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事短暫得有如春夜的夢

>>>  春秋茶館 - 古典韻味,時事評論,每天清新的思考  >>> 簡體     傳統

世事短如春夢,人情薄似秋云。<\ span=""><\ strong=""><\ p="">

[譯文] 世事短暫得有如春夜的夢;人情淡薄得就像秋天的云。<\ span=""><\ p="">

[出典] 北宋 朱敦儒 《西江月·世事短如春夢》<\ span=""><\ p="">

<\ span=""><\ p="">

<\ span=""> <\ p="">

注:<\ span=""><\ p="">

1、 《西江月》 朱敦儒 <\ span=""><\ span=""><\ p="">

<\ span=""><\ p="">

<\ span=""> 世事短如春夢,人情薄似秋云。不須計較苦勞心,萬事原來有命。<\ span=""><\ div="">

幸遇三杯酒好,況逢一朵花新。片時歡笑且相親,明日陰晴未定。<\ span=""><\ div="">

<\ span=""> <\ div="">

<\ div="">

<\ span="">2、注釋:<\ span=""><\ div="">

《西江月》是詞牌名,原唐教坊曲,用作詞調。又名《白蘋香》、《步虛詞》、《晚香時候》、《玉爐三澗雪》、《江月令》,另有《西江月慢》。<\ span=""><\ div="">

\"0估計.jpg\"<\ span=""><\ div="">

<\ span=""> <\ div="">

<\ div="">

3、譯文:<\ span=""><\ span=""><\ div="">

<\ div="">

世事短暫,如春夢一般轉眼即逝。人情淡薄,就如秋天朗空上的薄云。不要計較自己的辛勤勞苦,萬事本來已經在命中注定的。<\ span=""><\ div="">

<\ div="">

今天幸好遇到三杯好酒,又看見一朵新開的鮮花。短暫的歡樂相聚是如此的親切,至于明天會怎么樣誰也不知道了。<\ span=""><\ div="">

<\ span=""> <\ div="">

<\ div="">

<\ span="">4、朱敦儒(1081-1159)宋代詞人。字希真。洛陽人。靖康、建炎間,屢召不起。紹興三年以薦補右迪功郎,紹興五年賜進士出身守秘書省正字。歷兵部郎中、臨安府通判、秘書郎、都官員外郎、兩浙東路提點刑獄,致仕,居嘉禾。晚落致仕,除鴻臚少卿,秦檜死,依舊致仕。紹興二十九年卒。有詞三卷,名《樵歌》。<\ span=""><\ div="">

<\ span=""> <\ div="">

早年以清高自許,兩次舉薦為學官而不出任。紹興二年(公元1132年),有人向朝廷推薦朱敦儒,言敦儒有經世之才。高宗于是下詔任他為右迪功郎,并命肇慶府督促他赴臨安任職。敦儒仍不肯受命,在眾親朋的勸說下,他方應詔前行。到了臨安,賜進士出身,授予秘書省正字,爾后兼兵部郎官,遷兩浙東路提點刑獄公事。后因發表主戰言論,并與主戰派李光等人一道,受到右諫議大夫汪勃的彈劾,于1149年被免職。不久,上疏請求退居嘉禾,晚年在秦檜的籠絡下出任鴻臚少卿。 <\ span=""><\ div="">

<\ span=""> <\ div="">

<\ div="">

<\ span=""><\ strong="">朱敦儒最大的貢獻是在文學創作上,其詞作語言流暢,清新自然。他的詞風可分為三個階段:早年詞風濃艷麗巧;中年的詞風激昂慷慨;閑居后詞風婉明清暢。由于家庭富裕,所以早年居洛時,經常狎妓怡游,尋訪洛陽一帶的山川名勝。他在后來所寫的詞中,曾對這段浪漫快樂的生活做過深情的回憶。<\ span=""><\ div="">

<\ span=""> <\ div="">

<\ div="">

南渡之初,朱敦儒站在主戰派一邊,所寫的詞比較具有現實意義,多憂時憤亂之作,“中原亂,簪纓散,幾時收?”沉痛凄愴,非常感人。到了晚年,過著閑適生活,詞中充滿了浮生若夢的消極思想與詩酒自放的頹廢情調。 <\ span=""><\ div="">

