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中朝邊防主官:朝鮮在歷史上并未拖累中國

>>>  小城故事吳儂軟語溫婉人心的力量  >>> 簡體     傳統

朝鮮在歷史上并未拖累中國

  孫挺進

  近日有觀點稱,朝鮮半島在歷史上就“拖累中國”。對此,筆者認為,歷史上朝鮮半島談不上拖累中國。相反,朝鮮半島重要的戰略位置,決定中國必須認清歷史,才能確立正確的戰略思維。

 
-

  周王朝時,周武王封商王朝遺臣箕子于朝鮮半島。公元前109年,衛氏朝鮮企圖擺脫漢王朝的統治搞獨立,結果被漢武帝消滅。這一時期朝鮮半島對中國而言,談不上“拖累”、“威脅”。

  公元前37年,中國東北地區夫余王國的王子朱蒙,建立起卒本夫余國(高句麗王國)。即使高句麗王國不斷崛起,其歷代國王幾乎都要受中原王朝的冊封并納貢稱臣,西漢末年王莽篡權后還曾調動高句麗大軍攻打匈奴。當時朝鮮半島南部經過互相兼并,已建立起新羅王國和百濟王國。一直以來朝鮮半島為倭國(日本)所垂涎,當時趁中國大分裂時期,在僅12年時間里,倭國連續3次入侵朝鮮半島企圖侵占中國大陸,結果被高句麗擊敗。此后倭國200多年沒有發動對朝鮮半島的戰爭。這段歷史充分說明朝鮮半島在東北亞的戰略位置,對中國而言是十分重要的。

  隋唐時期,高句麗成為隋朝統一中國的最大障礙。隋煬帝繼位后,對高句麗連續3年進行征伐,但都是因為好大喜功以及戰術的原因失敗了,隨后4年隋王朝在風雨飄搖中覆亡。對于有說法稱,隋朝是因為朝鮮拖累而亡,筆者認為,隋王朝覆亡的原因很多,雖然同隋煬帝征討高句麗有一定關系,但這并不是隋王朝滅亡的主要原因。

  唐太宗李世民繼位后,高句麗國不僅不歸順唐王朝,而且還阻攔東亞其他國家向唐王朝朝貢。對此,公元645年,唐王朝兵分四路夾擊高句麗的軍事重地遼東。此次戰爭唐王朝收復了遼東城,高句麗舉國震驚,遼東其他數城不戰而降。公元663年6月,百濟王國的殘余勢力與日本勾結,進攻新羅國,駐守百濟的唐軍與新羅聯合擊退日軍。隨后日軍再次從海上派若干戰艦侵占朝鮮半島南部,唐朝大將劉仁軌同新羅王國再次擊退日軍。這是中國歷史上由中央王朝第一次援助朝鮮半島打敗日本侵略者。

  這段歷史談不上朝鮮半島對中國有什么“威脅”,更不能與“拖累”相提并論。唐王朝一方面對東北實施統一戰爭,另一方面援助新羅國擊退日本對朝鮮半島的入侵,再次說明朝鮮半島在東北亞的戰略位置是非常重要的。

  宋元時,朝鮮半島已建立起高麗王國。王氏高麗政權把宋王朝看成天朝大國,不僅朝貢還派留學人員到宋朝學習并甘為藩屬國。宋王朝滅亡后,元帝國則把朝鮮半島當做特別行政區直接管轄。

  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欽定高麗王國更改國號為“朝鮮王國”,同時發布詔書封李成桂為朝鮮國王,明確李氏朝鮮藩屬國地位。公元1592年,日本豐臣秀吉率軍侵占朝鮮半島。隨后,明朝大將李如松率大軍渡過鴨綠江,將日軍擊退到釜山沿海地帶。1597年,日本又調集10萬多水陸大軍與明朝和李氏朝鮮聯軍決戰,結果被擊敗并退出朝鮮半島。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二次由中央王朝援助朝鮮半島擊敗日本入侵。假如這次戰爭是“拖累”中國的話,那么這種“拖累”也是值得的。試想日本如果此時在朝鮮半島站住腳,那么在明代日本就會改變東北亞格局,中國將遭受更早更大的損失。

  清王朝統一中國后,將李氏朝鮮政權納入藩屬國。1840年,西方列強開始瓜分中國,清朝開始衰敗,失去保護朝鮮的能力。隨后美日等國的勢力開始向朝鮮半島滲透。1882年,李氏朝鮮發生“壬午兵變”。日本迅速派兵進駐漢城,并借此次政變與清王朝簽訂條約,清廷與日本在爭奪東北亞戰略利益中失去主動權。在隨后的中日甲午海戰中,清廷失去了對朝鮮半島的戰略控制,等于打開中國東北門戶。事實上,日本在東北開始任意滲透,然后從東北和海上對中原大地實施全面侵華戰爭。也就是說朝鮮半島并不是“拖累”中國,而是清廷戰略取勝的支點。

  現代朝鮮半島仍然是大國在東北亞博弈戰略要地。1950年打響的朝鮮戰爭,美軍戰火燃燒到鴨綠江邊,東西方世界的對壘已形成。毛澤東從歷史和現實考量中得出“唇亡齒寒”的正確歷史觀,迫于當時形勢才決定抗美援朝。

  當前,朝鮮半島仍然是大國博弈的重點。考慮到朝鮮半島重要的戰略位置,推進半島無核化、維護朝鮮半島和平穩定,仍然是不能改變的方針。 (作者是武警吉林邊防總隊原后勤部長,曾在中朝邊境邊防支隊任主官多年)


環球網 2013-12-05 23:36:40

[新一篇] 快牙:史上最快無線文件傳輸工具

[舊一篇] 程序人生的四個象限和兩條主線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