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仲敬民國紀事本末 Ⅷ 殘照篇

>>>  讀書—連接古今充實信仰  >>> 簡體     傳統

Ⅷ 殘照篇

中華民國六年八月三十一日,廣州國會非常會議通過《中華民國護法軍政府組織大綱》。

九月一日,廣州國會非常會議選舉孫文為護法軍政府海陸軍大元帥。

九月二日,廣州國會非常會議選舉陸榮廷唐紹儀為護法軍政府元帥。

同日(九月二日),陸榮廷電致廣州國會非常會議,主擁戴合法大總統黎元洪復職,不宜另立軍政府。

九月八日,協約國許諾庚款緩付五年,關稅值百抽五,《辛丑條約》所劃天津非軍事區允華軍進入。

同日(九月八日),滇督唐繼堯電致廣州國會非常會議,不受元帥職。

同日(九月八日),粵督陳炳焜聲明馮副總統代行大總統職權合法,唯段祺瑞未經國會同意復任國務總理不合法,故反段不反馮。不贊成亦不反對廣州軍政府,不負擔其軍費。

如是,抵制北府而自身受滇、桂、粵三督抵制之護法軍政府,轄地不出大元帥府。

九月九日,北府湘督傅良佐入據長沙,前此(九月一日),黎大總統所任湘督譚延闿已令湘軍棄省城退保零陵。

九月十日,孫文就護法軍政府大元帥職,宣告討伐叛逆、重光法統、奉迎黎大總統復位。

同日(九月十日),廣州國會非常會議通過國務員提名:外交伍廷芳(不就,王正廷署理),內務孫洪伊(不就,居正署理),財政唐紹儀(不就,廖仲愷署理),交通胡漢民(未就,馬君武署理),陸軍張開儒,海軍程璧光。

殘余國會所生殘余內閣,虛位過半,前景頗難樂觀。

同日(九月十日),孫大元帥任命章炳麟為大元帥府秘書長,李烈鈞為參謀總長,許崇智為參軍長,方聲濤為衛戍總司令,李福林為大元帥府親軍總司令。

九月十二日,孫大元帥任命陳炯明為軍政府第一軍總司令。

九月十五日,孫大元帥任命汪兆銘為大元帥府代理秘書長(章炳麟入滇說唐繼堯贊助軍政府)。

汪氏于革命創業維艱之際,獨行烈德;于諸將擊柱論功之日,飄然退隱;于領袖顛沛流離之時,輕身赴難。光武之同食麥飯,青吉斯之共飲濁水,亦不能有愈于此,其人品私德,實無可疑,無怪乎獨受孫博士托孤寄命之重。

九月十七日,王永江出任奉天財政廳長。

王氏居關東循吏列傳之首,其侍東藩,治績常居通國之最,張全義之哺養梁唐,未足比美。東北堡壘之堅實,除地緣、外交優勢外,人治之功,首當歸美張氏。

九月十八日,孫大元帥咨詢國會非常會議對德宣戰事。

九月二十日,蔣中正以“對北軍作戰計劃”上孫大元帥。

九月二十二日,廣州國會非常會議承認對德宣戰案。

以拒宣戰引發憲法危機,受德款南下護法,而后變計承認北府對德宣戰,而后以參戰資格要求巴黎和會分割戰利品,而后以反帝加諸協約國盟友,以賣國賊加諸北府謀臣。此中政治節操,實不足為華人爭光。

九月二十六日,護法軍政府布告對德宣戰。

九月二十九日,北京政府頒布臨時參議院召集令,重啟立憲程序。

十月三日,孫大元帥通電反對北京臨時參議院。

十月五日,協約國同意召開關稅會議。

十月六日,北軍敗湘軍于衡山。

十月十日,廣州軍事會議任命譚浩明為三省聯軍總司令,大舉援湘。

同日(十月十日),孫大元帥要求廣州商團籌集軍費。

此類要求聯綿不絕,為聯省自治、陳炯明兵變、商團事件主因,中國布爾喬亞所以不致覆亡,端賴上海租界,可以抗拒梁士詒“中交兩行止兌令”以來南北政府各項勒索。蔣中正以革命外交削弱西人權力,其利即在可以用革命軍、地下黨工、青幫合擊,綁票勒索商民以養黨軍政。抗戰勝利、條約體系終結、敵產沒收,不待紅日普照,中國布爾喬亞已入末路,其興也列強,其亡也列強,哺育民族主義而以民族主義自戕,生而有歷史悲劇角色之宿命。

