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二十年來民族地區旅游研究綜述

>>>  史地研究雜志方面文獻收集  >>> 簡體     傳統


  我國民族地區旅游開發起步很晚,從20世紀80年代初開始,國內學者才開始關注民族地區旅游。2007年7月,筆者通過《全國報刊索引》和《全國期刊網》數據庫對研究民族地區旅游這個命題的相關文章進行索引,發現在1987年至2007年6月期間,與此命題相關的文章共有5 277篇(具體數字見下表)。本文數據來源除了以上全國期刊資料外,還包括一些專著和論文集。
年份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數量  42     31      46      52      39      52      60      166     187     158     187年份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數量  202    254     302     362     463     532     511     627     738     266

  一、民族地區旅游研究分期
  通過我國民族地區旅游業發展歷程和歷年來所發表的有關民族地區旅游論文數量、內容等因素綜合分析,筆者認為學界關于民族地區旅游研究經歷了四個發展時期,即起步期(1987年至1992年),漸進期(1993年至2000年)、調適期(2001年至2004年),繁盛期(2005年以后)。
  1.起步期。從1987年到1992年,研究多以經濟服務為目的,從經濟發展的角度闡述了民族地區旅游是發展民族經濟的重要途徑之一。在這一期間一些學者還提出了發展民族地區旅游的一些戰略思想。
  2.漸進期。1992年鄧小平南巡講話之后,全國各地再一次掀起經濟發展熱潮。一些民族地區積極并卓有成效地進行了民族旅游資源開發。民族地區旅游研究主要關注了旅游資源開發、旅游市場(旅游者)以及旅游影響等三方面內容。其中旅游資源開發方面的研究最為集中,研究領域拓展到了資源開發、旅游產品設計(旅游精品線路等)和旅游商品開發(旅游區紀念品和工藝品等)。
  3.調適期。2001年至2004年由于民族地區旅游發展過熱,部分地區在發展旅游業時不注意調研,缺乏科學規劃,造成旅游資源重復建設,旅游產品商業化、庸俗化,旅游產業整體質量下降等嚴重后果。同時,伴隨著旅游業的迅猛發展,旅游資源和環境的衰退、破壞成為我們面臨的嚴峻事實。過熱的旅游業對自然、生態、文化造成的負面影響逐漸暴露。這一時期學者們以理性的態度,下到田野做實地調研,運用各學科的研究方法對旅游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4.繁盛期。2005年以后,民族地區旅游業進入全面發展時期。這一時期的學者們以極大地熱情投入到民族地區旅游研究當中,民俗學、經濟學、民族學、人類學、管理學、社會學等學科研究領域滲透到了旅游研究的各個方面,出現了多學科綜合研究的現象。同時,專項旅游課題研究也取得了重大突破,形成了區域經濟、民族文化和生態環境三個主要研究方向并立的局面。
  二、民族地區旅游研究主要范式
  1.社會科學的宏觀研究范式。從全局的角度出發,宏觀地分析了民族地區旅游業發展對民族地區經濟發展的意義和可行性,倡導民族地區旅游開發,提出了全局的和區域的旅游業發展戰略的設想。后來又提出對民族地區旅游資源開發與保護進行調研分析,提出了建立科學合理的開發機制、加強民族地區旅游理論研究、培育旅游人才、樹立民族地區旅游形象等宏觀開發措施。這些論述由于沒有深入旅游地區實地作長期細致的調研,缺乏田野實證資料作支撐,討論略顯空泛,沒有可操作性。早期民俗學和社會學都表現出了這種宏觀性的研究。
  2.社會科學的微觀研究范式。由于宏觀研究無法解決民族地區旅游開發中一些實際問題,一些學者對民族地區旅游作了一些微觀研究。堅持理論聯系實踐的觀點,通過對民族地區旅游事項的詳細調查,為宏觀理論找出實證。這種將微觀考察和宏觀視野相結合的研究,突破了以往民族地區旅游研究中的空泛議論、缺少實證依據的局限。但是,這種以實踐驗證理論的研究范式,容易將研究引向理論極端,而于民族地區旅游發展少有實用性。
