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視傳統文化研究,服務現代化建設--《中國文化導論》序

>>>  史地研究雜志方面文獻收集  >>> 簡體     傳統


  〔內容提要〕文章做為序言,首先肯定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地位和我們對待傳統文化的正確態度,緊接著在指出《中國文化導論》一書問世的學術意義的同時,著重從傳統文化的現實價值、研究傳統文化對現實與未來的意義和專著本身所顯示出的思想性、科學性、開拓性幾個方面,扼要地介紹了這部專著。
  中國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從廣義上說,它是我國人民在歷史發展過程中創造的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的總和;從狹義來說,它是指意識形態,以及與之相適應的制度等,包括哲學、文學、史學、音樂、繪畫、科技、醫學、建筑、宗教、制度等。中國傳統文化在歷史的發展中,形成了鮮明的民族特色,構成了民族傳統。中國傳統文化,雖然是以漢族文化為主的,但它又不限于漢族文化,還應包括回、藏、蒙等各少數民族的文化。
  中國傳統文化,不僅是中華民族的財富,也是全世界人民的共同財富。中國是世界上的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其燦爛輝煌的文化,不僅使中國人民感到驕傲,也得到世界各國人民的崇敬。德國哲學家、數學家萊布尼茨曾以贊嘆的筆調寫道:
  中國是一個大國,它在版圖上不次于文明的歐洲,并且在人數上和國家治理上遠勝于文明的歐洲。在中國,在某種意義上,有一個極其令人贊佩的道德,再加上一個哲學學說,或者有一個自然神論,因其古老而受到尊敬。這種哲學說或自然神論是從約三千年以來建立的,并且富有權威,遠在希臘人的哲學很久很久以前。(《致德雷蒙先生的信·論中國哲學》)
  當今世界上,研究中國文化的機構數以千計,出版物種類數以萬計,有關中國文化的書籍、論文更是多不可數。僅在美國,研究中國文化的機構就有300多家。80年代以來,在美的漢學家已達千人以上。日本有200家左右的機構出版研究中國的專著,副教授以上的漢學家已達2000人以上。著名作家井上靖所著《孔子》一書,在日本發行近40萬冊,是舉國最暢銷的書籍之一。
  我們中國人民,歷來都十分珍惜自己的傳統文化,在整理、研究、弘揚傳統文化方面,付出了辛勤的勞動,取得了輝煌的成就。特別是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發展,國內對傳統文化的研究日趨活躍,在如何弘揚傳統文化為現代化建設服務的研究方面,已經取得了可喜的成就。當然,研究還需繼續深入。正是在這種時刻,任遂虎同志《中國文化導論》的出版,值得高興,這對于繁榮學術、活躍氣氛、開拓思路無疑是大有裨益的。
  中國傳統文化具有廣泛而深刻的現實意義。
  中國傳統文化的現實價值,主要表現在關系性原則方面。我們的祖先在長期生存和發展之中,深刻地認識到兩種關系--天人關系和人際關系的重要性。所謂天人關系,指的是人與自然的關系。所謂人際關系,指的是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中國傳統思想在這兩層關系上有著獨到深刻的見解。而處理好這兩層關系,是當今人類所面對的最為現實的問題。
