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愛國主義的時代特征

>>>  當代歷史與思想  >>> 簡體     傳統

代性是愛國時主義最顯著的特征.在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一特定的歷史時期,愛國主義必然呈現出許多自身的特點.對這一時期的愛國主義的時代特征、主題內涵等進行考察,對促進我國當代的愛國主義事業以及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都具有十分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愛國,是從黃帝和堯舜禹時期開始經過千百年來的凝聚對自己祖國的一種最深厚,最神圣的情感;愛國主義是華夏子孫血液代代流傳的民族情懷;隨著時代的變遷,愛國主義情懷也與時俱進。
從夏的滅亡到商,商的滅亡西周的建立,從各民族浴血奮戰內戰開始,愛國情感也在戰爭中開始流露著;到秦王統一天下,隨著各民族相互融合,愛國情懷也日益濃厚;直至清朝末年,第一次鴉片戰爭的開始,面對列強的侵落與封建專制統治者的腐朽與壓迫,中華民族愛國志士爆發出非一般強烈的愛國情感,拯救日益衰亡的國家。 
從2000多年封建專制制度的結束,到趕走外國侵落著,直到內戰結束新中國的成立, 許多仁人志士都以國事為己任,前仆后繼;臨難不屈,保衛祖國。這種可貴的精神使中華民族歷經劫難而不衰。
愛國的內容十分廣泛,熱愛祖國的山河,熱愛民族的歷史,關心祖國的命運,在危難之時英勇戰斗,為祖國捐軀都是愛國主義的表現。正是由于對祖國的深切熱愛,勤勞智慧的中華兒女共同開拓了遼闊的疆域,創造了輝煌燦爛的文化
在全球一體化進程蓬勃發展的二十一世紀,愛國主義決不是狹隘的民族情節(比如抵制日貨)。實際上,這個問題是人與他人、社會關系基礎上延展出的具體行為體現。 陸游是我國偉大的愛國詩人,南宋一代詩壇領袖,在中國文學史上享有崇高地位,被人們稱為"小李白"。 他的許多詩篇抒寫了抗金殺敵的豪情和對敵人、賣國賊的仇恨,其詩風雄奇奔放,沉郁悲壯,洋溢著強烈的愛國主義激情,在思想上、藝術上有很高的成就,其詩被稱為"詩史"。陸游詩歌中的愛國情懷具體表現在憂國憂民,心系國家。他把自己的愛國情懷融化到詩歌中,或直抒胸臆,或含蓄寄意;關注勞動人民生活疾苦,融入人民生活之中。他不僅深入到人民生活中去,而且還親身體驗勞動人民的生活,在對人民的苦難與不幸傾注深切同情的同時,也熱愛人民生活,歌唱生活中的美好事物;以幻想夢境寄托報國理想,探尋自我理想的存在方式。
所謂"愛國主義"一般是指對祖國的忠誠和熱愛。愛國主義的具體內容是受到歷史條件制約的。站在不同的角度,對愛國主義可以有不同的解釋。從歷史的觀點看,愛國主義在不同時期或不同國度中具有不同的具體內容。作為一種思想傳統,愛國主義向來備受人們所關注。在文學領域,愛國主義早已成為評判作家思想性的一個重要原則。縱觀中國文學研究的歷史,我們不難看出,凡是被劃入愛國主義范圍的作家一般都受到較高的贊賞與評價。像戰國時代的屈原、還有唐朝的杜甫都被奉為愛國主義的典型而享譽千古。而陸游的愛國思想在我國古代文學史上鮮有人能及。
陸游生于1125年,卒于1210年,南宋著名的愛國詩人。字務觀,號放翁,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他在政治上,主張堅決抗戰,雖然多次遭貶官,晚年退居家鄉,但收復中原的信念始終不渝。他的詩歌內容極為豐富。多為抒發政治抱負,反映人民疾苦,批判當時統治集團的屈辱投降,陸游詩作最突出的特點是飽含愛國激情。愛國情感既廣博又深透。他在詩中表現出對祖國的熱愛和懷念以及反抗侵略收復失地的要求,是數十年如一日的。無論樂時、愁時、讀書時、寫字時,乃至聽到風聲雨聲時,無不能觸動他那敏感的愛國情懷。直至臨終前,他還一再囑咐:"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愛國之心,其何切切!不但如此,他甚至還希望即使在平時、醒時、現實中不能殺敵報國,在死后、夢里、幻想中也要化為利劍、鬼雄、壯士來實現這一宏愿。錢鐘書先生評陸游詩說:"愛國情緒飽和在陸游的整個生命里,而且這股熱潮沖出了他的白天清醒生活的邊界,還泛濫到他的夢境里去"。比如"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等等,報國之情,其何殷殷!