十月十六日,廣州國會非常會議通電反對北京臨時參議院。

十月十九日,廣州國會非常會議參議院選舉林森為參議院議長(代王家襄)。

十月二十四日,北京政府外交部抗議日本于青島任命民政官員。

十月三十日,京師高等審判廳駁回前財政總長陳錦濤上訴,維持原判(有期徒刑終生不得任官)。

十一月一日,孫大元帥任命蔣中正、張群為大元帥府參軍。

十一月四日,北京政府陸軍次長徐樹錚建議美使芮恩施:中國出兵四萬赴歐,美國承擔軍費。

十一月七日,“哈爾濱共和國工兵代表蘇維埃”響應列寧攻冬宮,宣布成立“公安委員會”,接管“共和國最高權力”。

列寧對華宣言:廢除一切不平等條約(僅限1896年后條約,其意即寸土不歸),以民族自決原則畫定邊界(即維持哈爾濱、外蒙兩國,且流放遠東華人入北極,遠東韓人入中亞,最終實現民族分布與邊界走向吻合)。奉軍哈爾濱、買賣城兩役一勝一敗,確定北滿歸華,蒙古喪失。

十一月十日,北京臨時參議院開幕,西南五省(滇、黔、蜀、桂、粵)缺席抵制。

十一月十三日,英國建議美國先運華工,緩議華軍赴歐。

十一月十四日,北京臨時參議院選舉王揖唐、那彥圖為正副議長。

同日(十一月十四日),北府所任湘督傅良佐以諸將抗命,棄長沙而遁。

十一月十五日,北京段內閣以戰事失利,請辭。

十一月二十八日,三省聯軍總司令譚浩明下令停戰,回應段內閣辭職。

十一月三十日,北京馮代總統特令王士珍署理國務總理。

段系、研究系聯翩引退,末屆殘余政黨內閣瓦解,即立憲政體日益退化為派系政治一里程碑。

十二月二日,廣州孫大元帥任命陳炯明為援閩粵軍總司令。

十二月三日,熊克武聯滇黔二軍據重慶。

錦帆為民黨謀蜀主將,所部第五師常駐巴渝(蜀人之上海),近海口江門,思想、人物、器械皆略新于川軍主體,素能以寡擊眾,蜀人目為激烈派。而以廣州標準,仍屬內地溫和派,天然傾向聯省自治,如競存在粵,可用不可信,錦帆一生悲劇,皆自此出。

十二月七日,北京國務會議決議鎮壓哈爾濱革命黨。

哈爾濱革命史與圣彼得堡同步,沙皇退位,“共和行政委員會”與李沃夫臨時政府克倫斯基蘇維埃聯翩登場,社會革命黨構成多數派;冬宮陷落,哈埠工兵蘇維埃自立“公安委員會”“接管共和國一切權力”,響應列寧。英日公使及白黨皆乞北京用兵。

十二月十八日,北京政府特任段祺瑞督辦參戰事務。

于既存職官表外單列權力直通車,以牽就強人,終至原有重臣淪為附庸,頗合中國歷史傳統。如是,立憲政體之虛文亦難存完璧。

十二月十九日,華軍何宗蓮、張宗昌等入哈爾濱,解除俄工兵政權武裝,強制遣送赤軍及其首腦紐金返國。

十二月二十六日,俄過激黨人及赤軍二千人押送出境,華軍進駐中東鐵路區。

十二月二十九日,北京政府任命吉林省長郭宗熙為中東鐵路督辦。

中華民國七年(一九一八)一月三日,廣州孫大元帥以海軍炮轟粵督莫榮新官署。

民黨擬自組新軍,為桂系舊將所阻,故出此。

一月四日,蘇、贛、鄂三督通電主張解散(北京)臨時參議院。

為恢復舊國會、南北和解造勢。

一月八日,財政部停服俄國庚款。

一月十二日,北京馮代總統宣布待臨時參議院通過《國會組織法修正案》,即舉行大選。

一月十五日,西南“護法各省聯合會議”成立于廣州。

一月二十八日,“護法聯合會議”推舉唐繼堯、陸榮廷、程璧光為軍事總代表,岑春煊為和議總代表,伍廷芳為外交總代表,唐紹儀為財政總代表。

二月十四日,外交部以俄亂,令庫倫都護陳毅經略外蒙。

二月十七日,北京臨時參議院通過《國會組織法修正案》、《選舉法》。

新國會(安福國會)參議員由二百七十四人減至一百六十八人,眾議員由五百九十六人減至四百零六人。

二月十九日,北府國務總理王士珍辭職。

二月二十日,熊克武軍入據成都。

西南局部勝利,立刻引發孫派犁庭搗穴、熊派據蜀自保、滇黔勒索富鄰三重路線之爭,蜀亂大作,三敗俱傷。

二月二十六日,廣州護法軍政府海軍總長程璧光遇刺。

成說指桂系莫榮新主使。新說以程氏聯合滇桂,就任西南護法各省聯合會議總代表,為改組軍政府,廢大元帥,立七總裁之先聲,為民黨所刺。

三月一日,北府督辦(段祺瑞)參戰事務處成立。

三月五日,廣州國會非常會議電致巴黎和會,請廢“二十一條”及北府所訂一切密約。

民族主義外交競爭開始,終當演為革命外交,分裂政府或在野黨派以不必負責,易于搶占道德制高點。政治大眾化培育外交惡性競爭,促使外交路線趨于強硬,回旋余地縮小,構成諸歐步入大戰、華夏陷于革命之直接原因。

