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建國后17年我國成人教育體系變革和發展的回顧與思考

>>>  史地研究雜志方面文獻收集  >>> 簡體     傳統


  〔中圖分類號〕40. 0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8064(2006)05-0005-07
  20世紀50年代雖然是中國成人教育的起步和發展時期,但卻為今后中國成人教育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特別是建國初期,為了鞏固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政權及發展社會主義經濟,我國政府在改造舊教育、模仿前蘇聯建立新的教育體制時,從我國實際出發,確立了與普通學校教育平行成制的成人學校教育制度,由于其對象是以從事生產的工人和農民為主體,所以又叫工農教育。開展工農教育主要是提高工農干部和廣大工農群眾的政治思想覺悟和文化科學知識水平,以適應當時的社會政治、經濟發展的需要。從建國到文化大革命發生的1966年為止的17年間,適應不同時期社會政治、經濟變革和成人教育發展的需要,黨和政府對成人教育作出了一系列重大決策,并從人力、財力、物力等方面提供了保證,這是當時人民政府的一項重要決策。由此在新中國逐漸形成了一個以工人、農民、干部教育為主體的初、中、高層次的成人教育新體制。這種教育模式的建立可以說為改革開放時期成人教育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在當時產生重大影響的一些教育理念,比如說“兩條腿走路”、“教育和生產勞動相結合”等至今仍對我國的教育理論和實踐的發展起著重要的指導作用。特別是在產業結構和就業結構大幅調整、失業人口居高不下、大量農民工涌入城市的當今社會,我國政府在黨的15大報告中早已提出,要培養和造就數以億計的高素質的勞動者和數以千萬計的各類專門人才。在我國基礎教育發展并不十分完善,同時知識社會的進展加速,終身教育理念已開始被人們接受的今天,可以說我國的成人教育將會有一個廣闊的發展空間,同時也將面臨著嚴峻的挑戰。在這種情況下,進行成人教育史的研究,探索成人教育發展的規律,可以說是進一步改革和發展成人教育的重要一環。本文試通過對新中國成立后成人教育體系變革和發展的歷程加以簡單的回顧和總結,并對當今構筑中國特色的學習化社會的借鑒意義加以探索和追求。
  一、建國后17年中國成人教育體系變革和發展過程
  從1949年新中國成立到1966年的17年間,根據成人教育的方針、內容、方法的變化,筆者將這17年間的成人教育的發展歷程大體劃分為3個階段,即新中國成立初期成人教育體系的確立和發展時期(1949—1956),開始全面建設社會主義階段成人教育體系的大躍進時期(1957—1961),經濟調整階段成人教育的調整時期。以下對這3個時期的成人教育發展加以簡單的回顧。
  1. 新中國成立初期成人教育體系的確立和發展時期(1949—1956)
  新中國成立后,新民主主義的政治制度和經濟制度的建立,必然要求建立新民主主義的文化教育制度,以與之相適應。在全國政協第一屆全體會議的開幕辭中,毛澤東指出,隨著經濟建設的高潮的到來,不可避免的將要出現一個文化建設的高潮[1]。為了建立新民主主義文化教育制度,加強文化教育方面的工作,《共同綱領》做了明確的規定①。中國共產黨和中國政府也召開了一系列會議,制定了新中國文化教育方針。特別是1949年12月,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在北京召開了第一次全國教育工作會議,提出要借鑒20余年來各革命根據地的教育經驗,吸收舊學制某些可用的部分,并借鑒前蘇聯教育建設的先進經驗,來建立新的教育制度。并根據《共同綱領》的規定,確定教育必須為國家建設服務,學校必須向工農開門的總方針。同時第一次全國教育會議還提出了“要作必要的準備,以便在全國范圍內進行識字教育,掃除文盲的偉大工作”,“爭取從1951年開始,進行全國規模的識字運動”[2]。在1950年9月的第一次全國工農教育會議上,將工農教育問題列入國家教育工作的主要議事日程,明確了工農教育的實施方針、政策和措施,為建立從中央到地方的工農教育管理體制和各種規章制度奠定了基礎。在之后的1950年11月10日的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第58次會議批準的《關于第一次全國工農教育會議的報告》中指出,“工農教育是鞏固與發展人民民主專政,建立強大的國防軍和強大的經濟力量的必要條件,沒有工農文化教育的普及和提高,也就沒有文化建設的高潮”[3]。也正是因此,在全國掀起了一個掃盲運動的高潮。為了達到這些目的,當時的政務院在1951年正式公布《關于改革學制的規定》[4]指出,我國原有學制有許多缺點,其中最重要的是工人農民的干部學校和各種補習學校和訓練班,在學校系統中沒有應有的地位。要改革不合理的年限與制度,以利于廣大勞動人民文化水平的提高、工農干部的深造和國家建設事業的促進。這表現在除了有各學校招收工農適齡子弟外,還專門設立了面向廣大工農群眾的工農速成初等學校和中學,以及為工農特設的業余小學和中學。而且這些學校原則上與一般學校建立了轉學或升學的關系,甚至可以升入大學或專門學院。另外新的學制也開設了工農干部文化補習學校和訓練班,提供參加革命3年以上的工農干部,由各機構、工廠、學校、農村選派就讀學習。此外,新的學制也為工農開辦識字學校,如冬學、識字班,以達到掃除文盲的目的。改革后的學制,在規定了普通教育的發展方向的同時,也規定了著重發展工農教育的方針,具有面向工農、服務工農的特色。
