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孔子家語》看孔子思想價值的嬗變

>>>  史地研究雜志方面文獻收集  >>> 簡體     傳統


  接要 本文以東漢王肅所撰《孔子家語》一書為研究對象,詳細總結了孔子的政治思想、倫理道德思想和教育思想,論述了變革時代孔子思想的價值和在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中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 王肅;孔子家語;君子;仁人
  《孔子家語》一書,著錄于《漢書·藝文志》,凡二十七卷,孔子門人所撰,其書早佚。唐顏師古注《漢書》時,曾指出二十七卷本“非今所有家語”。顏氏所云今本《孔子家語》,乃王肅收集并偽撰的十卷本。王肅是東漢著名經學家,主張微言大意,綜合治經,反對鄭玄不談思想內容的繁瑣文字訓詁。王肅雜取秦漢諸書所載孔子遺文逸事,綜合成篇,又取《論語》、《左傳》、《國語》、《荀子》、《小戴禮》、《大戴禮》、《禮記》、《說苑》等書中關于婚姻、喪葬、郊祀、廟祧等制度與鄭玄所論之不同處,借孔子亡名加以闡發,用來駁難鄭學。如該書卷六《五帝》之論,假為季康子與孔子問對,以駁鄭玄“六天”之說;卷七《郊問》篇,假為定公與孔子問對,以駁鄭玄“郊祀”之禮,便是例證。細察《孔子家語》,王肅帶有明顯的輯佚性質,它保存了大量古書的記載,對考證上古遺文和校勘先秦典籍,頗有助益。如卷八《問玉》篇,可考見《齊論》的遺文;卷一《王言解》,可校正《大戴禮》,等等。因此,一千多年來,《孔子家語》一書廣為流傳。《四庫全書總目》曾精辟指出:“其書流傳已久,且遺文佚事,往往多見于其中。故自唐以來,知其偽而不能廢也。”知其書名偽而內容不能廢,這就是此書的寶貴價值。
  今傳《孔子家語》,有清光緒崇文書局輯《百子全書》本,有中華書局輯《四部備要》本。此外,清人孫志祖有《家語疏證》;陳士軻有《孔子家語疏證》,均可資參考。1990年上海古籍出版社依明覆宋刊本將王肅《孔子家語》影印出版,列為“諸子百家系列叢書”之一,使該書得以更廣泛地流傳。
  先秦、兩漢、魏晉的諸子百家之書,是中華古代傳統文化的巨大源頭,各家展示的思想理論觀點,對后代產生了直接而深遠的影響。尤其是孔子創立的儒家學派,在春秋戰國的諸子百家中高居“顯學”的首席地位,其博大精深的思想成為主宰幾千年封建社會上層建筑和意識形態的正統思想。在海外,孔子儒家幾乎成為中華傳統文化的代名詞了。正如梁漱溟先生所言:“儒家文化是人類生命所當皈依、世界文明所當趨歸的方向。”日本、新加坡、韓國以及臺灣地區等,均以儒家文化為主導思想,以儒家道德為人生之本,這些國家和地區近年來取得了東亞工業文明的興盛,這表明儒家文化在現代化建設中能發揮積極作用。
  王肅《孔子家語》一書,十卷,四十四篇,計八萬余字。該書詳細記敘了孔子與其弟子門生對各種社會問題的問對詰答,全面反映了孔子的哲學思想、政治思想、倫理思想和教育思想。這對我們系統研究孔子及儒家思想,弘揚祖國傳統文化的精華,古為今用,振奮民族精神,提高全民的思想道德和文化素質,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有著重大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
  由于學術界對中國社會歷史分期有不同認識,因而對孔子及其思想的評價也有不同看法。有人說他是春秋時期新興封建地主階級的代表,也有人說他是春秋沒落奴隸主階級的代言人。其實孔子生活的春秋時代,是我國歷史上一次劇烈的大變革的時代。孔子居住的魯國是當時東方各國的文化中心,孔子本人在社會政治生活和教育實踐中有著豐富的閱歷,這就決定著孔子必然是一位反映社會變革時代的思想文化的代表。他思想中必然反映出時代矛盾的特點,也必然代表著時代發展的趨勢。孔子固然不是順應歷史潮流的革新派,但也不是頑固不化的保守派,我們不妨說他是舊社會的最后一位,也是新社會的最先一位思想家。幾千年來,孔子思想在人們的不斷毀譽之中,而逐漸深入人心,并不斷發揮積極作用。
