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杰帕伊訪華和中印關系

>>>  史地研究雜志方面文獻收集  >>> 簡體     傳統


  今年6月22-27日,印度總理瓦杰帕伊應國務院總理溫家寶的邀請,對中國進行了正式訪問。這次訪問受到中印雙方的高度重視和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究其原因,主要有兩個方面:其一,世紀之交的中印關系經歷過戲劇性的變化,走過了一條U型的道路,在新世紀兩國關系如何發展自然引起包括中印人民在內的世人關切。其二,在國際風云變幻的今天,世界上兩個人口最多的發展中大國睦鄰互信、友好合作,不僅對南亞和亞洲地區形勢有直接和重大的影響,而且是關系世界和平、穩定和發展的重要因素。
    一
  瓦杰帕伊總理這次訪問是在印總理拉奧1993年訪華之后事隔10年進行的,是對朱róng@①基總理2002年1月訪印的回訪,是新世紀印度在對華關系方面采取的一次重大外交行動。此訪是近3年來中印關系明顯改善和穩步發展的結果,又肩負著進一步推進兩國關系的使命。
  中方對瓦杰帕伊來訪給予了熱情歡迎和高規格接待。胡錦濤主席、江澤民主席、吳邦國委員長和曾慶紅副主席分別會見了瓦氏。溫家寶總理和瓦杰帕伊總理就雙邊關系和共同關心的國際和地區問題廣泛、深入地交換了意見,于6月23日簽署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印度共和國關系原則和全面合作的宣言》。兩國政府還簽訂了有關司法、教育、文化、科技、能源、檢疫、簡化簽證手續和擴大邊境貿易等10個文件。《中印關系原則和全面合作的宣言》(以下簡稱《宣言》)集中體現了訪問的成果。《宣言》是一份綱領性文件。在《宣言》中,雙方充分肯定目前兩國關系的進展及其意義;認為中印之間存在著發展睦鄰關系的共同愿望和廣泛的共同利益;確認了進一步推動長期建設性合作伙伴關系發展所遵循的原則;全面規劃了兩國在各領域的合作目標;就一系列重大國際問題達成了共識;在雙方相互關切的問題上增進了理解,并取得了進展。
  瓦杰帕伊總理訪華的主要成果和意義主要體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1.雙方肯定共同利益大于分歧,兩國互不構成威脅。這為中印發展長期友好合作關系提供了可靠的前提。眾所周知,這是中方的一貫主張。但在印度,長期以來在此重要問題上眾說紛紜,一些人常常主次不分,突出雙方分歧,渲染中國是印度的主要潛在威脅。所謂“中國威脅論”甚至成為印度1998年核試驗的借口。1999年6月,雙方達成互不構成威脅的共識,使兩國關系得以恢復。現在,兩國總理在《宣言》中不僅重申上述共識,而且明確聲明兩國共同利益大于分歧,雙方互不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脅。這對中印關系長期穩定的發展具有重大的意義,是中印發展睦鄰友好與合作伙伴關系的重要前提。
  2.雙方重申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即互相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內政、平等互利、和平共處,是發展兩國長期建設性合作伙伴關系的基礎。這為中印關系在21世紀的健康、穩定發展提供了根本保證。
  3.雙方同意從根本上加強兩國在各層次、各領域的雙邊關系,并具體提出了合作領域和目標。兩國將加大雙邊合作特別是經貿領域合作的力度,將兩國關系推進到一個新水平。
  4.雙方強調在維護亞洲和世界的和平、穩定和繁榮方面有共同利益。雙方希望在地區和國際事務中增進相互理解,進行更加廣泛和密切的合作。