  為使教育真正為工農服務,工農業余教育是當時國家關注的一個重點。為了大面積地培養革命工農干部,首先制定了兩個方案,一個是《工農文化補習學校實施辦法草案》,一個是《工農速成中學實施辦法草案》。這兩個方案的實施,使大批工農出身的干部得到文化教育的洗禮,并使他們成為共和國建立初期可靠的政權基礎。同時由于當時我國工農的文化水平較低,工農教育還推行大辦補習教育,在全國廣泛開展了識字運動。1950年6月1日政務院發布的《關于開展職工業余教育的指示》[5] 中有如下規定,“目前職工業余教育的對象以工廠企業中的工人職員為主,職工業余教育內容以識字教育為重點,職工教育可采取多種多樣的方式來進行。凡已經在職工中進行過一定時期的政治啟蒙教育的工廠、企業,現在都應開始有計劃地展開識字運動、設立業余教育普通班,爭取在3、5年內做到職工中現有的文盲一般能認識1千字上下,并具有閱讀通俗書報的能力”。在農民教育方面,1950年12月24日,中共中央發布《關于開展農民業余教育的指示》[6] 中有這樣的規定,“農民業余教育一般地應以識字學文化為主,配合時事、政策教育和生產、衛生教育。但各地區的情況不同,農民的覺悟程度亦有差異,因此又必須根據具體條件與要求,因時因地制宜”。據1951年的數字,參加業余學習的工人大約200萬人以上,農民業余學校入學人數達1400萬人,農村冬學入學人數達到4200萬人[7]。
  另外為了有效地動員工農群眾來參加學習,還采用文化訴苦及利用群眾的各種集會進行宣傳鼓動,同時也實行了個別勸學及運用文藝活動如,演劇、畫報等進行宣傳鼓動。但是在這一時期,由于生產與學習時間的矛盾、師資素質的低劣、教材與教學法的不適應等問題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工農教育的展開。
  自1953年起,由于國家工業化建設成為我國社會主義工業改造的奮斗目標,建設速度加快,要求全國各條戰線的職工必須提高文化和科學技術水平,因此,根據現實的需要和可能,1955年對職工教育做了必要的調整。一是以業余學習為主,二是建立規范性的業余教育制度,以保證學習質量。1955年12月,高等教育部和教育部,根據年初全國總工會聯合召開的全國職工業余教育會議的精神與要求,又與全國總工會聯合召開了全國職工業余教育會議,提出大力開展從小學到大學的正規職工業余教育。與此同時,各級職工業余教育均建立規范化管理制度,確立課程教學計劃,建立考試驗收制度。要求全國職工必須把文化學習作為一項重大的政治任務來完成,同時要加強統一領導,加強制度和措施落實。
  為了促進掃盲教育的正規化,掃除文盲工作委員會于1953年11月24日制定和頒發了《關于掃盲標準、掃盲畢業考試等暫行辦法的通知》,12月又與教育部聯合下發了《關于1953年冬學工作的指示》。1954年7月22日,教育部和掃盲工作委員會下發《關于城市勞動人民業余文化教育工作的通知》。同年8月5日,教育部召開了第一次全國農民業余文化教育會議,要求“僅僅跟隨和密切結合農村互助合作運動和農業生產的發展,積極地有計劃地掃除農民中的文盲,并逐步地提高農民的文化水平”。1955年6月2日,國務院發布《關于加強農民業余文化教育的指示》提出,積極地開展農民業余文化教育和掃盲教育,要求合作社和互助組將生產和文化教育統一管理起來,采取以民教民的辦法。在農業合作化運動中,由于生產規模的擴大,長期分散的個體生產者被組織起來,客觀上有利農民、特別青年農民組織起來參加文化學習,有利于生產和業余文化教育的結合。到1956年3月29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向全國頒布了《關于掃除文盲的決定》[8]指出,“在全國范圍內積極地有計劃有步驟地掃除文盲,使廣大勞動人民擺脫文盲狀態,具有現代的文化,這是我國文化史上的一個大革命,也是國家進行社會主義建設中的一項極為重大的政治任務”,并指出,“從1956年開始,必須密切地結合國家的社會主義工業化和農業合作化的發展,在工農群眾中大力開展識字教育。要求各地按照當地情況,在5年或者7年內基本上掃除文盲。要求2至3年掃除機關干部中的文盲;3至5年掃除工廠、礦山、企業職工中的文盲95%左右;5年或者7年基本上掃除農村和城市居民中的文盲,就是說要掃除文盲達到70%以上。在少數民族地區和條件特殊困難的地區,應該根據具體情況確定掃除文盲的計劃和速度”。盡管這一宏偉計劃沒有實現,客觀地說,在當時也無法實現,但從計劃和政策方面的確首次大膽地提出了目標和為實現這一目標的各種積極措施與辦法。
