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MODel,新東西=好東西

>>>  文章華國詩禮傳家—精彩書評選  >>> 簡體     傳統


| 編者按:整個8月,魚龍混雜的電子書領域不斷出現由各類互聯網社區、自媒體陣營推出的系列電子書,層出不窮的MOOK(雜志書)似乎已然占據了電子閱讀主流。其中,“騰訊大家”打造的關于女作家蕭紅的《不可重來的時代》、知乎“鹽”系列叢書之《開放的智力》以及新興非主流媒體大象公會最新一期的《進化論》,成為網友議論最多、下載量最可觀的三本純電子書MOOK,但不無遺憾的是,關注度高并不代表書的品質在同一水平線,挑剔的互聯網讀者自有其標準。|


文/趙賽坡



【失望之書1】


《不可重來的時代》:

優秀的內容 不及格的電子書


在業界一股腦兒地宣揚博客已死、爭相奔向移動自媒體的時代,“騰訊大家”不惜重金,力圖打造“中文互聯網第一輿論場”(官方語)。今年“騰訊大家”組織多場線下討論會,2月份第一場沙龍的主題就是民國作家蕭紅以及民國女性的是與非,這一沙龍和之前發布在“騰訊大家”上的一系列關于蕭紅的文章,共同構成了這本MOOK——《不可重來的時代》。


從全書的內容結構上看,蕭紅更像是一個印子,因為她的身上有著太多標簽:叛逆的個性、文學追求、愛與恨、革命與守舊等等。這個人物就像一個鏡子,她能反射出民國時期其他“紅粉”(張耀杰語)的生活百態。因此,全書在第一部分之后就漸漸脫離了“蕭紅與蕭黑”的爭論,轉向討論女性的獨立之路。第三部分,則是之前沙龍的文字稿,而這是我最不滿意的地方,當內容創新難度越來越大時,為什么不能在內容呈現形式上做出創新呢?如果這是一本紙質MOOK,那么它這樣的處理方式無可指摘,但這是一本電子書,完全有可能在內容呈現和處理方面創新,無論是第一部分的爭論、第二部分的分析還是第三部分的對話,我所看到的不過是文字的堆積。


首先,排版也能讓電子書有情感。很多人著迷紙質書的一個重要原因是紙質書有觸感,閱讀時有情感,而電子書的內容更像是冰冷的比特單位。但這種情況可以部分地通過電子書的排版來解決、舉個例子來說,在第一部分圍繞蕭紅是非的爭論中,每個作者的不同情感如何體現在對文字的排版上?是否能通過顏色、字體變化、甚至一些圖形來展現?電子書相比于紙質書,在顏色、版式設計方面有著天然優勢,這些看似特別小的設計可以有效改善用戶閱讀體驗。


其次,電子書縱然是“書”,但它是基于電子技術的“書”,它的內容絕非僅僅是文字或圖片。本書第三部分的沙龍對話完全可以借助其他媒介形式呈現,視頻?音頻?為何不可呢?作為“騰訊大家”的衍生產品,這一系列的MOOK(目前已經出版了9 本)不僅僅是內容集合,還應該是內容呈現形式和渠道傳播的創新。但很遺憾,這本內容和主題都極其豐富的電子書,卻在內容展現方面完敗。



【失望之書2】


大象公會的“進化論”:依舊談資


大象公會剛問世時,很多人將它與讀庫相比,的確兩者在內容生產方式上很相似,都是編輯部個人意志的體現,但顯然,大象公會與讀庫走的路并不完全相同。首先從內容呈現方式方面,讀庫一直堅持紙書出版,而大象公會則從一開始就定位于移動端,先后推出移動app,并進駐微信平臺,以及推出定位于移動閱讀的系列MOOK;其次,內容題材方面,讀庫側重于可讀性比較強的文學類作品,大象公會則緊貼時事,涵蓋政治、經濟、歷史、文化等多個門類,內容也更注重深度百科,以組合式專題閱讀為主。


以最新一期MOOK《進化論》為例,圍繞“進化”或者說發展史,內容涵蓋了飲食(中餐在美國)、外交文化(“支那”一詞)、軍事(閱兵)、美學藝術(維納斯形象)等等,可謂包羅萬象。每個主題下都有多篇文章組成。無論是所挑選的文章還是所呈現的形式,再結合其宣揚“以原創知識豐盈我們的知識、見識和見聞”,以我的淺顯理解來說,大象公會其實是在提供一種深度的談資文化。談資文化是充斥在微博、微信等新媒體上面的流行文化,談資文化會結合時事熱點,通過對嚴肅文化的解構和重組構建一種可以放在飯桌上談論的語言理解體系。