<\ span=""> <\ div="">

<\ div="">

比起北宋末的多數詞人來,他在題材開拓方面作了很多努力,除了憂時憤亂與閑適生活兩類詞外,還有宮怨、游仙以及諷刺世情方面的作品。他后期的詞,語言清新曉暢,明白自然,并常以尋常口語入詞。總體而言,他的詞風格曠達,一掃綺靡柔媚的風氣,繼承蘇軾而又有變化,自成一家,在當時詞壇上占有獨特的地位。<\ span=""><\ div="">

<\ span=""> <\ div="">

詩詞的表現功能還有所區分--詞多言情,詩多言志和敘事。李清照也恪守這種慣例。朱敦儒則進一步發揮了詞體抒情言志的功能,不僅用詞來抒發自我的人生感受,而且以詞表現社會現實,詩詞的功能初步合一,從而給后來的辛派詞人以更直接的啟迪和影響。辛棄疾《念奴嬌》(近來何處)詞就明確說是“效朱希真體”,陸游年青時曾受知于朱敦儒,為人與作詞都受朱敦儒的熏陶,他的名作《卜算子·詠梅》即與朱敦儒的《卜算子》(古澗一枝梅)風神相似。<\ span=""><\ div="">

\"0云日10.jpg\"<\ span=""><\ div="">

<\ span=""> <\ div="">

<\ div="">

5、這首小詞以散文語句入詞,表現了詞人暮年對世情的一種徹悟,流露出一種閑適曠遠的風致。起首二句“世事短如春夢,人情薄似秋云”,是飽含辛酸的筆觸。這兩句屬對工暢,集中地、形象地表達了作者對人生的認識。“短如春夢”、“薄似秋云”的比喻熨貼而自然。接下來,筆鋒一轉,把世事人情的種種變化與表現歸結為“命”的力量。“原來”二字,透露出一種無可如何的神情,又隱含幾分激憤。強大的命運之神面前他感到無能為力,于是消極地放棄了抗爭:“不須計較苦勞心”,語氣間含有對自己早年追求的悔意和自嘲。“計較”,算計之意。這兩句倒裝,不只是為了照顧押韻,也有把意思的重點落下句的因素。情調由沉重到輕松,也反映了詞人從頓悟中得到解脫的心情。 <\ span=""><\ div="">

<\ span=""> <\ div="">

<\ div="">

“幸遇三杯酒好,況逢一朵花新”詞人轉而及時行樂,沉迷于美酒鮮花之中。“幸遇”、“況逢”等字帶來一種親切感,“酒好”、“花新”則是愉悅之情的寫照。“三杯”、“一朵”對舉,給人以鮮明的印象。<\ span=""><\ div="">

<\ span=""> <\ div="">

<\ div="">

上下文都是議論,使得這屬對工巧的兩句尤其顯得清新有趣。著墨不多,主人公那種得樂且樂的生活情態活脫脫地展現出來。結語兩句,雖以“片時歡笑且相親”自安自慰,然而至于“明日陰晴未定”,則又是天道無常,陷入更深的嘆息中了。“且”是“姑且”、“聊且”的意思。“陰晴未定”是感嘆世事的翻覆無定,或許還有政治上的寓意。下片末句與上片“萬事原來有命”句呼應,又回到“命”上去了,由此可見作者的生活態度是強作達觀而實則頹唐。<\ span=""><\ div="">

\"0春草5.jpg\"<\ span=""><\ div="">

<\ span=""> <\ div="">

<\ div="">

6、朱敦儒(一○八一~一一五九)這闋吐露人生觀感的詞作,乍看之下,思想頗為頹靡,但反復琢磨,卻又是達觀。因為它指出人生道路上,美好世事的短暫,以及人情的澆薄;并提出面對此一困境的因應之道,繼而強調世間仍有良辰美景、賞心樂事,人生在世應當及時行樂,所以值得再三品味。 <\ span=""><\ span="">