  另外,為進一步挖掘全國現有高校培養各方面建設人才的潛力,讓更多的在職工農和干部能接受現代科學文化知識教育,函授大學和夜大學的創辦被列入了高等教育改革的一項重要內容。
  總之,在建國初期,通過工農教育,不僅培養、造就了大批的工農干部隊伍,使其担負起了領導經濟建設的重任,而且通過識字教育,也提高了普通民眾的思想覺悟,推動和促進了社會的穩定和經濟的發展。在這一時期還制定了建國后較為完整的成人教育具體政策,如成人教育的方針、任務、制度、教學計劃、師資、經費來源、開支、組織管理等,為建國后新中國系統的成人教育制度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促進了新中國成立后的成人教育發展。
  2. 開始全面建設社會主義階段成人教育體系的大躍進時期(1957—1961)
  1956年,我國提前完成了生產資料的社會主義改造,宣布進入了社會主義階段,開始全面地進行探索中國自己的建設社會主義的道路。特別是黨的第8次全國代表大會全面地規劃了我國的社會主義建設方向,并推動了建設事業的發展。在第一個五年計劃期間,中國根據前蘇聯的發展模式,致力于重工業的發展,雖然有客觀的增長,但卻過于偏重,因而忽略了發展農業。再加上中蘇關系的變化和國際形勢的影響,探求一個與中國實際需求和情況相適應的本土建設模式,就成了擺在以毛澤東為首的黨中央面前的急務。再加上第一個五年經濟計劃期間某種程度上獲得了可觀的物質成就基礎,以毛澤東為首的黨中央便認為中國可以建立人民公社,使社會主義社會加速過渡到共產主義社會。由此在中國全土展開了推行“社會主義總路線、大躍進、人民公社”這三面紅旗的政策。隨著國家建設基本政策的改變,教育策略亦與前一時期有所不同,即采取的是群眾路線,老解放區時的教育方針再次被重視。而大躍進教育的方針是教育必須為無產階級政治服務,教育必須與生產勞動相結合,教育事業要由黨領導[9]。而貫徹這一方針的方法是必須要走“群眾路線”,用“兩條腿走路”的辦法來迅速發展教育。即用意是要在教育上繼承和發揚老解放區的精神,結合中國實際盡量發展和善用中國自己在人力和物力上的資源。在這種教育方針下,政府除致力于擴充正規學校,特意優先招收工農子弟入學外,另一方面還大量提供各種專為工農而設的“紅專”學校,給予工農政治教育和現代的實用科技知識訓練。一方面政府也是想通過這些設施,進一步向國家提供新的科技人才,以滿足大躍進的實際要求。另一方面實際上也是想通過科學的普及化和大眾化,可以創造出一支強大的無產階級科學和技術力量,去取代目前存在的少數“小資產階級專家”[10]。為了達到上述的要求,全國各地便成立了不少紅專大學、業余大學和業余學院。紅專大學由縣、鄉、農業合作社或工廠里的民眾自辦。業余大學和業余學院則有三種形式,即由正規的大學開辦夜間課程,或由工廠和企業來主辦,或由地區政府主辦。這些學校的主要目的是培養工農分子及其子弟的社會主義覺悟和授予他們以工農業的知識,因此政治教育和現代科學與技術的知識成為課程的中心,但課程的安排卻不依照科學的系統方法而定。這些急速組成,基礎不穩的學校,由于缺乏具有基本資歷的管理人員、教師和設備,同時工農成分的學生亦沒有學習水平,這些專為工農特設的學校,并沒能有效地達到提高技術水平和勞動生產率等目標。
  這一歷史階段,成人教育取得的主要成就就是“兩條腿走路”方針的提出和多種形式辦學格局的形成。1958年4月15日至24日,中共中央在北京召開了全國教育工作會議。會議圍繞教育為政治服務,教育同生產勞動相結合,克服黨委輕視對教育的領導,教育計劃和措施要克服主觀主義、教條主義等重大思想認識問題,展開了一場教育思想和辦學體制改革的大討論。之后,在1958年5月30日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上,劉少奇同志提出我們國家應該有兩種主要學校教育制度和工廠農村的勞動制度,一種是現在的全日制的學校教育制度,小學、中學、大學,整體都是讀書。他設想,還可以采取一種制度,跟這種制度相輔而行,也成為主要制度之一,就是一種半工半讀的學校教育制度和一種半工半讀的工廠勞動制度。就是說,無論在學校中、工廠中、機關中、農村中,都比較廣泛地采用半工半讀的辦法。劉少奇同志還認為,半工半讀不單純只在工人教育中可以搞,在城市、農村,中等技術學校、高等院校等不同層次的學校也可以搞。他還設想如果中國能搞起半工半讀(半農半讀),那就可以解決很多問題,可以比較充分地滿足許多人的升學要求,工廠里人多的問題也可以解決,勞動就業的人可以多些。這種設想把勞動與教育非常密切地結合了起來,同時又為國家節約了大量的教育經費和人員,并鍛煉了青年工人、農民們的勞動技能,是縮小體力勞動與腦力勞動差別的一種最有效的方式[11]。這些認識成為后來1958年9月19日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的《關于教育工作的指示》的核心。