比如這篇《民族大遷徙的十字路口——克里米亞》就足以吸引很多人細細品讀。這半年來烏克蘭動蕩不安的局勢讓這個東歐小國頻頻登上媒體頭條。但很多人無法理解烏克蘭與俄羅斯之間復雜糾結的關系,再加上主流媒體上缺乏獨立客觀的國際時事分析,也就給很多新媒體帶來了機會,不論是《進化論》里的這篇文章還是問答社區里對烏克蘭事件的高票回答,都是以可傳播性、可讀性為前提的內容。


大象公會在做什么?當我饒有興趣的看完大象公會所有MOOK后,我不得不得出一個悲觀的答案:它只是一個談資文化載體,和某些雜志并無本質區別。這些年,我們見證了技術如何讓一部分談資看門人失業,同時也讓一部分談資看門人變得更加堅持。好事?壞事?還是交給讀者來評說吧。



【驚喜之書】


《開放的智力》:感知世界的三部曲


互聯網到底能不能創造智慧?這是一個長期被討論卻沒有定論的命題,美國作家克萊·舍基用“認知盈余”這個詞為智慧的誕生、成長做了注解——所謂“無組織的時間力量”,即讓每個人的自由時間成為知識乃至智慧形成并逐步擴散的過程。克萊·舍基理論的影響力很大。現在談起“知乎”或者美國的“知乎”,大家無一不用“認知盈余”來論證互聯網產品的偉大,但受眾們能否吸收這些呢?現實的結果并不樂觀,互聯網的確在制造知識,卻從未生產思考能力,我手頭這本電子書《開放的智力》就試圖回答這些問題。


《開放的智力》屬于知乎“鹽”系列叢書,也是用戶采銅的自選集。正如知乎創始人周源所言:“對世界的提問和回答,像是對一個無序世界的重構……而那些最有知識和見解的人,就像鹽,給這個世界帶來味道。”采銅就是這樣一個有“味道”的人,而且他并未停留在知識層面的宣講,他的“野心”似乎更大,試圖從三個角度去構建或者重構你的方法論。我把這三個角度歸類為感知、認識與思考,與本書的三大章節(給青年、去學習、會思考)基本對應。這三個角度“感知、認識和思考”,是個逐步深入并復雜化的進程。


得益于心理學的知識背景,采銅展現了構建思考模式的強大能力。比如其對學習中信號與噪聲的論述,首先為了學習的信噪比進行定義,接著以塔勒布的反脆弱理論批判所謂“一萬小時學習理論”的荒謬,并強調要使用杠桿策略,即在保持專注的同時也對新事物持開放態度。如書名《開放的智力》所指,采銅的行文思路、遣詞造句都展現出一種獨特的思考力,同時也是一種時刻開放的思考力。如果說之前的互聯網需要的是信息和知識,那么未來的互聯網時代,真正困擾我們的會是匱乏的思考能力,采銅的“感知、認識與思考”或許能為我們提供共同參與,構建開放智力的空間。


注:本文摘自今日《新京報書評周刊》B10版


▲8月30日《新京報書評周刊》封面


「本期看點」


8月30日《新京報》B01版~B16版

————————

「主題」B02~B05|夏日好書賞

「特別報道」B06|古籍文獻珍品首次亮相圖書節

「對話」B07|第十二屆北京國際圖書節活動一覽表

「人物」B08~B09|詩人的好處是,可以使人們誠實地面對世界——訪美國詩人哈斯、布蘭達夫婦

「電子書」B10|電子MOOK,新東西=好東西?

「電子書」B11|不太平的八月,亞馬遜上躥下跳

「經濟」B12|富人真的更有道德嗎?

「藝術」B13|花開兩朵 各表一枝:且談七七的電影書

「海外」B14|村上春樹:性與暴力是通往潛意識的秘密門道

「書情」B15|與二戰題材有關的9本書

「榜單」B16|大作家與小時代


新京報書評周刊 2015-08-23 08:40:00

[新一篇] 孫仲旭:我譯奧威爾∣青年譯者孫仲旭紀念專號

[舊一篇] 一條人命(散文·附詩一首)∣《文學青年》孫智正專號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