  上片開首兩句便是工整的對仗,系以個人抽象的觀感來與具體的物象作結合:第一句以藝術形象寓有美好、虛幻的“春夢”來形容世事順遂的短暫;第二句則以表現冷寂、陰暗、多變的「秋云」來比喻人情的涼薄。作者朱敦儒以“春夢”、“秋云”為對,雖非首創(晏殊〈木蘭花〉就有“長于春夢幾多時,散似秋云無覓處”之語),但就運用透過春日使人聯想到的美好、溫暖,來和秋天所聯想到的銳殺、凄寒進行對比,差異自然顯著。假使“春”與“秋”之別有如南轅北轍,“夢”跟“云”的不同則就少得多,因為它們同樣具有短暫虛幻的意象屬性。所以世事美好順心也罷,人情涼薄未如所想也罷,都不是個人所能操控的。倘若如此,人生在世該當如何?朱氏認為,那就少計較、少費心機,而且要相信“萬般皆是命,半點不由人”。<\ span=""><\ p="">

  “萬事原來有命”的說法,非常容易使人產生誤解,那似乎是意謂著:眾生不必為自己的前途努力、甚至掙扎,因為上天早已替每一個人安排下生死禍福、貧富窮通……種種。但細考朱氏本意,絕非如此,而應當是“人事已盡,留待天命”,亦即孔子在經過五十年的生活歷練后,所說:“五十而知天命”(《論語.為政篇》)、或“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也”(《論語.堯曰篇》),也彷佛孟子所說:“莫之為而為者,天也。莫之致而致者,命也”(《孟子.萬章篇》)的“天命”,那是人力所無可奈何者。事實上,如果回頭檢視“不須計較苦勞心,萬事原來有命”前承之“世事短如春夢,人情薄似秋云”就更為清楚,那絕對不是傾注個人全力就能主宰的。<\ span=""><\ p="">

  詞人在上闋所呈現的思想觀,亦可得證于他的另一闋作品〈臨江仙〉:<\ span=""><\ p="">

  堪笑一場顛倒夢,元來恰似浮云。塵勞何事最相親。今朝忙到過夜,過臘又逢春。  流水滔滔無住處,飛光忽忽西沉。世間誰是百年人?個中須著眼,認取自家身。<\ span=""><\ p="">

  其中提到人生原本是切切實實的發生,但竟又是一場可笑的夢境,因為所親歷的種種,恰似多變的浮云,詭譎虛幻、不能依恃。而時光飛逝如電,世上沒有任何人能保證自己的富貴功名能夠百年長久,所謂“人無千日好,花無百日紅”正是此理,唯有認清個人能力所及,才不會被外在境遇困擾而自悔自憾、怨他尤人,直到白發暮年,徒有“人生虛假”(朱氏〈西江月〉)、“個似一場春夢”(〈朝中措〉),以及“恍然真一夢,人空老”(〈感皇恩〉)的喟嘆;反而是能擁有“老來可喜,是歷遍人間,諳知外物,看透虛空,將恨海愁山,一時挼碎”(〈念奴嬌〉)的洞明練達。<\ span=""><\ p="">

  在上片中,朱氏雖然以世事洞明與人情練達的徹悟,撇開“世事茫茫難自料,春愁黯黯獨成眠”(韋應物〈寄李儋元錫〉)的煩惱,但還只是停留在無奈的認命階段,思想態度上仍然是屬于灰頹。試想人生假使只是爾爾,豈不悲哀。李白〈梁園吟〉曾云:“人生達命豈暇愁,且飲美酒登高樓”,而朱敦儒此首〈西江月〉前半闋詞意,只提醒讀者要“達命”,尚未碰觸“豈暇愁”,以及人生仍有快樂因子——“且飲美酒登高樓”的存在。所以,過片前兩句就沿著生命中的美好事物進行敘寫,散發出欣喜愉悅的光彩。<\ span=""><\ p="">