  為了適應形式,推動教育工作的發展,《指示》充分肯定了堅持社會主義教育方針的必要性,同時還指出,為了多快好省地發展教育事業,必須動員一切積極因素,既要有中央的積極性,又要有地方的積極性和廠礦、企業、農業合作社、學校和廣大群眾的積極性,為此必須采取統一性與多樣性相結合,普及與提高相結合,全面規劃與地方分權相結合的原則。特別是辦學的形式應該是多樣的,即國家辦學與廠礦、企業、農業合作社辦學并舉,普通教育與職業(技術)教育并舉,成人教育與兒童教育并舉,全日制學校與半工半讀、業余學校并舉,學校教育與自學(包括函授學校、廣播學校)并舉,免費的教育與不免費的教育并舉。提高教育思想認識是一個漸進過程,經過建國9年來的實踐,總結出“三結合”、‘六并舉’,是我國教育認識的一次飛躍。這種飛躍,不僅對我國普通教育的發展起了推動作用,而且對我國成人教育的發展也產生了重大影響。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結合中國實際提出和試行兩種教育制度,促進成人教育與普通教育的結合;第二,掃盲教育再現高潮;第三,工農業余教育大發展;第四,遠距離成人教育有了新進展,成立了我國第一所電視大學[12]。
  在此特別應該指出的是,兩種教育制度和兩種勞動制度,是黨的第一代領導集體在領導我國人民探索一條適合我國成人教育發展道路的嘗試。盡管在探索中有曲折或失誤,但從其理論根據和實際效果來看,在我國當時經濟、文化比較落后的情況下應該說是可行的,對提高國民的文化素質和把科學技術普及到生產和工作之中是有效的。從歷史的角度看,它的確是探索發展成人教育的一大成就。
  3. 經濟調整階段成人教育的調整時期
  由于大躍進和三年自然災害的影響,我國國民經濟的發展受到嚴重地打擊。于是從1961年開始,中央下決心堅決執行“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方針,調整國民經濟建設中的各種關系,糾正左的錯誤。并在總結正反兩方面經驗的基礎上,形成了指導各方面工作的基本條例。由于國家發展方向的轉變,調整時期的教育策略亦隨之改變,也就是說教育的質量再次引起重視,由此大躍進時期的擴大化的教育規模和教育結構被加以調整。這一時期的成人教育也按照“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八字方針,進行了有效地治理整頓,認真地總結了建國以來的經驗教訓,根據計劃經濟的特點穩健地制定成人教育發展規劃,避免盲目發展和不講質量的急于求成,開始注重成人教育質量,加強領導和管理,按科學規律辦事,制定了一系列規章制度,對人員編制、辦學條件、教學計劃、教材等內部管理做了必要的規定,提高了辦學質量和水平。因此,我國成人教育又有了新的發展。特別應該提出的是,制訂學以致用的成人教育發展策略,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進行調整,在調整的基礎上發展。與此同時,掃盲教育也注重掃盲質量,同時把鞏固提高掃盲成果作為突出問題加以重視。
  再有就是半工(耕)半讀教育得到發展。自1958年提出兩種教育制度,實行半工半讀、半農半讀的教育,經過幾年的實踐,有成功的經驗,也有失敗的教訓。1962年對教育事業調整,大力提倡兩條腿走路,主張在民辦、半日制、業余教育上下功夫。要將半日勞動、半日學習的辦學模式推廣下去,需要認真地進行實驗,深入地探索。1964年,劉少奇從防止和平演變的角度上,重新提出他在1958年曾經提倡過的兩種教育制度和兩種勞動制度。在7、8月間,他到各地視察工作時,都講到了這個問題。他認為現在的教育制度是不好的,不是照馬克思、列寧所設想的那樣辦的,大部分是資產階級的教育制度。如果不采取措施,那要出修正主義。而實行這種半工半讀、半農半讀、教育與勞動相結合,可以減輕國家和學生的負担,實行普及教育;從長遠來講,可以初步地消滅腦力勞動同體力勞動的差別,以逐步消滅三大差別,為向共產主義過渡創造條件,還有利于克服官僚主義。他認為,按照這種辦法培養出來的學生,與現在的干部、工人、農民和知識分子不同,沒有知識分子的架子,既可以從事腦力勞動,又可以從事體力勞動,既可以當工人、農民,又可以當技術員和領導干部,是一種新人。因而,實行兩種教育制度和兩種勞動制度,也是進行社會主義教育,是挖修正主義的根子和培養革命接班人的重要措施[13]。1964年10月11日,中央宣傳部印發了城市半工半讀學校辦學經驗匯編,介紹了天津的經驗。11月17日,中共中央《關于發展半工(耕)半讀教育制度問題的批示》下達到全國各級教育行政機關,介紹了江蘇省關于發展半工(耕)半讀教育制度的規劃(草案)。應當說,這是一種典型引路的方法。
  據此,各地都在總結舉辦半工半讀、半農半讀學校的經驗。天津市認為,半工半讀的學生具有特殊的優越性。具體如下:(1)直接參加工廠里的政治運動和階級斗爭,比全日制學校能接受到更多的政治鍛煉。(2)參加生產斗爭,在勞動中,更容易培養他們的階級觀點、勞動觀點和群眾觀點。(3)和老工人朝夕相處,直接受到老工人的革命精神的熏陶和影響。(4)學生有實際經驗,學習理論領會得比較快。(5)學生邊干邊學,能把理論與實際互相印證,互相結合,能學到實打實的活理論[14]。
