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經濟倫理的一種解說

>>>  史地研究雜志方面文獻收集  >>> 簡體     傳統


    生產關系兩個層次的邏輯把握
  生產關系中存在著道德層次(關系)和經濟層次(關系),道德層次(關系)與經濟層次(關系)是同一事物——人類生活本質關系即生產關系——的兩面,它們以分工和分配體系為基礎統一于生產關系之中。從根本上講,不存在道德生活與經濟生活的分解,道德生活就是經濟生活,經濟生活就是道德生活,不存在道德生活之外的經濟生活,反之亦然。(注:戴文禮:《公平論》,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7年版,第45~46頁。)只是由于人們從不同的角度認識生產關系,或是看到道德層次(關系),或是看到經濟層次(關系),因而割裂了兩者的統一。那么,生產關系之中是如何包含道德與經濟這兩個層次?它們的統一與分裂情況是如何形成的呢?在分析這些問題之前,必須首先明確生產關系與分工和分配的關系。
  首先是分工關系。生產關系與分工、分工與使用價值和價值有著內在聯系。如果我們撇開各種特定社會形式,人類進行生產的目在于生產使用價值即產品。馬克思指出:“……勞動過程,……是制造使用價值的有目的的活動,是為了人類的需要而對占有自然物,是人和自然之間的物資變換的一般條件,是人類生活的永恒的自然條件,因此,它不以人類生活的任何形式為轉移,到不如說,它是人類生活的一切形式所共有的。”(注:《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05~206頁。)這表明撇開特定社會形式,人類生產目的就是為了使用價值。因此,從邏輯角度講,生產關系是與使用價值的生產是一致的。那么,使用價值與分工存在著什么樣的關系呢?馬克思指出:“各種使用價值或商品體的總和,表現了同樣多種的、按照屬、種、科、亞種、變種分類的有用勞動的總和,即表現了社會分工。”(注:《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55頁。)因此,分工與使用價值是一致的,而使用價值與價值是對立統一的關系,所以,分工與使用價值和價值具有內在一致性。人們可能會有這樣的疑問:價值是與商品交換相聯系的概念,這里提出是否矛盾呢?實際上并不矛盾,原因有三:一,這是從邏輯上把握生產關系的道德層次與經濟層次的需要;二,價值范疇的最初含義本來是指物品的使用價值或效用,英國著名經濟學家杰文斯認為:使用價值是“價值一辭的通俗用法”(注:張卓元主編《政治經濟學大詞典》,經濟科學出版社1998年版,第35頁。)三,使用價值是具體勞動創造的,價值是抽象勞動創造的,但是具體勞動和抽象勞動并不是兩次勞動,而是同一勞動的不同方面,所以,如果抽象掉社會形式,創造使用價值的勞動是具體勞動也是抽象勞動,反之亦然。抽象地說具有使用價值的勞動產品就具有價值。在這種意義上說,生產關系與分工、分工與使用價值和價值有著內在聯系。
  其次是分配關系。分配關系是生產關系的表現和反面。馬克思認為:“一定的生產關系是一定分配關系的前提。……一定的分配關系只是歷史規定的生產關系的表現”;(注:《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997頁。)另外,馬克思還指出,從分配關系的性質看,它是“生產關系的反面”,(注:《資本論》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93頁。)之所以說分配關系是生產關系的反面,還因為分配關系貫穿于生產關系的全過程。馬克思指出:“在分配是產品的分配之前,它是(1)生產工具的分配,(2)社會成員在各類生產之間的分配”,(注:《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冊,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33~34頁。)這說明分配實際上包括生產資料、勞動者的分配和消費品的分配,而前者的分配決定后者的分配,分配因此貫穿于生產的全過程;同時,這里要強調的是由于生產關系與分工具有內在聯系,所以,分工與分配密切相關。其實,上面所說的勞動者的分配也就是分工關系。因此,分配不僅與生產關系具有內在一致性的,分配與分工也具有內在關系。