  “幸遇三杯美酒,況逢一朵花新”,使本詞轉灰暗向光明、化傷悲為可喜。人之一生雖然有充滿變量且難以掌握的“命”存在,但仍有己力能夠操控者,譬如:面對美酒,可以獨自小酌,也可偕友對飲;而目睹一朵清新可愛、初初綻放的小花,也足以興發美感,使身心愉悅。此處詞人所揀取之“酒”與“花”(“酒”、“花”,在朱詞出現的頻率頗高,例如:“攜酒提籃,……索共梅花笑”(〈點絳唇〉);“落帽酒中有趣,……花影闌干人靜”(〈西江月〉);“酥點梅花瘦。金杯酒”(〈點絳唇〉)……等等)頗耐人尋味,因為酒代表縱放恣肆,而花則關涉寧靜自得,在深諳世事人情的無奈后,心靈自由放松了,這兩種不同的生命情境便能兼而有之。朱敦儒這種通過達命而產生的歡喜態度,后出的張孝祥(一一三三~一一七○)領會亦深,因此填有“世路如今已慣,此心到處悠然。寒光亭下水連天,飛起沙鷗一片”(〈西江月〉)諸句。(羅賢淑˙文化大學中文系副教授)<\ span=""><\ p="">

\"0和新郎5.jpg\"<\ span=""><\ p="">

<\ p="">

7、古代的讀書人,多少都有些清狂,但清狂至此,難得一見。有些讀書人的清狂是表象,為的是積累聲名,給將來入朝為官增加籌碼;還有些讀書人的清狂是政治失意后的掩飾與自我放逐,是迫不得已。讀書人的出世與入世這個話題說起來相當復雜,就此打住。<\ span=""><\ p="">

還回來說朱敦儒。對于他,這兩種情況都不是。他是真心實意的,一點都不想做官。這位先生當時在洛陽的名聲很大,宋欽宗知道以后數次召見,希望他出來做官,但他屢召不起,一次次拒絕了皇帝的好意。

<\ p="">

如果風雨飄搖的北宋王朝能再撐個三五十年,朱敦儒大概就一輩子做個山水郎逍遙永年了。

歷史當然沒有如果。

金國滅亡了北宋,趙氏王朝南渡,南宋建立。一時間仁人志士莫不以北上復國雪恥為志,在朋友反復勸說之下,朱敦儒終于出來做官了。<\ p="">

雖然我很喜歡他的詩文,但還是要客觀地說,不管朱敦儒自己愛不愛做官,他本來就不是做官的好材料。當時有人稱贊他“有文武才”,但從史料來看,真沒發現他做過什么驚天動地的事情,后來還因為主戰被秦檜弄丟了官。

<\ p="">

丟了就丟了吧,反正本來就不想當。他就適合當個隱士,閑來寫寫詞釣釣魚什么的。

如果這樣過一輩子,落在歷史上的記錄大約是北宋著名詞人朱敦儒,生卒年某某,歷任某職某職,有代表作多少首,見于某某集。

這樣不僅沒有什么不好,簡直是太好了。在那樣的亂世里,生死皆不由己,能安穩過一生需要天大的福氣。

<\ p="">

倒霉如朱先生就沒有這種祖墳冒青煙的好運氣。在他過了大半輩子隱居日子以后,眼看就可以光榮報到,麻煩事找上了門。

著名奸臣秦檜有個好學的兒子叫秦熺,熱愛詩文,想找個教書先生。那個時候,有誰比名滿天下的朱先生更合適呢?

于是,秦檜找到了朱敦儒的兒子,要挾朱敦儒出山。老爺子七十多歲哪里受得了這種刺激,沒有辦法只好去給秦檜當家庭教師。

據記載,朱敦儒出山后官拜鴻臚寺卿。秦檜一倒臺,他自然也跑不掉,立刻被免官退休。

就是這件事情,徹底毀掉了老先生一輩子清名。<\ p="">

以我這個現代人的眼光來看,朱敦儒教秦檜的兒子讀書,這算不了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他并沒有投靠秦檜一黨做出傷天害理的事情。但后來的文人們奉行的是程朱理學那套“存天理,滅人欲”,簡而言之就是“餓死事小,失節事大”。別說只拿兒子來威脅,就算被人拿住了全家,也要堅持抗爭到底,這才是有氣節的表現。<\ p="">