  為推廣半工(耕)半讀教育制度,教育部于1965年3月26日至4月23日召開全國農村半農半讀教育會議,又于10月25日至11月13日召開全國城市半工半讀教育會議。會后,中央都發過專門的指示,推動半工(耕)半讀學校的發展。在后來的在文化大革命期間,推行半工半讀教育制度被作為推行修正主義教育路線而批判。
  二、從主要影響因素看建國后17年中國成人教育體系變革和發展過程的特色
  1. 經濟發展水平和階段及政治因素直接制約著成人教育的發展方針和水平
  引用加拿大成人教育社會學專家奧里維埃的話來說,成人教育作為人類社會活動的一個特定的組成部分,總是與其廣泛的社會背景所相互聯系的,總是與其相關的社會活動所相互交叉的[15]。特別是經濟發展水平和階段對成人教育發展的影響不容忽視。在我國還由于在改革開放前特別強調教育的政治功能,所以政治因素也強有力地制約著成人教育的發展。
  通過前面對建國后17年中國成人教育體系變革和發展過程的回顧,我們可以看出,經濟發展水平和階段及政治因素直接制約著成人教育的發展方針和水平。在1949—1956年的新中國成立初期,為了滿足新中國成立初期政治、經濟的需要,成人教育主要著眼于為鞏固人民民主專政和恢復與發展國家生產建設服務。在1949—1952年的國民經濟恢復期,教育的普及是當時的重要任務,因此掃盲教育是這一階段成人教育的重點,而到了1953年開始的“一五”計劃期間,為了配合我國工業發展的需要,不僅要搞好普及工作,適應工業建設的需要,而且為了提高勞動生產率,提高也開始受到重視,也就是說,質的充實,學歷教育特別是專業教育開始受到重視。這種成人教育結構適應了當時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發展的狀況和需要,符合當時的國情,由于辦學方向正確,這個時期的成人教育獲得了健康的發展。到了1958年5月,黨的第8次全國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在北京召開,這次會議制定了黨的“鼓足干勁、力爭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設社會主義”的總路線。1958年9月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出的《關于教育工作的指示》,指明了成人教育的辦學方向,即成人教育要為社會主義事業服務,為無產階級政治服務,為促進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服務。但是在這一時期,由于政治上的“左”的錯誤、經濟上的冒進,盲目地重視普及的發展,片面強調量的提高,致使逐步建立起來的成人教育體制未能堅持和發展。在管理上出現了嚴重脫離實際、急于求成、高指標等形式主義,導致了教育質量的下降。
  另外,這種制約關系成人教育在農村和城市的不同發展態勢當中也露出端倪。建國后的17年,為適應國民經濟的發展需要,城市、農村的成人教育也呈現出不同的發展態勢。在老解放區,由于大多是偏僻的農村地帶,適應農村包圍城市的革命形勢的需要,在共產黨領導的根據地主要開展了面向廣大農民的政治動員和識字教育。隨著根據地的擴大和全國解放的到來,七屆二中全會決定全黨工作重點由農村轉向城市,城市中的成人教育越來越受到重視。之后在建國初期和第一次五年計劃期間及三年經濟困難時期,在某種程度上城市的成人教育要重于農村的成人教育。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展現了我國教育一直搖擺于國家政治和經濟之間的現象。
  2. 普通教育的發展水平制約著我國成人教育的發展模式
  普通教育和成人教育雖然在其培養目標、方針等方面各有建樹,但這并不影響二者的相互補充、相互促進的關系。在我國建國初期,為了鞏固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政權和發展社會主義國民經濟,我國政府在繼承老解放區教育經驗的基礎上,各級各類教育都迅速趨于正規化和制度化,當然成人教育也不例外。新中國成立以后的二三十年間,成人教育沿著兩條相互矛盾、相互聯系的路線行進著:一方面,大力推行成人教育的正規化和制度化,努力構建成人學校制度,并與普通學校教育制度兼容對接;另一方面,又在不斷沖擊和突破這種正規化和制度化,試圖用成人社會教育的經驗、模式來改造甚至替代學校教育制度[16]。于是在現代教育史上首次建立了與普通學校教育制度并行的成人教育制度,即貫徹了“兩條腿走路”的方針。
  建國初期建立的這種普通教育和成人教育并行成制的制度,雖然從其現實表現來看,發展狀況不盡如人意,但確實呈現了與其他國家不同的特點。例如,眾所周知,在日本,成人教育是發達的社會教育中極其重要的組成部分,因此有時可將社會教育理解為成人教育的代名詞。日本著名的社會教育學家宮原誠一認為:狹義上的社會教育是在近代學校教育制度被建構的基礎上成立的,是和學校教育制度呈相對關系的概念。這里所說的相對關系可以從三個方面加以理解,第一是作為學校教育的補充,第二是作為學校教育的延長,第三是作為學校教育以外的一種教育要求[17]。對于宮原誠一的理解,我們也許會持有疑義,但我們也不能忽視其概念中的關于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關系的論述。同時他提出的作為學校教育以外的一種要求的社會教育的理解,這可以說是在某種程度上揭示了成人教育的本質,即成人教育應該是民眾、特別是勞動者階級的自我教育運動。