  由于生產關系與分工和分配的內在聯系以及分工與分配的內在聯系,所以,分工與使用價值和價值密切相關,分配與使用價值和價值也是密切相關的。這樣,由生產關系與分工、分配的關系,到分工、分配與使用價值和價值的關系,現在我們可以深入到生產關系的兩個層次了。
  從抽象意義上講,道德層次(關系)與使用價值具有一致性,經濟層次(關系)與價值具有一致性,使用價值與價值是對立統一的關系,因此,道德層次(關系)和經濟層次(關系)也是對立統一的關系。道德層次(關系)與經濟層次(關系)的統一性表現為道德層次(關系)內含著經濟意義,經濟層次(關系)內含著道德意義,道德層次(關系)與經濟層次(關系)的對立性表現為道德層次是建立在人類整體利益、以勞動者平等為基礎的關系之上,經濟層次是建立在個人利益、以勞動能力平等為基礎的關系之上的。
  由上可知,分工同勞動者生產的使用價值相一致,而不同的分工或使用價值都是人類總勞動不可缺的組成部分,其使用價值不可能被他人的使用價值所代替,勞動者及其勞動沒有高低貴賤之分,因此,不同的使用價值不具有可比性,這使每種分工都處在相同地位,從而保證人類生產的分工合作關系。道德觀念就是以此為基礎的。換言之,生產關系中的道德層次(關系)體現為勞動者整體意義上的普遍平等關系,即以勞動者為尺度形成道德關系。這種道德關系的整體性的基本功能是維護生產的合作關系,從而維護生產的分工關系,并從始至終存在于人們的生產之中,具有經濟性質。因此,若僅僅從分工和使用價值來考慮勞動者的利益,就應當實行按勞動者分配,即以勞動者為尺度,體現全體勞動者主體地位的平等。這就是說,生產關系中的道德層次本身就具有經濟意義,是以道德關系為主的道德與經濟的統一。
  其次,經濟層次(關系)與價值具有一致性。我們知道,人類無差別勞動即抽象勞動凝結成為價值。就價值來說,有意義的是量,即勞動量的差別。由于勞動不過是勞動能力即勞動力的使用而已,所以,也就是勞動能力大小的問題,實際上是勞動能力的差別問題。從價值創造角度看,勞動能力不同的勞動者在同一時間生產相同的使用價值,其物化的不論是使用價值還是價值都是不同的,勞動能力強的物化勞動多,(與生產資料結合效率高)創造的財富多,從而創造的價值大,反之則小;從社會分工體系看,不同的分工——使用價值的生產——需要不同勞動能力的勞動者,這樣,“人盡其才意味著利用、發揮了勞動者的勞動能力,物盡其用意味著生產資料得到了充分利用”。(注:厲以寧:《經濟學的倫理問題》,三聯出版社1995年版,第3頁。)否則,無法進行合理的分工,從而進行有效的生產勞動,也就無法創造更多的財富和價值。從這種意義上說,勞動能力就是生產力,生產力是勞動能力的體現。馬克思認為,工業的歷史也是“一本打開了的關于人的本質力量的書。”(注:《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27頁。)可見,價值具有經濟含義,價值與經濟層次(關系)是一致的。與之相應,從分配看,就應當根據勞動能力和創造的價值來分配,實現勞動者個人經濟利益,從而體現了勞動者的價值;如果不按這個原則來實現勞動者的利益,就會傷害勞動者的生產積極性,也就否定了分工體系的現實合理性,最終破壞了生產。所以,生產關系中的經濟層次(關系)體現的是勞動者個體意義上的平等,即以勞動能力為尺度形成經濟關系。這種經濟關系的個體性的基本功能是維護了生產的最主要的動力——勞動力——的平等關系,同時也維護了分工關系,因而具有道德性質。因此,按勞能力分配,也是按勞分配的一種形式,(注:何煉成:《也談勞動價值論一元論》,《中國社會科學》,1994年第4期。)它體現的是勞動者個體在勞動能力上的平等,反映生產關系的經濟層次內含著平等的道德關系。當然這種平等是差別平等,即對不同的勞動者以勞動能力也就是以價值為尺度實行相同的對待。總之,按勞動能力分配是以經濟關系為主的經濟和道德的統一。