  3.人文主義的微觀研究范式。以微觀個案入手,運用各學科理論方法,進行多學科交叉研究。人類學、社會學等多學科學者的介入,一些原屬于學科的研究方法被廣泛用來研究民族地區旅游。民族地區旅游個案研究呈現出新的局面:從村落進入,運用學科方法作詳細而整體的調查分析,以豐富的和典型的實例來揭示實際存在的問題,在實踐中思考和檢驗前人的觀點,進而嘗試提出具體解決方法。
  三、民族地區旅游研究成果綜述
  1.旅游與區域經濟開發。第一,民族地區旅游開發的意義及開發戰略研究。民族地區旅游開發是發展少數民族地區經濟的需要。早期學者多從經濟開發的角度來看待民族地區旅游發展,認為旅游業是永遠的朝陽產業。李竹青在《如何發展少數民族地區的旅游業》[1] 中分析了旅游對于民族地區經濟發展的重要意義,指出旅游資源是我國民族地區普遍的優勢資源;旅游業以其低重心啟動經濟的先導性和高度關聯的輻射帶動功能,而成為民族地區經濟發展的突破口。廖日裕和曾大偉在《略論把旅游業納入民族地區的經濟建設》[2] 一文提出了發展民族地區旅游的戰略思想。吳昌考、李培林、張佑林等對中南、川西北、云南、湘西等民族地區旅游開發的戰略開發作了有益的探討。第二,區域旅游開發研究。突出了區域民族文化在旅游開發中的核心價值,強調了區域民族旅游開發的可持續發展思想,提出了政府在區域民族旅游開發中的主導作用以及區域協作的戰略思想。李竹青按照行政區域劃分,把民族地區旅游發展分為13個重點地區。2001年,國家旅游局公布了《中國旅游業發展“十五”計劃和2015年2020年遠景目標綱要》,[3] 明確提出了中國區域旅游(西北、西南、北方、東南四個片區)發展大思路。隨后,學者們在此框架下,進行了區域旅游的研究,提出民族文化圈、經濟圈等跨行政區的區域旅游研究,如林嵐對閩東南畬族旅游“文化圈”的重建構想,云南省社科聯課題組對“泛珠三角”區域旅游合作背景下的云南旅游資源開發的探討。第三,旅游資源開發研究。民族地區旅游資源的開發研究主要有兩方面的成果。一方面,從旅游資源的分類、開發、利用和保護上著手,重點依據區域資源特點,進行旅游業現狀分析和評價,論述民族地區旅游資源的開發與保護的措施。其中黃少輝對海南少數民族專項旅游開發的研究,[4] 徐飛雄關于湖南民族風情旅游資源特點及開發的研究,[5] 管寧生對云南麗江民族文化資源開發的研究[6] 等具有典型性。他們提出了具體的民族地區旅游資源開發與保護措施:如統籌規劃,突出特色,建立科學合理的開發機制和立體的開發風格;加強民族地區旅游理論研究;培育旅游人才和樹立民族地區旅游形象等。另一方面,對民族地區旅游產品的研究和設計,包括旅游路線設計和旅游商品開發設計。首先,一些易為旅游者所直接感受的旅游產品——“民俗風情游”、“民俗村”等類似產品——完美展示少數民族風情。金穎若指出“集市旅游”是民族文化旅游開發的新形式,[7] 梁敏關于少數民族地區傳統節日與旅游經濟結合模式的初探,[8] 對這類旅游產品開發作出了有益的嘗試。其次,從非物質文化層面開發旅游產品。在發揚繼承民族文化傳統、保持民族特色和滿足現代旅游審美需求之間找到一個有機結合點。積極發掘各種民族風情、傳統習俗、民間藝術、宗教信仰、人物掌故等優秀的民族歷史文化遺產,使它們更具濃郁的民族性、地方性、區域性而展現在游人面前。李堅的《現代審美心理與民族舞蹈文化傳統》、金毅的《論民族文化旅游的開發》作了此方面的研究。再次,旅游商品開發作為民族地區旅游的象征符號,既要強調民族文化特性,還要對旅游商品市場進行調查、分析和預測。
  2.旅游與民族文化開發保護。第一,民族地區文化開發新路的探索。學者們認為,開發民族文化旅游資源應該實施集中開發“亮點”和高起點、新思路的發展戰略;突出文化的民族與地域特色;大力營造民族文化旅游的氛圍和加強區域協作以求得優勢共享。較為成功的案例是云南麗江,周智生以云南麗江為例,[9] 指出類似麗江的諸多西部多民族交錯聚居區在文化旅游二次創業過程中突出自身區域主體民族文化特色的同時,必須要重視非主體民族文化資源的保護與開發,讓各民族社區參與能力的塑造和培育都能在旅游開發中得到協調發展。孫九霞分析了節日在原生地直接展示和在異地進行移植性的集中開發,認為喪失節日民俗的民族由于旅游開發的需要而重新建構。[10] 第二,旅游中的民族文化保護。薛群慧的《民俗風情旅游資源的保護與開發探析》和馬曉京的《民族旅游開發與民族傳統文化保護的再認識》等都曾論述了旅游對旅游地的影響問題。