三月二十三日,北京政府復任段祺瑞為國務總理。

三月二十六日,北軍吳佩孚、張敬堯陷長沙。四月五日,北京政府海軍部遣艦隊至海參葳,陸軍自吉林策應。

此即“十四國干涉蘇俄”,華軍列名于“帝國主義”之內,以此為首。◆就條約體系而言,此類行動無異于日本加入庚子八國聯軍,爭取融入國際俱樂部。◆

四月十日,護法各省聯合會議要求廣州國會非常會議修改軍政府組織大綱。

四月十一日,孫大元帥會見國會議員,反對改組軍政府。

五月四日,廣州國會非常會議通過《軍政府組織法修正案》,改行七政務總裁合議制。孫大元帥請辭。

同日(五月四日),北京政府任命嚴式超為唐努烏梁海調查員。

五月二十日,廣州國會非常會議選舉唐紹儀、唐繼堯、孫文、伍廷芳等為軍政府政務總裁。

五月二十一日,孫文不就總裁職,離粵赴滬。

五月二十二日,蘇俄紅軍進犯外蒙恰克圖、三音諾顏等處。

五月二十六日,廣州國會非常會議兩院議長林森、吳景濂吁請孫文赴粵就總裁職。

七月二日,協約國(含北京政府)決定出兵西伯利亞。

七月二十三日,蘇俄紅軍入侵烏里雅蘇臺,拔去界碑。

七月三十日,庫倫都護陳毅調兵一營,入駐庫倫。

八月一日,蘇俄外長齊巧林致電孫文,愿共同奮斗。

八月十一日,北京臨時參議院閉會。

八月十二日,北京新國會開幕。

八月十八日,北京政府發兵駐俄。

八月十九日,廣州護法軍政府舉岑春煊為主席總裁。

八月二十日,北京新國會選舉王揖唐為眾議院議長。

八月二十一日,北京新國會選舉劉恩格為眾議院副議長。

八月二十二日,北京新國會選舉梁士詒為參議院議長。

八月二十四日,北京國務院發表出兵西伯利亞宣言。

八月三十一日,粵軍陳炯明陷漳州。

九月四日,北京新國會選舉徐世昌為大總統。

同日(九月四日),廣州國會非常會議否認北京國會選舉人團會議合法性。

九月五日,北京國會副總統選舉團不足法定人數,流會。

段系(安福系)多數派推戴曹錕,任公(研究系)、燕公(舊交通系)杯葛,欲虛副總統之位以待南方,為和議留余地。段系于北府內部日漸孤立。

九月九日,英使朱爾典勸南北議和,以免危及中國國際地位。

九月十九日,庫倫都護陳毅以俄日謀蒙,請援庫倫、恰克圖。

九月二十七日,英國建議英、日、法、美聯手調和中國南北內爭,日本謝絕。

十月八日,王揖唐演說于安福俱樂部,支持曹錕出任副總統。

十月九日,北京國會第二次副總統選舉人團會議不足法定人數,流會。

舊交通系、研究系拒絕出席。

同日(十月九日),廣州國會非常會議宣布護法軍政府攝行大總統職、代行國務院職權。

十月十日,北府大總統徐世昌宣誓就職于京,特任內務總長錢能訓署理國務總理。

同日(十月十日),外交團承認徐大總統,威爾遜總統電賀徐世昌當選,負中國重建南北統一、恢復國際地位之重任。

民國有大國之望者二,皆兩次大戰將息之日(列寧之十四帝國主義、小羅斯福之四大警察),皆賴外交有道及美國提攜所致,皆以內爭自敗,而主要責任者皆唱民族大義、以國賊責外交官、己身引狼入室求兒皇帝之革命黨。所謂反帝愛國光榮史,真有不堪言不忍言者。