陸游詩歌中的愛國情懷,主要表現在憂國憂民、心系國家上,他把自己的愛國情懷融化到詩歌中,或直抒胸意,或含蓄寄意。
在陸游的時代,祖國的大好山河被分裂,北方廣大人民遭受到民族壓迫,而南宋小朝廷卻屈膝事敵,不思恢復,這種奇恥大辱,是廣大人民和愛國志士所不能忍受的。雪恥御侮,收復失地,是愛國志士的抱負。陸游的"抱負",不是僅僅做一個詩人,從"豈其馬上破賊手,哦詩長作寒將鳴" ? (《長歌行》);到"愿聞下詔遣材官,恥作腐儒長碌碌!"(《融州寄松紋劍》),他不滿足于紙上談兵,"以口擊賊",而是要據鞍殺敵,所謂"手梟逆賊清舊京"、"直斬單于釁寶刀"。陸游將詩歌中的愛國情懷集中表現為那種"鐵馬橫戈""氣吞殘虜"的英雄氣概和"一身報國有萬死"的犧牲精神。早年他在《夜讀兵書》詩里就說:"平生萬里心,執戈王前驅。戰死士所有,恥復守妻孥"!去蜀之后,他也沒有消沉,《前有樽酒行》說:"丈夫可為酒色死?戰場橫尸勝床第"!《書悲》詩也說:"常恐埋山丘,不得委鋒鏑"!他始終是以為國立功,戰死沙場為光榮。正是在這個意義上,他認為"從軍樂事世間無"(《獨酌有懷南鄭》)。直到八十二歲,詩人還唱出了"一聞戰鼓意氣生,猶能為國平燕趙"(《老馬行》)的豪語。這些詩句無不顯示了陸游的愛國情懷。然而,現實是殘酷的,南宋統治集團妥協投降的基本國策決定了陸游一生郁郁不得志。于是,陸游轉向了祖國的大好河山,用詩歌含蓄寄意,來表達自己的愛國情懷。
陸游的愛國思想是深沉的,陸游的詩中由于其濃厚的愛國思想之貫注而顯得更加恢弘。在那恢弘的意境中,我們深深地感受到了詩人的拳拳報國心,盈盈赤子情。請看《金山觀日出》:"系船浮玉山,清晨得奇觀。日輪擘水出,如覺江面寬。遙波蹙紅鱗,翠靄開金盤。光彩射樓塔丹碧浮云端"。玉山、紅翠、金盤、丹碧,詩人大放筆彩,繪出了一幅色彩斑斕、氣勢磅礴的日出巨畫。陸游還多次歌詠情調浪漫的海上遨游,《航海》云:"潮來涌銀山,忽復磨青銅。饑鶻掠船舷,大魚舞虛空。流落何足道,豪氣蕩肺胸。歌罷海動色,詩成天改容。行矣跨鵬背,弭節蓬萊宮"。陸游贊美的山,一如其理想中的猛士:"白鹽赤甲天下雄,拔地突兀摩蒼穹。凜然猛士撫長劍,空有豪健無雍容"(《風雨中望峽口諸山奇甚戲作短歌》)。陸游欣賞的泉,不是普通的幽澗細泉,而是罕見的石壁飛泉:"奇哉!一削千仞之蒼崖,蒼崖中裂銀河飛,空里萬斛傾珠璣"(《醉中下瞿塘峽中流觀石壁飛泉》)。江山如此多嬌,詩人在對祖國山水風光的激情描繪中,征服了時空,昂然"精鶩八極、心游萬仞",將自我形象與山水形象熔鑄為一,詩篇境界之闊大,意象之奇幻,氣魄之豪邁,筆勢之縱肆,莫不令人拍案叫絕。其實,陸游山水風光詩的這種雄渾的氣勢是與他胸懷天下的人文情懷分不開的,試想,一個對祖國缺乏深厚情感的人,能對祖國的自然山水這么傾情嗎?能寫出這么有魅力的山水詩嗎?很顯然,對祖國自然山水的傾情描繪,是陸游愛國情愫在另一方面的寄意表達。
有時在自然山水景物與田園生活的語境里,歷史責任感與使命感常襲詩人心頭,身在山水,卻心系國事。詩人觸景生情,情調低沉,曲折地抒發自己赤子愛國之情,從"把酒不能飲,苦淚滴酒觴。醉酒蜀江中,和淚下荊揚"(《江上對酒作》),到"天下可憂非一事,書生無地效孤忠"(《溪上作》),無不說明陸游山水田園詩中的愛國情懷,是厚實的,也是熾熱的。
陸游詩歌中的愛國情懷,也體現在關注勞動人民生活疾苦,榮辱人民生活之中去。
