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完善國家社會科學規劃·基金資助項目管理工作的調查與建議(續)

>>>  史地研究雜志方面文獻收集  >>> 簡體     傳統


      五、關于成果管理和信息開發利用問題
    (一)建議盡快設立社會科學研究的國家級獎勵
  自然科學和技術科學有三大國家級成果獎勵,而社會科學直到目前仍然沒有一個國家級獎,這對社會科學成果的評價和推廣是極為不利的,也不利于持續地提高社科工作者的積極性。廣大社科研究人員和管理人員紛紛要求設立相應的國家級獎勵。為此,我們建議:
  在近期內,首先在國家社會科學規劃·基金范圍內設立一項“國家社會科學獎”(暫且視為準國家級獎),用來獎勵基金項目產出的優秀成果。這種獎勵不以一部著作、一篇論文或一份研究報告為對象,而應以一項研究成果(包含一系列的論著和研究報告)為對象。獎勵可以設定2~3年為一屆。對申請獎勵成果試行延期評獎制,即必須是項目結項1~2年,待成果產生一定的社會反響和應用效益后才能申報,并且應允許基金成果在若干年內(比如5~6年內)任意選擇時間申報一次成果獎。因為有的成果的科學價值和社會經濟效益須待較長時間才能顯現出來,應允許完成人從為了獲取高等級獎的目標出發,在反響和效益累積到一定程度時再申報獎勵。
  為了激勵社科規劃·基金項目管理單位和管理者的積極性,還應當設立“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管理工作先進單位和個人獎”,每2~3年評選一次,該獎面可稍大些,以精神獎勵為主,以使長期從事社科研究管理工作,并取得相當成績的管理者的工作得到充分肯定。這對他們的晉職或評定職稱會產生積極的作用,對國家社科研究管理工作者隊伍的穩定也會產生積極的作用。
  從長遠考慮,應爭取設立一個與國家自然科學獎相等同的國家社會科學獎。該獎以國家名義,具體工作由“國家社會科學獎評審委員會”操作,該委員會可設定為中宣部下屬的二級事業機構,也可直接歸并到國家科技部下屬的“國家科技獎勵評審委員會”中(即形成四大類國家級科研成果獎勵體制)。
    (二)加強基金的宣傳交流,促進成果轉化推廣
  基金資助項目結項后,不應將成果信息埋藏起來,而應當盡可能擴大交流面和影響面。一是如上所述,將成果的有關信息匯編成冊,提供(出售)給政府部門、企事業單位、研究單位和科研人員,以便交流、索取、借鑒和開發使用。二是對那些對策性強,對解決現實問題具有普適性的優秀研究成果,不要僅僅停留在上《成果要報》、《光明日報》有關欄目,僅僅向中央和上級部門推薦,應向相關的行業、省、市各級地方黨政有關部門推薦,向相關的國有大中型企業推薦,這可能會引起更大的重視,產生的效益會更直接一些,也有利于成果的轉化和推廣。
  另外,這些成果的簡要信息(除去需保密的外)還可以在網上發布,在更廣泛的范圍里擴大宣傳和交流。
  國家社科規劃辦(基金會)還應當主辦發行若干刊物,如中國社科基金、社會科學研究與展望等,宣傳國家對社會科學的政策和基金管理政策、基金管理經驗,通報學科發展、基金成果、學術信息,提供社會科學管理自身研究的學術陣地。
    (三)建立社科基金信息管理系統
  21世紀是信息社會,信息社會的主要工具是計算機和網絡。作為國家社會科學規劃·基金管理部門,要想做好管理工作,必須建立完善的計算機管理系統。其實,上面所說的幾乎所有的工作都離不開計算機。因此,建議國家社科規劃辦盡快建立起自己的計算機管理系統。這個系統至少應該包括:項目管理系統(申請、評審、立項、中期管理、結項)、成果管理系統(結項成果評價、成果信息等)、同行專家評議系統、科研人員管理系統(項目主持人、承担人、承担單位等信息)、科研經費管理系統、統計系統(各類信息的匯總統計和報表的自動生成)、信息管理系統(各類編碼、代碼)等方面。
      六、關于國家哲學社會科學規劃和基金工作管理體制的改革問題
    (一)建議設立國家社會科學基金會,并在條件成熟時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合并成立中國科學基金會