十月十三日,北府徐大總統復威爾遜總統,當首謀國家統一、國民幸福、中美提攜實現最高理想。

十月十五日,廣州國會議員二百五十九人反對護法軍政府代行大總統職權。

十月十六日,北京國會副總統選舉人團第三次流會。

舊交通系、研究系仍拒絕出席。

十月十八日,美使芮恩施覲見徐大總統,請速謀統一。

同日(十月十八日),北府公府美籍顧問韋洛貝擬定南北調和意見書。

十月二十五日,日本同意五大國調解中國南北爭執。

十月三十日,協約國公使至北京外交部抗議中國參戰不力。

同日(十月三十日),廣州護法軍政府總裁岑春煊電致北京,主南北對等會議。

十月三十一日,北府徐大總統與美使芮恩施共議南北和平統一。

十一月二日,北京新國會參眾兩院追認對德宣戰案。

十一月四日,北京各校提燈游行,慶祝公理戰勝(十一月十一日大戰結束),北大校長蔡元培演說。

此即五四風潮之預演,學生以游行干政自此始。

十一月十六日,北京政府下令前方停火。

十一月十九日,廣州美領事勸告護法軍政府罷兵議和。

十一月二十日,廣州國會非常會議議員質詢岑總裁擅派巴黎和會、南北和會代表及各省停火事。

十一月二十二日,廣州護法軍政府通令前線就地停火,等待南北議和。

同日(十一月二十二日),阿爾泰蒙古王公請改隸新疆省。

阿爾泰即民元外蒙獨立所爭、迪化新軍所赴之承化寺,民國二年設阿山道,新督楊增新兼署,今之阿爾泰州,據古金山中脈水源地,故價值遠大于表觀面積。此刻俄亂未已,庫倫、烏梁海款服,仍繼藩制,獨阿山道改土歸流,永為郡縣。此后蒙疆再陷,阿山以隸迪化保全,沿革至今。后學多不知金山本匈奴巢,民國以前一向歸于據瀚海之族,絕不與西域事。即天山北路亦匈奴突厥蒙古之別府,不列漢西域、唐安西版籍。西起古城,東至玉門之北道,順康列為陜甘郡縣,不隸準部汗廷及亡準鎮西之伊黎將軍,同治建省,劉撫(錦棠)憂邊陲孤危,請割甘肅以肥新疆,朝命曰可,自是天山南北兩路始合(二千年來首次隸于同一政治或行政機構),辛亥伊犁將軍廢、今阿山改土歸流,新疆版圖始定。

十一月十五日,北京國務院撤銷戰時國際委員會。

十二月二日,協約國勸告南北和平統一,宣布和平統一達成前,各國一致行動,不對南北雙方提供政治貸款。

十二月三日,日本政府宣布停止對華借款。

十二月五日,京師高等審判廳駁回宋(教仁)案被告洪述祖上訴,維持原判。

原判為無期徒刑,洪氏不服,尚欲上訴至大理院,竟以死刑(明年四月五日)終,創民國司法史“上訴而加刑”之特例,斯亦一奇。成濟必以兇終,愚夫村嫗靡不知,其奈自信私智者必欲機關算盡何?漁父臨終不欲興師,深信司法有道,自有卓識。南北干戈幾度、法統垂絕,無量金錢無量血,似不能容一書桌,竟不能移大法官方寸之明鏡。尤不可及者,舉重若輕,視作等閑,社會不以為殊勛,己身亦自居庸德。何謂立憲之常經、共和之至德,有若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不必多言。【后之黨國“中華民國民權唯中華民國國民得享之,帝國主義走狗烏得享?”、本朝之“奉上級命令不得立案”,真當披發覆面,無顏見列祖列宗于九泉。】

