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生產力發展看股份制的生命力

>>>  史地研究雜志方面文獻收集  >>> 簡體     傳統


  國有制就其載體企業來說,有大中小型之分。其中大中型企業,一般地說,它們的生產設備、技術水平(包括職工本身的文化科技水平)和生產社會化程度都較高,這種較高生產力水平決定了它們適合實行國有制。在國有企業總量中占大部分的小型企業,除一些被譽為“小巨人”的小型企業,它們的生產力水平也較高且適合實行國有制外,由于歷史的種種原因,大部分小型企業的生產力水平較低,在改革過程中,應采取適當的形式把它們改為集體所有制,根據情況少數也可以改為私有制。這樣,才符合生產關系一定要適合生產力發展的規律,以促進它們迅速發展。本文所說的國有制只限于國有大中型企業和被譽為“小巨人”部分的國有小型企業。
      國有制企業實行股份制的客觀基礎
  江澤民總書記在十五大的報告中明確指出:“公有制實現形式可以而且應當多樣化。”又指出:“不能籠統地說股份制是公有還是私有,關鍵看控股權掌握在誰手中。國家和集體控股,具有明顯的公有性”。江總書記這一論斷,是在改革的新形勢下,對鄧小平理論的堅持(對股份制鄧小平曾指出要“堅決地試”)和創造性發展,為國有制企業改革和制度創新指明了方向。據此,我們認為,國有制企業改革要有制度創新,必須實行股份制改革。這是因為,國有制企業實行股份制有著堅實的客觀基礎。
  國有制或稱全民所有制,它在本質上是在全社會范圍內聯合起來的勞動者或整體勞動者占有屬于這個范圍內的生產資料的總和或其貨幣表現資金的總和(為了便于分析,暫時抽象掉其他形式所有制的存在)。在這里,聯合起來的勞動者或整體勞動者是占有的主體,生產資料或資金的總和是占有的客體。兩者互相作用、互為前提,即勞動者要占有生產資料或資金總和就必須在全社會范圍內聯合起來,否則就不可能占有生產資料或資金總和,而不占有生產資料或資金總和,就意味著另有他人占有一部分生產資料或資金,或單獨從事生產經營或從事剝削他人的生產經營,因而勞動者就不可能在全社會范圍內聯合起來,剝削也不可能消滅。因此,國有制是絕對排斥任何私人或集團占有屬于它的生產資料或資金,亦即它的財產所有權是絕對不可分割的,否則它就喪失了國有制的性質而變為其他性質的所有制了。
  上述情況表明,國有制的財產所有權必須屬于國家所有,它擴展到全社會范圍內的生產資料或資金的總和,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由于生產經營設備技術等生產力條件所決定,實際的生產經營必須分散在各個單位(現階段叫企業)中來進行。于是,在國有制內部就產生了一個矛盾,即國有制的財產所有權必須統一屬于國家所有同實際的生產經營必須分散在各個企業中進行的矛盾。這個矛盾在實踐中是客觀存在的,不解決這個矛盾國有經濟就不可能正常發展。解決這個矛盾的唯一正確方法,是把國有制的生產資料或資金采取一定的財產組織形式交給企業使用,實行財產所有權和使用權分離。而不能像舊體制那樣,按全國是個大工廠的模式,由國家直接經營企業。這是舊體制的根本缺陷所在。
  依據馬克思的產權權能結構理論,實行財產所有權和使用權分離,必然帶來財產所有權本身的分離。馬克思在談到資本的所有權和使用權分離時指出:這種分離“是由于資本的法律上的所有權同它的經濟上的所有權的分離。”(《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Ⅲ,第511頁)在談到資本的所有者和資本的使用者的關系時指出:“他們實際上是伙伴:一個是法律上的所有者,另一個,當他使用資本的時候,是經濟上的資本所有者”。(《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Ⅲ,第565頁)馬克思這一理論,對社會主義經濟也是適用的。在社會主義國有制條件下,財產所有權的這種分離,就表現為國家享有含有終極所有權的法律上的所有權(我們稱之謂出資者所有權),企業享有經濟上的所有權(我們稱之謂企業法人財產所有權)。