因此,后人提到朱敦儒總要感慨一句,可惜晚節不保,白璧微瑕云云。個別偏激的還會說,為他解釋之詞都是“粉飾”“詭辯”。前面一種也就算了,后面那種,我特別想問那些仁兄一句,把你們丟到八九百年以前去,與朱敦儒易地而處,在你們七十多歲的時候,與妻子離散已有十多年,別人用寶貝兒子威脅你們,你們是不是可以連眉頭都不皺一下。

站著說話不腰疼。 <\ p="">

<\ p=""><\ span="">

而今,翻開《宋詞三百首》,徽宗皇帝這種亡國之君的詞都被收錄進去,朱敦儒的詞卻一首都沒有。

有人會說,有時候人生一步都錯不得。可在我看來,他沒有錯。

他本來就不是王安石那樣的政治家,不是辛棄疾那樣的愛國志士。他不像陶淵明那樣因為對官場失望透頂而選擇隱居,他一生最高的夢想就是做個快樂而悠閑的漁夫與詞人。

只是在那動蕩的年代,這樣的愿望太過奢侈。世事短如春夢,人情薄似秋云。<\ span=""><\ p="">

\"0奉命4.jpg\"<\ span=""><\ p="">

<\ span=""> <\ p="">

8、秋云如一幅永遠讀不盡的水墨畫,畫著山,畫著水;畫著大海、畫著草原;畫著歷史,畫著未來……只要你愿意想像,想什么像什么,越想越像,變幻無窮;飄忽空悠,神秘莫測!<\ span=""><\ p="">

<\ p="">

杜甫的詩“天上浮云似白衣,斯須改變如蒼狗”似乎太直接,倒是朱敦儒的詞“世事短如春夢,人情薄似秋云”更有回味。春天人易困,其夢也頻頻,故春夢尤為短促;秋天的天最藍,云最白,映襯之下,秋云尤為淡薄、輕悠,飄忽不定,有無轉眼間。也許詩圣的這兩句詩深入淺出,后來演化成了“白云蒼狗”的成語,比喻世事的變化無常。千百年來,豈止紅塵俗子有白云蒼狗的滄桑感,連佛門弟子也不例外,清代姚鼐就有“白云蒼狗塵寰感,也到空林釋子家”的詩句,催人沉思。<\ p="">

仰望藍天,白云片片,真想問一問,你是從黃鶴樓飄拂過來的嗎?你是崔顥筆下千載空悠悠的白云嗎?古今往來,朵朵白云上,總鐫刻著故土情、游子意,任憑風雨的侵蝕,卻永遠是那樣的清晰。從李白的詩“浮云游子意”到譚軒作詞作曲的《故鄉的云》,仿佛那天上飄忽的云,就是浪跡天涯的游子眷眷的思鄉情愫。<\ p="">

才閉了閉眼,一陣秋風吹過,碧空如洗,天湛藍湛藍的。望著空朦的藍天,我終于領略了“過眼煙云”意境,更悟出了“富貴如浮云”的真諦。人于紅塵世上,“日食一飽,夜眠三尺”,何必汲汲于金錢、權力、名利等欲望的滿足呢?<\ p="">

\"0高4.gif\"<\ p="">

9、自然,給人以美感;詩人,傳其于筆端。空靈的自然孕育了靈性的詩人,梅蘭竹菊,造就了詩人飄逸的性情,面對日月星辰,詩人則不禁吟詠滄海之博大,而慨嘆人生之綿渺。<\ span=""><\ p="">

  草長一春,人生一世,花落水流紅,歲月難再重。“世事短如春夢,人情薄似秋云”,詩人歷經辛酸后,往往選擇放縱自己,寄情于山水,過那種“林泉隱居誰到此,有客清風至”的日子,享受“松風吹解帶,山月照彈琴”的情趣,逐漸打開心扉,融入自然,物我合一,不知何者為我,何者為物,怡然自得矣!<\ span=""><\ font=""><\ p="">