十二月六日,美國務院令駐華公使芮恩施約各國禁以軍火、 資金支持中國內戰各方。

十二月十日,美使芮恩施電致國務院,主借款資助中國和平統一。國務院復電,主協約國聯手調和。

十二月十一日,北京國務院組織南北議和代表團。

十二月十二日,廣州護法軍政府咨請國會非常會議批準孫文、伍廷芳、汪兆銘等為赴巴黎和會代表。

十二月十四日,北京新國會眾議院通過錢能訓國務總理任命。

十二月十八日,北京新國會參議院通過錢能訓國務總理任命。

十二月三十一日,(白)俄使抗議中華民國派官駐軍于歸俄保護之唐努烏梁海。

中華民國八年(一九一九)一月五日,北京外交部聲明尊重蒙古自治,廢除俄蒙協議。

一月七日,北京眾議院通過錢內閣國務員同意案。

一月九日,北京新國會參議院通過錢內閣國務員同意案。

同日(一月九日),廣州護法軍政府組成南北議和代表團。

一月十一日,廣州國會非常會議兩院聯席會議決議更“護法軍政府”為“護法政府”。

一月二十一日,赴巴黎和會南北聯合代表團組成。

北京代表陸徵祥、顧維鈞等,廣州代表王正廷。

一月二十三日,北京外交部照會公使團,要求收回會審公署。

一月二十七日,外交部同意參加協約國監管西伯利亞及中東鐵路。

一月二十八日,顧維鈞于巴黎和會要求繼承德國在魯利權。

二月十一日,北京新國會閉會。

二月二十日,北京政府、廣州護法政府和平談判會議代表團集于上海。

三月七日,英、美、法、意公使致北京外交部,要求保證參戰軍不用于內戰。

三月十五日,廣州護法政府和談代表唐紹儀抗議北京政府破壞停火,進攻于右任部靖國軍。

三月二十七日,北京大理院就宋教仁案作出終審判決:被告人洪述祖死刑。

三月三十日,秦省兩軍(北京政府軍、靖國軍)停火。

四月一日,北京國務院令邊軍援蒙。

四月七日,廣州護法政府代表團要求北京政府撤銷張敬堯湘督職務。

四月二十一日,南北和會爭執新舊國會法統問題。

四月二十六日,公使團會議決議中國內戰期間禁軍火入華。

四月三十日,巴黎和會小組委員會擬允日本繼承德國在魯利權。

五月二日,北京政府參戰處密令張作霖、鮑貴卿援蒙。

白俄諸軍窮無所歸,有據蒙疆為基地之心,略似鄭延平之謀荷蘭。

五月三日,山東眾議員謝鴻濤、沙明遠提案奪交通總長曹汝霖、幣制局總裁陸宗輿、駐日公使章宗祥職以謝國人。

曹、章、陸三公本非一系朋黨,共通之處在于:皆非巴黎和會外交定策者或負責人,于魯案交涉尚無最低替罪羊資格。皆能臣干才而兼巧宦,原可堅守職業官僚立場而以依附派系求榮,是以召反段各派之忌。潤田之新交通系主北洋中饋,炊無米之廚,如袁項城之有梁燕公、明成祖之有夏原吉,曹不去段不亡。北洋反段派系借護法政府困段,吳子玉受廣州賄款,棄湘自歸,通電以南北議和、反段愛國自任,長江三督和之。徐菊人忌段之橫,以權謀自保,各國公使、直奉軍人、京滬名士、京師學界皆受籠絡,南北議和、愛國外交皆可置重負于段系,待其力撅自仆,猶前之李合肥、后之蔣奉化。雖如是,千金之子坐不垂堂,大老策士不必有鋒鏑之險,自有熱血憤青惑于浮詞(洪憲功狗林長民警告國人“膠州亡矣,山東亡矣,國不國矣”即學運領袖羅家倫五四宣言“山東亡了,就是中國亡了”藍本,體現同一文學思維,期壯而理悖,上承宋明清議鴻詞、下開現代革命口號,漪矣盛哉),甘為前驅,巨公如名將,原不計較槍尖之折。不幸馬基雅維利主義者天然謀近利不見遠害,能料人不能料己,請君入甕于前、以身試甕于后。民族,巨獸也;革命,野火也;公理,絕對價值也。非至無物可膏饞吻,巨獸不斃;赤地千里荒沙,野火不息;塵寰盡付劫火,公理不全。區區民國,何足當之?

五月四日,北大等十三校學生三千許焚曹汝霖宅,毆章宗祥。

五月五日,公使團領袖朱爾典照會外交部:英、法、美、日、意等十二國同意禁軍火及其原料入華,直至中國和平統一。

同日(五月五日),北京學生聯合會成立,實行總罷課,要求罷免曹、章、陸,拒簽巴黎和約,收回山東利權。

同日(五月五日),曹汝霖、陸宗輿請辭。

曹、陸無引咎之心,有負氣之意,自謂功在北洋,必受慰留。豈知府院暗斗,以內閣為犧牲。自是徐段交惡,北洋無復調人,直奉興師倒段。

五月十日,南方代表唐紹儀復議重光舊國會,北方代表團拒絕。

五月十二日,北京國務總理錢能訓請辭。

北京內閣不以曹、章、陸應負責任,欲同進退,終至錢內閣總辭職而后已,繼閣潮者唯兵爭耳。

五月十三日,廣州護法政府和議代表集體辭職。

五月十四日,北京政府和議代表集體辭職。

五月二十一日,日本外相內田康哉同意青島歸華,以華方誠實執行一切協定為前提。

民國對日彈性外交,大略臨兵威則盡許之,事緩則陽奉陰毀之。日人干戈數動,乃如抽刀斷水,勞師受謗,幾無所獲。長此以往,非如英美之奉還利權以止損敦誼,必從軍部之直接占領以強行踐約。

五月二十四日,北府參戰督辦段祺瑞通電各省:若以外交絕裂而失國際聯盟創始會員資格,所損彌多。以復之利權亦難保障。

五月二十六日,中國代表團要求將中方保留意見載入和約。

五月二十八日,英、法、美、意、日五公使致說帖調和南北。

六月一日,北京徐大總統公布青島問題真相,命諸生復課。

同日(六月一日),阿山歸并新疆省,裁撤阿爾泰辦事長官。

阿山之于外蒙,猶康巴之于衛藏。【大華“內亞次帝國主義”之】改土歸流郡縣化與蒙藏小民族主義之挾外援自立爭時爭運,撕裂大蒙區大藏區,撕裂線上寸土之得失,有間不容發者。

