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評論《狼圖騰》的一切,除了電影

>>>  新興科技、社會發展等人文科學探討  >>> 簡體     傳統

很多人特喜歡對中國電影蓋棺論定,隨時大手一揮,宣布國產電影死了,國產大片死了,第五代完了,第六代也完了,中國電影觀眾更是無藥可救,但越是這樣的人物,越不屑于,或不懂得去認真討論一部電影。


  在通州一家老影院看了《狼圖騰》,狼在夜色中對月長嚎,我左后方一個男子鼾聲大作,人類對狼群展開殺戮,正后方一個女孩止不住悲聲,直到電影映畢,她還座位上大聲抽泣。


  這是一部好電影,僅那些關于狼的鏡頭已經值回票價,瘦骨嶙峋的狼,殘忍復仇的狼,儀態萬方的狼,溫柔如水的狼,即使在專門的紀錄片里,我也很少看到對狼如此細膩的拍攝。尤其考慮到許多導演對動物電影視若畏途,動物電影大師讓·雅克·阿諾,一位對中國懷有好感的法國知識分子,不遠萬里跑到中國,去苦寒的內蒙古草原一呆幾年,拍一部由中國小說家寫的動物小說,我對電影《狼圖騰》更多幾分敬意。

  我認真地看了電影,我想找人,聊聊許紹峰演得到底好不好,電影故事是不是完整,對動物的調度與拍攝水平如何。當我想聊電影的時候,更多的人在談導演刻意回避了“文革”,這樣也算,至少圍繞電影討論問題。但當我想聊聊“文革”背景,人們的焦點已經轉移,去關注蒙古人討伐小說《狼圖騰》,稱小說信口開河,狼不是他們的圖騰,而是草原人的天敵。這也不離譜,屬于文化爭論,但爭論還沒開始,有人出頭開始攻擊《狼圖騰》原著作者姜戎的人品問題,扒他離過幾回婚,直至津津有味地圍觀他和一位女作家的愛情動作技巧。

  一場從電影開始的討論,終于從電影滑落到千里之外的床頭,才終于功德圓滿。這時候,電影也差不多放完了。

  很多人特喜歡對中國電影蓋棺論定,隨時大手一揮,宣布國產電影死了,國產大片死了,第五代完了,第六代也完了,中國電影觀眾更是無藥可救,但越是這樣的人物,越不屑于,或不懂得去認真討論一部電影。在聲聲哀嘆中,涌進影院的人越來越多,因為人們分不清好電影壞電影。

  電影《狼圖騰》從培訓狼到拍攝狼,到電影最后完成,整個過程歷時七年,他們的繁瑣又專業的準備工作,對電影的虔誠,對時間的耐心,難道不值得尊重和討論嗎?一部動物電影如何進入電影市場,實現盈利,難道不值得討論借鑒嗎?

  中國電影已經沒有了動物電影,沒有了農村題材電影,幾乎沒有了兒童題材電影,幾乎沒有了現實主義電影,因為不賺錢,因為太難拍,因為會碰壁。總有太多的理由讓人們放棄堅持,又總有太多的誘惑讓人們去拍爛片。

  當下這個年頭,既缺少拍出好電影的社會環境,也缺少努力拍好電影的輿論氛圍。好導演奇缺,在我看來好的影評人更缺。現在不少電影導演什么都拍,除了電影,也有不少人什么都評論,除了電影,這就是爛電影橫行的原因。別怪觀眾,他們被電影行的人給弄糊涂了。

  □潘采夫(專欄作家)




新京報評論 2015-08-23 08:45:53

[新一篇] “抱村”十年觀察:一個村莊的市場經濟與變遷

[舊一篇] 周其仁:中國的未來取決于什么?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