  詩人用心融入自然,情思系于自然,當嬌妍的飛花掠過眼前,嗚嗚的簫聲飄過耳畔,纖纖的小雨打在荷邊,淡淡的馨香沁入心間,他再也無法淡然,優美的詩句行云流水般瀉于筆尖。<\ span=""><\ font=""><\ p="">

  自然,依然默默無言,但詩人,已非復從前,也許,只有自然,才是詩人心靈的歸宿,藝術的源泉。<\ span=""><\ p="">

\"0月明6.jpg\"<\ span=""><\ p="">

<\ span=""><\ p="">

10、浩瀚的星空,你能找到屬于自己的那一顆嗎?漫天飄舞的霧花中,你能看到那一朵是在為自己哭泣嗎?落花無語,它是在為人悲傷嗎?世事短如春夢,人情薄似秋云;不必計較吃苦勞心,萬事原命。兩袖一甩,清風明月;仰天一笑,快意平生!<\ span=""><\ span=""><\ p="">

\"0荷花聲10.jpg\"<\ span=""><\ p="">

<\ span=""><\ p="">

11、云淡風清,碧波粼粼,大明湖中,接天碧葉,映日荷花別樣紅。衣袂飄飄,香煙裊裊,大明湖畔,誰撫琴弦,清音勝過流水松濤?柳眉鳳眼,櫻口朱唇,你的美貌勝過宮中佳麗三千;琴棋書畫,詩詞歌賦,無不精通,大明湖水賦予了你靈秀與才情,卻又讓你的一生在癡情的漫漫等待中,銷魂神傷。<\ span=""><\ span=""><\ p="">

雨后荷花承恩露,滿城春色映朝陽。大明湖上風光好,泰岳峰高盛澤長。

<\ span=""><\ p="">

月夜一簾幽夢,春風十里柔情。記不清多少個漫漫長夜,月涼如水,你捧著他送給你的折扇,凝望著他為你渲染的"煙雨圖",在心中無數次地吟誦他寫給你的詩,在無限的希冀中,等待他的到來。你依舊記得,庭院深深,你和他撫琴弈棋,蕩舟游湖;你依舊記得,煙雨蒙蒙,你和他攜手荷池,共賞蓮花;你依舊記得,錦帕尺短,愛意綿長,你曾在上面鄭重地寫下"君當如磐石,妾當如蒲草。蒲草韌如絲,磐石無轉移";你依然記得,他對你的承諾——三月之后接你進京;你依然記得……<\ span=""><\ p="">

只是,世事短如春夢,人情薄似秋云。山盟海誓言猶在耳,一國之君走后便杳無音訊。曾經"枕前發盡千般愿,要休且待青山爛"的承諾,曾經"在天愿作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的情誼,竟隨著大明湖水的洗濯,散淡成時光碎片,不堪一擊,一去不回。<\ span=""><\ p="">

暝色入高樓,有人樓上愁,玉階空佇立,宿鳥歸飛急,何處是歸程?長亭連短亭。你日思夜盼他的歸來,對湖撫琴,琴聲如泣如訴。山也迢迢,水也迢迢,山水迢迢路遙遙;盼過今宵,又盼明朝,盼來盼去魂也銷;歌不成歌,調不成調,風雨瀟瀟愁多少!光陰荏苒,花開花落,云卷云舒,歲月消退了你的年華,不變的是你一如既往的癡情。望斷天涯人在何方?記得當初芳草斜陽,只是當初的雨后新荷,如今已是"秋陰不散霜飛晚,留得殘荷聽雨聲"!<\ span=""><\ p="">

小橋流水,輕煙輕霧,常記雨中初相遇。傘下攜手,雨珠如訴,把多少柔情盡吐。一朝離別,叮嚀囑咐,香車系在梨花樹。淚眼相看,馬蹄揚塵,轉眼人去花無主。春去秋來,離別容易,山盟剩下相思路。夢里相尋,夢外何處,花落只有香如故。<\ span=""><\ p="">