六月五日,英、美、法、意、日五公使再致說帖調和南北。

六月九日,美使芮恩施致國務院:滬上群情洶涌,武力干涉絕無好處,當責日本削減駐軍,修改和會魯案決議。

同日(六月九日),北軍第三師師長吳佩孚通電請釋學生、開國民大會,爭青島。

以國民大會為外交手段,顛倒立憲程序,毀滅國會政治,已屬段執政“革命政府”國府“革命外交”先聲。學生干政論政之權原不能去其傷人毀物之罪,必欲以目的足以開脫手段,國賊(無論真偽)不受成法保護,顯系革命思維暴民政治,勢將徹底毀滅立憲基本前提、一切民間社會及先于政治而存在之一切基本道德價值,“中國之大不能容一寧靜書桌”實自此始,遠非武夫政客禍國所爭不過官職國庫,擾動不及基層,司法有道民德不亂可比。北府保守核心破壞,南北軍人競相以群眾革命自任,文人士大夫惡國會政治之腐敗軟弱、立憲迂道之固本培元乏戲劇性,投身于革命富強速成術之畢其功于一役,完成階級自殺,不外乎求暴得暴種瓜得瓜,夫復何怨?

六月十日,北府國務院準交通總長曹汝霖、幣制局長陸宗輿、駐日公使章宗祥辭職。

北洋內部倫理宣告破壞,團體對外一致自此瓦解,段系折其肱股,錢閣尸居余氣。徐東海稍減臥榻之患,直奉諸將得申不平之氣,南府幸強敵之內潰,驚革命、民族之魔力,漸有養虎自衛之心。游戲規則即所以代暴力仲裁者,自壞規則,縱虎噬仇,快則快矣,獨不悟己身欲安歸乎?后人檢點殘篇,殆未有不奇于民國諸老早敗者為幸,后強者受禍,夭則多榮壽則多辱者。因果不滅,天道豈易欺哉?

