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2筆記】恭喜大家:畢業了,可以為自己讀幾本書了

>>>  文章華國詩禮傳家—精彩書評選  >>> 簡體     傳統

上周302教室,我們請來《毒辣端莊》《張藝謀的作業》的作者方希。不負眾望的方老師果然火力全開,旋轉,跳躍,不停歇地講夠兩個小時。期間,層出不窮的金句不僅讓整個教室歡笑不斷,也是句句發人深省,酸爽不已。此篇課堂筆記抄自方希老師的演講錄音。


談人生·我們都愛小鮮肉


一開場,方希老師就調侃自己所在的出版行業是夕陽產業,而被如今稱為朝陽行業的虎嗅網請來講課。但不過不管是夕陽產業還是朝陽產業,都有一件特別時髦的的事情,就是拍年輕人的馬屁。無論走到哪兒,大家都說要向90后學習,要不然就會被整個世界拋棄。但這個話其實并不新奇,因為只要你讀書就會看到,曾經有很多類似的表述,比如毛主席的八九點鐘的太陽,不過就是梁啟超的“紅日初生,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瀉汪洋”的白話版;世界是你們的,也是我們的,歸根到底是誰的,也許跟我們大家沒什么太大關系。


在社會資源出現大的重組,新的技術或者思想能量沖擊舊有生產結構的時代,都有年輕崇拜。年輕是一個圖騰,折射了很多社會的冀望,這種期待,可能來自于對“新”的厚愛,也可能來自對“舊”的失望。所以對于那么多的90后,如果要給大家建議,這種話可以信,但是別全信。比如說王朔跟別人講他是一個崇拜女性的人,但是你不必認為自己是個女性,王朔在崇拜你,否則你就想多了。


在上世紀80年代,像研究哲學,寫詩這幫人,他們在社會上的影響力以及被寄予的希望,遠遠大于今天的互聯網創業群體。曾經有個段子,如果你會寫詩,基本上在中國從南走到北,你不用帶一分錢,各個大學的女生就可以供養你。據說有一個作家直接踹進一個飯店,說“我是詩人,我要吃肉”,于是他吃到了肉。但又怎么樣呢?所有態度性的東西,都會過去。


做明白人·吾日三省吾生


除了以上對年輕人的調侃,方老師也更希望跟年輕人談談人生,但是人生這個方向太大,比起泛泛而談,不如先學做個明白人。明白人有三個特點:讓人放心,讓人舒服以及讓人相信。


而這三個關鍵詞是一個遞進的關系。可能你不服,覺得“我就是我,是顏色不一樣的煙火”,為什么要被別人去定義?但是人都在一個社會價值交換體系里面,你絕大部分的價值是在人際互動中完成的。你可以覺得自己很高級很牛逼,但是如果別人對你的評價不高,你就是不高,你就是社會交換價值低的人。如果你是一個和爛的程序員和一個滑板高手,那么你在公司和街頭的價值和存在感是不一樣的。如果拿你擅長的東西去自娛自樂,用不擅長的東西去養家活口,那至少就不是一個明白人。


何以成為明白人?首先你得是一個手藝人,別人把工作交給你是放心的。比如西蒙.蘇斯特的一個著名編輯說,把一個七百頁的稿子改成三百頁,調整標題,邏輯結構做重新的改換,這無非是一天的工作量。這就是手藝。比如一個網站編輯接到一篇文章,一眼就能判斷出它最合適的口感是草莓味的還是芥末味的,起名字既要奪人耳目,又不能節操喪盡。有了手藝在身,即使在你的行業面臨變化的時候,那些手藝教給你的思考方式和工作邏輯,也能讓你在新的時代完成轉身。


而從大公司出來的人,為什么經常會有落差,那是因為你的手藝不夠。你在大的平臺里,有很好的資源來支持你,比如你在大公司大概每年能拿上億的單子,但出來后你會發現自己并沒有當初那么牛逼,很多簡單的事并不能搞定,而當時的那個支持系統的價值被你低估了。說明你的成就很大一部分并不是靠你自己的手藝,當你離開那個環境時,你就會發現真是高估了自己。