  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教育發展委員會1972年的報告書《學會生存》中,給成人教育以這樣的定義,“成人教育可能有許多定義。對于今天世界上許許多多成人來說,成人教育是代替他們失去的基礎教育。對于那些只受過很不完全的教育的人們來說,成人教育是補充初等教育或職業教育。對于那些需要應付環境的新的要求的人們來說,成人教育是延長他現有的教育。對于那些已經受過高級訓練的人們來說,成人教育就給他們提供進一步的教育。成人教育也是發展每一個人的個性的手段。上述各方面,也許有的方面在這個國家比較重要,也許有的方面在另一個國家比較重要。但它們都是行之有效的。”[18]
  上述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解釋和日本的具有代表性的看法,都是建立在近代學校教育制度普及的基礎上的。而我國在清末民國初年雖然也建立了近代學校教育制度,但由于戰亂和軍閥割據,其發展和普及狀況并不盡如人意,即使到解放初期我國的文盲率仍居高不下。也正是這種現實狀況制約著我國成人教育的發展模式和其與學校教育的關系。同時我們還應看到,在現代社會,科技成果層出不窮,并廣泛而迅速地應用于社會生產實踐,導致了產業結構、就業結構等不斷變化,使社會流動成為一種普遍的、重要的社會過程。而在影響并促進這一社會過程運行的所有因素中,成人教育又成了最主要、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具體地說,在社會流動過程中,作為一名業已承担一定社會職責,參與某種職業活動的成人來講,他們借助的條件是多樣化的,但成人教育,特別是成人的職業技術教育,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其影響力日益擴大,這是一種普遍的發展規律,職前教育的優劣以及對專業的選擇固然可以初步決定一個人的社會職業與社會—經濟地位,但就職后根據實際需要繼續接受教育,同樣能夠提高或改變一個人的職業或職業資格,以及與職業相聯系的社會地位[19]。在成人教育日益成為學習化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柱的今天,學校教育和成人教育的這種關系恰恰為終生學習化社會的構筑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也就是說,應根據我國教育發展的歷史和現實狀況,構筑具有中國特色的終生學習體系。
  三、從建國后17年中國成人教育體系變革和發展過程蘊含的教育思想看其對當前教育改革的借鑒意義
  據2006年國務院研究室最新發布的《中國農民工調研報告》[20] 顯示,農民工在我國第二產業從業人員中占58%,在第三產業從業人員中占52%,已成為支撐我國工業化發展的重要力量。報告指出,農民工在傳統體制之外開辟了一條工農之間、城鄉之間生產要素流動的新通道,為二、三產業的發展提供了源源不斷的低成本勞動力,填補了制造業、建筑業、餐飲服務業等勞動密集型產業的崗位空缺。例如,農民工在加工制造業從業人員中已占到68%,在建筑業從業人員中占80%,已成為我國產業工人的重要組成部分。該報告還表明,我國農民工正在發生三大轉變:由亦工亦農向全職非農轉變,由城鄉流動向融入城市轉變,由謀求生存向追求平等轉變。這在為我國國民經濟的發展提供了有利條件的同時,我們也必須清楚地看到,不僅經濟發展存在著嚴重的地區差,民眾個人的生活水平、生活質量等方面也存在著嚴重的地區差,如果不能很好地解決這種由社會差距造成的社會公平問題,必然會影響社會的穩定和效益的提高。而在這種情況下,勞動者的思想和文化科學素質的提高,成人教育制度的建立和發展是十分必要和切實可行的。因為國際成人教育的發展已從多方面證明了成人教育在學習化社會當中有其獨特地位。同時我國建國后17年間工農教育制度的建立和發展也為其提供了堅實基礎。特別是“兩條腿走路”發展教育事業的方針是根據我國的國情和教育的基礎采取的一項意義深遠的決策,至今仍是發展我國教育事業的指針。兩條腿走路,簡單地說,可以從兩個層面上加以理解,一是在經濟比較落后的情況下,要發展教育事業需采取國家辦學和依靠群眾辦學等多種形式辦學相結合的原則。另一方面就是要成人教育和普通教育并舉。在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毛澤東等老一輩革命家,根據中國革命和建設的實際需要,就鮮明地提出要采取依靠群眾,要采用靈活多樣的辦學方針,在以后的長期的革命和建設實踐中,這一思想始終受到重視。特別是建國后為了實現窮國辦大教育,解決升學與就業的矛盾,我國政府建立了普通學校教育和成人教育并行成制的教育制度,為以工農大眾為主要對象的成人教育地位的確立和發展奠定了基礎。