  綜上所述,生產關系中道德關系實質上可以歸結為一種整體主義。它意味著所有勞動者在生產中都擁有一種共同利益,突出勞動者的平等,要求在勞動者之間實行平等的利益分配原則,即按勞動者分配,所以,道德層次(關系)蘊涵經濟意義,在此意義上講,生產關系中的道德層次實際上形成的是以道德關系為主的道德與經濟的統一關系。經濟關系的實質是個人利益和利己主義。它表示在生產中勞動者存在不同利益,突出了勞動(能力)平等,要求勞動者之間在利益分配上對勞動者區別對待,即按勞動能力分配,因此,經濟層次(關系)之中蘊涵道德意義,從這個意義上講,生產關系中的經濟層次實際上形成的是以經濟為主的經濟與道德的統一。由于使用價值與價值是對立統一的關系,所以,道德層次和經濟層次是對立統一的。從對立方面看,一個是整體主義,另一個是個人主義:一個要求利益平等分配,另一個要求利益差別對待,否則都會影響到生產的分工與合作。從統一方面看,道德層次與經濟層次是互通的。道德層次體現為勞動者意義上的平等,經濟層次體現為勞動(能力)意義上的平等,勞動者與勞動能力是分不開的,所以人們建立在生產關系上的兩個方面都是平等關系,只是不同層次上的平等。從邏輯上講,人與人真正的平等是建立在勞動能力平等之上的平等,(注:呂世榮:《馬克思社會發展理論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1年版,第92頁。)是勞動者平等和勞動能力平等的統一,即按勞動者分配與按勞動能力分配的統一,這就是說按勞動者分配就是按勞動能力分配,按勞動能力分配也就是按勞動者分配,并且是以勞動能力平等為基礎的按勞動者分配與按勞動能力分配的統一,實際上就是按需分配。以能力平等為基礎的按需分配,真正體現了經濟倫理內在統一關系,是符合人類所追求的價值目標的;但是,正如分析的那樣,經濟與倫理的分裂的狀況也內在地體現了一定層次的道德關系與經濟關系的統一。簡言之,生產關系中的道德關系和經濟關系,從邏輯上揭示了經濟倫理的經濟和道德對立統一的內在聯系。
    經濟倫理的歷史分析
  人類社會發展史表明,經濟倫理貫穿于人類社會始終,經歷了由統一、對立、再統一的否定之否定的發展歷程。
  原始社會經濟和道德是以自然分工和按勞動者分配為基礎的統一,而且按勞動者分配就是按勞動能力分配,按勞動(能力)分配也就是必須是按勞動者分配,它突出的是生產關系中的道德關系,即按勞動者(甚至按人)分配。這種經濟倫理的統一是由極端低下的生產力決定的。這反映了以生存為根本目的人類社會發展狀況。原始社會,人是自然的奴隸。“自然界起初是作為一種完全異己的、有無限威力和不可制服的力量與人們對立的,人們同它的關系完全像動物同它的關系一樣,人們就像牲畜一樣服從它的權力”。(注:《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5頁。)這種狀況下,生產勞動完全是以人的生存為目的的,人本身特別是人的體能成為最重要的生產力。從這個意義上說,原始社會物質生產實際上就是人口生產,即社會物質、經濟發展取決于人口生產狀況。人本身數量的增加、素質的提高就是生產力發展的標志。(注:余金成:《馬克思“兩大發現”與現實社會主義》,天津社會科學出版社2000年版,第59頁;呂世榮:《馬克思社會發展理論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1年版,第86頁。)但是,人類在結合體能上并非最強的物種,單個人是無法生存的。原始人必須以整體的力量面對神秘莫測的自然界,由此形成了以性別為主的自然分工協作關系,每個人都盡其所能為整個共同體勞動,每個人有都必須依附于共同體而生存。勞動者與其勞動(能力)是統一于生產關系之中,按勞動者分配與勞動(能力)分配完全一致,按勞動者(甚至按人分配)就是按勞動(能力)分配,而按勞動(能力)分配也就是必須是按勞動者分配。正是在這種意義上,生產中的道德關系與經濟關系是統一的。