六月十一日,北京徐大總統以外交無功、南北難和,請辭于新國會,兩院議長慰留。

同日(六月十一日),北府國務總理錢能訓去職。

六月十二日,北府國務院全體國務員辭職。

與曹、章、陸三公同進退。

六月二十七日,中華民國唐努烏梁海佐理員嚴式超擊破犯境俄軍,復烏梁海全土。

六月二十八日,中國代表團拒簽對德和約。

七月十日,北京政府宣告拒絕凡爾賽對德和約。

七月十二日,北京政府成立駐唐努烏梁海佐理專員公署于加大。

七月二十日,北京政府撤銷參戰督辦處,設邊防督辦處,仍以段祺瑞任督辦。

同日(七月二十日),蘇俄紅軍再度進犯唐努烏梁海。

七月二十五日,蘇俄首次對華宣言:放棄一切侵華利權及庚子賠款。

對照蘇俄外交與紅軍行徑,饒有趣味。

七月二十九日,美國赴巴黎和會代表請調解中日糾紛,日本拒絕。

八月一日,華軍逐蘇俄紅軍,收復唐努烏梁海。

八月十五日,庫倫都護陳毅電稱:外蒙王公自愿取消自治,請增兵援蒙。

八月十六日,美國參議院通過決議:主中國繼承德國在魯利權。

八月二十一日,北京國務會議通過蒙事說貼,主以蒙古王公呈請撤銷自治。

九月十五日,北京政府宣布結束對德戰事。

同日(九月十五日),西北邊防軍入駐庫倫。

九月二十五日,北京政府海軍自海參崴進據廟街。

十月十日,中華革命黨易名為中國國民黨。

十月二十一日,廣州國會非常會議國民黨議員提案不信任總裁岑春煊。

十月二十二日,廣州護法政府總裁岑春煊請辭。

十月二十三日,北京政府西北籌邊使徐樹錚赴庫倫宣慰。

十月二十五日,廣州護法政府宣布結束對德奧戰事。

十月三十一日,北京新國會眾議院通過靳云鵬國務總理提名。

十一月四日,北京新國會參議院通過靳云鵬國務總理提名。

十一月十三日,庫倫蒙王會議贊成撤銷自治案。

十一月十七日,外蒙自治政府總理巴特馬親王呈請北京政府撤銷外蒙自治,庫倫都護陳毅代遞呈文。

十一月十八日,廣州國會非常會議召集憲法會議。

十一月二十二日,北京政府宣布廢除中俄蒙協定,撤銷外蒙自治。

十一月二十八日,北京新國會眾議院通過靳內閣全體國務員同意案。

十二月三日,北京新國會參議院通過靳內閣全體國務員同意案。

十二月五日,粵軍陳炯明上書孫文:以漳州為社會主義建設模范區。

中華民國九年(一九二〇)一月二十八日,北京政府撤銷呼倫貝爾蒙古自治特區及《中俄會訂條約》。

三月十九日,北京政府通令各省推行義務教育。

新文化元老雖以民間代言人自任,以譴責政府為號召,其舉措(如白話代文言)無不借公權力強制推行,遠不及西京古學、宋明書院真出民間。名實悖誤為民國史一大特色,民族主義最擅引寇入室、民主英雄一味擴張公權、群眾革命無不增貢于民、新學健將恭行以吏為師,反不及家長君主及保守核心相對而言較少踐踏群己權界。名者所以欺世亂史,實者所以種瓜食報,文足委過智足飾非者,必欲呼嗎啡仙境為精神解放至高境界,仍不能不閉關掩目自欺,終難起癮君子于病榻之下,可嘆也夫!

三月二十九日,廣州護法政府總裁兼外交財政總長伍廷芳、廣州國會非常會議參眾兩院議長林森、吳景濂以反對首席總裁岑春煊故,出走香港。

四月八日,自粵赴港(舊)國會議員決議開府于滬,委眾議院議長吳景濂籌辦。

四月九日,(舊)國會非常會議兩院議長林森通電否認廣州岑春煊政府。護法政府總裁伍廷芳否認廣州政務會議(不足法定人數)合法性。

以(產生舊國會及護法政府之)民元約法論,法統在國會,無國會即無政府。(僅有部分合法性之)國會非常會議遷滬,(受兩院杯葛之)廣州護法政府及其附屬機構已成非法叛亂集團。

四月十日,伍廷芳通電繼續執行護法政府外交財政總長職權。

四月十四日,護法政府總裁唐紹儀通電否認(岑春煊派)廣州政務會議合法性。

四月十六日,川督熊克武辭職。

錦帆親近岑派(溫和自治派、蜀人治蜀守成派),不容于孫文派(激進集權派、北伐銳進統一派)。熊去,蜀亂再起,北府因利乘便,巴蜀不復為南府有。雖孫熊再合,終不能挽回敗局。

五月四日,廣州國會非常會議殘余議員(桂系及政學系)單方面選舉熊克武、溫宗堯、劉顯世為總裁,代孫文、伍廷芳、唐紹儀。

五月五日,(舊)國會非常會議集會于滬,決議遷護法政府于滇。

五月十七日,北府邊防督辦段祺瑞召重臣于團河,以西北邊防軍護京師。

五月二十五日,北府第三師師長吳佩孚抗命,自衡陽回軍北上,聲言為南北人民請和、為民國鋤賣國賊。

五月二十六日,北京新國會通過對奧地利條約。

六月三日,護法政府四總裁孫文、唐繼堯、伍廷芳、唐紹儀宣言遷護法政府于滇,南北和議委唐紹儀為總代表全權辦理。

六月六日,廣州殘余政府總裁陸榮廷、熊克武、溫宗堯宣言指責遷滇四總裁勾結北府,喪失護法資格,任溫宗堯為南北和議總代表。

六月十一日,北府湘督張敬堯棄長沙北遁。

六月十四日,護法湘軍入據長沙。

六月十五日,北府抗命之第三師師長吳佩孚軍抵保定。

六月二十九日,北京政府加入國際聯盟。

七月二日,北京政府徐大總統接受國務總理靳云鵬辭職。

七月三日,直奉諸將通電討伐徐樹錚。

七月四日,北京政府徐大總統下令免除徐樹錚西北籌邊使職務,裁撤邊防軍。

七月五日,北京政府邊防督辦段祺瑞下令西北邊防軍總動員。

以北京新國會法統論,直軍謀食于南,抗國務院命,擅自興師犯京,已屬叛逆;邊防軍(皖軍)抗大總統命,拒絕裁并,擅自興師討直,同屬叛逆。直皖戰爭為兩大叛逆軍事集團互斗,新國會政權法統已絕。

七月九日,北京政府徐大總統免第三師師長吳佩孚職,交陸軍部懲辦,曹錕革職留任。

七月十日,直軍進抵涿州。

七月十三日,張作霖奉軍入關助直。

七月十四日,皖軍段芝貴(西路)攻吳佩孚于高碑店,徐樹錚(東路)迫曹锳于楊村。

七月十七日,吳佩孚襲皖軍于松林店,皖軍潰。

七月十九日,段祺瑞通電停火,請辭。

七月二十二日,譚延闿宣布湖南自治,創制省憲。

七月二十三日,直奉軍入京。

八月七日,徐世昌通緝安福系議員。

徐氏大總統職權來自新國會多數派(安福系),根本無權破壞新國會程序、危及議員人身,出此亂命,雖有挾制,終不能改其自殺性質。北京政府亡。遺留問題僅為:恢復舊國會及民元約法,為立憲政府提供最后機會;抑或(如吳子玉或激進學人學生意見)召集國民大會,直接進入革命單行道?