第二個要素就是讓人舒服。你的表達力,與人相處的能力是很重要的,不管社交工具有多么的發達,以后它會發達成什么樣子,面對面的交流絕不會被取代。只要你需要和別人合作,讓人舒服就顯得特別重要,因為你沒辦法單打獨斗。有的人他們采用的是一種比較強有力影響別人的表達方式,會讓人不舒服,從而獲得很多的關注。但這僅僅是一種手段,真正在他們身邊的人,肯定是覺得和他們相處是舒服的。入戲過深,讓人不舒服,會貶低和壓制你的天分。


最后說到第三個讓人相信,這個其實很難。你不僅得是一個有手藝的人,你還得是一個讓人相信的人,可以把事情交給你,甚至聽取你的見解和解決方案。別人知道跟你合作,能收獲更好的結果,他知道跟你的合作,不會產生非良性的沖突,同時他還相信你的結論。其實做個明白人,大概也就是這三個。到一定年齡之后,我們都應該不停的問自己:你是不是這樣的人?你的手藝丟了嗎?你的表達力夠嗎?你的判斷力靠譜嗎?


讀書·方法論


最后回到讀書這個主題。讀書肯定是你變成明白人的一種方式,雖然不是唯一的方式,但它是捷徑。讀書讀到溝里去的人也大有人在。掉溝里的讀書人自詡博學,跟不那么讀書的人相比,人很倔,有見識和智商上的優越感。如果一個讀書人,號稱是一個徹頭徹尾的理想主義者和完美主義者。這種人你可能要離他遠一點,因為他們一旦擁有某種資源之后,能造成災難性后果可能比核彈還要大。我周圍很多很會讀書的人,首先他就不大會是一個徹頭徹尾的理想主義者和完美主義者,他不斷的對比、懷疑、分析,讀書并不僅僅是為了達到某種目的或者說某種理想的完美狀態。


我們每個人的身邊,都有很多標榜喜歡讀書的人,但問他們最喜歡哪一本,為什么喜歡,卻往往答不出來。所以讀書需要解決的第一步,如何證明我們讀了這本書?最低的標準應該是,如果你看了,那你對人、對事、對世界構成的看法會有改變。哪怕你看的內容離你很遠,比如非洲南部卡拉哈里沙漠里最保守的族群:布須曼人和桑人的狩獵故事,也一定會對你的認識有所影響,否則就不叫看了書,是翻了書。


讀書之法非常多,而且個性強烈,這里介紹的是幾種有效而簡單的方式:


一是名門正派。也就是讀原典,這是一種特別容易獲得滋養的方式。我們現在的大學教育有一種特別奇葩和古怪的東西,就是有很多概論課和通史課,學生讀了這些課,接收了大量的二手資料,這對人的接受和分析信息的能力,造成了極大的負面影響。很多學生被問到唐代的詩歌,能說到初唐四杰、邊塞詩人、大李杜小李杜,但具體說到自己喜歡哪一個詩人,哪一篇東西,為什么好,卻說不出來。接受二手信息的問題是,你還沒有接觸文學,就學到了各種關于文學的觀點,好比你沒有接觸過女人,你就對女人有了各種的觀點,是別人灌輸給你的,你對女人的看法。這些只會讓你在面對真實的女人的時候雜念叢生,反而阻礙你真正和她交往,以及交配。


很多事情你感覺你知道,但其實你并不知道,就是因為是二手信息,所以有很多似是而非的印象。讀原典是非常有必要的,流傳千年的書自然有它的道理,它一定是好看的,也肯定不是那么難。當然,讀的深入程度看各人的修為和悟性。比如柏拉圖的《理想國》,你看50遍論文,不如自己找來原文看一看。二手信息的背后是意識形態的修剪,你在完全沒有意識到的情況下,已經莫名其妙收了下來。