原始社會,由于人類生產力極端不發達,突出的是生產關系中的道德關系,即按勞動者(甚至按人)分配。當然,這種道德關系,即人與人之間的平等互助、團結友愛是有極大局限性的,僅僅以血緣關系為限度。因而,從按勞動者分配就是按勞動能力分配來講,體現了以道德關系為主的經濟與道德的統一,但是從勞動能力分配就是按勞動者分配來講,經濟與倫理則是對立的,因為,真正意義上的經濟倫理的統一,是建立在以能力平等為基礎之上的按勞動者分配和按能力分配統一。原始社會經濟倫理意義在于,它是以人為目的的;而原始社會經濟倫理局限性在于,它是原始社會人類生存原則的必然結果,具有自然必然性。
  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的經濟和倫理是完全對立的關系。進入文明社會后,階級和國家的出現是人類社會的鮮明標志。因為生產力發展而又不發達,對物質產品的占有就使得階級產生成為必然,原來管理氏族的首領們變成對群眾剝削的統治階級。統治階級及其國家“需要用暴力手段的積聚和集中——首先是軍事和發動戰爭的能力——來支撐自己”。(注:戴維·赫爾德等著,楊雪冬等譯《全球大變革》,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1年版,第45頁。)因此,暴力成為統治階級使用的無邊無界的工具;同時,由于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的分工,統治階級不僅壟斷了人的勞動能力發展的物質基礎,而且壟斷了人的智力——最根本的勞動能力——發展基礎,從而增強自身能力,因此,“人類的才能的發展,從一開始就要靠犧牲多數的個人,甚至要靠犧牲整個階級才能實現”,(注:呂世榮:《馬克思社會發展理論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1年版,第115頁。)少數人能力的發展建立在大多數人能力不發展的基礎上,廣大人民群眾不僅在物質上依附于統治階級,而且精神上成為低能力者,被剝奪了發展自身能力的機會。反映到生產關系中,統治階級天生就是治人者,被統治階級生來就是為人治者,即所謂的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于人。以此為基礎,統治階級不斷強化生產關系中的經濟關系,將這種經濟關系硬化為經濟制度,并由國家政權維持捍衛,而生產中的道德關系弱化,變成一種意識形式,以宗教為載體,成為一種軟約束的社會機制。同時,它也必須是統治階級贊同的。這樣,道德為觀念性的意識形態就是一種必然,這是因為社會根本無能力解決或顧及到生產關系中的道德關系。但是,統治階級又不能完全不顧及到這種道德關系,因為在自然經濟條件下,脆弱、貧苦和無助的人們經受不住天災人禍的侵害,所以無論是西方的宗教還是東方的儒家倫理道德都是這種狀況的必然反映和結果。生產關系中的道德關系的經濟性質就越來越弱化為一種觀念道德,以至于人們不能或無法認識到生產中的道德關系或道德的經濟性質。原始社會的按勞動者分配和按勞動(能力)分配的統一讓位于按勞動者分配和按勞動(能力)的對立。在人身依附的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這種對立由于統治階級完全壟斷了發展勞動能力的物質和精神資源,不僅僅是按所謂的“能力”分配,而且徹底否定了按勞動者分配,是超經濟剝削。但是這里必須強調的是,建立在人身依附關系之上的道德觀念畢竟是人類社會生產力不發達的自然經濟的產物,正因為如此倫理道德自然也就隨著生產力的發展而發展了。