陸游曾前后在農村度過了三十多年的時間,是其他的古代詩人無有可比的。與人民朝夕相處,對人民的愁苦酸辛有深切了解,其詩作關注勞動人民生活疾苦,自然超越一般詩人的浮泛,正是在這一點上,表現了陸游悲天憫人的偉大愛國情懷。基于對一己思想行為的自審自視,陸游在擾攘不寧的人世間,尋找自我的對應體。他把目光投向了百姓,主要是那個時代的人民。在與人民的對照中,他進一步深察自我,對百姓傾注了深切的同情。"有山皆種麥,有水皆種粳;牛領瘡見骨,叱叱猶夜耕;竭力事本業,所愿樂太平。門前誰剝啄?縣吏征租聲。一身入縣庭,日夜窮笞榜,人孰不憚死?自計無由生。還家欲具說,恐傷父母情。老人倘得食,妻子鴻毛輕。"(《農家嘆》),全詩寫出了農民的辛勤勞動、善良性格,以及剝削階級對他們的殘酷掠奪,表達了詩人對勞動人民疾苦的關心,同時他還融入人民生活中去,"我是識字耕田夫",詩人虔誠地以能把自己擺進農夫的行列而感到光榮,以能夠疏離原本所屬的士大夫階層為自豪。他在《晚秋農家》中云:"我年近七十,與世長相忘。筋力幸可勉,扶衰業耕桑。身雜老農間,何能避風霜。夜半起飯牛,北斗垂大荒。"詩人不僅"身雜老農間",以一個純粹的農民形象體驗著農民的生活,而且"與世長相忘",以遠離塵世的淡泊情趣貼近人民的心理。《貧甚作短歌排悶》云:"年豐米賤身獨饑,今朝得米無薪炊。地上去天八萬里,空自呼天天豈知。"只有切身體味農民的困苦,才能對農民抱以深切的同情,才能寫出感人肺腑的詩句。對農民苦難的同情與關照,是陸游詩歌之人文關懷的集中體現。
對普通勞動者的頌揚,是陸游詩歌中愛國情懷的又一大表現。他歌頌故鄉《漁夫》的頑健,"老翁短楫去若飛,我欲從之已天際";他寫農民的勤勞簡樸,"老農愛犢行泥緩,幼婦憂蠶采葉忙"(《春晚即事》);他寫農家小姑的愛美,"誰言農家不入時?小姑畫得城中眉"(《岳池農家》)。對普通勞動者的歌頌源于陸游胸懷天下的人文精神,是其"宇宙精神"的具體體現。
詩人與人民的感情是濃厚的,也是真摯的。他關注百姓,愿與百姓同憂樂:"吾儕雖益老,忠義傳子孫"(《村飲示鄰曲》),"野人易與輸肝肺"(《睡起至園中》),"老農能共語,真率會人心"(《雨后至近村》)。詩人與百姓共命運、同呼吸,為百姓醫疾、送藥、互贈禮品,這些詩中都有記載。他憂百姓之憂,喜百姓之喜。比如單單一個"雨",他就寫了無數詩。有久旱逢雨的喜悅,有大雨成災的憂慮,有雨夜不寐的感嘆。試舉其中一首:"嘉古如焚稗草青,沉憂耿耿欲忘生。鈞天九奏簫韶樂,未抵虛檐瀉雨聲"(《秋旱方甚,七月二十八日夜忽雨,喜而有作》),舜天子的"韶樂"也不及"虛檐"的瀉雨聲,可見詩人對農民的一片深情。
陸游愛祖國、愛人民,也熱愛生活。他熱烈地歌唱生活中的美好事物,流露出親切淳厚而又真摯的感情,他的詩作題材也十分廣泛,一草一木、一蟲一魚,無不剪裁入詩,真是所謂"村村皆畫本,處處有詩材"。如《過靈石三峰》:"奇峰迎馬駭衰翁,蜀嶺吳山一洗空。拔地青蒼五千仞,勞渠蟠屈小詩中"。陸游對民俗民風的熱情禮贊,是陸游詩中人文精神的表現。《游山西村》詩云:"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蕭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從今若許閑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稽山行》詩又云:"禹廟爭奉牲,蘭亭共流觴。空巷看競渡,倒社觀戲場"。寫民俗民風的還有《社日》中的社戲,《賽神曲》中的祭神等。淳樸的民俗民風開拓了陸游美好的心境,同時,也豐富了陸游詩歌的精神內涵。如果沒有偉大的愛國情懷和人文修養,又如何能寫出如此膾炙人口的詩句呢!陸游一生仕途坎坷,命運多舛。冷酷的現實使陸游筆下的詩歌,常以幻想夢境寄托報國理想,探尋自我理想的存在方式。 "壯心自笑何時豁,夢繞梁州古戰場"(《秋思》),正概括地說明了這類記夢詩的成因和內容。