應當指出,國有制財產所有權的這種分離并沒有改變所有權的性質,只不過是同一所有權功能在不同的經濟過程的具體實現而已:經濟上的所有權是所有權功能在直接生產經營過程中的具體實現形式,法律上的所有權是所有權功能在索取產權收入過程中的具體實現形式,兩者像手心手背互相配合,共同地為發展國有經濟服務。然而,國有制財產所有權的這種分離卻為實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奠定了客觀基礎。這是因為,各個企業都享有經濟上的所有權,都是經濟上的所有者,也就是它們都有了獨立的經濟基礎和獨立的經濟利益,因而它們之間因社會分工而互通有無就不可能是無償的,它們必須把各自的產品作為商品實行等價交換,因而它們都必須自主經營,獨立核算,自負盈虧,各自都成為市場競爭的主體。在這種條件下,國家和企業之間的關系是平等的“伙伴關系”,而不是舊體制那樣的行政上的上下級的關系,以及由于企業都成為市場競爭主體,國家就沒有條件再直接經營企業了。于是,政企也就隨之分開,這時的國家只能作為上層建筑對企業的經濟活動實行間接宏觀調控。
      股份制能極大促進生產力發展
  在人類社會經濟的發展過程中,實現財產所有權和使用權分離曾有過多種形式,例如借貸制、租賃制、承包制、委托代理制、股份制等等。這些形式我們在改革過程中都試驗過,其中借貸制我們是以“拔改貸”的名義試驗的,其他都是以原名義試驗的。通過比較,我們認為,對國有制來說股份制是最好的實現形式,因為它最符合社會化大生產的發展規律,能極大促進生產力發展。
  第一,股份制是使所有權和使用權在企業外部分離的基礎上又以另一種形式在企業內部實現合一,兼有合一和分離的雙重經濟優越性。人們占有生產資料或其貨幣表現資金的目的,是為了運用這些資金進行生產、交換和分配等經營經濟活動,取得一定的物質利益。因此,資金的所有權和使用權本是密不可分的,沒有使用權的實際運用,不發生實際的經營經濟活動,所有權或所有者的利益就得不到實現。這種兩權合一或所有者兼使用者,在經濟上的優越性大致可以概括如下:①有利于所有權在經濟上的實現,即經營經濟活動所獲得的利益都歸所有者所有。②正是這種利益驅動,迫使所有者兼使用者在經營經濟活動中,千方百計地合理運用資金,搞好經營管理,避免浪費。③有利于合理分配,保證積累,避免分配中的短期行為。正因為兩權合一在經濟上有種種優越性,在人類社會的早期階段一直到經濟有相當發展的資本主義社會的早期階段,在生產中基本上都是采用兩權合一的形式進行生產經營的。這種合一有效地促進了包括資本主義在內的人類社會經濟的發展。
  然而,兩權合一還是分離并不取決于所有者或使用者的主觀愿望,而是取決于社會經濟發展的客觀過程。人類社會經濟隨著社會分工特別是生產方面社會分工的發展,生產日益社會化,兩權合一的局限性就暴露出來。如它不能有效地利用社會資金,阻礙生產規模的擴大和大型工程如鐵路等的建設以及技術進步;在經營管理上,由于所有者兼使用者,基本上不可能實行專家治廠,使經營管理趨于落后;等等,表明兩權合一已不能適應生產社會化的發展。正是在這種條件下,兩權才逐步地實現了分離,這種分離的經濟優越性大致可以概括如下:①如上所述,兩權分離本質上是生產社會化的產物,因而它能克服兩權合一對生產社會化發展的一切限制因素,能強有力地促進社會化大生產的發展。②兩權分離可以在個人、集團乃至國家對生產資料或資金占有的基礎上,較合理地組織生產經營和實現經濟利益較合理的分配。③兩權分離在社會主義國有制下,是實現企業具有獨立的經濟基礎和獨立的經濟利益的商品生產經營者的基本途徑。
  與其他實現兩權分離的形式相比,股份制企業的資金是通過發行、出售股票而集聚起來的,在這一過程中,由于包括國家在內社會上的股東購買企業股票對企業進行投資,所以,資金的所有權和使用權在企業外部就分離開了(這是一次飛躍,它從經濟上使企業變為一個獨立的經濟實體)。股份制企業是通過股東大會的選舉組成董事會,作為企業的最高權力機構實施決策(包括任命經理)進行經營管理的。董事會的選舉是根據股數多少推舉代表的,而擁有多數股票的所有者就可以進入董事會或當董事長,這就是人們所說的控股權。只要有了控股權所有者就能當上董事長,進入企業的決策性經營,以維護所有者的利益。由此可見,股份制雖然使兩權在企業外部分離開了,但并沒有使所有者完全游離于直接生產經營過程之外,而是通過董事會選舉的形式又進入直接生產經營過程。這就是說,只要國家擁有控股權就保障了國有制的完整性,國家既沒有喪失所有權實際上也沒有喪失使用權(有人說實行股份制就是搞私有化是毫無道理的)。至于一些小股東的利益,只要擁有控股權的大股東把企業經營管理好了,他們的利益也會得到保障。這樣,由于股份制兼有兩權合一和分離的雙重經濟優越性,更能促進生產力的發展。