  與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一樣,資本主義社會的經濟和倫理也是對立的,但是出現了一定程度的量的變化,發達資本主義社會實行的普遍福利制度,從某種意義上講,就是承認了經濟倫理的一致性。這是資本主義生產關系本身的要求決定的。資本主義實行按資分配,否定了奴隸社會、封建社會生產資料的壟斷和超經濟剝削;否定人身依附關系,從而使勞動者與資本“平等”交換獲得“自由”;這樣,解放了勞動力和生產資料,極大的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和生產社會化進程。(注:呂世榮:《馬克思社會發展理論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1年版,第177~178頁。)當然,資本與勞動力只是形式上的平等,資本購買的是勞動力,但獲取的是創造剩余價值的勞動,否定了按勞動(能力)分配,否定了經濟層次中的經濟倫理;勞動者的所謂自由不過是服從按資分配的自由,即資本剝削剩余價值和獲取同等利潤的自由,勞動力只是生產的手段、創造剩余價值的商品;勞動的產物——商品、資本——卻統治著勞動者,勞動者擺脫了人的依附又陷入物的依附。資本主義社會經濟倫理從根本上說是對立的。但是,按勞動力分配即按勞動力價格分配可以說是形式上的按勞動能力分配,從形式上承認了經濟倫理的一致性;物的依賴性超越了以自然分工關系為基礎的自然血緣關系、人身依附關系和人的地方性聯系,形成以自由分工為基礎的人的獨立性、人的全面的社會關系和多方面的需求以及全面的能力體系,為以自覺分工為基礎的人的全面發展創造了條件,為以按勞動能力分配為基礎的按勞動者分配與按勞動能力分配的統一創造了條件。長期以來,資本主義生產利潤的內在動力和工人階級斗爭的外在壓力迫使資本主義承認道德關系并使道德成為制度要求沉淀在社會生產之中,如最低工資標準、貧困線標準、義務教育等,進而通過福利制度將道德廣泛化。資本主義普遍福利制度是經濟倫理的量變,對此應當有清醒認識。
  資本主義實行福利制度的內在動力是利潤。福利制度實際上是以有利于資本主義的利潤為原則的;同時,這里需要強調的是,發達國家福利制度的實施還在于對不發達國家的剝削。資本家階級把生產轉移到勞動力成本低的地區或國家就是明證。不平等的資本主義世界體系是資本主義在全球剝削剩余價值和謀取利潤的產物。資本主義生產的根本目的在于利潤。為了獲取最大限度的利潤,一般采取的手段就是減少生產成本,特別是勞動力成本,即工資額。例如,假設生產成本是X,它包括工資額、納稅額和機器設備和原材料的費用。Y是市場售價,Y-X就是利潤。X越低Y越高,則利潤越大,反之則越小。因此,降低生產成本是資本家階級的必然選擇。對于機器設備原材料的費用,生產者必將應用新技術以降低成本。但是,當新技術的采用普遍化時,以此降低成本的方式就到頭了;對于納稅額,由于納稅是為生產者所需的服務的費用,它是包括政府著力保證特定生產者集團對市場的某種程度的壟斷,稅率太低最終會影響生產者的利潤,因此一定的納稅額是必須的。(注:伊曼努爾·華勒斯坦著,赫名瑋、張凡譯《自由主義的終結》,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2年版,第388~391頁。)所以,在一定意義上可以抽象掉生產成本的這兩個因素,那么,降低工資額就是獲取利潤的最重要的手段。歷史上早期資本家階級正是用這種低工資來謀取利潤的,為此不惜采用女工和童工。但是降低工資額有其限度的,當生產擴大而工人的工資降低或有限時,就會造成生產無限擴大與消費者需求有限的矛盾,不僅影響利潤而且造成經濟危機破壞資本主義的生產。保羅·斯威齊指出,資本主義的危機“絲毫不在于市場的匱乏,而在于工資收入者與剩余價值獲得者之間收入分配的不當”。(注:保羅·斯威齊著,陳觀烈、秦亞男譯《資本主義發展論》,商務印書館2000年版,第175頁。)所以,工資額的降低是有限度的,否則就會產生經濟危機,不僅影響利潤而且會對資本主義生產造成巨大的破壞。從根本上講,正是由于一次次的經濟危機導致資本主義實施福利制度,因為這有利于緩解危機從而有助于獲取利潤。這里還要強調的是,福利制度實際上不過是工人創造的“剩余價值的再分配而已”;(注:伊曼努爾·華勒斯坦著,赫名瑋、張凡譯《自由主義的終結》,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2年版,第132頁。)