在這類詩中,我們可以看到,詩人有時象一員猛將,躍馬大呼,奪關斬將:"三更撫枕忽大叫,夢中奪得松亭關"(《樓上醉書》),有時又不失書生本色,草檄招安,作歌告捷:"更呼斗酒作長歌,要遣天山健兒唱"(《九月十六日夜夢駐軍河外遣使招安諸城》),有時他又象一位軍師,隨從皇帝親征,不僅恢復了"兩河百郡宋山川",而且"盡復漢唐故地"(見《劍南詩稿》)卷十二的詩題)。所以他說:"誰知蓬窗夢,中有鐵馬聲"(《書悲》)。陸游的愛國熱情還往往通過對日常生活的聯想表現出來。他觀一幅畫馬,卻想到:"嗚呼安得毛骨若此三千匹,銜枚夜度桑乾責"(《龍眠畫馬》)!他作一幅草書時,也仿佛是在對敵作戰:"酒為旗鼓筆刀槊,勢從天落銀河傾。……須臾收卷復把酒,如見萬里煙塵清"(《題醉中所作草書卷后》,參看《草書歌》)。他聽到一聲新雁,也會勾起無限感慨:"夜聞雁聲起太息,來時應過桑乾責"(《冬夜聞雁》)。所有這些夢思幻想,都是陸游愛國情懷的一種深刻表現,從而,實現了人生的超越。
總之,在陸游的詩歌中,洋溢著熾熱的愛國主義精神,風格多樣,或氣壯語豪,感情激昂慷慨;或蕭瑟清冷,情調低沉;或自然流暢,清新俊逸,就其本質特征而言,很自然地表現了一種獨特的人文精神,就像一泓深泉,清靈卻不見底。從以上的分析中我們可以看出,陸游詩中的精神包含著"大我"的"大宇宙意識"和"小我"的"小宇宙意識",形成了以愛國情懷為主線,以關注人民生活二位一體的人文價值體系
愛國主義是一種不可或缺的崇高信仰
正如同一個人應該心懷遠大理想一樣,一個國家和民族也應該有屬于自己的信仰!
 毋須諱言,世界各國的聯系已經越來越緊密,許多美好的意識也逐漸演變為世界人民的共識,這里面就包括:和平、民主、自由、富強等等主題------
   但是,我們不要忘記,各個國家在緊密銜接的同時,又不可避免的在政治、經濟、文化、科技等領域展開著激烈的競爭------
   在我看來,一個憎恨自己祖國的人是有點不可思議的!這時因為,我們的體內流淌的是祖國母親的血液,我們的汗水揮發的是中國人特有的氣息------
   國富則民強!一個國力衰弱的民族在國際舞臺上是很難有所作為的,甚至是被人家戴著有色眼鏡來看待的!但作為祖國的兒女,我們卻只能義無返顧的選擇毫不退避的去熱愛她,為她的美麗富強貢獻自己應有的力量------
   當然,新時代的愛國主義并不是象某些人那樣掛在嘴邊哼著唱這就能體現的,也不是找幾本線裝書在蟲噬的字跡里尋找幾則古代發明或者探根究源印證幾條古跡就能證明的------
   新時代的愛國主義最根本的體現就是:珍愛生命,關愛他人,立足本職,團結奮進------ 這里值得一提的是那些知識豐厚眼光超前的精英們,更應該以建設祖國的豐功偉業為己任,糾正社會弊端,描繪壯麗藍圖,帶領人民建設一個富饒的國度------
.愛國主義其實是國家存在的一種必然產物
 在某些精英人士眼里,總認為愛國主義已經過時了,甚至認為再談愛國主義其實是一種胸襟狹隘的表現------
   這里可以設想一下,如果按照他們的邏輯分析,那韓國人就是最典型的“狹隘”民族的代表了!因為他們不但全民抵制外國貨,而且不折不扣的熱愛著自己的民族工業品牌------
   但我們不妨將這看作一種強烈的愛國主義的體現!當然,我們必須根據各國的國情具體對待,而且,我們的國情是不允許我們做得這么徹底的!——我們也不可能照搬別國的“愛國主義模式”------
   可是,如果我們連最起碼的“愛國意識”都沒有,那么,正如魯迅先生所說:恐怕,“國將不國”也!-------
   為什么這么說呢?其實包括歐美等國在內,他們也有“狹隘”的愛國主義體現的時候:譬如他們經常啟動什么“反傾銷”戰略抑制別國產品的進入,甚至大量儲備戰略石油等等------ 所以說,在社會文明發展的進程中,不要一提到愛國主義就聯想為狹隘的民族英雄主義,其實二者是不能劃分等號的。只要國家這個概念繼續存在,這種每個國家不同民族的不同信仰就會存在著!