\"0花朵13.jpg\"<\ span=""><\ p=""><\ span=""><\ span="">

12、<\ span="">有人說:“能夠叫做友誼的這種交往,必然時間久了,它像亞麻布衫一樣,越洗越舊,穿在身上就越舒服。”友誼是一種言亦不可盡,情亦不可及的感覺,“你走時,我不送你,你來時,我不接你,無論是風,無論是雨。”人生<\ span=""><\ span="">路上的相遇和別離都在歲月里沉淀,無論去與留,都自有目的。如今,在匆忙的現代生活<\ span=""><\ span="">的急流沖擊下,能夠恬然沉思和溫柔愛人的心靈愈來愈少。周國平說:“在精神尋求的路上,凡找到一切,只要是自然的,真實的,就都是好的。”很慶幸,至今我們仍擁有這樣一份真摯情誼。<\ span=""><\ font=""><\ p="">

<\ span=""><\ font=""> <\ p="">

  張愛玲的同學炎櫻說:“每一只蝴蝶都是從前一朵花的靈魂,用它來尋找自己。”生活<\ span=""><\ span="">撩人的地方是,你永遠不知道在下刻,在下一個地方,會有哪一個人,不早不晚,不遠不近,為你等在那里。人并不僅僅在不幸中才需要朋友,因為幸福<\ span=""><\ span="">的人也需要朋友來分享自己的幸福<\ span=""><\ span="">。在“世事短如春夢,人情薄似秋云”的現實社會里,我們任何時候都不要放棄自己的信念和愛心,哪怕身處怨聲載道之境,都要用愛去化解和告慰,愛一個人,愛每一樣東西,愛自己,愛大自然,愛明天<\ span=""><\ span="">,愛生活<\ span=""><\ span="">。<\ span=""><\ font=""><\ p="">

<\ span=""><\ font=""> <\ p="">

  徐志摩告<\ span=""><\ font="">訴世人:“在茫茫人海中,我欲尋一知己,可遇而不可求的,得之,我幸,不得,我命。”這種緣令人嘆服,我們都知道,美麗只在昨天,我們都是過客,再艷麗的玫瑰也會凋零,再明亮的星辰也會隕落。曾經牢不可破的友誼,深到心海的愛戀,憂傷和快樂,盟約和許諾,都注定會隨著萬里長風而去。誰的手也握不住永恒的季節,所有的愁怨只是昨天的風光,因為,我們都是過客。緣分需要細心呵護,有緣相伴,我們感情的星空里,才會有永結同心的許諾;才會有在天愿做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的浪漫;才會有緣來不拒,緣去不驚的境界。<\ span=""><\ font=""><\ p="">

<\ span=""><\ font=""> <\ p="">

  與誰相遇,與誰擦肩,偶然還是必然,握手或并肩,能與你同走一段路,能與你同坐一條船,這就是仁慈的上蒼在冥冥之中送給你我的一段緣。沒有虧欠,也沒有太晚,世人創造了佛祖,就是為了給我們一個不息的信念,讓我們相守并且堅持。一路走來,親情、友情、愛情<\ span="">,情情依然。聚也好,散也罷,不過都是生活<\ span="">,米蘭昆德拉說:“生活<\ span="">是一棵結滿可能的樹,只要自我還在,一切就有可能。”大海可以容納百川,從初波微瀾到洶涌澎湃,再回到風平浪靜的港灣,默默守望也很溫暖,花香可以芬芳四季,盛開或凋零都有其獨特的美麗。<\ span=""><\ span=""><\ p="">

<\ span=""><\ span=""> <\ p="">

  踩著不變的步履在行走,有時候感覺緣分很奇妙,只是在文字中多看了你一眼,腦子里便鎖定了你的容顏,反反復復的流連,然后銘記。不知不覺走過六年,其間除了對文字的鐘愛以及對友情的不舍,更多的是一種習慣。習慣了這樣一種生活<\ span="">,習慣了這樣的堅持,習慣了你們關愛的目光......有文字陪伴的時光,平淡的日子也變得充實而豐富。有人說,寫文章<\ span="">其實就是自娛自樂,除了自己,沒有多少人會關心你文字里展露的思想。此言極是,在這個浮燥的空間,在很多人淡漠了的文字背后,還能葆有一顆純粹的初心,做自己喜歡的事情,這或許便是上蒼賜予我的恩惠罷,得之我幸!<\ span=""><\ span=""><\ p="">