  在天人關系問題上,中國文化和西方文化的思路迥然有別。西方傳統思想主張向自然索取,即控制自然,征服自然,利用自然。而中國傳統思想主張天人合一,天人共存,天人互動。儒家和道家從不同的觀察點看待天人關系,但所得到的結論都是相同的。儒家從人的觀念出發,以人事附會天道,把主體人的價值觀加之于自然,使客體物不僅成為自然法則的承担者,而且也成為社會倫理原則的承担者。道家從天道運行的自然法則出發,以天道解釋人道,主張人應回歸自然,適應自然的生長和運化規律,從而使生命獲得自由解放。儒道兩家在“天人合一”的致思點上達到了統一。無論是對天人道義的體察,還是對大化流行規律的感悟,都力求天道與人道的諧和、協調和整合。中國古代的思想家,有的講“人與天調”,有的講“天地與我并生,萬物與我一體”,有的講“性與天道”,有的講“人法地,地法天”,有的講“為天地立心”,其實都是一方面把自然融化在人的價值意圖之中,另一方面又把人間的世事活動納入自然運行過程,從而以“與天諧樂”的宇宙意識和生活原則看待萬物,反觀自身。按照這個原則和思路,人并不以宇宙自然為異己力量和征服對象,對天地萬物沒有異在感。人在承認自然價值的同時,還必須承担起對天地、對萬物負有的道德責任性和行為適調性。這種原則和思路,與現代生態學的觀點基本上相吻合。
  保護環境,調適生態,已是擺在人類面前的重大課題。近、當代以來,工業的突進和科技的發展在提高生產力、加速物質開發的同時,又不可避免地帶來了生態失調、環境污染、資源消耗等問題。隨著人口的急劇增長,自然生態失調、失衡的危機加深。森林覆蓋面越來越小,荒地、草原被開墾得所剩無幾。據有關資料表明,亞洲森林面積每年減少470萬公頃,非洲減少370萬公頃。森林被毀和荒地開墾的結果是土壤流失、土地沙化、洪水泛濫和動植物滅絕。在古文明發祥地之一的埃及,沙漠以年均15公里的速度由西部向尼羅河三角洲推進。我國土地沙化現象也比較嚴重。工業生產及高消費制造著日益嚴重的廢氣、污水、垃圾和有毒物質。一些土地及不少水源被污染。空氣中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懸浮塵粒含量過高,導致溫室效應加劇,出現了酸雨危害。臭氧層被破壞,紫外輻射對植物產生影響,引起海洋生物減少,農作物減產,人體發病率上升。人造化合物、工業垃圾阻滯了河、湖、海循環途徑,塑料等人造物大量排泄到自然之中,不能象植物、肉體那樣進入地球自身的循環過程,從而破壞了自然的生態運動和平衡周轉。面對這種種的生態問題,重溫我們祖先有關天人關系的舊話題,有著特別重要的意義。
  中國傳統文化在注重天人關系的同時,還特別注重人際關系。所謂道德問題,倫理問題,人格問題,都是為了解決人與人之間的社會關系。儒家從來就把人的社會性包容到人的道德性之中,從人類的普遍性出發,用道德性的類存在使人區別于一般低級動物。孔孟等先師,把人倫道德視作人立身處世的根本依托,非常注重人與人之間的交往與協作。他們不從個人意志出發界定人的價值,而從人與人、人與社會的關系出發界定人的價值。《禮記》中描繪的“小康”的基本理想和“大同”的最高理想,都是以人的道德完善為核心內容的藍圖設計。“小康”社會的“以著其義,以考其信”表明了道德的人為強化,而“大同”世界的講信修睦、各盡其力、盜竊不作、外戶不閉等表明了道德水平的高度自覺化。正是由于中國文化中富于早醒的道德理性精神,所以它以“禮義之邦”、“文明古國”而著稱于世。
  道德是社會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社會群體之間的粘合劑和潤滑劑。馬克思主義認為,人是社會的產物,人們應當從一定的歷史條件和社會關系中去認識人,考察人,不能把人當成抽象的人或把人看成自然存在物;作為社會存在物的人的價值,就在于人的社會價值,個人的真正成就在于為他人,為社會做出貢獻。因此,人的道德的實質,在于個人與社會的相容性,在于群體利益與個人自由的內在統一。傳統道德中的講和修睦、尊賢使能、守信重德、尊老愛幼、勤儉節約、奮斗不息、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等等思想資料,只要我們加上符合時代要求的新內容,在現代社會中仍然能發揮很好的社會調節功能。夏威夷大學的成中英教授在談到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性時認為,中國古代哲學以人性、關系性、變化性、具體性為導向,能夠彌補西方哲學傳統偏向客觀性、個體性、本質性、抽象性之缺失;中國哲學以其強調全(整)體性之和諧論的形而上學,能夠為解決當前人類科技社會面臨的個人及社會問題提供有益的思考。這里強調了中國的道德文化對西方科技文化的調和作用。