   新時代的愛國主義,更多的是一種釋放人民爆發力和和社會推動力以及創造凝集力的催化劑,是值得提倡的!------
  .愛國主義是一種以保護人民利益為基礎的國策
   清政府為什么懦弱無能?正因為當權者只知貪淫享樂,以一種極端的個人享樂主義取代了為百姓謀福祉的愛國主義!他們視本國人民的生命如同兒戲,視國家沃土如同糞土。面對別國的侵略,不僅采取不抵抗政策,甚至拿人民的血汗錢去賠款,拿國家的疆土去求和------
   這種依靠犧牲本國公民利益為基礎的謀求“和平”的方式,就是一種純粹的偽精英的“愛國主義”的具體表現!
   所以從這一點來說,現在就指望不談愛國主義教育,主張世界大一統的“寬懷主義”,也是要不得的!也許你肯別人還不肯呢!因為,有些國家總是企圖將自己的強權凌駕于別國人民的利益之上,尋求著從別國人民那里謀取暴利的各種途徑,來維護本國人民的利益------
   所以,那種認為現在就完全放棄愛國教育的觀點,也是一種思想太過單純、嚴重脫離實際、一廂情愿的想法------
   也許,從國界劃分的那天起,就注定各國人民都要用自己的青春和熱血為代價,為生活,也為國家而努力吧!
   請牢牢記住“落后必然挨打”的古訓,為了個人的舒適,家庭的溫馨,民族的獨立,祖國的強大,我們必須努力奮進!------
   愛國主義是社會全面健康發展的根本體現
   新時代的愛國主義是不可能獨立于某個領域之內的,她要求國家從政治、經濟、文化、體育、科教、交通、衛生、醫療等行業齊頭并進的發展。
   綜合國力的全面發展與強大是新時代愛國主義的最高境界!否則,脫離哪個方面來談愛國主義都是不全面的,都將大打折扣,甚至演變成為一種畸形的“愛國主義”!
   這就要求我們在培養下一代的時候,一定要注重德、智、體的全面發展,在遵循市場經濟為自由主導的前提下,政府必須作到嚴格科學的監督與監控!
   尤其是關系到社會民生的那一塊,關系到人民切身利益的衣、食、住、行那一塊,政府更不能坐視不管。如何集思廣益的來保障社會的文明和諧發展,為廣大人民謀取更多福祉,制約那種畸形的社會發展模式,創造社會的平衡,是政府的主要職責!
   因為,民富才能國強!當我們的國力真正強大了,也就自然封住了那些唱反調的“偽精英”的嘴巴,恐怕到時他們想不搖大拇指都不行吧!
   否則,就算你天天拉著人民的手,大唱特唱愛國主義,恐怕也是沒人聽得見的吧!
愛自己、愛人、愛社會、愛自然......就是愛國主義的具體表現,這本身就是時代精神。
今天,我國已步入新的歷史時期,加入世貿組織使我國與世界各國的聯系更加密切,機遇與挑戰并存,我們將面臨越來越多的新情況、新問題。推進我國改革開放的偉大事業,加快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進程,更需要我們不斷弘揚愛國主義的優良傳統。只有這樣,中華民族才能重振雄風,為人類文明與進步做出更大的貢獻。
2008年北京奧運會見證了各階層中華人民對祖國忠誠的熱愛,也見證了中華民族日益強大。這個歷史的進步與每一個愛國人士都離不開的。但是也有一些不法分子為了自己的私利而搞分裂,肩負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我們,要熱愛祖國的大好河山,積極維護祖國的主權獨立和領土完整,祖國的領土寸土不能丟,不能被分裂侵占;要熱愛祖國的歷史和文化,提高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為創造更加輝煌的民族文化而盡心盡力。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8.0級大地震,舉國哀悼。地震是天災,救災是人道。在現場是救災,不在現場各司其職也是救災。那時那刻表現出的愛,是那么的偉大。但是還有一小部分人的表現卻適得其反,人類個體顯示了其脆弱性,我們必須組成社會,以便相互團結、相互扶持。而相互團結、相互扶持也是社會的粘合劑,如果不講道德,人們全都只顧自己逃命,我們這個社會還能被凝聚成一個社會嗎?如果人們光談權利,沒人承担義務,誰來滿足這些個體權利?視道德為恥辱和虛偽的諸公,你們的光榮和真誠如果不過是排斥道德、正義、善和責任,與自由和公正有什么關系?在“先跑門”中,有一種聲音說,“泛道德主義也是一場災難”。但我們有更多的理由相信:“無道德是一場更大的災難"
雄糾糾氣昂昂跨過鴨綠江,保和平為祖國就是保家鄉,中國好兒女齊心團結進,抗美援朝打敗美帝野心狼。
——《中國人民志愿軍戰歌》
看到這首歌詞,大家可能都很熟悉,它是在五十年代中國人民志愿軍寫給自己鼓舞士氣的戰歌,在抗美援朝的時代中對于挫敗美帝國主義的侵略野心,對于戰爭的最后勝利起到了重要作用。那時,中國剛剛解放,以美國為首的帝國主義國家為了扼殺新生的社會主義國家,公然侵略朝鮮,在我國邊境胡作非為,制造事端。在當時的危急情況下,我人民解放軍雄糾糾,氣昂昂渡過鴨綠江,開赴戰線。蜿蜒的小路,如海的人流,那場面著實讓人感動不已。看著看著,我的眼眶模糊了,為祖國有這樣的英雄隊伍而振奮,為有這樣的鋼鐵長城而鼓舞。