八月十二日,粵軍陳炯明奉孫文命自漳州入粵。

八月十七日,遷滇國會非常會議決議遷護法政府于渝。

(舊)國會在京不容于北洋諸將,入粵不容于桂系諸將,遷滇不容于滇黔諸將,竟欲亡命于瓜分魚爛自救無術之巴蜀,欲不謂之日暮途窮,實不可得。何怪乎僥幸還都,銳氣盡失,不復問法統政統國事民謨,一味媚事諸將,但求任期平安而已。國會之可哀,即民國之可哀,華人之可哀。

八月三十日,北京殘余新國會解散。

九月九日,庫倫科布多唐努烏梁海鎮撫使及所轄官署組織條例頒布。

九月十日,陳毅出任庫倫科布多唐努烏梁海鎮撫使。

九月十三日,外蒙謀獨立,邊軍褚其祥討平。

十月十五日,川軍各部入重慶,護法政府瓦解,(舊)國會議員逃散。

十月二十四日,廣州殘余政府總裁岑春煊、陸榮廷等辭職,請南北統一。

陳炯明粵軍破桂軍,將入廣州。

十月二十六日,白俄軍恩琴部襲庫倫,邊軍褚其祥、高在田拒之。

十月二十九日,粵軍入據廣州。

十月三十日,徐世昌通令籌辦(新新)國會選舉。

十月三十一日,孫文、唐紹儀、伍廷芳、唐繼堯四總裁宣布護法政府未亡。

十一月三日,恰克圖邊軍回援庫倫。

十一月十日,蘇俄宣布發兵外蒙追擊白軍。

中華民國十年(一九二一)二月三日,白俄恩琴部陷庫倫,鎮撫使陳毅等走恰克圖。

二月九日,外蒙再度宣布獨立。

三月十九日,庫倫科布多唐努烏梁海烏里雅蘇臺鎮守使陳毅自恰克圖走滿洲里。

三月二十六日,蘇俄紅軍攻庫倫。

三月二十七日,北京公使團抗議(拳亂禍首、流放新疆之)前清端王還京。

四月三日,唐努烏梁海鎮撫副使嚴式超走新疆巴里坤,蘇俄紅軍全據烏梁海,籌辦“烏梁海共和國”。

四月七日,廣州國會非常會議通過《中華民國政府組織大綱》。

第二次護法政府法源。

四月十日,廣州國會非常會議選舉孫文為非常大總統。

六月十六日,浙江省議會成立省憲起草委員會。

七月六日,蘇俄紅軍攻陷庫倫。

七月十二日,蒙古人民革命政府成立于庫倫。

八月十七日,蘇俄紅軍陷科布多。

十一月五日,外蒙蘇俄簽訂友好條約,外蒙要求合并唐努烏梁海,蘇俄不允。

十一月十四日,華盛頓會議開幕。

中方要求取消勢力范圍,解散英日聯盟,繼承山東德產,廢置“二十一條”,皆如所愿。

中華民國十一年(一九二二)一月一日,湖南省憲法頒布。

三月五日,唐努烏梁海共和國人民政府宣布成立。

四月二十日,廣州非常大總統孫文準廣東省長陳炯明辭職。

競存以民窮財盡,欲緩行北伐,經營粵省自治,與孫意見不合。

四月二十八日,直奉戰于長辛店、霸縣、馬廠。

五月四日,廣州非常大總統孫文下令北伐。

五月五日,奉軍敗還軍糧城。

五月十日,(舊)國會議員會直軍諸將于保定,決議恢復法統。

五月二十二日,梁啟超、王寵惠、蔡元培、熊希齡等通電贊成恢復舊國會。

五月二十四日,(舊)國會議員集于天津,通電依法自行集會。

同日(五月二十四日),岑春煊通電支持舊國會。

六月一日,(舊)國會參議長王家襄、眾議長吳景濂等議員集會于天津,宣告即日恢復行使職權,組織合法政府,解散南北兩府。

二次法統重光、黎大總統復位已無力支持首次法統重光之舉國一致政府。關東自主,西南紛紜,國會自身亦由民元政黨政治、首度重光之派系政治衰敗為經紀人雇傭兵政治。雖如是,華人仍有最后機會可以選擇:保存立憲政治植物性生命于國民疲憊之日,以求國民蘇息更生之時可以無需另起爐灶,元氣不傷。或者放棄程序法則,回歸赤裸暴力,默認唯有暴力權威始能受華人尊重。真共和唯有勇有德者足以當之,政體非變形至民德自然傾向所能容許地步,亂不能止,就隱秘意義而言,世界歷史無大異于世界法庭。


2023-11-10 18:36:07

[新一篇] 劉仲敬民國紀事本末 Ⅶ 重光篇

[舊一篇] 劉仲敬民國紀事本末 Ⅸ 回光篇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