同時,在資本主義世界體系中,“北方財富有相當大的一部分是從南方轉移過來的剩余價值,”(注:伊曼努爾·華勒斯坦著,赫名瑋、張凡譯《自由主義的終結》,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2年版,第267頁。)也就是說,在“世界體系的等級中剩余價值的分配是不平等的。”(注:伊曼努爾·華勒斯坦著,赫名瑋、張凡譯《自由主義的終結》,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2年版,第167頁。)即國內和國際剩余價值的剝削是資本主義的福利制度和利潤獲取的堅實基礎。
  工人階級長期斗爭是資本主義實行福利制度的另一主要原因。這里就不用多說了。
  當前南、北方之間的貧福分化的加劇就是對不發達國家剩余價值剝削的結果,它緩和了發達國家的矛盾和經濟倫理的嚴重對立狀態卻加重了南、北方國家矛盾。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發展史已說明經濟倫理的對立的限度,那么在世界體系中經濟倫理又怎能長期保持這種嚴重的對立狀態?取代資本主義是社會發展必然要求,是經濟倫理內在一致性的要求。
  社會主義的目的和價值,從某種意義上說就是否定經濟倫理的對立關系,實現經濟倫理的再統一。
    對社會主義經濟倫理的思考
  正如上面分析的那樣,資本主義經濟倫理的對立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資本主義對道德關系的重視也不僅是出于主觀考慮。對社會主義來說,經濟倫理的統一具有客觀必然性。社會主義經濟倫理包括以按勞分配為主的現實社會主義經濟倫理和按需分配的理想社會經濟倫理。現實社會主義的特殊性決定了道德關系在經濟倫理的特殊意義。
  首先分析現實社會主義的經濟倫理。
  如上所述,按勞分配,即按勞動能力分配,是以勞動能力為尺度、承認個人利益差別的平等,是經濟層次的平等,是生產關系中經濟層次上的經濟關系與道德關系的統一。按勞分配否定了資本主義的按資分配,是人類經濟倫理的一次飛躍;但按勞分配與按勞動者分配是對立的,按勞分配“這種平等的權利,對不同的勞動來說是不平等的權利,”(注:《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1頁。)它否定了生產關系中的道德層次的平等,所以,馬克思認為按勞分配仍然是“資本主義的法權”。按勞分配只是社會主義第一階段的經濟倫理。以按勞分配為主的現實社會主義經濟倫理,與馬克思設想的按勞分配是有距離的:現實社會主義甚至還不能徹底達到經濟層次的平等,更不能實現以勞動能力平等為基礎的按勞分配和按勞動者分配的統一,不能實現人類真正的平等。這給對社會主義平等充滿自信的人們帶來了困惑,這種困惑貫穿現實社會主義的理論和實踐。
  從理論上看。生產關系中道德層次和經濟層次的關系問題沒能得到重視,特別是道德關系被掩蓋起來了。原因是:一,道德關系與經濟關系雖然性質不同但都源于分工關系,又都表現為分配關系,其中道德關系所要求的按勞分配和經濟關系所要求的按勞動能力分配結合在一起,但在現實中,前一種分配被掩蓋了。二,生產關系對道德關系的需要是著眼于社會合作的,這客觀上使社會對勞動者的關懷轉變為對人本身的關懷。但人作為主體本身具有多重社會角色規定,到使道德內容的表現形式具有不確定性,這也造成生產關系兩個層次辨認的困難。三,馬克思設想的那種建立在發達資本主義社會基礎上、第一階段的社會主義的經濟倫理有特定限制,只能實行以勞動能力不平等、資本主義法權為基礎的按勞動能力分配的生產關系。四,在階級斗爭表現為社會歷史的主要歷史時期,社會主義理論一般不強調社會分工關系與不同勞動(能力)之間的區別,即按勞動(能力)分配的經濟關系,而只是突出分工關系包含的生產關系的平等性,即按勞動者分配的道德關系。理論認識的困難必然造成實踐上的偏差。