兩個英雄戰士的事跡深深的印在我的腦海中,始終不能抹去。戰士黃繼光為了戰爭任務的勝利,用自己的血肉之軀擋住了敵人的槍口,為戰士們贏得戰機而爭取了時間,為戰爭的最終勝利起到了關鍵作用;而邱少云在戰爭中埋伏在荒山野草中,為防止引起敵人的警惕,被敵人的炮火點燃了自己的身軀,至死不呻吟一句。為了戰士,為了勝利,為了國家,他紋絲不動,直到燃成灰燼。多偉大的英雄,多光榮的戰士。
電影中這些志愿軍英勇無畏的精神真令人敬佩和震驚。人民志愿軍幾天幾夜不吃飯,為戰爭而奔波忙碌,不知疲倦。他們永不放棄,勇于挑戰,為國家而戰,為和平而戰,這種精神難道不值得我們學習?不值得我們發揚嗎生活在和平時代的我們不會再去經歷硝煙漫漫的戰爭時代,不再會像黃繼光一樣那樣去阻擋敵人的槍口,但是英雄們的愛國主義精神卻在我們心底激蕩不已,永遠激勵著我們。我們應發揚他們的愛國精神,把這種精神落實到我們的學習中去,勤奮學習,將來像英烈們一樣報效祖國,為國爭光。
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明確提出了“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這個重大命題和戰略任務。并指出,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不可分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精髓。黨的十七大報告進一步強調指出:“用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鼓舞斗志。” 時代精神是一個社會在最新的創造性實踐中激發出來的,反映社會進步的發展方向、引領時代進步潮流、為社會成員普遍認同和接受的思想觀念、價值取向、道德規范和行為方式,是一個社會最新的精神氣質、精神風貌和社會時尚的綜合體現.改革開放以來,在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的歷史進程中,在我們黨的正確領導下,我國人民銳意進取、敢為人先的創新精神不斷迸發;與市場經濟相適應的自主、平等、競爭、效率觀念不斷增強;扶貧濟弱、公平共享,著眼于人的全面發展的人文精神得到普遍推崇;民主、科學、法治的理念成為廣泛共識,從而形成了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 時代精神的內涵豐富,主要體現為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勇于創新,知難而進、一往無前,艱苦奮斗、務求實效,淡泊名利、無私奉獻的精神.在時代精神這一有機整體中,改革創新居于核心地位。因為改革創新是時代的最強音,是中華民族繁榮發展的靈魂,是我們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所謂創新,就是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社會的發展一刻不會停頓,改革創新也就永無終點,堅持創新、創新、再創新,才能實現跨越、跨越、大發展。正是依靠改革創新精神,我們創造了改革開放30年來舉世矚目的輝煌成就。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在建設和諧社會的進程中,已深深熔鑄在中華民族的生命力、創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成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精髓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是中華民族富于進取的思想品格和馬克思主義與時俱進的理論特征與中國革命、建設、改革實踐相結合的偉大成果,是中華民族進步的不竭動力。胡錦濤總書記2006年訪美,在耶魯大學發表演講時指出:“中華文明是世界古代文明中始終沒有中斷、連續5000多年發展至今的文明。中華民族在漫長歷史發展中形成的獨具特色的文化傳統,深深影響了古代中國,也深深影響著當代中國。現時代中國強調的以人為本、與時俱進、社會和諧、和平發展,既有著中華文明的深厚根基,又體現了時代發展的進步精神。”中華文明歷來注重自強不息,革故鼎新,奠定了中國文化中積極進取、奮發向上的品質,對后世影響很大。求新就要與時俱進,引領時代潮流。從思想觀念到政治制度,從科學實驗到發明創造,從工作到生活,沒有求新創新,社會就不能發展,人類就不會進步。正是在民族富于創新進取的思想傳統推動下,我國不僅以著名的“四大發明”、萬里長城、京杭大運河等偉大創造聞名于世,以諸子百家思想豐富了人類的文化精神寶庫,而且以不斷變革創新的實踐,彪炳人類變法自強的制度創新史。 馬克思主義與時俱進的理論品格所表現的創新性,就在于把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和中國革命、建設、改革實際相結合,借助于馬克思主義對時代、國情、世界政治經濟走向以及種種主觀條件所作的科學把握,對于民族生存發展問題進行重新定位,才使得民族的發展有了出路,有了生機活力。 中國共產黨一貫重視時代精神的培育,并結合時代特點不斷創新。