劉紅梅在《關于民族旅游開發與民族文化保護的幾點思考》[11] 中提出“在開發中保護,在保護中開發”的民族文化保護措施,明確保護對象,正確分析民族文化保護的主體體系,推動民族文化和民族旅游的可持續發展。周星從1997年開始對黔東南的苗族民俗旅游村進行了實地考察,他的《旅游產業給少數民族社會帶來了什么》[12] 專門論述了貴州黔東南的民族風情村寨游。他除了對如何開發和建設旅游村寨、旅游村所要具備的條件、民俗文化展示的邏輯等給予了獨到的關注外,還提出對旅游帶來的少數民族文化變遷研究,如傳統復興、文化再生產、文化商品化、民族意識等。
  3.旅游與生態環境協調。第一,關于旅游開發中生態環境保護誤區的探討。吳曉萍在《淺析民族地區旅游可持續發展的某些限制性因素》中指出,民族地區旅游業極大地推動了民族地區社會和經濟的發展。然而,在民族旅游業迅速發展的過程中,一些民族地區的自然和人文資源都受到了威脅和破壞。李曦輝在《西部生態環境的保護與建設》認為,造成西部地區生態環境治理收效不大的原因是體制、利益和結構三方面的深層制約。第二,生態旅游開發的有效探索。劉玉安等人以石河子地區為例,介紹了生態旅游的出現、內涵及發展,認為生態旅游是一種全新的旅游業。謝杰和李幼妮論證了我國西部地區綠色旅游生態景觀戰略,建議景觀建設首先應該從保護和發展原生態入手,結合西部地區的發展綠色旅游的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的優勢,完善生態景觀。和勇在《民族文化資源的保護與生態旅游產品的開發——以云南紅河哈尼梯田為例》中認為,生態旅游產品應該是文化與自然巧妙結合的產物。民族地區開發生態旅游產品,應該認識自然生態的文化因素,重視保護民族文化資源。鄧光奇進行了民族地區旅游業與生態環境協調發展研究,對旅游與環境的理論基礎、旅游與環境關系和環境問題原因進行了深入分析,借鑒國外經驗,提出我國旅游和生態環境協調發展具體對策和發展生態旅游的原則,并對生態旅游前景作了預測。第三,民族生態博物館的實踐。民族生態博物館是把少數民族自然、社會和文化進行整體保護、傳承和研究的生態博物館。1998年,我國和挪威政府聯合在貴州省六枝梭嘎鄉建成了中國第一個生態博物館。李波對這個生態博物館作了民族與生態社會研究。劉艷以貴州地捫侗族生態博物館為例,對我國生態博物館的發展問題進行了分析,提出了適合我國少數民族地區文化保護的新思路,即將地方生態博物館與文化旅游的發展相結合,同時注入民間資本,由社區居民來管理社區文化、解釋自己的文化并選擇其發展的方向,從而促進傳統民族文化的保護,實現少數民族社區發展的可持續性。
  綜上所述,筆者從民族地區旅游研究的發展軌跡、研究范式和研究成果三個方面進行了梳理,可以清楚地看到民族地區在旅游產業發展中,一方面經受著商業化、表演化、異文化植入等文化沖擊,另一方面民族地區正固守著自己的傳統,極力展示文化的多樣性。在任何情況下,民族地區旅游發展要避免走彎路,必須樹立旅游、經濟、社會、文化和生態環境全方位的協調發展觀,努力實現民族地區旅游發展在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環境效益以及人的全面發展等方面的有機統一。
  收稿日期:2007-10-30
邊疆經濟與文化哈爾濱11~13D5民族問題研究劉安全20082008
民族地區旅游/研究/二十年/綜述
A Summary of Research about Tourism in Nationality Atea in Recent Twenty Years近年來,民族地區旅游越來越受到包括民族學、民俗學、社會學和旅游學等學界的關注,學者們紛紛從自身學科特點出發,對民族地區旅游進行了研究。1987年至2007年間的民族地區旅游研究,經過從單一向多元發展軌跡,創新了研究范式,取得了非常顯著的研究成果。
作者:邊疆經濟與文化哈爾濱11~13D5民族問題研究劉安全20082008
民族地區旅游/研究/二十年/綜述

網載 2013-09-10 22:00:57

[新一篇] 近20年來西方侵略對近代中國的影響研究述評

[舊一篇] 近二十年來辛亥革命研究綜述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