  從實踐上看。一是忽視現實社會主義建設的生產力特別是人的勞動能力極其落后的歷史前提,把生產資料甚至落后的手工工具的時空集中和規模化認為是社會化,強化了原有的自然經濟和人的依賴關系,不僅沒有實現人的全面發展而且影響了人的勞動能力的提高。二是建立在上面基礎上的按勞動者分配,忽視勞動者能力及其利益的差別,嚴重限制甚至扼殺了勞動者的進取心、積極性和勞動能力的發揮。(注:王建均:《公有制主體制論》,天津師范大學碩士論文(未刊稿)2000年,第17頁。)三是把馬克思主義教條化,否認現實社會主義與市場經濟的內在關系,貽誤了社會主義生產力發展和人的能力發展的機會。
  現在,社會主義國家拋棄教條的蘇聯模式進行大規模社會主義改革、特別是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時,不得不放棄按勞動者分配的平均主義理想,不得不強調根據勞動者的能力來分配勞動崗位和個人消費品。但是,無論哪種情況都對生產關系的兩個層次作了傾向性的理解,未能全面揭示兩個層次的客觀內容。當前,經濟倫理問題的提出和思考,為我們重新審視生產關系的兩個層次提供了有利的現實條件。
  社會主義的性質決定了我們不僅要關注經濟層次的平等還要特別注重道德層次的平等,而對于兩種平等之間的關系,最根本的解決途徑是勞動能力的平等化,即以勞動能力平等為基礎的經濟倫理的統一。
  首先是經濟層次的平等。經濟層次的平等要求按勞動能力分配。按勞動能力分配實現了勞動者的利益,體現了勞動者的價值,激發了勞動者的創造性和能力的發揮,提高了生產效率。所以,著名經濟學家厲以寧認為,勞動能力的充分發揮就是效率。(注:厲以寧:《經濟學的倫理問題》,三聯出版社1995年版,第3頁。)從這種意義上說,按勞分配與效率是一致的。我們否定改革前的按勞動者分配的平均主義所出現的生產力的快速發展也證明了這一點;國家科技獎的設立更是對按勞分配的肯定。按勞分配提倡的是能力本位,是對按資分配和權利本位的否定。同時,由于現實社會主義還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存在以公有制為主體的多種所有制形式,與之相應應當實行以按勞分配為主體的多種分配并存的分配制度。
  其次是道德層次的平等。關于道德層次的平等應當注意以下幾個方面:一,強調道德層次的平等不是回到過去的按勞動者分配的平均主義的老路上去,而是在按勞分配為主的前提下要特別重視道德層次的平等。二,重視道德層次的平等是社會主義政權的階級性質決定的。社會主義政權性質決定了它應當確立共同富裕的發展目標。這表明社會主義生產關系更應該注重經濟倫理中的道德關系的建構。社會主義必須為弱者和勞動能力低的人保證道德許諾,即不同于以往社會中勞動能力強的支配勞動能力弱的、侵犯弱者應得的利益,而應該積極提供、保證勞動能力低的和弱者生存和發展的經濟的道德幫助。社會主義政權對弱者權利的維護主要是通過強化道德關系來實現,這也是人類第一次從生產關系本身來把握道德關系和經濟關系現象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提出為實現社會主義經濟倫理創造了條件:由國家權力機關實施道德關系的建構。具體來講,從一般輿論倡導、組織社會公益性援助工程到深入財政、金融、稅收、信貸、投資和分配等一系列經濟運做環節,并表現為相應的法制規范。這樣,人類社會原本存在的道德要求從隱蔽走向公開,原本就產生的社會規范由零碎變為系統,原來就有的道德現象從偶然趨向了必然。也就是說,通過社會主義道德關系終于在人類一般生產關系中確立了中心地位。
  第三是勞動能力平等化。勞動能力的平等化是一個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人類社會的發展和現實社會主義的經驗教訓表明,勞動能力平等的關鍵是全體社會成員獲得平等的受教育的機會,這是建立在一定物質基礎之上的。因為,必須有充足的物質財富,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才能脫離直接的物質生產。而生產力發展、物質財富增加不過是勞動能力提高的體現。勞動能力的提高和物質財富的增加是一種互為因果的關系。