失業人數為570萬人,失業率為3.1%。
  其二,“下崗”的失業。它主要是指由于企業經營方面的問題等造成停工、停產、整頓或轉產而暫不能工作,又沒有找到其他工作,同時也未去進行失業登記的“下崗”人員。“下崗”的失業主要由實際“下崗”人員中未再就業的人員構成。據有關學者的估計(注:胡鞍鋼:《中國城鎮失業狀況分析》,《管理世界》,1998年4期。 ):按未再就業人員占下崗職工總數的40%和再就業人員占下崗職工總數的60%的低估算,1997年“下崗”的失業估計為480萬人; 按未再就業人員占下崗職工總數的60%和再就業人員占下崗職工總數的40%的高估算,1997年“下崗”的失業估計為720萬人。
  其三,流動的失業。它是指離開農村進入城鎮,沒有找到工作而又不愿回農村的農村剩余勞動力。目前,全國跨鄉以上區域流動的農村剩余勞動力約為6000萬人。盡管還沒有可信的資料表明,到底有多少流入城鎮的農村剩余勞動力處于失業狀態,但由于城鎮地區登記的失業和“下崗”的失業的存在和數量的不斷擴大,以及城鎮地區所能提供給農村剩余勞動力就業崗位的有限,流入城鎮的農村剩余勞動力尋找工作肯定會越來越難。而絕大多數流入城鎮的農村剩余勞動力是不愿再返回農村的。這樣,流動的失業將會呈現出增大的趨勢。
  
  
  
江淮論壇合肥10~15F102勞動經濟與人力資源管理郭慶松/何敏常20002000 作者:江淮論壇合肥10~15F102勞動經濟與人力資源管理郭慶松/何敏常20002000

網載 2013-09-10 21:49:10

[新一篇] 試論四十年代小說創作的精神探尋

[舊一篇] 試論學分制功能的現實意義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