我們應當明白,功利與道德之間往往存在著“二律背反”。面對這種矛盾,不能簡單地向某一方面傾斜,而要根據時代的、總體的、主流的狀況做出選擇。在當今改革開放的年代,完善社會道德尤為重要。商品經濟是現代化進程中不可逾越的一個階段,但商品生產和流通以競爭為特征,這種競爭必然引起人際關系的緊張,帶來人情淡漠以至思想痛苦。中國古代道德強調人的社會化,主張通過修身、齊家、聚友、合群來調整社會關系,在現代商品生產中可以起到一種諧和作用。即使現在看來有偏頗的“重義”思想,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消融競爭引起的痛苦和遏制唯利是圖的傾向。
  另外,中國傳統文化研究對于未來的發展還具有積極作用。
  無疑,從本世紀末到下世紀初的一個歷史階段,中國社會、文化處于一個變革、轉型的重要關頭。這是一個改革開放的時代,一個重新認識自身和世界的時代,一個繼往開來、重塑新文化體系的時代。站在這樣一個時代關口上,我們怎樣思考祖國的前途和命運?在什么基礎上起程發軔、棄舊圖新?答案只能是依據故有的國情和現存的基礎,積極吸收先進的優秀的文化成分,創造性地開掘利用,實現物質、制度、精神諸層文化領域的現代化。離開自身的國情、基礎而奢談未來,往往只能是一廂情愿的空想。早在1939年12月,毛澤東同志就在他撰寫的《中國革命與中國共產黨》一文中,明確提出了“認清中國的國情”的口號。90年代以來,黨和國家領導同志同樣強調研究中國國情問題。前幾年出版的《中國國情報告》一書的編寫者在該書導論中認為:“正確而科學的現代化發展戰略深深植根于對中國國情進行科學的分析和判斷的土壤之中。沒有對中國國情的科學分析和深入了解,就無法走出一條正確的符合中國實際的現代化道路來”。這個意見是很有道理的。一個民族的心理、習慣及文化創造,不可避免地具有歷史的繼承性和延傳性。割裂歷史往往會造成認識的片面和空疏。對歷史源流的考察,對傳統文化的研究,有利于認清古今聯系,發現因果鏈條,從而對未來文化的建設發揮積極影響和作用。特別是傳統文化中的民族凝聚功能和愛國主義精神,在未來社會中有著積極的作用。聚合力從來是民族生存和文化發展的精神動能。一個社會的運行機制,只有符合這個社會中的民族的利益、愿望、追求的時候,才能帶來文化的繁榮和社會肌體的良性運行。所以,新時代的文化選擇和文化建設,不能離開民族傳統、民族心理、民族情感、民族意識、民族風習而空構理想藍圖。這就需要研究民族的文化,要發揚民族聚合力傳統。中華民族很久以前就形成了多元一體的傳統格局,形成了以愛國保民為主流的聚合力。這種歷史文化的認同力和感召力,這種地理空間的優勢和人文傳統精神的優勢,不僅對于加強全國56個民族的團結大有助益,而且對于吸引海外華人支持祖國建設和促進海峽兩岸的和平統一也大有助益。
  任遂虎同志所著《中國文化導論》一書,正是從不同層面對古代文化進行分析和討論,以生發其潛在的功能和意義。當然,這本書對傳統文化并不是簡單化的肯定、而是對它進行科學的分析,吸取其民主性的精華,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批判地繼承歷史文化遺產,這是我們歷來的方針政策。毛澤東曾經指出:“清理古代文化的發展過程,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華,是發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條件;但是決不能無批判地兼收并蓄。必須將古代封建統治階級的一切腐朽的東西和古代優秀的人民文化即多少帶有民主性和革命性的東西區別開來”(《新民主主義論》)。籠統地倡導傳統,不加區分地繼承,自然不是科學的態度。《導論》在分析討論傳統文化過程中,力圖將認識和評價既相銜接,又相區別。認識就客觀性而言,屬于真假或有無的判斷;而評價就其效果、影響的積極與否而言,屬于是非、好壞、美丑的判斷。作者不再把傳統文化看成是一種凝固的東西,而用發展、變動的時空坐標來看待和評價流動的傳統,力求將古代--現代--未來銜接起來思考文化的建構。所謂“歷史的承接與空間的流遷鑄成了文化運演的因果鏈條”,所謂“認識歷史邏輯性與窺測未來趨向性有著內在統一”之類的命意,旨在強調文化運演的時空聯結。這樣,在評價傳統文化時,一方面可以肯定恒常的價值,另一方面又可以指出由于時空條件不同而形成的價值差異。比如說,鼓勵多生多育在人口稀少的年代有價值,而計劃生育在人口膨脹的年代有價值。這種思路,比起那種簡單的肯定或否定的判斷,自然深入了一步。