  孔子出身于沒落貴族“士”的階層,在舊貴族統治衰落而新興地主統治尚未形成之際,“士”是和舊貴族對立的新生力量,是推動社會進步的動力。孔子崇拜“久矣吾不復夢見”的周公,贊揚西周文化是“郁郁乎文哉!”并表示“吾從周”。(《論語》)孔子的政治理想是使社會長治久安,使國家安定團結,在《孔子家語·禮運》(下引只注篇名)中,孔子熱情洋溢地描述了理想社會的美妙圖景:“大道之行,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老有所終,壯有所用,鰥寡孤疾皆有所養,貨惡其棄于地不必藏于己,力惡其不出于身不必為己,是以奸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不作,故外戶而不閉,謂之大同。”為了實現天下為公的大同社會,孔子認為君主首先要正名,要德治,要博施濟眾,要尊五美去四惡。《大婚解》中孔子說:“人道政為大,夫政者正也,君為正則百姓從而正矣。”君主如何才能做到“正”呢?孔子認為:“國有大事則必起而治之,國無事則退而容賢。”(《賢君》)他認為治國與容賢,這是君正的兩個主要標志。《致思》篇中,孔子進一步舉例說明:“武王正其身以正其國,正其國以正天下,伐無道,刑有罪,一動而天下正,其事成矣。春秋致其時而萬物皆及,王者致其道而萬民皆治。”除君正之外,還有臣正問題,孔子認為賢臣正國有四:“恭則遠于患,敬則人愛之,忠則和于眾,信則人任之,勤此四者,可以正國。”(《賢君》)不僅如此,人臣還要善于諫諍,“為人君而無諫臣則失正”,“人受諫則圣”。(《子路初見》)只有做到君正臣諫,上下相得,團結共進,才能治理好國家,否則就會失民亂國,正如《入官》中孔子所指出的,“君上者民之儀也,有司執政者民之表也。故儀不正則民失,表不端則百姓亂。”當然,這種仁德政治中有不少空想成分,但其中表明了孔子對人生價值的深刻認識,有著濃厚的人道主義色彩,充滿著“重民”“民本主義”的思想光輝,這無疑是時代的巨大進步。在《五儀解》中,孔子深刻指出:“天不可畏,民可畏;欲得天下,先得民;欲得民,先得民心。”“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所以載舟,亦所以覆舟。君以此思危,則危可知矣。”《六本》中又說:“舟非水不行,水入舟則沒。君非民不治,民犯上則傾。”生動的比喻,深刻的見解,道出了人民群眾巨大的歷史作用。在具體治國措施上,孔子主張敬德保民、明德慎罚、德主刑輔、德本刑末。《好生》篇說:“舜之為君也,其政好生而惡殺,其任授賢而替不肖。”《賢君》篇說:“鄰國相親則長有國,君惠臣忠列都得之,不殺無辜無釋罪人則民不惑。”《始誅》篇說:“言必教而后刑也,即陳道德以先服心。”《刑政》篇說:“圣人之治化也,必刑政相參焉。太上以德教民,而以禮齊之;其次以政事導民,以刑禁之。”以上論述,充分表明孔子以德教化的政治主張。為了保證理想政治的實現,孔子還提出了反對聚斂、富民利民、節用濟施、足食足兵的主張。《正論解》中,孔子義正詞嚴地指出“敬政猛于虎”的現實;《賢君》篇中,孔子提出“政在節財”和“省力役、薄賦斂”的具體措施。為了達到富民利民的目的,各級官吏必須公正廉潔。《辯證》中說:“知為吏者,奉法以利民;不知為吏者,枉法以侵民,此怨所由生也。治平莫若平,臨財莫若廉,廉平之守不可改也。”以上這些天下為公、君正臣正、重民富民、清廉養德的觀點,是極為寶貴的思想財富,它形成了我們中華民族的政治向心力,樹立了國家利益高于一切的觀念。今天,我們要繼續高舉愛國主義的大旗,發揚自尊、自信、自強的民族精神,以貢獻全部力量建設和保衛社會主義祖國為最大光榮,以損害國家和人民利益為最大恥辱,真正做到服務于人民,奉獻于社會。
  孔子為了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張,對周禮進行了較大的修正,把周禮下到庶民,對庶民實行“仁政”。他認為先有“仁”然后才能實行“禮”,“人而不仁,如禮何?”強調以仁的思想來充實禮的內容,仁是禮的靈魂,禮是仁的外表,以仁為核心,以禮為秩序,從而構成了孔子的倫理道德觀。在《王言解》篇中,孔子提出了“內修七德”“外行三至”的主張,并指出:“上者民之表也,表正則何物不正?是故人君先立仁于己,然后大夫忠而士信,民敦俗樸,男懿而女貞。”