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里藏醫5:青梅竹馬

>>>  古風悠悠—傳統政治與精神文明  >>> 簡體     傳統

   

     【出處】

      唐·李白《長干行》詩:“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同居長干里,兩小無嫌猜。”

   

    【詞語釋義】

    青梅:青色的梅子;竹馬:兒童以竹竿當馬騎。形容幼兒時天真無邪玩耍游戲的樣子。

    李白在《長干行》中描寫一位女子,思夫心切,愿從住地長干(今南京)跋涉數百里遠路,到長風沙今安徽省安慶市的長江邊迎接丈夫。詩的開頭回憶他們從小在一起親昵的嬉戲時,用“青梅竹馬”和“兩小無猜” 來表明天真、純潔的感情長遠深厚。

  

    【健康智慧】

    我國古代習俗,每當梅子黃熟時節,青年男女便聚集在梅林選擇對象,談情說愛,如女方摘一枚梅子擲給喜歡的男子,男子若亦對女方有意便可交談,互贈禮物定下終身,因此梅子也是愛的象征。青梅肉厚、核小、汁多、味酸,富含多種營養成份及多種維生素,具有斂肺止咳、生津止渴、澀腸止瀉、安蛔止痛的功效。中藥用的烏梅即是用青梅加工而成。

   《三國演義》中有青梅煮酒論英雄的情節,曹操借酒言志,劉備借酒澆愁。中醫認為,飲用適量的青梅酒有止嘔、止痛、止瀉、止痢的作用,對夏季痧證,腹痛,嘔吐,腹瀉,痢疾有治療作用,是家庭夏季防治慢性胃腸炎的理想食品及藥品。用青梅酒局部擦拭患處,可治療風濕筋骨痛,坐骨神經痛,扭挫傷,腰肌勞損,腰痛等。青梅酒的制作方法也很簡單,將未成熟的青梅浸入高粱酒內,酒浸沒青梅3~5cm為度,密封1個月后即可用。

    梅子的最大特點就是生津,對消渴、煩熱口渴效果很好,只要一提到梅,口中的涎水便會不由自主的分泌出來。《三國演義》中那段著名的望梅止渴的故事,把梅子的這個特性簡直發揮到無以復加的地步:曹操率軍攻打張繡,行軍途中天氣炎熱,無水飲用,將士們個個口干舌燥,喉頭發干,精神不振。曹操心生一計,騎在馬上用手一指,對將士說前面不遠處有一片梅林,趕到梅林即可摘食梅子。將士們頓時想起梅子的酸味,口中不覺流出水來。待趕到前面一看根本沒什么梅林,但已通過無水地帶。直到今天,很多地方在夏季高溫炎熱的時候,都用梅子煎湯作飲料生津清熱,消暑解酒,就是我們常常喝的酸梅湯。   

    說完梅子,再來說竹。竹由兩個象形竹葉的“個”字組成,兩“個”緊連不分離,象征團結,象征愛情堅貞。竹子清淡高雅,虛心勁節,值霜雪而不凋,歷四時而常茂,竹者,象征吉祥、富貴、平安。“竹”與祝賀的“祝”諧音,所以人們常畫竹以示祝(竹)福。人們喜好用竹與梅花和喜鵲為伴,構成竹梅雙喜,即兩小無猜,結為伴侶,是賀婚的禮物,比喻青梅竹馬。

    竹筍為竹的幼苗。竹筍生長旺盛,一年四季均有供應。竹筍種類很多,按時節分,可分為冬筍、春筍、夏筍。三月底四月初出的叫春筍,又名圓筍。

    竹筍肉質細嫩,味鮮爽口,潔凈晶瑩,營養豐富,其中含量最多的是被現代營養學家們稱為“第七營養素”的纖維素,有吸附脂肪,促進腸蠕動,助消化,去食積,防止便秘的作用,對預防腸癌、肥胖病、高脂血癥等大有益處,同時還可改善或消除婦女面部黃褐斑。

    醫學上,更是常拿竹的各部位入藥。例如竹葉卷心是取竹卷而未放的幼葉,有清熱除煩,生津利尿的功效。可用于熱病煩渴,口瘡尿赤。

    竹茹是取竹新鮮莖,除去外皮將稍帶綠色的中間層刮成絲條或削成薄條,捆扎成束,陰干。可清熱化痰,除煩止嘔,用于痰熱所致的咳嗽或心煩不眠,胃熱嘔吐等。

    竹瀝系新鮮的淡竹和青桿竹等竹竿經火烤灼而流出的淡黃色澄清汁液,有清熱豁痰,定驚利竅之功,可用來治療痰熱咳喘,中風痰迷,驚癇癲狂等。

    天竺黃為竹竿內分泌液干燥后的塊狀物,又名天竹黃,能清熱化痰、清心定驚,用于小兒驚風,中風癲癇,熱病神昏等。

  

   【一用就靈】

    1.暑熱煩渴及胃酸缺乏,不思飲食:鮮烏梅2個,或酸梅1個,搗爛加白糖及食鹽少許,沖開水服。

    2.腸炎、痢疾等腸道傳染病:烏梅5~6個,煎濃湯,飯前空腹飲用,有預防和治療作用。夏季飲用酸梅湯既可做清涼飲料,又可預防腸道傳染病。

    3.瘡口肉芽,皮膚表層血管瘤、雞眼等:烏梅膏涂于油紙或布上,依患部大小敷貼包扎,能使突起部分收縮平復。

    4.中耳炎:鮮冬筍汁10ml,冰片少許,和勻滴入耳中。

    5.食積不化:冬筍絲30g,麥芽粉10g,拌勻蒸熟加調料食。

 

 

 


杏香一脈是嶺南 2014-07-07 11:22:00

[新一篇] 詞里藏醫4:心心相印

[舊一篇] 詞里藏醫6:張敞畫眉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