  5.雙方對相互的關切采取積極、務實和向前看的態度,增加了相互理解和信任,有助于歷史遺留問題的逐步解決。
  瓦杰帕伊總理對中國的訪問取得了圓滿成功。雙方的會談、會見和簽署的文件進一步鞏固了傳統友誼,增進了相互理解和信任,保持和加強了中印關系良好發展的勢頭。溫家寶總理表示,《宣言》標志著中印關系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雙方應努力開創雙邊關系的新紀元。瓦杰帕伊總理表示,《宣言》增強了雙方推進長期合作的決心,開拓了兩國合作的新領域,使雙方可以攜手努力共建亞洲的未來。
  國際輿論對印度總理訪華結果作出了積極評價。俄羅斯《新聞時報》認為,訪問取得了歷史性突破。法國《回聲報》說,中印準備擱置分歧,加強經濟合作。日本《東京新聞》稱中印《宣言》使兩國進入了對話與合作的新時代。
    二
  中印從1950年建交以來的53年中,相互關系走過了不平坦的道路。中印曾于1954年共倡著名的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營造過“中印人民是兄弟”的50年代。兩國也曾于上世紀60年代初在邊境上發生短暫武裝沖突,并造成其后雙邊關系長達14年的冷淡。1976年雙方恢復互派大使后,關系逐步改善和發展。印度總理拉吉夫·甘地1988年12月訪華后的10年,兩國關系得到全面恢復。1998年5月印度核試驗后,中印關系經歷了挫折—恢復—發展的U型過程。我于1998年4月出任駐印度大使,2001年6月離任回國,親身經歷了中印關系最新的馬蹄型變化。1999年6月,印度外長訪華,雙方達成重要共識,即:中印互不構成威脅是兩國恢復和發展關系的前提,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是中印恢復和發展關系的基礎。4年來,兩國關系沿著正確的方向前進,保持了不斷改善和發展的勢頭。
  1.兩國領導人的互訪對增信釋疑和發展雙邊關系起著巨大的推動作用。2000年5月,在中印慶祝建交50周年的良好氛圍中,印度總統納拉亞南對中國進行國事訪問,標志著中印關系在遭受暫時挫折后重新回到正常發展的軌道。江澤民主席在會談中對未來兩國關系的發展提出了4點建議,為21世紀的中印關系指明了方向。2001年1月,李鵬委員長訪印,進一步推動了兩國友好關系。2002年1月,朱róng@①基總理訪印,同瓦杰帕伊總理等印領導人取得了廣泛共識,簽訂了一系列合作文件,達到了鞏固友好、增加信任、加強合作的目的。其后,江澤民主席和胡錦濤主席先后在國際場合會見印總理。這次瓦杰帕伊總理訪華,揭開了中印關系新的一頁。兩國領導人頻繁互訪和會見對增進相互了解與信任,發展友好合作關系,發揮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2.擴大共識和突出共同利益是雙方的愿望和需要。兩國領導人總攬國際關系全局,從中印友好大局出發,著眼未來,就中印關系達成重要共識,主要內容有:(1)中印是文明古國,又是鄰國,睦鄰友好是惟一的選擇。(2)雙方高度重視與對方的關系,確認這一關系的基礎是兩國共倡的和平共處五項原則。(3)中印之間不存在根本利害沖突,雙方互不構成威脅。(4)中印發展建設性合作伙伴關系有諸多有利條件,雙方可以互相學習,取長補短。(5)兩國均正致力于現代化建設,都需要和平與穩定,都希望加強在國際事務中的合作。中印友好合作是促進亞洲與世界和平與發展的積極力量和重要因素。(6)中印之間沒有解決不了的問題,對歷史遺留問題,雙方應登高望遠,求同存異,超越歷史,面向未來。