在《弟子行》篇中,孔子提出了“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義婦聽長惠幼順君仁臣忠”十者,謂之“人義”,用以調和人與人之間的關系,規范人們的行為準則,“齊之以禮,使君朝廷有禮,上下相親,天下百姓皆君之民,將誰攻之?”(《王言解》)在孔子看來,禮和仁都是治國安邦的大事。“禮者,即事之治也。禮之所以興,眾之所以治也。禮之所以廢,眾之所以亂也。”(《論禮》)“治國不以禮,猶無耜而耕;為禮而不本乎義,猶耕之而弗種;為義而不講于學,猶種而弗耨;講之學而不合之以仁,猶耨而弗獲;合之以仁而不安之以樂,猶獲而弗食;安之以樂而不大于順,猶食而不肥。”(《禮運》)這一連串通俗而生動的比喻,道出了禮、義、學、仁、樂、順六者之間的內在關系。《問禮》篇中,孔子認為“民之所以生者禮為大,非禮則無以節事天地之神,非禮則無以辯君臣上下長幼之位焉,非禮則無以別男女父子兄弟婚姻親族疏數之交焉。”總的說來,“禮,人之干也,非禮明則無以立。”(《正論解》)“禮者,君之柄也,所以別嫌明微、儐鬼神、考制度、列仁義、立政教、安君臣上下也。”(《禮運》)孔子這些“克己復禮為仁”的思想,來源于他對上古社會的留戀,他希望恢復到唐虞三代的社會。孔子認為堯、舜、禹、湯、文、武,都是古代的圣明天子,他們有萬世垂范的偉大人格。孔子面對春秋后期諸候日尋干戈、禮崩樂壞的局面,希望統治者能修己、恤民、立德、禮讓,以仁道和禮治來君臨萬民,并以此治理好國家。孔子的目光固然面向過去,但他把廣大農奴當成“人”來對待,充分反映了春秋后期廣大農奴要求解放的時代潮流,孔子的仁政和禮教的主張本身,也具有歷史的進步性。孔子的這些思想,豐富了我國傳統倫理道德的內容,并形成了中華民族優良的品格和高貴的氣質,成為造就士人學子的人生修養目標。重德向善、當仁不讓、見利思義、見義勇為、廉潔節儉、自強奮發等,是我們的安身之命之本,鑄成了中國人道德的萬里長城,成為我們強大的精神支柱。“殺身成仁”“舍生取義”的口號,曾激勵過多少仁人志士和民族英雄為正義事業而獻身!在我國兩千多年的歷史長河中,任何異國異族都無法改變中華文化的統一體。顯然,這同孔子倡導的以“仁”“禮”為中心的華夏民族的愛國主義精神和文明禮義的道德力量是分不開的。黨的好干部孔繁森同志,是集中體現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時代典范,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在他身上體現了對家人的愛與對人民的愛的高度統一,體現了民族的傳統美德與黨的宗旨的高度統一。”(1995年4月7日《人民日報》社論)今天,我們要繼承和發揚民族的優秀文化傳統和黨的優良作風,共產黨員要在全社會發揮表率作用,黨的領導干部要在全黨發揮表率作用,堅定共產主義信念,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在《孔子家語》一書中,除了大量記載孔子關于政治理想和倫理道德方面的言論外,還記載了不少孔子關于教育方面的言論。孔子是歷史上第一位進行公開教學的偉大教育家,他首創私學,解放了貴族對教育的壟斷,動搖了世卿世祿的官制,沖破了學在官府的局面,把為貴族所專用的禮儀制度和各種文化知識傳播到民間。孔子對我國古代教育的起步和發展,對教育體系、教育制度的確立和完善,有著無與倫比的貢獻,因此他被尊稱為“平民先師”“萬世師表。”孔子對學習極為重視,《致思》篇中他對兒子伯魚說:“鯉乎!吾聞可以與人終日不倦者,其惟學焉。”“遠而有光者飾也,近而愈明者學也。”《三恕》篇中說:“幼而不能強學,老而無以教,吾恥之。”在教學方法上,孔子主張有教無類、因材施教、學思一致、言行一致,提倡啟發式教學。《三恕》篇又說:“君之知之曰知,言之要也;不能曰不能,行之至也。言要則智,行至則仁,既人且智,惡不足哉!”強調實事求是,循序漸進。在教學目的上,孔子既教知識又教做人,他要培養更多的“完人”,來實現自己的政治理想。《好生》中說:“君子有三患:未之聞患不得聞,既得聞之患弗得學,既得學之患弗得行。”主張學以致用,身體力行。《弟子行》中記載:“文子問于子貢曰:‘吾聞孔子施教也,先之以詩書,而道之以孝悌,說之以仁義,又見之以禮樂,然后成之以文德’。”由此可知,這位孔老夫子,風塵仆仆,孜孜不倦,嘔心瀝血,大辦教育,其目的就是要培養理想的人才——君子。“所謂君子者,言必忠信而心不怨,仁義在身而色無伐,思慮聰明而辭不專,篤行信道,自強不息。”(《丑儀解》)孔子是想通過辦教育所培養出來的君子仁人,來實現天下為公的大同社會理想。這些教育思想,對我們今天的廣大教育工作者來說,仍然具有極大的借鑒作用。