  科學基金制是科學發展到一定程度和規模,以及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發展到一定水平的產物。其特征是依靠科學家建立評議審查制度,通過招標競爭,擇優支持,合理有效地使用科研經費、配置科技資源。當前,科學研究的難度越來越大,研究活動的耗資越來越大,所有國家都面臨著研究經費供求矛盾的困境,在從科學管理體制挖掘潛力的過程中,科學基金制得到了迅速和廣泛的發展,在所有實行科學基金制的國家中這一體制無一例外地被證實是行之有效和成功的。在這種體制下,基金會與一線的科研工作和科研人員雖有管理與被管理、服務與被服務的關系,但卻沒有行政上的直接組織關系,也不是領導與被領導的關系,這就免除了這種關系中某些利益矛盾所導致的對科研事業發展不利的影響;它的做法是讓科研人員自己(通過他們定期輪換的代表)自我選擇并決定科研資源的配置,從選擇資助某一具體項目直至制定“有限資助領域”,以及基金會的大政方針。基金會自身基本上只是引導和組織科學工作者做上述的事并執行他們的決定。如此,可比較好地依靠科學家群體的智慧,依靠內行的智慧以及內行與外行(非對口學科專業的管理專家)相結合的智慧,使得作出的選擇與決定有著公正的權威性。
  我國的科學基金制產生于科技體制改革中。目前,中央已經建立了兩項專項基金,一個是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一個是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其實質是遵循科學發展的自身規律,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相適應,把競爭和激勵機制引入科學研究,實現科技資源的優化配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的經費已由1986年的0.8億元增至1997年的8.6億元。江澤民總書記曾經指出:“科學,當然包括社會科學。”但是,由于社會科學的特殊性,使之至今仍未進入國家科學研究基金制序列之中,經費基數不大,增長幅度小,基金運行機制得不到實施,這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社會科學事業的發展。因此,我們認為,國家哲學社會科學規劃·基金管理工作的改革目標應該是實行基金制。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適應改革開放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新形勢,才能使國家有限的投入產生最大效益。
    (二)嘗試改革現行基金管理辦法
  在目前尚未實行基金制的情況下,國家社科規劃·基金項目經費的來源全部是國家投入。在此期間,除了講哲學社會科學的意識形態功能外,更要強調哲學社會科學的科學作用和對國民經濟的支持作用,強調社會科學也是科學,也要按科學規律管理社科研究,以爭取國家大幅度增加基金項目的支持力度。當然,充分利用社會科學的各種功能,積極拓展企業對基金的投入以及海外組織和個人的投入渠道,也是一條很好的道路,要積極爭取。
  為了利用好現有基金,建議引進基金制管理辦法。在全國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辦公室的基礎上成立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委員會,下設科學部,如哲學科學部(包括哲學、馬克思主義、宗教學等)、人文科學部(包括語言學、文學、藝術學、新聞學、歷史學、考古學、體育學、教育學等)、政法科學部(包括政治學、法學、軍事學、社會學、民族學等)、經濟科學部(包括經濟學、統計學等)、管理科學部(管理學、圖書情報學等)。科學部主任由專家學者担任。
  建議在現有資助項目學科分類中增加管理學科,以加強政策性和對策性的軟科學研究。管理科學是一門獨立的學科,也是一個交叉學科,既不完全屬于自然科學,也不完全屬于社會科學,而是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相互交叉的學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中已設有管理科學部,社會科學規劃·基金也不能放棄這塊陣地,改變目前將管理學與經濟學混為一體的現象。但是兩種基金研究的側重點和角度可以有所不同。