以毛澤東為首的黨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在把馬克思主義與中國革命實際相結合的過程中,不但創造了毛澤東思想,而且孕育了體現中國歷史具體發展階段要求的時代精神,包括:井岡山精神——“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延安精神——“實事求是”、“為人民服務”;西柏坡精神——“務必使同志們繼續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務必使同志們繼續保持艱苦奮斗的作風”等等。 在改革開放的新時期,以鄧小平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領導集體,同樣重視時代精神的繼承和發展,“要教育全黨同志發揚大公無私、服從大局、艱苦奮斗、廉潔奉公的精神,堅持共產主義思想和共產主義道德。”可以說,改革開放新時期是中國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大弘揚的時期,從農村“聯產承包責任制”開始的經濟體制改革,到建立“經濟特區”的改革試驗,再到“一國兩制”的成功實踐,都是弘揚改革創新時代精神的成果。 以江澤民為核心的黨的第三代領導集體,大力倡導“64字創業精神”、“98抗洪精神”、“兩彈一星精神”和“新航天精神”。這些精神都體現了黨的先鋒隊性質、與時俱進的思想風范、崇高的思想境界、堅定的理想信念和浩然的革命正氣,體現了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和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和科學精神.黨的十六大以來,宣傳思想戰線集中推出了鄭培民、牛玉儒、楊業功、李素芝、許振超、王樂義、任長霞、宋魚水、張云泉、方永剛等重大典型。這些典型產生于實踐,代表著人民群眾的意志和社會前進的方向,體現了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的融合,受到人民的愛戴和尊敬,起到典型示范作用。同時,利用紀念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60周年、中國共產黨成立85周年、紅軍長征勝利70周年和抗擊非典、載人航天飛行成功等重要契機,宣傳和弘揚時代精神,極大增強了全民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從歷史觀點來看,真正的改革創新須具備三個要件:一是自主性,真正的改革創新必然是自主創新,是戰勝自我和超越自我;二是首創性,真正的改革創新必然具有“第一次”的特征;三是先進性,真正的改革創新必然順乎文明之潮流、體現時代之脈動、展示歷史之未來,因而能夠獨領風騷、影響深遠. 當代中國,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是適應社會發展和現代化建設要求的核心價值要求。在國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設過程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建設需要,代表了先進價值走向的時代精神的牽引和推動。開展時代精神教育,是實現社會價值傳遞和個體價值塑造的重要載體,也是協同社會價值觀、激發民族凝聚力,促進社會和諧、統一、穩定的根本途徑.我們正站在實現“十一五”規劃、全面實現小康社會、建設和諧社會、建設創新型國家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新起點,大力弘揚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顯得尤為重要。新時期新階段的思想政治工作,要把弘揚和培育時代精神納入到公民教育、黨員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設的全過程。一切思想文化陣地、精神文化產品,各類主題教育、精神文明創建活動,都要積極傳播時代精神,充分展現時代風采。使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與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實踐相結合的偉大成果,深深地融入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建設的各個方面,成為全國人民不斷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的強大精神動力.愛國主義就是千百年來鞏固起來的對自己祖國的一種濃厚感情。這種感情集中地表現為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信心;表現為人們爭取自己祖國的獨立富強而英勇獻身的奮斗精神。