  第二,股份制是搞活搞好國有經濟的制度保證。國有經濟是由眾多的國有企業組成的,它們構成國有經濟的細胞,不從制度上保證這個細胞的活力,就不可能搞活國有經濟,更不能搞好國有經濟。如上所說,對國有企業實行股份制改造,就可以把國有制企業都改造成為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的市場競爭主體。在這種制度下,各個企業必然要求實現利益最大化,因而必然想方設法生產經營適合市場需要的產品、提高經營管理水平、提高生產經營技術水平、努力實現增長方式的轉變;同時在股份制條件下,為企業之間資金的流動創造了便利條件,企業之間可以互相持股或共同投資成立新的股份制企業,使國有資產得到優化配置;在股份制條件下,也為企業之間聯合組成跨地區、跨部門、跨行業或跨所有制由國家控股的大的企業集團創造了條件,而且伴隨這種企業聯合或兼并不僅增強了集團的經濟實力,而且必然引起經濟結構的調整和優化;等等。所有這一切,都必然大大提高國有經濟的質量,使它越來越好地迅速發展。
  第三,股份制是保持和增強國有經濟控制力的重要手段。在整個國民經濟中,保持和增強國有經濟的控制力,對于發揮國有經濟的主導作用和保持公有制為主體有著重大的意義。  保持和增強國有經濟控制力有多種手段,股份制則是其中一個重要手段。我國有中外合營企業等多種多樣的混合經濟,據統計,它們的產值已占國內總產值的百分之二十。這些混和經濟都是借助股份制組織起來的,其中多數都是國家控股的,即使有的企業國家僅是參股也會對其發生一定的影響作用,因而可以說這個占國內總產值百分之二十的龐大的混合經濟,都是在國有經濟控制和影響之下發展的,因而它發展得越多就越對社會主義經濟的發展有利。
  第四,股份制也是對外經濟開放和開展國際間經濟技術交流的重要手段。在我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資金不足和技術落后是兩個亟待解決的重大問題。而股份制則是解決這兩個問題的重要手段。從引資方面來看,在國內借助股份制組建上市的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外合營企業有著重要意義。組建上市公司,有條件的能夠在境外上市(有別于在內地上市),借此引進外資直接投資;中外合營企業引進的也是外資直接投資,而且這種直接投資引進比借貸引進,一般地風險要小得多。同時中外合營引進的直接投資,一般都會帶來我國需要的先進技術。
  在對外經濟開放方面,我們也需到外國或地區進行投資、辦企業,這不僅需要借助股份制在境外與外商辦合營企業,而且更重要的是需要在國內借助股份制組建大型有實力的企業集團(航空母艦),才有能力在境外辦合營或獨資企業,積極參與國際經濟交流與合作。總之,我們必須借助于股份制,才能較好地利用國內國外兩個市場和兩種資源,以促進我國經濟的迅速發展。
  由上可見,股份制無論就其內涵還是就其外延來看,對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是巨大的,沒有它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就不可能最終地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經濟建設的戰略目標也不可能順利實現。因此,我們必須堅決貫徹執行十五大精神,積極穩妥地對國有制企業進行股份制改造。
理論前沿京5~7F13社會主義經濟理論與實踐張朝尊19981998(張朝尊 本文作者:中國人民大學教授) 作者:理論前沿京5~7F13社會主義經濟理論與實踐張朝尊19981998

網載 2013-09-10 21:54:54

[新一篇] 從瓦杰帕伊訪華看中印關系超越喜馬拉雅

[舊一篇] 從知識經濟看知識分子在我國現代化中的作用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