    (三)改革項目申請指南的內容,規范學科代碼
  項目指南的實質是一種科研導向,應該體現國家需要和科學自身發展的需要。前幾年的社科規劃·基金項目指南是以出題目的方式確定的,這往往使得一些既符合現實需要,又符合學科發展需要的好的申報課題因不符合課題指南而不能獲得批準或被迫放棄申報。應該說,這不符合科學研究的規律。近兩年,在國家項目中增加了一定比例的自選項目,使這種情況有所改觀,但起色不大,因為它既受指南題目范圍的強大影響,又受到申請數量比例的嚴格約束。
  我們建議,課題指南應按照各科學部所含的學科設定研究范圍,并在此基礎上給出鼓勵研究領域和優先資助課題范圍,讓科研人員自由申報(就像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的面上項目)。
  項目申請書中的學科分類及代碼應該使用GB/T13745—92號“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即《學科分類與代碼》。 (國家技術監督局1992年11月1日發布,1993年7月1日實施)這不僅規范了學科分類,方便填寫申請表,還由于分類與代碼的統一,便于計算機信息管理以及與其他項目管理系統資源共享,將來還便于在網上查詢。(不應公開的課題除外)
    (四)完善有關資助政策
  要注意社科研究中的純科學研究(基礎研究)與應用研究體現國家目標應有不同內涵。純科學研究項目一般屬于好奇心驅動的研究,學術性強,不直接為國家的經濟目標服務,也難以進行規劃。而應用研究則是依據現實需要,在近期或中期有應用價值的研究,是可以通過規劃引導的。在規劃時,應當注意與黨和國家有關部門、大型企業相接觸和協調,及時從可促進或制約國民經濟發展的問題或領域中抽象出一定的科學問題,引導科學家進行研究。這樣就可形成“興趣導向”與“問題導向”共存的研究格局。對于純科學研究項目,其國家目標應定位于“攀科學高峰”上,將科學價值作為評審項目的第一原則。對于應用研究項目,則應將國家目標定位在直接為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服務上,即將項目的戰略意義的權重放在第一位,科學意義放在第二位。
  另外,還要注意加強對學科交叉項目的支持力度,扶植新的學科點的生長。
    (五)擴展基金類別
  在現有重大項目、重點項目、一般項目、青年項目的基礎上,應根據需要適時設立新的基金類別,如國家社會科學杰出人才基金、國際合作項目基金、學術專著出版基金等。將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的研究工作與人才培養、國際學術交流結合起來,保證我國社會科學研究事業的可持續發展。
    (六)加強社會科學管理部門的自身建設
  我們感到,這是一個不能忽視的重要工作。國家社科規劃辦(基金委)應在全國層面上定期或不定期組織基金管理學術研討會,將科學基金管理既作為一項工作來對待,又作為一項科學(管理科學)事業來對待。要鼓勵社科管理工作者和一線研究人員對管理工作中的問題,如社科基金制的設立、資助政策問題、同行評議問題、重大項目的立項與管理機制問題、成果管理與轉化推廣問題、資助項目的科學計量學分析問題以及促進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交叉融合問題等,從理論上到實踐上進行深入研究,并且在規劃辦(基金委)主辦的學術期刊上開辟專欄刊登管理研究的學術性論文和管理經驗。
  還要鼓勵各省、市以及各省、市之間進行管理工作的學術研究與交流,以達到互相借鑒、不斷提高管理水平和決策水平的目的。
  (項目負責人:劉長典 張保栓,成員:牛素玲 王鋒 楊云香吳夏風)
  責任編輯注:本文的上半部分轉載于本專題1999年第3期。
河南社會科學鄭州112~115C1社會科學總論劉長典19991999劉長典等 作者:河南社會科學鄭州112~115C1社會科學總論劉長典19991999

網載 2013-09-10 21:55:23

[新一篇] 關于孔子及其思想的評價問題  --兼評《跳出國學 研究國學》

[舊一篇] 關于居民收入分配的基本理論與原則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