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中國社會生存的悲劇 第一節 能直接感知的才是真實

>>>  讀書—連接古今充實信仰  >>> 簡體     傳統

二十年代魯迅先生曾提出過一個悲劇的著名命題:“悲劇將人生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這里揭示的悲劇特征是“人生有價值的東西”,而不是生活中一般的悲哀、悲痛和悲慘。我們都是這個看似很大實際上很小的世界,一想到絕大多數人一生主要活動直徑范圍不會超過50公里 就覺得莫名的悲哀。或許你讀過很多書,知道埃及有金字塔,巴黎的香舍麗榭大道,美國紐約大都市,還有加拿大的美麗的楓葉,這些都是你我生存的同時在地球的另一面存在的。你知道他們存在,你能讀到、你能在各種媒體上看到他們。是的,理性的你覺得他們存在,老夫也覺得他們存在。但是我還是要問一句:“他們真的存在嗎?”我指的是對于你這樣一個卑微的生命來說,你也許這一輩子都沒有機會去親眼看一看這些在你的認知里早已熟悉的東西。這就好像對于一個終生都生活在偏遠農村的老農來說,巴黎的燈紅酒綠真的存在嗎?其實這是兩個世界的事情。對老農來說,田野、破舊的瓦房、旁邊和他一樣窮的鄉親以及農具就是他真實的世界,因為他的一生都沒有離開過這個范圍。無論對老農、對你、對老夫來說,在這個社會生存的一個重要常識就是:你可以直接感受到的東西才是真實的東西。這個結論于我們無比珍貴。你可以用這個結論去檢驗生活中一個東西的真偽。

這是一條很好用的準則,可以檢驗比如親情、愛情、友情的真實性,也可以檢驗你生活的社會環境。這個世界紛擾繁雜,光怪陸離、很多東西欲蓋彌彰,真真假假,很難看清楚社會的本來面目。但是,只要你用這一準則仔細衡量一下,你就會看清問題的本質。你也知道憲法上寫了很多東東,你看過也知道一些你有的權利,這是本好東東,但是它是真的嗎?你要問一下自己。比如說它說你有言論自由、結社、游行示威的權利,你可以和幾個朋友一起上街游行嗎?你可以在單位自由發表對本單位不滿的言論而不受到報復嗎?假如你可以,那這憲法對于你來說他就是真實存在的,否則的話,這個憲法就像和巴黎的夜一樣對老農來說一樣都是虛無飄渺的。我說的這種真實性只針對個體而言,對于妞妞們來說,這個憲法無疑是很真實的。
很不幸,從我們出生的那一刻起,就注定我們的悲劇的一生:我們生活在一個不真實的世界里。我們有不真實的社會道德、不真實的民主、不真實的法制(對佘祥林全家來說就是這樣)、不真實的公正。我們的生活好像在夢境一樣,在不真實里行尸走肉。不真實到像有人說得那樣:“他們假裝給我發工資,我假裝給他工作.”的地步。個人的悲劇往往是社會悲劇的前奏。在悲劇中并不是普通人的悲喜歌哭或者生離死別讓我們感到吃驚,而是我們眼睜睜看著自己人生中有價值的東西毀滅。

編者 2010-07-15 08:32:41

[新一篇] 第五章 中國的主流媒體是一堆屎 第三節 左右之爭其實是利益之爭

[舊一篇] 第六章 中國社會生存的悲劇 第二節 庶民的宿命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