  3.雙邊貿易額迅速增長,經濟合作不斷加強,成為發展和改善兩國政治關系的推動力量和基礎。近年來,中印雙邊貿易發展很快,印成為中國在南亞的最大貿易伙伴。2000年,兩國雙邊進出口貿易額為29.1億美元;2001年增至35.9億美元,增幅達23%;2002年增至49.4億美元,比上年增長37%;今年1-4月為23.1億美元,同比增長71%。與此同時,兩國相互投資開始起步。據中方統計,截至2002年底,中國在印共成立合資企業15家,協議投資金額為3720萬美元;印在華投資項目71個,合同金額1.88億美元,實際投資6320萬美元;中國在印開展承包勞務合作業務累計簽訂合同178份,合同額超過10億美元。
  4.兩國各界各層次人員的交往增多,增進了相互了解,促進了雙邊合作。近兩年多來,中印之間人員的交往明顯增加。省部級代表團的訪問不絕于途。互訪的經貿團組人數大幅度增加。文化、友好往來日益增多。在中國政府的推動下,中國東方航空公司于2002年3月28日開通了北京—新德里、北京—孟買的直航。印度已成為中國公民自費出國旅游目的地國。中印直航不僅方便了兩國人員往來,而且從政治上把兩國距離拉近。雙方交往增加了友好感情和彼此了解,推動了在眾多領域的合作。根據兩國國家元首共識而成立的“中印名人論壇”兩年來3次開會,獻計獻策,起了兩國政府的咨詢機構和民間交往橋梁的積極作用。
  5.雙方加強了在國際事務中的合作,有利于維護地區和世界的和平、穩定與發展。中印在重大國際和地區問題上存在廣泛共識和共同利益。在維護世界和平、推動世界多極化進程、促進有利于共同繁榮的經濟全球化、尊重世界的多樣性、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加強聯合國的作用、反對恐怖主義、人口控制、環境保護、打擊毒品走私等方面,中印有相同或相似的立場。雙方已開始了安全、反恐和政治性磋商與對話。中印在國際事務中的協調與合作正在發揮積極的作用。
  6.雙方對解決相互關切的問題采取了更加積極、務實的態度,并取得了不同程度的進展。近年來,雙方就相互關切的問題保持經常性接觸和溝通,增進了相互了解,態度更趨靈活務實,立場接近。中印聯合工作小組和外交軍事專家小組的會談取得了進展,澄清中印邊境地區實際控制線的工作正常進行。對印方關切的錫金問題,中方既尊重歷史,又考慮現實情況,從中印人民友好出發,采取了靈活的態度,體現了中方的誠意。印方則表示西藏是中國的一部分,是不能獨立的。
  7.印度對華態度趨于客觀、積極。近年來,印輿論有關中國的報道較前客觀。越來越多的印企業家希望同中國加強經貿往來。今年1月,印外長辛哈在第五屆亞洲安全會議上說,在對華關系上,印將繼續持向前看和充滿樂觀的態度。印國防部長費爾南德斯也改變了他過去有關中國是印最大潛在威脅的看法,表示印中相互不構成威脅,兩國之間“重新安排相互關系”的時刻已經來臨。今年4月,費在中國舉國上下抗擊“非典”時訪華,促進了相互了解和合作。
  在充分肯定中印關系積極互動主流的同時,也要實事求是地看到,在當前兩國關系中還存在有待克服的困難和須認真對待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總體上講,雙方的交往不多,相互了解不夠。除了一些近年來互訪過對方國家的官員、商人、學者等少數人對中國的改革開放和印度的經濟改革有一定了解外,兩國廣大群眾對對方缺乏基本的認知。
  第二,相互信任尚未充分建立起來。“中國威脅論”在印仍有一定市場,一些人担心中國同巴基斯坦的軍事合作影響印度的安全。西方某些人關于中印強大后作為兩大鄰國必然發生沖突的“預言”令一些印度人困惑。在中國公眾中,也有人懷疑美印接近是否為了遏制中國,印的核和導彈發展計劃用意何為。總的來說,增信釋疑的問題對中印雙方都存在,真正建立相互信任不是一朝一夕之事。