  中國文化十分廣博,《導論》所論及的問題自然十分有限。但作者試圖在有限的論述中把握解析與整合的交貫滲透。當代文化的發展事實上表現出了解析和整合雙向同步的發展,解析是離散與外化的趨向,整合是集中、內化的趨向。一方面,文化的研究走向局部、細節,如茶文化、酒文化,另一方面,新的整體觀把局部、細節統合起來,形成一種綜合的文化研究。《導論》對中國傳統文化思維方式、價值觀念的討論,就是從整合的角度著眼,而對社會階層的分析、時代特征的討論,又從解析的角度入手。這種不同方位的方法,有助于全相地討論對象的特征、性能。
  在新文化建設中如何對待傳統文化的問題上,《導論》作者提出了“剝離組合論”。按作者思路,剝離是對傳統文化進行價值上的裁決,組合是把適應現代化需要的基因、元件融入新的文化肌體。這個論點,一是注意到文化建設過程中人的能動選擇性問題。人是文化的主體,即文化的創造者、承担者、傳播者和接收者。人總是按照自身的需求能動地改造世界,每當社會變革時,人一方面在捐棄舊有的文化,創造前所未有的文化,另一方面又總是在能動地選擇文化遺產中有用的東西。“人們自己創造自己的歷史,但是他們并不是隨心所欲地創造,并不是在他們自己選定的條件下創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從過去承繼下來的條件下創造”(《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一卷,第603頁)。過去許多經驗教訓告訴我們,對傳統文化不能一概摧毀,也不能原封照搬,而應當能動選擇。二是注意到文化發展的內在規律問題。《導論》作者認為,“文化價值的本質特征,在于人的主觀上合目的需求(包括物質的和精神的)和客觀上合規律的現實(包括自然和社會的)兩方面的契合”。這種認識,就是強調合理性和現實性、愿望性和可行性、預求性和效果性的統一。在文化建設中,人的意志、追求固然重要,但離開事物內在的規律是不可想象的。文化規律是多種必然、偶然因素,多種自然、社會因素共同作用而形成的趨勢,不是人的主觀意圖所能夠代替的。這里涉及到傳統文化選擇、現代文化建設中按規律辦事的問題。三是注意到文化系統中的離合結構問題。特定的文化,是一種特定的肌體,特定的系統。不同時代、不同地域的文化沿傳、交流之中,有一個結構組合問題。適應結構組合規律才能成功。因此,主體的離析和合構關系到文化肌體能否具有生命力的問題。《導論》作者從結構組合出發,討論了可剝離性和不可剝離性、相容性和不相容性、平面性和層次性、可變性和穩定性等等。這些論述和意見,都有一定的新意和見識。
  當然,無須諱言,《中國文化導論》一書也存在一些不足和缺陷。有些觀點也不乏商榷的余地。好在作為學術問題,可以百花齊放,百家爭鳴。作者可以擺出自己的看法和意見,別人也可以發表不同的見解和想法。
  總之,這本書對傳統文化進行了總括的論述,提出了一些新的觀點。大學生及社會青年,讀一讀會有一定的裨益。
  我們深信,我們悠久而豐富的傳統文化,能在現代社會中扮演積極的角色。回首往昔,中華文明長河從遠古洪荒的林溪草澗淙淙汩汩,匯為恣肆汪洋的巨流;展望未來,中國文化必將沿著新時代的歷史走向,向著更加廣闊的天地奔騰而去,開拓更加燦爛的景象。
  
  
  
西北師大學報(社科版)蘭州013-017Z1出版工作、圖書評介王福成19951995 作者:西北師大學報(社科版)蘭州013-017Z1出版工作、圖書評介王福成19951995

網載 2013-09-10 22:01:04

[新一篇] 重點高中也要全面實行素質教育

[舊一篇] 重議孫中山的民生史觀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