  下面從成人教育的發展模式和方針內容兩個方面探討建國后17年中國成人教育體系變革和發展過程蘊含的教育思想對當前教育改革的借鑒意義。
  1. 貫徹“兩條腿走路”的方針,改革傳統的教育體系,真正建立學校教育和成人教育相互銜接和融合的新教育體系。
  從1987年的《關于改革和發展成人教育的決定》到1993年的《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及1995年的《教育法》再到1999年的《面向21世紀教育振興行動計劃》,可以說,根據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階段及適應這一社會需要所測定的成人教育內容的變化,在改革開放時期我國的成人教育發展經歷了成人教育的確立期,作為構筑終身教育體系的基本制度的成人教育的發展期和作為建筑終身學習體系的基本制度的成人教育的高潮期的三個階段。隨著我國國民經濟及人民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普通國民的學習要求及人權意識的高漲,成人教育也將越來越發揮更大的作用,成人教育政策也必將適應這一需要進行適當的調節。要實現我國的現代化,增強綜合國力,提高全民整體素質,培養同現代化要求相適應的數以億計的高素質的勞動者和數以千萬計的專門人才,是擺在我們面前的十分緊迫而又艱巨的任務。這就要端正對發展成人教育的認識,改革傳統的教育體系,真正建立學校教育和成人教育相互銜接和融合的新教育體系。在我國把發展學校教育和發展成人教育并行,這既是在經濟并不十分發達的情況下,窮國辦大教育的必然結果,也是在終生學習社會構筑中國特色的終生學習體制,滿足人們的日益增長的物質和文化要求的正確選擇,又是實施“科教興國”和“可持續發展”戰略決策的具體體現。因此,我們應該從國家戰略高度充分認識成人教育的極端重要性,以提高認識,端正態度,增強普及發展成人教育的積極性。
  特別是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改革和政治體制改革進程的加快,傳統體制上的“單位人”已逐漸轉變為“社會人”,這一方面賦予了個人更多的發展空間,另一方面也帶來了諸多的社會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社區”管理社會的責任和權力。這一社會背景促使我國政府在當前大力提倡并逐步加快社區教育建設的步伐。而成人教育可以說既是社區教育展開的重要部分,又是促進社區和整個社會和諧發展的重要一環。為了促進社區成人教育的健全發展,應充分利用社區內的各種教育資源。應利用各種條件,創辦社區學校、市民學校、圖書館、讀書會等,為社區居民提供教育、文化服務的同時,還應充分利用現有的學校資源,促進學校教育和社區教育,特別是成人教育的相互融合和發展,以求得自身的生存和發展。事實上,在我國社區內的各類院校、科研機構、圖書館和博物館等文化事業單位人才濟濟,在當前對這些人才資源和優勢并未進行充分的開發利用。這不僅造成教育資源的閑置和浪費,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我國學習化社會的進程。隨著終生學習理念的滲透和展開,學習化社會這一目標必然要求我們以教育的開放性、多樣性來取代封閉的教育體系。因此各類教育機關和團體都應轉變傳統的教育觀念,樹立大教育觀。也就是說各類教育機關應充分運用其在知識、人才、設施等方面的優勢服務于社會。另一方面社區的教育管理者也應積極爭取獲得社區內各種教育機關的支援和幫助。這樣雙方才能夠相互溝通、相互促進、相互融合,才有助于學習化社會目標的實現。
  2. 貫徹“兩條腿走路”的方針,真正做到既要重視普及又要重視提高。
  教育總是隨著政治經濟的發展而發展,成人教育當然也不例外。而且隨著知識經濟社會的到來,成人教育的經濟和文化功能必將進一步擴大,成人教育將直接融入經濟之中。也就是說,成人教育與經濟的關系也將更加密切,與知識經濟關系密切的成人教育必須抓住機遇,迎接挑戰,加速自身的改革與發展。即成人教育不僅要搞好知識的傳播,還要抓好知識的生產和利用,發揮全面的文化功能。
  透過上述我國成人教育的發展歷程,我們不難看出,我國成人教育的發展主要放在提高民眾的基礎文化水平和勞動技能上,但卻忽視了提高民眾的社會生活的參與能力和民主素質的提高。所以,貫徹“兩條腿走路”的方針,真正做到既要重視普及又要重視提高。也就是說,在加強基礎文化知識教育的同時,更要著重提高廣大民眾的素質,并調動廣大民眾參與社會活動的積極性,使其逐漸在社會活動中確立其主體地位,以貢獻于我國學習化社會的實現。
  另外從建國至今,我國的成人教育發展一直是自上而下在政府的主導下展開的,這種教育發展模式基本符合我國的國情。但同時,在我國自下而上的自發的教育活動還略顯不足,而成人教育的發展恰恰能夠彌補這種不足,即調動廣大民眾的積極性,使他們在提高自身素質的同時,促使其積極參與社會活動,確立民眾社會改革的主體地位,促進和提高我國民眾的參政議政的水平,從而促進社會整體政治文化的變革和發展。這可以說是擺在我國成人教育面前的艱巨任務。
  注釋:
  ①《共同綱領》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文化教育為新民主主義的,即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文化教育。人民政府的文化教育工作,應以提高人民文化水平、培養國家建設人才,肅清封建的、買辦的、法西斯主義的思想,發展為人民服務的思想為主要任務,這其中作為具體方針之一,特別強調要有計劃有步驟地實行普及教育,加強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注重技術教育,加強勞動者的業余教育和在職干部教育,給青年知識分子和舊知識分子以革命的政治教育,以應革命工作和國家建設工作的廣泛需要。
教育科學大連5~11G5成人教育學刊王國輝20072007
成人教育/工農教育/普通教育/終生學習
  Adult education/Farmers and workers education/Popular education/Lifelong learning
The Review and Thinking about the Revolution and Development of Chinese Adult Education System in 17 years after the Establishment of China
  WANG Guo-hui
  ( Graduate School of Education and Human Development, Nagoya University)
In the very beginning of establishment of China, in order to reinforce the system of public democratic power and to develop national economy, the government had established a system of adult school education that was equal to the common education school system. Many important educational theories of that time still have its influences on th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al theories and practices at present China. Especially, since the publics have admitted the construction of learning society, there' s no doubt about the importance of adult education nowadays. We have to reform the traditional education system, and to found a new system that have mutual connections and assimilations between school education and adult education, and also to carry out the principle of " running with two legs" at the same time. In a word, in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adult education, we have to put an importance both on popularization and improvement of adult education.
建國初期,為了鞏固人民民主專政的政權制度及發展國民經濟,我國政府迅速確立了與普通學校教育平行成制的成人學校教育制度。在當時產生重大影響的一些教育理念,至今仍對我國的教育理論和實踐的發展起著重要的指導作用。特別是在學習化社會的構筑已被人們充分認識的當今社會,成人教育的重要性已毋庸置疑。我們應改革傳統的教育體系,真正建立學校教育和成人教育相互銜接和融合的新教育體系。同時,還應貫徹“兩條腿走路”的方針,成人教育的建設與發展,既要重視普及又要重視提高。
作者:教育科學大連5~11G5成人教育學刊王國輝20072007
成人教育/工農教育/普通教育/終生學習
  Adult education/Farmers and workers education/Popular education/Lifelong learning

網載 2013-09-10 21:56:58

[新一篇] 對市場經濟條件下國家教育權作用的再認識

[舊一篇] 對當代傳記文學的回顧與展望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