  第三,中印雙邊貿易額總量仍然有限。去年近50億美元的進出口貿易僅占當年中國外貿總額的0.8%,印度外貿的4.5%左右。這同中印經濟快速發展、國內市場潛力巨大相比,還很不相稱。經濟、科技合作的規模仍然很小。
  第四,雙方相互關切的問題,多數迄未解決。在最大的分歧邊界問題上,雙方的立場存在明顯差距。
  凡此種種,都使中印關系的進一步發展受到制約,都需要認真對待,逐步解決。
    三
  中印建交后半個世紀的雙邊關系發展歷程提供了豐富的經驗和教訓,給人們以深刻的啟迪。無論正面的經驗和負面的教訓,客觀上都是雙方的共同財富。目前,兩國關系面臨著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前景廣闊。
  (一)中印在21世紀建立新型關系的有利條件
  1.兩國國情和建設任務相似,睦鄰合作是共同需要。中印都是低收入的發展中國家,緊緊抓住機遇,繼續進行改革,集中精力加快實現工業化和現代化,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兩國面臨的共同任務。為實現這一戰略目標,兩國都需要長期穩定的國際和平環境和睦鄰友好的周邊環境。雙方需要友好相處,互利合作,互相學習,取長補短。這是時代的召喚和中印人民的共同呼聲。
  2.兩國人民之間的傳統友誼是中印友好合作的巨大推動力。中印兩國有2千年的友好交往史。中印人民之間存在深厚的傳統友誼。即使在印度核試驗后兩國關系嚴重受挫時,廣大印度人民希望盡快恢復印中友好關系。印度前總統納拉亞南今年初對筆者表示,對華友好是印度全體國民的共識。這位老政治家的卓識抓住了問題的全貌和本質。
  3.中印經濟建設的巨大成就為兩國合作提供了堅實的基礎。中國改革開放25年來取得了巨大成就,2002年GDP已達1.2萬億美元。印度從1991年實行經濟改革后的12年是歷史上發展最快的時期,2001-2002年度GDP達到4776億美元。目前兩國繼續保持較快的經濟發展速度。兩國23億人口占世界人口總和的38%,國內市場巨大且充滿潛力。這為兩國不斷擴大經濟合作提供了物質基礎和廣闊的天地。
  4.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和互不為威脅的共識成為中印關系的政治基礎,是兩國關系健康穩定發展的重要保證。兩國關系的歷史使雙方認識到,和則兩利,斗則兩傷。雙方莊嚴聲明,互不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脅。兩國對對方的政策都更加成熟,能夠避免雙邊關系中大的波折。
  5.加強在國際事務中的合作是時代對中印兩國的要求,符合雙方的利益。鞏固和發展同第三世界的團結和合作是中國外交政策的基點。睦鄰友好、與鄰為善、以鄰為伴是中國外交的重要指導思想。印度是發展中國家的人口大國,是中國在南亞最大的鄰國。對印關系在中國睦鄰外交中占有重要地位。印則重視中國在國際上的地位和作用,并希望中國支持印成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亞太經濟合作組織、亞歐會議和上海合作組織成員。
  (二)關于進一步發展中印關系的幾點思考
  1.在不斷加強往來和合作中進一步增進相互了解和信任。中印之間的交往不是多了,而是相當不夠。只有交往多了,才能相互溝通,增加了解。只有相互了解,才能建立信任。只有相互信任,才利推進合作,解決相互關切問題。既要保持高層往來的勢頭,又要增加各層次、各領域的交往。既要有政府部門、議會、政黨、軍隊之間的交流與對話,又要加強經濟、貿易、科技、文化、媒體和青年等領域的交往與合作。雙方都要有意識地不斷做增信釋疑的工作,牢牢確立互不為威脅的共識,正確對待兩國在振興中出現的正常競爭,同時警惕別有用心的人挑撥中印關系。