(注:余金成:《馬克思“兩大發現”與現實社會主義》,天津社會科學出版社2000年版,第91~92頁。)我們的現實也說明了這點:教育落后、勞動能力低和貧窮是互為因果的。所以,鄧小平指出,國力的強弱,經濟發展的后勁的大小,越來越取決于勞動者的素質,取決于知識分子的數量和質量;因此,他又指出,寧可其他方面慢一點、少一點、緊一點,也要保證教育事業的發展,否則就會誤大事,就要負歷史責任。我國加入WTO后,將面對更加激烈的國際競爭,最關鍵的是人才的競爭,這仍然是教育問題。我們在實施發展高等教育特別是建設國際性大學戰略的同時,更應該重視和加強基礎教育。這既是迎接國際挑戰的要求,也是實現人與人真正平等條件。當然,人與人的真正平等或者說以勞動能力平等為基礎的經濟和道德的統一是理想社會的本質體現。
  現在我們來看理想社會的經濟倫理。未來的理想社會把各盡所能、按需分配鮮明地寫在旗幟上。這是經濟關系向道德關系的轉化,是以人為尺度、以人本身為標準的生產關系,是對人的依附關系和物役使人關系的否定。馬克思客觀地讓道德在理想社會發生關鍵作用。這種道德關系實質上就是經濟關系。理想社會經濟關系和道德關系實現統一,是以勞動能力平等為基礎的經濟關系和道德關系的統一。這種統一有其客觀條件:一是物質財富的充分涌流。在理想社會,“現實財富的創造較少地取決于勞動時間和已耗費的勞動量,……相反地卻取決于一般的科學水平和技術進步,或者說取決于科學在生產上的應用,”(注:《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211頁。)勞動者“不再是生產過程的主要當事者,而是站在生產過程的旁邊。”(注:《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211頁。)二是勞動能力平等。生產力高度發達、物質財富充足、生產必要勞動時間大為縮小,為整個社會和社會的各個成員提供大量可以自由支配的時間,他們可以根據自己的天賦、興趣和愛好,自由全面地發展自己能力、挖掘自身的潛力,使人們具有大體相當的勞動能力;所以,勞動能力平等化并不是人人都具有一種能力,而是具有地位相同的能力,如科學、藝術等。勞動能力平等化,人與人實現了真正的平等,按需分配成為可能;三是勞動成為生活的第一需要——樂生需要。這只有在勞動的內容、形式和條件都發生質變的情況下才能成為現實,即勞動內容是主體根據自身的興趣、能力自主選擇;勞動形式變得輕松、有趣;勞動條件包括勞動環境人化與自然化一致、協調、和諧。這樣,各盡所能、按需分配就不再是我們原來認定的是一種道德關系的體現,它實際上就是生產關系,是經濟關系和道德關系的統一。如果在人類早期這兩者是統一的,那么,它們也必然最終走向“復歸”,但不是以人的生存為目的的復歸,而是向人的自由、全面發展的飛躍;如果這兩個層次走向復歸是一種質變,那么今天這兩個層次正發生著量變。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學報京90~95B8倫理學王建均20032003生產關系中的經濟層次和道德層次的內在關系從邏輯上揭示了經濟和倫理的對立統一關系,以此為基礎,通過歷史和現實的分析,可以更深刻地認識經濟和倫理的內在一致性。王建均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馬列系2000級博士研究生 作者: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學報京90~95B8倫理學王建均20032003生產關系中的經濟層次和道德層次的內在關系從邏輯上揭示了經濟和倫理的對立統一關系,以此為基礎,通過歷史和現實的分析,可以更深刻地認識經濟和倫理的內在一致性。

網載 2013-09-10 21:57:04

[新一篇] 對組建圖書發行集團一些問題的思考

[舊一篇] 對美國意識形態進攻和戈爾巴喬夫“非意識形態化”的思考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