<\ span=""><\ span=""> <\ p="">

  有些事并不因時光的流逝而褪去,有些人并不因不常聯系而忘卻。“時間會沖淡一切”這句話并不適用于一切。只要是我們真心想要做的、真心想要得到的、真心想等待的人或事物,縱然年華流逝唯記憶永駐。唯使我們忘記<\ span="">的是一個物欲橫流的世界,一個喧囂的社會。在這忐忑的人生<\ span="">里,那些飛舞的青春和激情如流水般溯遠,無法再次擦肩,只能相逢,也必須相逢,即便只是在我的文字中。微微的思念<\ span="">很純,是藍天上的一抹陽光,讓單調的藍平添了一絲色彩,讓殘酷的現實,平添了一絲柔情。<\ span=""><\ span=""><\ p="">

<\ span=""><\ span=""> <\ p="">

  八月,云詩亦如禪,恍然之間,風輕云淡,縈繞的云霧中,仍有一種舍不得又不得不舍的亦詩亦禪。雖然曾經熟悉的人已漸漸遠離彼此的視線,但我仍會常常思念<\ span="">你,你一定要相信。站在時光的彼岸,回看此岸的光陰,己嵌入靈魂深處的人還一直在心上,恬然無恙,溫暖獨好。<\ span=""><\ span=""><\ p="">

\"0山20.jpg\"<\ span=""><\ span=""><\ p="">

13、山隨水轉,水隨人轉,人隨路轉,路又隨山轉。從游者十數 ,而我亦在其列,不能作逍逍遙遙的如是之觀。那么在此,如墜入意象深深詩篇。從扉頁漸入佳境,但容不得細嚼慢咽,也顧不得微雨時有時無,應接不暇的是萬仞壁立的山峰和疏林亭亭的植被,抬頭仰望,我是塵間一粒渺小的砂,或者說,就象此刻飄飛的一粒雨點,滴在潺潺的溪里,被簇擁著裹挾著曲曲折折地前行人生就像四季,春去秋來,花落花開,一個人,經過盛夏,經過寒冬,寒去暑來,暑去寒來,草枯草榮。

一路走來,人生就像登山一樣,經歷世事爭扎和彷徨后,蜂回路轉,柳暗花明,升降沉浮。<\ span=""><\ span=""><\ p="">

 

世事短如春夢,人情薄似秋云,不必計較,吃苦勞心,勝亦如何;敗亦如何;當我漫步在高山,放歌于好花前,又何必為昨日的逝去而悲傷?明日的方向而迷茫?<\ p="">

陽光總在風雨后,花開會被風吹落,又何必在意心頭的迷霧,為日常瑣事而愁眉不展,徹夜難眠? 自它存在以來,就袒露著胸懷,披一肩野色的秀發,百年千年地駐足于此。流星從這里滑過,旭日從這里升起,它細數著每一個簡單的日子,記下每一個不簡單的故事。站在這里,纖纖尖峰近在咫尺,仿佛探手可掇,臨峰嘆惋,它又拒人千里,縱觀其穩重堅韌的氣度,又使你浮躁的心淡定下來,把心扉敞開,容納眾山。宛如高朋相約,敘禮列座,和樂融融。你可以舉酒誠邀,也可以沏茶相敬,或神交心智,或敏慧才思,或靜默相對。列列諸峰有如謙謙君子,和悅的氣氛在綠波間蕩漾。橫亙遠空的山脈,象垂天落地的屏障,堅固厚實,格局嚴整,護佑著勃勃的大地,護佑著在此繁衍的子孫、護佑著質樸善良,神態典雅而安祥優美而壯觀。<\ p=""><\ span=""><\ div=""><\ div="">


綜合 2022-01-09 11:20:29

[新一篇] 世界上最有價值的公司

[舊一篇] 專業愛情測評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