  王肅在《孔子家語》中,全面記錄了孔子一生的言談行事,生動塑適了孔子的人格形象。他虛心好學,獨立思考,博聞強記,學識頗豐;他恬淡簡樸,與人為善,淳厚嚴肅,忠信謹慎;他對學生語重心長,循循善誘,啟發勸導,誨人不倦。孔子在教書育人中培養出弟子三千,其中登堂入室者有七十二人,《孔子家語》第三十八篇附有這七十二人的小傳資料。這些儒者博學多才,誠實可信,憂國憂民,主持正義,經世致用,樂觀進取,疾惡如仇,抗爭圖強。《儒行解》云:儒者“言必誠信,行必中正,道途不爭險易之利,冬夏不爭陰陽之和,愛其死以有待也,養其身以有為也。”“不寶金玉而忠信以為寶,不祈土地而仁義以為土地,不求多積而多文以為富。”“儒有委之以貨財不貪,而淹之以樂好而不淫,劫之以眾而不懼,阻之以兵而不懾,見利不虧其義,見死不更其守。”“可親而不可劫,可近而不可迫,可殺而不可辱。”“內稱不避親,外舉不避怨,程力積事,不求厚祿,推賢達能,不望其極,君得其民,民賴其德,不求富貴。”這種浩然正氣,“正是中國知識分子的崇高氣節。”(1991年9月25日《人民日報》載江澤民講話)孔子所論的儒者形象,既是他自己光輝俊杰人格的寫照,也是他傾注終生心血培養人才的標準。孔子在《哀公問政》中說:“好學近乎智,力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知斯三者,則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則知所以治人,則能成天下國家矣。”孔子把教書育人同國家的興盛和社會的發展緊密聯系起來,所謂修身、立業、齊家、治國、平天下。這種兼濟天下的儒家人生觀和價值觀,在漫長的中國歷史中感染、教育、鼓舞、激勵著一代又一代民族精英……從司馬遷“常欲奮不顧身,而殉國家之急”,到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后已”;從陳子昂“感時思報國,拔劍起蒿萊”,到杜甫“葵藿傾太陽,物性固莫奪”;從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到文天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從陸游“位卑未敢忘憂國”,到顧炎武“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從李清照“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到何香凝“勸君莫惜頭顱貴,留得中華史上名”……這種光照古今的極為寶貴的愛國主義傳統,正是我們中華民族的靈魂和生命,而孔子的仁學倫理道德思想,則是它光輝燦爛的源頭。魯迅說過:“我們自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為民請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雖是等于為帝王將相作家譜的所謂‘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們的光耀,這就是中國的脊梁。”(《且介亭雜文》)這一寶貴的中華倫理道德觀,使我們不斷地繁衍生存和興旺發達,使我們驕傲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責任編輯 賈世傳〕*
  
  
  
遼寧師范大學學報:社科版大連54-57B5中國哲學王連生19971997 作者:遼寧師范大學學報:社科版大連54-57B5中國哲學王連生19971997

網載 2013-09-10 21:54:50

[新一篇] 從“照著講”到“接著講”  ——論馮學研究的轉型

[舊一篇] 從《孔雀東南飛》的教學談文言文閱讀能力的培養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