  2.大力推動經貿合作,妥善處理貿易摩擦。中印經貿合作的互補性和互利性已為雙方所認同。中印經貿合作面臨難得的發展機遇。兩國政府和領導人高度重視雙邊經貿關系,兩國企業界有拓展經貿合作的巨大積極性。為了實現朱róng@①基總理訪印時提出的、溫家寶總理在印總理訪華時明確重申的在2005年將中印雙邊貿易額擴大到100億美元的目標,兩國政府主管部門和企業界應采取切實有力的措施。要大力鼓勵相互投資,擴大在基礎設施和能源領域的合作。對出現的貿易摩擦,應多采取友好協商的解決辦法,不要輕易地進行反傾銷調查。中印應盡早簽訂投資保護協定,為兩國企業開展合作提供法律保障。
  3.進一步妥善處理相互關切問題,不讓其影響雙邊關系的整體發展。中印之間存在的歷史遺留問題和相互關切,各有復雜的背景,涉及雙方的重大利益。實踐證明,在處理這些問題時,雙方應以兩國友好大局為重,高瞻遠矚,著眼長遠,相互尊重和照顧彼此的關切,采取實事求是和積極的態度,通過友好協商,達到雙贏的結果。
  眾所周知,中印邊界問題是雙方共同的關切,也是雙方最大的分歧。中印邊界從未正式劃定。所謂“麥克馬洪線”是非法的、無效的,中國歷屆政府均不承認。盡管中國是受害者,但中國政府從中印人民友好的根本利益出發,一貫主張本著互諒互讓的精神,通過談判,達成為兩國人民都能接受的解決辦法。根據中國同周邊國家解決邊界問題的經驗,平等協商,互諒互讓,相互調整,是解決中印邊界問題的切實可行的辦法。
  中國和巴基斯坦在防務領域的合作是印方的一個重要關切。中方已通過各種方式向印方說明了有關情況和中方的立場,印方對此是清楚的。筆者曾先后出任駐巴基斯坦和印度大使,了解此事的經緯。中國與包括巴在內的一些國家進行常規軍工軍貿合作,是友好的主權國家之間的正常關系。這種合作不針對任何第三國,是在中國的防擴散和軍貿政策允許范圍內進行的,也符合國際公約和防擴散機制的規定。中巴之間和平利用核能的合作接受國際原子能機構的安全保障。印度同有的國家之間的軍工軍貿合作歷史更長,規模更大,武器裝備更先進。印方可以易位思考,對中巴合作持平常心。總之,中巴友好關系是中國南亞政策的一部分。中國希望同包括印巴在內的所有南亞國家都友好;希望南亞各國平等相待,睦鄰相處,友好合作;希望印巴關系改善,通過對話和平解決分歧;希望南亞地區和平、穩定,南盟合作不斷發展。除了睦鄰、友好、合作和共同發展外,中國在南亞沒有私利。
  達賴集團在印度領土上長期進行分裂中國的政治活動是中方十分關切的問題。因為這是涉及中國主權、領土完整和民族團結的大事。幾十年來,國際反華勢力一直沒有停止支持達賴集團的反華分裂活動。印方在中印《宣言》中就西藏問題申明的立場是值得歡迎的。今后重要的是,印方切實履行自己的承諾,采取有效措施制止達賴集團在印進行“藏獨”活動,不讓其干擾中印關系的發展。
  目前,中印關系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可以預期,只要嚴格遵循《宣言》中所確定的指導原則,認真落實《宣言》規劃的在各領域的合作,中印關系的前景是光明的。中印兩國一定可以攜手開創雙邊關系的新紀元。
  字庫未存字注釋:
    @①原字钅加容
國際問題研究京17~21D6中國外交周剛20032003周剛 中國前駐馬來西亞、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亞、印度大使和中國—印度名人論壇秘書長 郵編 100078 作者:國際問題研究京17~21D6中國外交周剛20032003

網載 2013-09-10 21:58:37

[新一篇] 理論經濟學要研究生產力的社會性質

[舊一篇] 生動性:歷史教學的生命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