愛國主義作為一種意識形態,它在各民族悠久歷史文化的基礎上產生,隨著歷史的發展,又反過來給予各民族的歷史發展以更大的影響,它是一種偉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是推動各民族向前發展的巨大精神力量。由于各個民族在各自的發展中,總要經歷不同的歷史時期和階段,各個民族社會的階段總在不斷變化,因此,愛國主義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和不同的階段有著不同的內容。剝削階級的愛國主義,既有進步性,也有局限性。當某一剝削階級肩負著推翻舊制度,建立和鞏固新制度的歷史使命而具有革命性時,它的愛國主義的內容就積極、進步;當某一個剝削階級隨著地位的改變,其革命性被保守性、反動性取代時,它的愛國主義就變成狹隘的、自私自利的民族主義、保守倒退的國粹主義、侵略擴張的沙文主義。無產階級愛國主義同國際主義有不可分割的聯系,這樣的愛國主義是建立在爭取社會進步的基礎之上的;是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完全一致的。
1935年12月9日,北平學生數千人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舉行了抗日救國示威游行,從此以后掀起了抗日救國運動的新高潮。因此,我今天演講的的題目是“大力弘揚愛國主義精神”。
什么是愛國主義?列寧說;“愛國主義是指人們對祖國的忠誠和熱愛,是千百年來鞏固起來的對自己祖國的一種最深厚的感情”。正是這種崇高的感情使人們為了祖國的繁榮富強奮斗終生,為了捍衛祖國的獨立和尊嚴而奉獻出自己最寶貴的生命,歷史上這樣的仁人志士數不勝數。正因為歷史有如此強大的威力,所以某*同志說:“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繼承和發揚愛國主義傳統,需要廣泛深入的進行愛國主義教育。”中華民族5000年的文明歷史得以延續,是和愛國主義的民族傳統緊密聯系在一起的。古時有晏子“利于國者愛之,害于國者惡之”的大聲疾呼,有屈原“身既死兮神以靈,子魂魄兮為鬼雄”的悲壯高歌,有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一生實踐,有陸游“位卑未敢忘優國”的千古佳句。
事實上,愛國主義是以對民族和國家的關注和定位為基礎的,它雖然可以由熱愛國土、歷史、文化等感情的形式萌生,但必由民族意識洗禮方能獲得成熟化的表現形式。無論在東方西方,從18世紀開始,國家的主權和民族的命運都成為最鼓舞人心的事件。美國獨立戰爭在今天被看成西方近代民族意識的一次最大規模的爆發,而在法國大革命時期,各地紛紛宣誓,放棄分歧來保衛國家,在東方,帝國主義列強的入侵驚醒了千年氤氳沉醉的夢境,國破家亡喚起了強烈的愛國情感。可以說悠久文化的歷史積淀形成了愛國意識的不竭源泉,但這傳統無法與時代同日而語,曲折艱難的生存狀態卻提供了一種空前清晰的關于國家命運的自覺意識。于是,在中華大地上,人們內憂政治腐敗,外患列強瓜分。為救亡圖存,前有康有為變法半途夭折,后有辛亥革命建立民國,眾多仁人志士赴湯蹈火義無返顧。轟轟烈烈的“五.四”愛國主義運動爆發,為歷史掀開了展新的一頁。而中國共產黨的建立為傳統的愛國主義注入了馬列主義的精髓,伴隨中國人民戰勝各種頑敵,從勝利走向新的勝利.然而,在50年后的今天,愛國主義提倡的價值觀與現實大相徑庭。愛國主義提倡對祖國和中華民族的深厚感情,提倡“為國家為社會為民族的整體利益,奮不顧身地工作著,毫無保留地貢獻出自己的聰明才智”。但是,在市場經濟利益觀作用下,人門崇尚金錢,追逐名利。正如馬克思所說:“你自己不能辦到的一切,你的貨幣卻能辦到”,人們講求“實惠”,要求付出與獲取成正比,在這樣的價值觀主導下,個體在情景中的行為選擇是以能否獲取金錢來衡量,凡是不能獲取金錢的行為都是愚蠢的,都是個體所極力回避的行為,所謂“金錢確定人的價值”觀念日益盛行.此刻,聞國歌而興愛國之思,這不應隨時間而漸漸遠離,而是應被賦予時代特有的意義。上世紀80年代后,隨著冷戰的結束,世界呈現出多極化發展趨勢,科技的進步和全球性經濟發展使愛國主義得到了升華,要求人們突破傳統的鄉土觀、民族觀、國家觀,以面向全球的思維方式不斷發展。試問,如果以個人主義替代國家利益,人類如何推動全球化發展進程?
少年興則國興,小年強則國強。我們要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正確認識祖國的歷史和現實,增強愛國的情感和振興祖國的責任感,樹立民族自尊心與自信心;弘揚偉大的中華民族精神,高舉愛國主義旗幟,銳意進取,自強不息,艱苦奮斗,頑強拼搏,真正把愛國之志變成報國之行。今天為振興中華而勤奮學習,明天為創造祖國輝煌未來貢獻自己的力量!
時代在召喚,讓我們來詮釋一下新時代的愛國主義,讓全世界的人都知道中國是多么的強大!
 


網載 2012-02-20 21:56:40

[新一篇] 誰將決定中國的未來

[舊一篇] 這是蛋疼的一年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