讀原典和二手書,差別到底有多大,舉個簡單的例子。我們不管通過故事還是通過戲曲,多少都知道紅娘的故事,我們會有一些預設的定位。但如果你讀元稹的《鶯鶯傳》和王實甫的《西廂記》,再到看京劇《紅娘》,你會發現崔鶯鶯這個人的精神氣質是完全不一的。在《鶯鶯傳》里,她幾乎是一個非常完美的女性。美麗、勇敢、承担,當斷則斷,不牽連,不茍且。看完之后,你會為她流淚,為她可惜,好好俊俏的一窩白菜,被元稹這頭豬給拱了。千年之下,你依然會感覺到文學的力量,即使元稹并不真的理解崔鶯鶯的作為,但作為一個文學家,他依然發揮了文學超越判斷的能量,你依然能隔著文字,隔著千年的時光,與崔鶯鶯相對而泣。《西廂記》里,她就是一個淫心大熾,端樣作態的女文青。在京劇里,崔鶯鶯其實是配角,德性依然很差。為什么一篇文人小說中的女性和一個給大眾看的戲曲,一個女性會有這樣生動的變化,里面會有很多可以探索的樂趣。


尤其不要去看什么三句話讀懂xxx,五張圖讓你明白xxx, 這都是多少手信息了。拿這個來消遣時間,真的是對自己的思維方式的戕害。經典自有經典的價值,即便你開始讀不懂,覺得難,可以先放在一邊,過段時間再回來看,沒準就豁然開朗了。讀書并不是考試,不是硬要拿高分,也不是過關后就不管了。我們可以自己自由選擇想讀的書,讀到什么程度,以及什么方式來讀。這種心態可以是,終于畢業了,我可以為自己讀點書了。


讀書的第二個方式,即一種拔出蘿卜帶出泥的一個讀法。比如說你去讀一些牛人的文章,去關注他們引述誰的東西,你再去看這些東西,逐漸就會構成一個知識鏈。而且這些書已經被牛人檢驗過,所以這個其實是一個特別容易的捷徑。另外就是可以找專家推薦,你在某個行業里比較認可哪些人,就業內的人,他們自己的同仁都認可的話,這些人絕對錯不了,你買書來看就可以了。所以你對你身邊的人,應該是要有一個大體的印象,可以將他們分類或者打標簽,比如誰是負責詩歌,誰關注歷史,誰喜歡科技等等,在哪方面有需求就找哪一個朋友推薦。


第三種方式是橫向關聯法,這個尤其在讀歷史的時候,用處很大。比如說同樣一個歷史事件,各家有各家的說法,那歷史的真相是什么,可能沒有準確的定論。這時你可以把所有描述了該歷史事件的書籍都看一遍,不用閱讀全文,僅看有關歷史事件的那一段,你會看到很多脈絡,以及不同視角下的事件的細節,從而能在你自己的思想體系里,有更豐滿的故事情節。比方說“中山艦事件”,蔣永敬的研究結果是什么,楊天石怎么說,黃仁宇引用了蔣永敬的研究,說明那是黃仁宇先生寫書的時候蔣先生的研究還是最先進的,但他依然說,這是一個謎,這是歷史研究者的筆法。而郭廷以和陶涵對這個事件的描述,也能看出他們各自掌握資料的特點。


讀書的方法其實還有很多種,但除了擁有必要的方法論,讀書最重要的是把所讀內化。當我們讀完一本書時,能有效提高知識轉化率的一種方式,即將文章復述一遍,不用復述太多,就簡單的主要的論點論據是什么,方法是什么,有哪些其他的奇見。最后你可以把它寫出來,就是你自己讀書的一個心得,這個心得不限于這本書,可能勾連你其他心得和知識:復述、講述、論述,這本書就是你的,誰也不能從你這兒把它拿走。



虎嗅網 2015-08-23 08:48:53

[新一篇] 【周末一讀】劉墉:成熟的人不多問

[舊一篇] 你,真的確定自己是個好人嗎?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